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财务会计学,第12章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述,一、什么是财务会计报告财务会计报告,简称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文件,主要内容是会计报表。二、财务会计报告的目的和作用一个目的:反映企业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六个作用:决策作用:有利于投资者和债权人作出决策评价作用:了解和评价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管理作用: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审计作用:是财务审计的主要对象调控作用:国家进行宏观调控,优化资源配置合同作用:是订立与执行合同的依据,三、财务会计报告的构成一般由会计报表、附表、附注和分析四部分构成。(一)会计报表会计报表是指具有规定的专门格式、由会计人员定期编制、披露会计信息的表格,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内容,主要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二)附表附表是针对会计报表有关列示项目披露更为详细的明细资料的表格,是会计报表列示项目的进一步延伸和补充,它依赖于会计报表的相应列示项目而存在。(三)附注附注是对会计报表所作的文字说明,主要采用文字披露形式,说明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等。(四)分析分析是指对会计报表提供的主要财务指标,运用各种分析方法所进行的财务分析。,第12章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述,四、财务会计报告的分类(一)按编报期分类:分为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和中务会计报告。会计报表的报送期月度财务报告6天内季度财务报告15天内半年度财务报告60天内年度财务报告4个月内(二)按编报主体分类:分为单位财务会计报告、汇总财务会计报告和合并财务会计报告。(三)按编报用途分类:分为通用财务会计报告和专用财务会计报告。,第12章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述,第12章第一节财务会计报告概述,(四)按指标性质分类:分为静态报告、动态报告、混合报告。(五)按经济内容分类:分为状况报告、成果报告、流量报告。(六)按填报口径分类:分为单一报告、双重报告。五、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原则和要求(一)编制原则:完整性、真实性、一致性、单列性、总额性和比较性。(二)总体要求按制度规定编报、以持续经营为基础、各会计期一致、重要项目单独列示、一般按总额填报、列报前期比较信息。(三)基本要求数字真实,计算准确,内容完整,附注清楚。,财务会计学,第12章第二节资产负债表,一、什么是资产负债表又称财务状况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会计报表。财务状况通常是指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的总额、构成及其相互关系,是各项资产与权益在某一时点上的结存量,或称剩余量,说明资金的总体规模和结构,综合性特别强,属于典型的静态会计报表。二、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依据资产负债表是一个传统的会计报表,编制历史悠久,有坚实的理论依据。(一)会计恒等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基础(二)会计分期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前提(三)会计要素是编制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元素(四)客观与谨慎是编资产负债表的理论原则,第12章第二节资产负债表,三、资产负债表的内容和列示(一)内容资产负债表的内容主要包括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三个静态会计要素,应当分类分项进行列示。(二)列示资产按流动性列示,流动快的排在前,流动慢的排在后;负债按偿还期列示,偿还期短的排在前,偿还期长的排在后;所有者权益按保全性列示,资本列在前,留成收益列在后。,第12章第二节资产负债表,四、资产负债表的格式(一)账户式资产负债表:采用左右结构,左边反映资产,右边反映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左右两边平衡。我国采用账户式资产负债表格式。(二)报告式资产负债表:采用上下结构,有三种形式。1、以总资产为平衡原理:上部反映资产,下部反映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上下两部分的合计总额保持平衡。