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_第1页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_第2页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_第3页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_第4页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如梦令,李清照,作者简介,李清照(1084约1151),号易安居士,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是当时著名的学者,丈夫赵明诚是宰相赵挺之之子,历任州郡行政长官。她工诗能文,所作词尤为宋朝一大家。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闺房生活,清丽婉约。南渡后,因国破家亡,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有的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风格突变,社会意义也大了。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写作背景,李清照与赵明诚结婚后的前六年时间,两人共同居住在汴京,后来近十年时间又一起屏居山东青州,一直到李清照34岁左右,赵明诚起复再次出来做官,两人才有了分手离别的时候,这首词应该作于这一段时间。,如梦令,昨夜雨点疏落,风势猛烈,从沉睡中醒来,醉意还没有全消。试着提出问题问前来卷帘的侍女,她却说海棠花依然如旧。知道吗?知道吗?应是绿叶更加茂盛,红花却已凋零。,翻译,“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品味、赏析,一幅风雨交加的画面,一种无忧无虑的生活,“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品味、赏析,“试问”表明女主人公明知故问表现了女主人公活泼的性格,一问一答,形式新颖别致,语言浅近自然,充满情趣。,“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品味、赏析,用叠句表现了女主人公的活泼多情,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暮春风雨后花叶的神采叶子更绿,花儿凋零。造语新奇,奇巧无比,实为千古绝唱。,“绿肥红瘦”,运用借代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知否?知否?”,暗示春天的渐渐消逝,写作手法,象征着绿叶成荫的盛夏的即将来临,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以景衬情,轻灵新巧而又凄婉含蓄,“红瘦”,“绿肥”,抒发的感情是:,如梦令(严蕊)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别是东风情味。曾记,曾记,人在武陵微醉。,比较阅读,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2.就这首宋词表达的感情和运用的写法,谈谈你的看法。,善待青春,努力拼搏。无怨青春,无悔年华。,这首宋词中“人在武陵微醉”一句用了“武陵人”的典故,出自晋代文学家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由此可知这首词写的是桃花。”,1.这首宋词用了一个著名的典故,它出自谁的什么作品?由此可知这首宋词抒写的是什么事物?,这首词表达了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感情。这首词以物况人(就是把一件事物或是它的处境与人自况,此类用法常见于诗歌鉴赏中),“白白与红红”,一树花分红、白两色,高标逸韵,独特别致,作者正是以这“别是东风情味”的桃花自比。这首词还用了映衬、对比的手法,以梨花之白、杏花之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