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阿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 _第1页
拜阿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 _第2页
拜阿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 _第3页
拜阿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 _第4页
拜阿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预防为先 更多获益, 解读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首位死亡原因,2009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心脑血管疾病是我国首位死亡原因,08年我国疾病死亡病因,心脏病脑血管病,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特点:心脑血管病死亡构成比逐年上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疾病防治经验 预防使西方心血管疾病死亡近年显著减少,BMJ 2009;339:b3513,一级预防是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危害的根本措施,脑卒中发生率,冠心病发生率,冠心病死亡率,8389%,7885%,6573%,7076%,脑卒中死亡率,Lancet 2003, 362:271,改善高危因素显著降低了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一级预防更有效降低心血管死亡,1985-2000年爱尔兰冠心病死亡减少调查,二级预防一级预防,ACCP 8,WHO2006和ESC2007,ACC/ASA2006,ACC/AHA 1997,1997年ACC/AHA第一个心血管病及中风一级预防指南,2006年ACC/ASA脑卒中一级预防指南,2006年WHO和2007年ESC心血管疾病预防指南均强调了心血管一级预防的重要性,2008年ACCP第8版抗栓和溶栓治疗指南专门设置了冠心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部分,国际众多指南推荐一级预防,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2009年由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和中华内科杂志共同发起,心血管科、神经科、外周血管科以及肾内科专家共同讨论。,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重视风险评估,合理应用有效一级预防措施,关注特殊人群的一级预防,更适合中国人群,心血管疾病一级预防中国专家共识 危险因素评估方法,Framingham危险评估模型欧洲SCORE危险评估模型WHO提出的WHO/ISH风险预测图中国缺血性心血管病危险评估模型,“整体危险评估”的概念已经为全球心血管预防和控制专家广泛认可,Framingham危险评估模型,共识强调应重视心血管疾病危险评估,40岁以上个体应至少每5年进行一次危险评估,有2个以上危险因素的个体,应每年进行一次危险评估。,对绝对风险低的个体推荐使用“心血管疾病相对危险评估量表”,“Know you risk”,年龄(男45岁,女55岁)、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高胆固醇、吸烟、糖尿病、高血压、肥胖,一级预防,改善生活方式,降压,调脂,抗栓治疗阿司匹林,降糖,有效的心血管事件一级预防措施,改善生活方式,保持心理平衡,女性卒中风险下降 55,男性冠心病风险下降 27,生活方式干预,1.Arch Intern Med. 2006;166:1403-1409,2. Circulation 2006;114;160-167,规律运动,血糖控制,空腹血糖检查,OGTT筛查,积极干预IGT,HbA1c每降低1,心梗发生率下降14,卒中发生率下降12,BMJ 2000;321:405-412,降压治疗,收缩压每下降10mmHg,治疗目标值,冠心病风险下降 201,卒中死亡风险下降 302,1.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2) 23, 286293,2.Lancet ; 360 : 1903-12.,普通高血压:140/90mmHg老年人的收缩压降至150mmHg以下,有糖尿病或肾病的高血压: 130/80mmHg24h尿蛋白超过1g时为 125/75 mmHg.,调脂治疗,低危:TC6.22mmol/L,LDL4.14mmol/L中危:TC5.18mmol/L,LDL3.37mmol/L高危:TC4.14mmol/L,LDL2.60mmol/L,冠心病发生风险下降 20,LDL-C 每降低1mmol/L,卒中发生风险下降 20,Lancet. 2005 ;366(9493):1267-78.,治疗目标值,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事件一级预防阿司匹林唯一推荐的抗血小板药物,一级预防,二级预防稳定,阿司匹林禁忌时氯吡格雷替代,ACS/PCI,阿司匹林+氯吡格雷,PCI,阿司匹林+GP,阿司匹林+氯吡格雷+GP,PAD,卒中/TIA,阿司匹林+缓释潘生丁氯吡格雷,急性期,CAD,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多种危险因素),(确诊的血栓性疾病),西洛他唑缓解症状,阿司匹林拥有最多一级预防试验证据,美国内科医师健康研究PHS首次心梗下降44%,致死性心梗下降66% DM者首次心梗下降61%,1989,1992,1998,1998,2001,2005,2008,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治疗研究ETDRS心梗发生率降低28%,高血压最佳治疗研究HOT 心血管事件下降15%,心梗下降36%,血栓预防试验TPTIHD发病率降低20%,一级预防方案PPP心血管死亡下降44%,心血管事件降低23%,女性健康研究WHS 首次脑梗死下降24%,J-PAD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显著降低,Lancet 2009; 373: 184960,ATT:抗栓协作组6个一级预防试验; N=95000例受试者; 阿司匹林 vs.