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发展纲要农业发展规划实施分析 _第1页
株洲市发展纲要农业发展规划实施分析 _第2页
株洲市发展纲要农业发展规划实施分析 _第3页
株洲市发展纲要农业发展规划实施分析 _第4页
株洲市发展纲要农业发展规划实施分析 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1株洲市发展纲要农业发展规划实施分析农业发展规划实施分析1主要预期目标完成情况“规划“实施两年半以来,我市克服了自然灾害加重、市场波动加剧、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农村资源约束趋紧、生产成本提高等多种不利因素的影响,保持了快速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呈现出农业持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基础持续加强,民生持续改善的良好局面。表41“十二五“农业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及中期完成情况序号指标单位2016年预计2/212016年预期2016年底止一总量指标1农村人口万人19014017023/21农业增加值亿元1121303粮食产量万吨1851904/214耕地面积万亩2392402405农业GDP在三次产业中的比重55/216农产品加工值亿元150300220二生态农业7主要粮食作物良种普及率6/219295938科技对农业增长的贡献率58756497/21农业装备总动力亿千瓦23433427510农业灌溉用水有效灌溉面积万亩2158/2111五年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平方公里12森林覆盖率6213活立木蓄积总量9/21万立方然保护区、湿地森林公园占国土面积比例121110/2115农村气象灾害监测覆盖率80959516农村气象预警信息发布覆盖率759011/2180三新型农民17农民人均纯收入元7500150001097218五年转移农业劳动力12/21万人20累计1004019农民培训数量万人累计6035四13/21和谐农村20农村通公路行政村比重801009921农村自来水普及率3014/21505022村级通讯网络覆盖率901009523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数万人15/2124病险水库治理座累计32累计45915425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16/21284026农村贫困人口万人2主要工作进展情况及成效17/21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提升。2016年完成农业总产值200亿元、农业增加值138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1000元。粮食面积和产量稳中有增,连续9年丰收增产,2016、2016年均获评为全省粮食先进市,醴陵市连续四年获评全国粮食先进县。醴陵、攸县稳居全省县域经济十强,醴陵市进入全国百强县行列,株洲县、炎陵县、茶陵县先后获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连续五年获评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全市农村经济综合指标稳居全省第二,农村连续24年无涉农恶性案件。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进步。2016年,水稻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4。年均出栏生猪400万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达到65,生猪标准化、规模化养殖水平居全省第一。全市水稻规模种植面积达到50。2016年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2750家,实现总产值220亿元,产值过亿元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18家,唐人神集团年产值超过100亿元,成为全省最大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粮油百亿产业工程稳步推进,粮油工业总产值突破60亿元。休闲农业规模企业发展到282家,接待游客315万人,经营总收入达到亿元。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农民专业合作社达754家,带动20万农户增收致富。18/21农业基础不断夯实,农村面貌改观。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农村交通网络不断健全,通水泥路的行政村达到99。水利建设累计投入达26亿元,治理病险水库167座,整修小型农田水利工程10万多处,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5平方公里,株洲市城区整修新建防洪排渍站11座,连续五年实现了不溃一堤一库的防汛工作目标。2016、2016年均获得全省水利建设芙蓉杯,2016年醴陵市获评全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单位。五年新造林万亩,森林覆盖率由增加到,林业总产值由亿元增加到亿元。2016年,按照“四清三基二统一化“目标要求,全市全域铺开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农村“六乱“现象得到有效改观。云田、松西子、仙庾村为全省新农村建设样板工程。农村改革稳步推进,发展活力增强。在稳定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基本经营制度基础上,加大土地流转力度,2016年,全市农村土地流转率达35,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2个百分点。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力度,2016年农作物良种覆盖率在90以上,农业科技贡献率达到54。城乡农技服务体系改革全面完成,公益性农技推广机构覆盖全市乡镇。农村义务教育历史负债已全部偿清,“两会一部“兑付工作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全面完成,林改发证率19/21达到100。按照“城乡一体、民生为本、幸福文明“要求,完成了村改居试点523个村,重点推进了云田、松西子、仙庾和星光4个新农村建设农村社区试点工作。民生事业加快发展,群众生活改善。规划期内,在全省率先实施农田灌溉水费由政府支付,每年直接减轻农民负担2644万元。培训农民50万人次,70的农村劳动力有一技之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提高到,农村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实施农村和农垦农场安居房建设及危房改造18717栋,农村低保实现应保尽保,月人均补差达104元,全省领先。乡乡建有敬老院,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争取财政扶贫资金4700余万元,减少绝对贫困人口12万人。茶陵、炎陵两县纳入了罗霄山脉片区连片扶贫开发,入库项目325个。切实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新增放心粮油示范点22家,果蔬农药残留超标率控制在4以内,畜禽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99以上,解决了63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建设户用沼气池万多个。残疾人保障机制和服务机制逐步健全,现代气象服务更加周全,水文监测体系不断完善。整个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广大农民安居乐业。3规划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20/21外部环境一是种粮比较效益低。随着农资价格和人力成本的攀升,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国家惠农政策对农户的支持。据调查,农民种一亩地的收入不足200元。二是主要农产品价格跌幅过大。受生猪产能相对偏高、节后消费下降等多种因素影响,生猪价格持续下跌,部分养殖户出现亏损,每养一头猪亏损100200元。猪肉销售均价650元/100斤,同比下跌了15。三是农业农村发展融资难。据对攸县和醴陵市调查,农村金融服务满足率只有30左右,80的中小企业缺乏信贷资金支持。内部条件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全市农产品加工总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为1,远低于发达国家31的水平。重点工作推进一是农业项目建设进展缓慢。二是农村改革有待加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有待提速。渔场改制、水管改革、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全面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等任务还较艰巨。三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瓶颈难以突破。当前关键是污水处理和垃圾无害化设施建设投入问题。21/214“十二五“后期重点工程重点实施十大农业现代化工程实施“品牌提升工程“,引导品牌建设,做强“好棒美“、“福来喜“等龙头加工企业,提升地方特色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和贸易能力;推进国家级云龙水利科技园建设;推进唐人神集团“千万头生猪产业一体化“工程;组建湖南神农粮油发展集团,推进交易中心和产业园的建设,启动中南畜禽水产品市场搬迁;培植以百合花为龙头的花卉产业;以中华茶祖文化产业园等为平台,做大茶叶和油茶两大产业;加快推进松本林化、龙华牧业等一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