2、以净资产为平衡原理:上部反映资产与负债,下部反映所有者权益,资产总额与负债总额之差为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保持平衡。3、营运式资产负债表:先求得营运资金,然后加非流动资产合计,减非流动负债合计,求得净资产。净资产与所有者权益总额保持平衡。(三)比较资产负债表:指采用前后期对比方式编列的会计报表。比较资产负债表一般同时反映“期末数”和“年初数。,第12章第二节资产负债表,现行资产负债表的填列项目共有62个,分类如下:,第12章第二节资产负债表,五、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一)“年初余额”抄上年末本表的”期末余额”。(二)“期末余额”(编制方法可分五类)1、直接填列(有26个项目)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利息、应收股利、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性房地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固定资产清理、开发支出、商誉和递延所得税资产共12个资产项目;短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票据、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应付股利、其他应付款、预计负债、递延所得税负债、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库存股和盈余公积共14个权益项目。2、计算填列(有10个项目)计算填列的资产项目9个、权益项目1个。A、货币资金:根据“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三个总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之和填列。,第12章第二节资产负债表,B、其他应收款:根据“其他应收款”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坏账准备”账户中属于其他应收款的坏账准备期末贷方余额后的金额填列。C、存货:根据“代理业务资产”、“采购”、“原材料”、“周转材料”、“委托加工物资”、“生产成本”、“劳务成本”、“库存商品”和“发出商品”共9个账户的期末余额之和,扣除“商品进销差价”、“存货跌价准备”和“代理业务负债”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再加或减“采购成本差异”账户的期末借方或贷方余额,最终求得各项存货的可变现净值填列。D、持有至到期投资:根据“持有至到期投资”总分类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扣除“持有至到期投资减值准备”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E、长期股权投资:根据“长期股权投资”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第12章第二节资产负债表,F、固定资产:根据“固定资产”总分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减去“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折旧”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后的金额填列。G、生物性生物资产:根据“生物性生物资产”总分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减去“生物性生物资产累计折旧”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后的金额填列。H、油气资产:根据“油气资产”总分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减去“累计折耗”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后的金额填列。I、无形资产:根据“无形资产”总分类账户期末借方余额,减去“无形资产减值准备”和“累计摊销”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后的金额填列。J、未分配利润(权益项目):非年终填列时,根据“未分配利润”总分类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加“本年利润”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减“利润分配”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填列;年终填列时,根据“未分配利润”总分类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为期末未弥补亏损,则以“”号填列。,第12章第二节资产负债表,3、分析填列(有14个项目)A、待摊费用:分析待摊费用、预提费用和长期待摊费用账户的期末余额,按(公式10-1)分析填列:,B、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分析有关非流动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只填列其中将于1年内到期的部分。