安慰剂,阿司匹林显著减少心血管风险人群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严重血管性事件风险下降12%,缺血性卒中风险下降14%,非致死性心梗风险下降23%,2009ATT荟萃分析ASP 75mg150mg,“无血栓 无事件”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事件预防意义显著,BMJ 2002;324:71-86,心肌梗死每3例减少1例,脑卒中每4例减少1例,每天一片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最有效的医学预防措施之一,CPB: 预防措施的健康获益 CE:经济效益,Preventative Care.A National Profile on Use.2007,阿司匹林一级预防的使用原则,权衡获益大于风险是使用根本原则未来十年心血管风险大于10的高危人群30岁以下的人群因缺乏一级预防证据,不 推使用80岁以上老人获益增加,但胃肠道出血风险也明显 增高,应仔细权衡获益-风险比并与患者充分沟通后决定是否使用阿司匹林。,高血压患者使用阿司匹林,高血压患者且血压150/90mmHg,同时有下列情况之一者,应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事件:年龄50岁以上有靶器官损害(包括血肌酐中度增高)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使用阿司匹林,糖尿病患者40岁以上,或30岁以上伴有如下1项其他心血管危险因素者,应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事件: 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吸烟 、高血压、 白蛋白尿或血脂异常,高危人群使用阿司匹林,未来10年心脑血管事件危险10%的患者或合并下述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的患者,应服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事件: 血脂异常 吸烟肥胖 年龄 50岁早发心血管病家族史,阿斯匹林在心脑血管一级预防领域有广泛应用空间,特殊人群:一级预防不容忽视的角落,糖尿病,无症状外周动脉狭窄,肾功能损害肾脏疾病,高龄老年人,女性,儿童,China Physicians Cardiovascular Risk Evaluation,中国医师心血管风险评估 China CARE,女性1977人,男性2031人,在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386家综合性医院心内科开展流行病学查,共计4032位心血管内科执业医师。研究时间:2008年1月至8月,中国心血管医师的新贡献!,随着年龄增加10年冠心病风险逐渐增加,1.2%,5.8%,16.9%,28.3%,34.2%,N=4006,其中使用阿司匹林的总人数为260人,总使用率为 6.5%,不同风险水平者使用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疾病严重不足,Am J Prev Med . 2007;32(5):403-407,IMS: diary in Shanghai in 2003Comments from president of CMA in Tiantan Intl.Stroke Congress,中国心血管医生阿司匹林使用率远远低于美国普通人群,41%,16.9%,14%,14.38%,小 结,心血管疾病防重于治,一级预防的理念应引起更多的关注和了解。充分评估风险、掌握危险因素的干预措施、规范使用阿司匹林,最终降低国人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当代中国医生的职责,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男,54岁,心前区疼痛伴濒死感30分钟,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急诊就诊。血压120/70mmHg,HR:86/min。ECG示ST段抬高,病理性Q波。既往史:心绞痛、高脂血症病史6年,吸烟史20余年。长期服用ACEI、他汀类药物。,诊断: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高脂血症治疗方案: 拟初步处理后转诊有条件的医院急诊冠脉造影,根据情况决定下一步治疗。,心电图示ST段抬高,问:急诊第一时间应给予的口服药物是什么?,答:阿司匹林300mg,嚼服,急性心肌梗死病例,男,62岁,早起床发现言语含糊,右侧肢体麻木、乏力,需扶行。3小时后入院就诊。既往史:无心脏病及糖尿病史,有TIA病史,高脂血症、高血压病史10余年。服用CCB治疗血压控制在135/85mmHg左右。急诊CT示:脑梗死,脑梗死病例,诊断:急性脑梗死,问:急诊第一时间应给予的口服药物是什么?,答:阿司匹林300mg,肠溶片需嚼服,脑梗死病例,女,68岁,高血压病史20余年,现联合使用ACEICCB降压药,血压维持在135/85mmHg左右。LDL-C升高病史2年,现服用他汀降脂治疗, LDL-C100mg/dl 。血糖正常,无吸烟史。 问:该患者是否还需要其他药物治疗?,高血压病例,答:口服阿司匹林100mg/d,男,48岁,多饮多食多尿,2型糖尿病史3年,伴非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现服用二甲双胍类降糖药,加饮食控制,空腹血糖6mmol/L,HbA1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