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第一单元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反应热的测定与计算,燃烧热:在101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中和热在稀溶液中,酸与碱中和反应时生成1mol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2).测定原理(测量计算)药品:50ml0.50molL的HCl+50ml0.50molL的NaOH方法:通过先测量稀的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的反应热,然后计算酸碱反应的中和热.H(aq)+OH(aq)=H2O0.025mol0.025mol0.025mol测定值H11mol中和热H=?,+,-,Q=mctQ:中和反应放出的热量。m:反应混合液的质量。c:反应混合液的比热容。t: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差值。,我们如何得到上述数据呢?,m的质量为所用酸、碱的质量和,测出参加反应的酸、碱质量相加即可;c需要查阅,t可用温度计测出反应前后的温度相减得到。,问酸、碱反应时,我们用的是它的稀溶液,它们的质量应怎样得到?,量出它们的体积,再乘以它们的密度即可。,(3),计算公式:H=H1kJ/mol=Cmt10-3kJ/mol0.0250.025t:温度的变化,C:热容(一定量物质升高1所需吸收的热量),Q=(V酸酸V碱碱)c(t2t1),简易测定方法:大烧杯(500mL)、小烧杯(100mL)温度计、量筒(50mL)两个、泡沫塑料或纸条、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中心有两个小孔)、环形玻璃搅拌棒。0.50mol/L盐酸、0.55mol/LNaOH溶液,实验室测定反应热的简易装置的注意事项:,实验步骤:,1.在大烧杯底部垫泡沫塑料(或纸条),使放入的小烧杯杯口与大烧杯杯口相平。然后再在大、小烧杯之间填满碎泡沫塑料(或纸条),大烧杯上用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作盖板,在板中间开两个小孔,正好使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通过,如下图所示。,中和热的测定,大、小烧杯放置时,为何要使两杯口相平?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什么?对此装置,你有何更好的建议?,答案:.两杯口相平,可使盖板把杯口尽量盖严,从而减少热量损失;填碎纸条的作用是为了达到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损失的目的。若换用隔热、密封性能更好的装置(如保温杯)会使实验结果更准确。,2.用一个量筒最取50mL0.50mol/L盐酸,倒入小烧杯中,并用温度计测量盐酸的温度,记入下表。,3.用另一个量筒量取50mL0.55mol/LNaOH溶液,并用温度计测量NaOH溶液的温度,记入下表。,.酸、碱混合时,为何要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而不能缓缓倒入?,.因为本实验的关键是测反应的反应热,若动作迟缓,将会使热量损失而使误差增大。,4.把温度计和环形玻璃搅拌棒放入小烧杯的盐酸中,并把量筒中的NaOH溶液一次倒入小烧杯(注意不要洒到外面)。用环形玻璃搅拌棒轻轻搅动溶液,并准确读取混合溶液的最高温度,记为终止温度,记入下表。,实验中所用HCl和NaOH的物质的量比为何不是11而是NaOH过量?若用HCl过量行吗?,为了保证0.50mol/L的盐酸完全被NaOH中和,采用0.55mol/LNaOH溶液,使碱稍稍过量。若使盐酸过量,亦可。,5.重复实验两次,取测量所得数据的平均值作为计算依据。,讨论下列问题,1.本实验中若把50mL0.50mol/L的盐酸改为50mL0.50mol/L醋酸,所测结果是否会有所变化?为什么?2.若改用100mL0.50mol/L的盐酸和100mL0.55mol/L的NaOH溶液,所测中和热的数值是否约为本实验结果的二倍(假定各步操作没有失误)?,答案:1.会有所变化。因为醋酸为弱电解质,其电离时要吸热,故将使测得结果偏小。2.否。因中和热是指酸与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其数值与反应物的量的多少无关,故所测结果应基本和本次实验结果相同(若所有操作都准确无误,且无热量损失,则二者结果相同)。,练习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1NaOH溶液在图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填“偏大”“偏小”“无影响”)。(4)实验中改用60mL0.50mol/L盐酸跟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用50mL0.50mol/L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均填“偏大”“偏小”“无影响”),环形玻璃搅拌棒,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偏小,不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能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偏小,偏小,如何测定C(s)+1/2O2(g)=CO(g)的反应热H1,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盖斯定律,已知CO(g)+1/2O2(g)=CO2(g)H2=-283.0kJ/molC(s)+O2(g)=CO2(g)H3=-393.5kJ/mol,解析:+=,则H1+H2=H3所以,H1=H3-H2=-393.5kJ/mol+283.0kJ/mol=-110.5kJ/mol,求C(s)+1/2O2(g)=CO(g)H1=?,一盖斯定律:,1.