C、其他流动资产:根据其他流动资产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加上“衍生工具”、“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账户期末借方余额之和填列。如“衍生工具”、“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出现贷方余额,则应填入“其他流动负债”项目。D、长期应收款:分析“长期应收款”总分类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将其中1年以上部分的期末借方余额,减去“未实现融资收益”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后填列。,第12章第二节资产负债表,E、长期待摊费用:根据“长期待摊费用”账户的期末余额,减去转入“待摊费用”项目的金额后填列。F、其他非流动资产:根据其他非流动资产账户的期末余额填列。企业期末持有的“公益性生物资产”应一并填入本项目。G、预提费用:分析“预提费用”账户期末贷方余额填列。如该账户出现期末借方余额,应转入资产方的“待摊费用”项目填列。H、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分析“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专项应付款”等账户的期末余额,只填列其中将于1年内(含1年)到期偿还的部分。I、其他流动负债:根据其他流动负债有关账户的期末贷方余额,加上“递延收益”、“衍生工具”、“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账户期末贷方余额之和填列。如“衍生工具”、“套期工具”和“被套期项目”出现借方余额,则应填入“其他流动资产”项目。,第12章第二节资产负债表,J、长期借款:分析“长期借款”账户的余额,只填列其中归还期在1年以上的长期借款。K、应付债券:分析“应付债券”账户的余额,只填列其中偿还期在1年以上的应付债券。L、长期应付款:分析“长期应付款”账户的余额,只填列其中归还期在1年以上的长期应付款。“未确认融资费用”账户的期末借方余额,应从本项目中扣除填列。M、专项应付款:分析“专项应付款”账户的期末余额,只填列其中归还期在1年以上的专项应付款。N、其他非流动负债:分析有关其他长期负债账户的期末余额,只填列其中归还期在1年以上的其他非流动负债。,第12章第二节资产负债表,4、明细填列(4个项目),归纳:1、分清收付,借余资产,贷余负债;(不可按总分类账户期末余额填列)2、应收账款(资产)与预收账款(负债)两个项目:分析相应明细账户的余额方向填列,借余填在“应收账款”项目,贷余填在“预收账款”项目。3、应付账款(负债)与预付账款(资产)两个项目:分析相应明细账户的余额方向填列,借余填在“预付账款”项目,贷余填在“应付账款”项目。,例:某企业各购销往来账户期末余额如下表:,第12章第二节资产负债表,01表资产方“应收账款”项目=10,000+20,000+5,000=35,00001表权益方“预收账款”项目=6,000+70,000+80,000=156,00001表资产方“预付账款”项目=30,000+40,000+8,000=78,00001表权益方“应付账款”项目=7,000+50,000+60,000=117,000资产负债表反映债权=35,000+78,000=113,000资产负债表反映债务=156,000+117,000=273,000上例如按总账科目期末余额填会出现什么情况?,第12章第二节资产负债表,5、以表填表(有8个项目)“以表填表”是指根据表中原始填列项目的金额进行加、减计算,然后依据计算结果填表,填表时与账户记录无关。资产负债表共有8个计算填列项目,主要是计算表中的各种“合计”与“总计”。计算时,表中犬齿形的项目列示形式已经十分清楚地反映了项目之间的逻辑依存关系,很容易理解,一看就懂,因而没必要按项目逐一解释计算填列方法了。注意:待处理财产损溢(1911)账户,在结账编表前应处理完;如尚未处理完,应视同处理完来编表,并作说明。(布置习题一),财务会计学,第12章第三节利润表,一、什么是利润表利润表也称损益表或收益表,是反映企业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动态会计报表。经营成果是指企业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二、利润表的内容利润表内容有收入、费用和利润,直接反映三个动态会计要素,应分类分项列示。收入按性质分为营业收入(含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非营业务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等;费用按性质分为营业成本(含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等;利润按构成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等。三、利润表的格式利润表采用报告式的上下结构,有多步式和单步式两种格式。(一)多步式利润表:将收入与费用分类排列,并按利润构成列示一些中间利润指标。我国采用多步式利润表格式。(二)单步式利润表:将收入、费用分别排列,用收入总额减去费用总额得出净利润。(三)比较利润表:列示“本年数”和上年同期数,以揭示企业经营成果的变动情况,便于报表使用者预测其未来发展趋势。,第12章第三节利润表,四、利润表的编制利润表主要涉及编号为“6”字开头的损益类账户,由于这个表是动态报表,所以填列损益账户的净发生额,不填列账户余额。利润表的填列栏目有“本期金额”和“上期金额”两栏。“上期金额”栏应根据上年同期利润表的“本期金额”栏填列,如上年利润表与本年利润表的项目名称和内容不一致,应对上年利润表项目的名称和金额按本年的规定进行调整,然后填入本表“上期金额”栏。“本期金额”栏反映各项目自年初起到报告期末的累计实际净发生数,主要根据各损益类账户填列。使用三种填表方法:直接填列、计算填列和以表填表。,第12章第三节利润表,(一)直接填列:利润表的直接填列项目有:“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和“所得税费用”等10个项目,应分别直接根据相应账户的净发生额填列,如为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损失,则相应项目以“-”号填列。(二)计算填列1、营业收入:根据“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账户的净发生额之和填列。2、营业成本:根据“主营业务成本”和“其他业务成本”的净发生额之和填列。3、基本每股收益: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除以普通股加权股份数,表示每股净利润。4、稀释每股收益:稀释性潜在普通股是指可转换公司债券、认证股权、股份期权等,计算原理同基本每股收益。(三)以表填表以表填表有三个项目: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利润表编制举例,财务会计学,第12章财务会计报告,第12章第四节流量表,一、流量表概述流量表是从特定会计要素角度,用流入量、流出量和净流量来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及其变动情况和原因的一类会计报表。(一)流量表的主要特点流量表的编制历史至今只有30余年,它具有以下10个主要特点。1、涉及部分会计要素。每一种流量表都会涉及某些特定的会计要素,并以其作为提供流量指标的计量标志,即流量表的计量标志就是指它所涉及的会计要素范围。2、使用一定资金概念。资金概念是指流量表的填表范围。流量表有两种不同的资金概念,即全部资金概念和标志资金概念。如营表就使用全部资金概念,现表使用标志资金概念。3、具有两种计量方法。流量表具有流量与存量两种计量方法。4、采用差额平衡原理。流量表采用差额平衡原理:借方发生额贷方发生额期末余额期初余额5、运用四种填表方法。流量表一般采用四种填表方法,即余额之差填列法、抵消填列法、转化填列法和计算填列法。6、内部转账不予填列。此处所称内部转账是指填列流量表时的内部转账,它有两种不同的形式:同一总账科目所属明细科目的内部转账;同一填列项目(指流量表上的有关项目)的内部转账。,第12章第四节流量表,7、与01表的联系密切。流量表涉及要素的余额之差,总与其余会计要素(非计量标志)的余额之差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并可用特殊的研究方法加以推证。8、具有相同研究方法。鉴于流量表与01表的密切联系,可以运用相同的恒等差额研究方法进行研究。9、各种净流量可稽核。各种流量表使用不同的计量标志,从而提供不同的净流量指标,它们各自的净流量虽然不会相等,但总是与其余会计要素(非计量标志)的余额之差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这就使各种净流量之间的稽核成为可能。10、表格结构可多样化。流量表的表格结构有一栏式、两栏式和多栏式三种。(二)流量表的发展趋势流量表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1、用现表取代营表。2、向复合流量表方向发展。流量表的编制难度要大得多,它属于高难度会计报表。二、营运资金流量表(省略,自学),第12章财务会计报告,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与格式1、广义上的现金概念现表(指现金流量表,下同)所称的“现金”是指现金及现金等价物,是广义上的现金概念。只要能充当流通手段、可随时用于支付的款项都应理解为“现金”,而不可狭义地认为就是“库存现金”。,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与格式2、计量标志与资金概念。(1)计量标志。计量标志是指流量表涉及的会计要素范围,并以其作为提供流量指标的口径。现表的计量标志是现金,涉及现金会计要素,提供现金流量指标。(2)资金概念。资金概念是指流量表的填表范围。现表的资金概念也是现金,它要求只有涉及现金收、付的会计事项才可填入表内,不涉及现金收、付的重要会计事项一般以补充资料列示。于是收付实现制就成为现表编制的重要基础,尤其是在现表的直接法部分,只有实际收到和实际付出的现金才能作为现金流量指标填入表内。,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与格式3、经济活动和现金流量的分类(1)经营活动经营活动是指企业投资和筹资活动以外的所有交易和事项,一般是企业的主要经济活动。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经营租赁、购买商品、接受劳务、制造产品、广告宣传、推销产品、交纳税费、支付经营性的各项成本和费用等。