盖斯定律的内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是相同.换句话说,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体系的始态和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HH1+H2,2.盖斯定律直观化,CO(g),C(s),CO2(g),实例1,C(s)+1/2O2(g)=CO(g)H1?,CO(g)+1/2O2(g)=CO2(g)H2-283.0kJ/mol,C(s)+O2(g)=CO2(g)H3-393.5kJ/mol,+),H1+H2=H3,H1=H3H2=-393.5kJ/mol(-283.0kJ/mol)=-110.5kJ/mol,若多步化学反应相加可得到新的化学反应,则新反应的反应热即为上述多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总结规律:,注意:1、计量数的变化与反应热数值的变化要对应2、反应方向发生改变反应热的符号也要改变,总结思考:在用方程式叠加计算反应热时要注意哪些问题?,有些化学反应进行很慢或不易直接发生,很难直接测得这些反应的反应热,可通过盖斯定律获得它们的反应热数据。,2盖斯定律的应用,例1、已知:H2O(g)=H2O(l)H2=-44kJ/molH2(g)+1/2O2(g)=H2O(g)H1=-241.8kJ/mol那么,H2的燃烧热H是多少?H2(g)+1/2O2(g)=H2O(l)H=?kJ/mol,H=H1+H2=-285.8kJ/mol,例2、同素异形体相互转化但反应热相当小而且转化速率慢,有时还很不完全,测定反应热很困难。现在可根据盖斯提出的观点“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分几步完成,这个总过程的热效应是相同的”。已知:,P4(s、白磷)+5O2(g)=P4O10(s);=-2983.2kJ/mol,P(s、红磷)+5/4O2(g)=1/4P4O10(s);=-738.5kJ/mol,试写出白磷转化为红磷的热化学方程式。,例3、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2Zn(s)+O2(g)=2ZnO(s)H1=-702.2kJ/mol2Hg(l)+O2(g)=2HgO(s)H2=-181.4kJ/mol由此可知Zn(s)+HgO(s)=ZnO(s)+Hg(l)的H值是?,H=0.5(),H1,H2,=260.4kJ/mol,【例题4】已知CO(g)+1/2O2(g)=CO2(g)H1=283.0kJ/molH2(g)+1/2O2(g)=H2O(l)H2=285.8kJ/molC2H5OH(l)+3O2(g)=2CO2(g)+3H2O(l)H3=-1370kJ/mol试计算2CO(g)4H2(g)=H2O(l)C2H5OH(l)的H,【解】:根据盖斯定律,反应不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效应都是相同的。下面就看看反应能不能由三个反应通过加减乘除组合而成,也就是说,看看反应能不能分成几步完成。2+4-=所以,HH12H24H3283.22285.841370339.2kJ/mol,二、能源的分类,按形成和来源分类,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来自月球、太阳对地球的引力能量,太阳能、煤、石油、天然气、生物能、风能,地热、核能,潮汐能,按利用状况分类,常规能源,新能源,水能、天然气、煤炭、石油、生物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海洋能、核裂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起重伤害事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方案
- 家具行业家具采购专员面试常见误区及答案
- 房地产企业成本核算科目设置指南
- 幼儿园亲子沟通技巧及常见问题解析
- 保险销售技巧与客户沟通话术集
- 2026年建设工程造价(智能化工程计价)考试题及解析
- 2026年建设工程造价(园林工程)商业楼配套工程造价案例考试题
- 音乐管理考研押题及名师解析
- 2026年农业量子生态农业合同
- 中长期企业发展战略规划撰写指南
- 延髓梗死课件
- 海绵城市建设技术要点总结
- 大跨度钢结构滑移施工技术
-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暑期计算题自学练习(含解析)
- 河南公墓管理办法
- DB42-T 2391-2025 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方案编制指南
- DB44T 1591-2015 小档口、小作坊、小娱乐场所消防安全整治技术要求
- 无讼学院实习律师培训结业考试题目含答案
- DG-TJ08-2021-2025 干混砌筑砂浆抗压强度现场检测技术标准
- 养老院护理员培训课件
- 关于畜禽交易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