(2)投资活动投资活动主要是指企业非流动资产的购建和处置以及非现金等价物的投资、处置和获取投资收益的活动。(3)筹资活动筹资活动是指导致企业资本及债务规模和构成发生变化的活动,包括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分配利润等,可分为资本活动和举债活动。,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与格式4、现金流量表的平衡现表采用流量表的差额平衡原理,即:现金现金现金现金期末年初借方贷方余额余额发生额发生额即:现金现金的现金现金的的余发生额或的存流量额之差之差量之差之差,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一)现金流量表的概念与格式5、现金流量表格式现表的格式包括正表(直接法)和补充资料。,(1)现金流量表直接法的具体格式(见书稿)现直表(指现金流量表直接法部分,下同)的填报口径是:现金收付的实际经济内容。有利于现金流分析,但不能反映经营活动现金流与净利润的关系。(2)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的具体格式(见书稿)现间表(指现金流量表间接法部分,下同)的填报口径是:损益相关性。试图反映经营活动现金流与净利润的关系。现直表和现间表是现表的主要内容。,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二)现金流量表直接法的编制现直表的编制方法有:账户编制法,工作底稿编制法,T形账户编制法,对应关系编制法,多栏式账簿编制法和计算机编制法。1、账户编制法账户编制法是指分析现直表某一填列项目所涉及的账户记录进行填列。分析账户记录时有两种基本方法:流量分析法,差量分析法。(1)流量分析法:只分析账户的涉现事项(现金业务),不分析账户的余额和非涉现事项(转账业务)。(2)差量分析法:只分析账户的余额和非涉现事项(转账业务),不分析账户的涉现事项(现金业务)。设借余是正数,贷余是负数,说明差量分析法的基本原理:账户期末余额账户期初余额借发生生额贷方发生额账户期末余额账户期初余额借发生生额贷方发生额账户的余额之差账户的发生额之差账户的余额之差账户的现金发生额之差账户的非现金发生额之差账户的余额之差账户的非现金发生额之差账户的现金发生额之差注:“账户的现金发生之差”就是现金净流量,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流量分析法和差量分析法的主要特点:分析前提:运用账户编制法分析时,仅针对涉及的会计事项进行分析填列。两个假定:假定不存在其他会计事项,假定不涉及无关填列项目,仅就列举的会计事项所涉及的有关项目进行全面填表,使分析对象简单化、抽象化。填表结果:即现金净流量,应该与所分析账户或会计事项反映的现金净流量完全一致。使用范围:流量分析法和差量分析法带有互补性,具有普遍意义,账户编制法广泛使用。,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流量分析法和差量分析法举例(注意两种分析方法的互补性):,流量分析法:600-5,000-4,400(净流出)(只分析现金业务)差量分析法:(8,000-4,000)-(400+9,000+1,000)-2,0004,000-10,400-2,0004,000-8,400-4,400(净流出)(只分析转账业务)在使用差量分析中,有的书忽视了非现金发生额,导致公式错误。,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用借()贷()、入()出()来分别表示账户余额和现金净流量,则差量分析法的公式可表述为:,余额之差8,000(3,000)11,000发生额之差20,0009,00011,000(净发生额)其中:现金业务的净发生额16,0006,00010,000转账业务的净发生额4,0003,0001,000流量分析法16,0006,00010,000差量分析法8,000(3,000)4,0003,00010,000,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项目影响现金流量表中“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有三个因素。上年年末的现金及现金本年期上年年市场汇率对等价物中的末的市末的市(公式12-21)现金的影响年初外币额场汇率场汇率本期现金流本期现本年期本期流入外入外币额对金流入末的市币额采用的(公式12-22)现金影响额外币额场汇率折算汇率本期现金流本期现本年期本期流出外出外币额对金流出末的市币额采用的(公式12-23)现金影响额外币额场汇率折算汇率汇率变动上年年末的本期现金流本期现金流对现金的市场汇率对入外币额对出外币额对(公式12-24)影响额现金的影响现金影响额现金影响额,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2、工作底稿编制法根据有关资料编制调整分录,并运用专门的工作底稿,汇总确认报告期的全部会计事项,在确认过程中再现现金流量,进而编制现直表的一种传统方法。(1)工作底稿的格式工作底稿编制法是一种确认法,确认依据主要是报表和账簿,而不是凭证;确认方法主要是汇总确认,不是逐笔确认。工作底稿是形式,调整分录才是实质,是重点和难点。,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2)工作底稿的操作步骤第一步:将资产负债表中各项目的年初数和期末数过入工作底稿的“年初数”和“期末数”栏;第二步:根据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的有关数据,结合本期会计业务以及有关账户记录,编制调整分录;第三步:将调整分录过入工作底稿的有关部分;第四步:计算工作底稿上的小计、合计与总计,核对调整分录;第五步:根据工作底稿上“现金流量表项目”部分反映的现金流量,编制正式的直接反映部分的现金流量表。第二步编制调整分录是工作底稿编制法的重点和难点。,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3)调整分录的编制环节(P239)现金流量表工作底稿编制法的核心和难点是编制调整分录,可分以下三个环节进行。第一个环节:调整利润表中的各原始项目,最后调整净利润和已分配利润,使工作底稿上的01表部分和02表部分相结合;第二个环节:编制中间工作底稿,求出下步01表的调整项目和初始调整金额;第三个环节:调整资产负债表中的各原始项目,最后调整现金净增减额,使工作底稿上的01表部分和现直表部分相结合。调整分录使用的会计科目就是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上的报表项目。,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4)调整分录的编制方法现直表调整分录有五种编制方法,也称调整方法:差额调整法,总额调整法,对应调整法,跟踪调整法和纠偏调整法。A、差额调整法基本概念:是指按被调整利润表项目所直接涉及的01表有关项目的余额之差进行调整,同时本调整分录的平衡差就是再现的初始现金流量。适用范围:只用于调整利润表的“营业收入”和“营业成本”项目。调整“营业收入”涉及的01表项目: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预收账款三个。调整“营业成本”涉及的01表项目:存货、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四个。优点:充分利用了账户的余额之差,可快速求出调整分录所需数据,避免了复杂的账户发生额分析;简化了调整分录的编制难度,综合性较强。缺点:为后面的调整带来了“纠偏”麻烦,在后面的调整中,要时刻关注这些采用余额之差调整的7个项目,随时做好“纠偏”准备。调整的现金流量:并非最终现金流量,还要加或减其相应纠偏调整分录所冲销或追加的现金流量,才是最终确认的现金流量。,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例:用差额调整法调整“营业收入”项目时,其调整分录的一般形式可综合如下: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现)(本调整分录的平衡差)应收票据(01表余额之差,期末余额年初余额)应收账款(01表余额之差,期末余额年初余额)预收账款(01表余额之差,年初余额末余额)贷:营业收入(利润表上按应计制确认的营业收入)应收票据(01表余额之差,年初余额期末余额)应收账款(01表余额之差,年初余额期末余额)预收账款(01表余额之差,期末余额年初余额)注:上述调整分录用余额之差调整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意味着将它们的全部发生额视同现金业务进行调整,对其中的非现金发生额,以后在调整01表的这三个项目时,一定要采用纠偏调整法进行纠正。,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例:用差额调整法调整“营业成本”项目时,其调整分录的一般形式可综合如下:借:营业成本(利润表上确认的营业成本)存货(01表余额之差,期末余额年初余额)预付账款(01表余额之差,期末余额年初余额)应付票据(01表余额之差,年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账款(01表余额之差,年初余额期末余额)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付现)(本调整分录的平衡差)存货(01表余额之差,年初余额期末余额)预付账款(01表余额之差,年初余额期末余额)应付票据(01表余额之差,期末余额年初余额)应付账款(01表余额之差,期末余额年初余额)注:上述调整分录用余额之差调整存货、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意味着将它们的全部发生额视同现金业务进行调整,对其中的非现金发生额,以后在调整01表的这四个项目时,一定要采用纠偏调整法进行纠正。,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B、总额调整法基本概念:是指将被调整项目的总额全部视同现金业务进行调整,其中的非现金业务也视同现金业务,一并调整为现金流量。适用范围:只用于调整利润表的“管理费用”项目。涉及的01表项目:本分录不直接涉及01表项目。优点:调整分录的编制十分简单,避免了按对应账户汇总和复杂的账户发生额分析。缺点:势必影响后面很多调整分录,带来01表一系列项目的“纠偏”,加大了01表的调整难度;在后面的调整中要时刻关注非现金管理费用,随时做好“纠偏”准备。调整出来的现金流量:并非最终现金流量,还要加或减其相应纠偏调整分录所冲销或追加的现金流量,才是最终确认的现金流量。,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例:E公司利润表反映管理费用为13.3万元,其中:现金性管理费用9万元,非现金性管理费用4.3万元,“管理费用”账户记录如下:,借:管理费用133,000(总额调整法)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其他付现)133,000显然,上述调整分录所确认的现金流量,并不是“管理费用”项目最终的现金流量,在调整01表的“原材料”、“累计摊销”、“应付职工薪酬”项目时,E公司应编制的“纠偏”调整分录综合如下: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其他付现)43,000贷:存货(含原材料)13,000无形资产(含累计摊销)7,600应付职工薪酬22,400综合E公司总额调整分录和“纠偏”调整分录,最后调出来的现金流出为9万元(13.34.39万元),与“管理费用”账户反映的现金性管理费用9万元完全相符。,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C、对应调整法基本概念:对应调整法是指根据被调整项目发生额的对应账户,调整到与这些对应账户有关的项目。适用范围:对应调整法是最基础、也是最简单的一种调整方法,利润表和01表很多项目都使用。优点:调整分录编制比较简单,对应账户是谁就调给谁,避免了复杂的账户发生额分析,也不必进行繁琐的业务跟踪;还不需要纠偏。缺点:调整分录综合性不强,要连续编制较多调整分录;需要的资料比较详细,尤其是需要反映账户对应关系的账户记录。,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例:AS公司本期“应付职工薪酬”账户记录如下:,分析上述账户的借方发生额,假定第3号业务前面已调,本调整应排除,对其借方发生额编制的调整分录如下:借:应付职工薪酬78,000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职工现金)(对应法)58,000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购置长期资产付现)(对应法)14,000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其他付现)(纠偏法)6,000如果第3号业务前面未调,则应一并调整,编制的调整分录如下:借:应付职工薪酬79,000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支付职工现金)(对应法)58,000投资活动现金流量(购置长期资产付现)(对应法)14,000其他应收款(对应法)1,000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其他付现)(纠偏法)6,000,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例:AS公司本期“应付职工薪酬”账户记录如下:,分析上述账户的贷方发生额,排除02表已调整的第7号业务,假定第8号业务前面已调,则予以排除,编制的调整分录如下: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付现)(纠偏法)50,000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其他付现)(纠偏法)10,000贷:应付职工薪酬60,000如果第8号业务在前面未调,则编制的调整分录如下: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购买商品付现)(纠偏法)50,000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其他付现)(纠偏法)10,000在建工程(对应法)15,000贷:应付职工薪酬75,000,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D、跟踪调整法基本概念:对被调整项目中的某些事项进行业务跟踪,将有关的一系列连续事项一并进行综合调整,是一系列对应调整法的汇总与综合。适用范围:在调整营业外收、支时,对固定资产清理净损益的一系列事项使用跟踪调整法。优点:调整分录的综合性较强;减轻了后面的调整工作量;还不必纠偏。缺点:业务跟踪较为复杂;虽然不必纠偏,但要避免重复,这些被跟踪的事项不可再次调整。,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例:企业利润表反映营业外支出1.97万元是报废固定资产清理净损失,该事项涉及到“固定资产清理”项目,从该清理净损失进行业务跟踪,看到第12号业务共有以下四笔原始会计分录:借:固定资产清理20,000累计折旧180,000贷:固定资产200,000借:固定资产清理(清理费用)500贷:银行存款500借:银行存款800贷:固定资产清理(清理收入)800借:营业外支出19,700贷:固定资产清理19,700综合以上四笔原始会计分录,“固定资产清理”账户的借、贷发生额相等,相互抵销;“银行存款”账户反映的清理收入800元减清理费用500元,以其净额300元调整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固定资产”和“累计折旧”在资产负债表上都反映在“固定资产”一个项目。编制的调整分录如下:借:营业外支出19,700投资活动现金流量(处置长期资产收现)300贷:固定资产20,000某些尚未结束的清理事项,留到第三个环节调整01表的“固定资产清理”项目时再处理。,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E、纠偏调整法基本概念:对在差额和总额调整法涉及8个项目的非现金事项进行纠偏调整,冲销或追加原来确认的现金流量,是差额和总额调整法的必要补充,是一种附带的调整方法。适用范围:只适用于差额和总额调整法涉及的非现金事项。注意:当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收账款和营业收入之间发生对应关系时,当存货、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付账款和营业成本之间发生对应关系时,都属于同一填列项目的内部转账,应排除,不能纠偏调整。,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例:企业利润表反映本期营业收入110万元,01表反映应收账款年初和期末余额分别为35万元、17.68万元,应收票据和预收账款没有年初和期末余额。编制A企业“营业收入”的调整分录如下:(应收账款余额之差=3517.6817.32万元)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现)1,273,200贷:营业收入1,100,000应收账款173,200,运用流量分析法,“营业收入”账户反映的销售商品现金流入为:100496(万元)运用差量分析法,“营业收入”账户反映的销售商品现金流入为:(1106)2096(万元),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运用流量分析法:(252)522(万元)运用差量分析法:(3517.68)(61.02101.7)(203.4)22(万元)对应科目是营业收入的发生额,如20和6万元,属于内部转张,不可调整;对应科目是应交税费(销项税额)的发生额,如3.4和1.02万元,单独编制纠偏调整分录如下: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现)23,8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23,800对应科目是银行存款的发生额,如5、25和2万元,差额法已处理,不可重复调整;剩下来的就是非现金实物资产抵债11.7万元,在调整营业收入时视同现金流入,待调整资产负债表的“存货”和“应交税费(进项税额)”项目时,应对存货和进项税额的这11.7万元采用“纠偏编制法”编制调整分录如下:借:存货10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17,000贷:经营活动现金流量(销售商品收现)117,000,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企业流量或差量分析法确认的现金流入:9622118(万元)企业上述三笔调整分录最终调出的现金流入:127.322.3811.7118(元)两者完全相符,说明企业的差额调整法和纠偏调整法的运用是正确的。调整分录的五种编制方法,是高度概括,实际工作中应灵活运用。要指出的是,差额法、总额法、跟踪法和纠偏法难于实现会计电算化编表,但它们都可改用对应调整法,而对应调整法又不必纠偏,因而可全部采用对应调整法编制调整分录。即保留账户的原始对应关系,合并那些对应科目完全相同的会计分录,就可得到编制的调整分录。在会计信息化的情况下,全部凭证数据都已经输入机内,因而对应调整法非常适合会计电算化编表。,第12章财务会计报告,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三)现金流量表间接法的编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大部分来自经营赢利,但现直表不能反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关系。现间表的最大特色就在于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试图反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与净利润的关系。现间表的填报口径是损益相关性,其编制难度较大。,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1、现间表的四大调节内容调节内容是现间表各种编制方法重要的理论基础。,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2、现间表的编制方法现间表有五种编制方法:账户编制法,多栏式辅助账簿编制法,01调节编制法,简化编制法,再现分录编制法。其中,账户编制法是基础,本章主要介绍账户编制法,其他编制方法可参阅精编现金流量表(立信会计出版社,2003年11月)(1)现间表账户编制法的填表方法现间表以净利润为起点,通过调节产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可运用流量表的四种填表方法:计算填列法,余额之差填列法,转化填列法和抵销填列法。其中抵销填列法运用较多。其实,“调节”就是抵销,如第2个调节内容就是净利润(第57行)与调节项目(第5879行)的抵销;又如第4个调节内容就是调节项目(第5879行)之间的抵销。抵销填列法使现间表的原始填列项目之间产生了有机联系,充分关注项目之间的这种抵销与被抵销关系,可深刻把握其填表原理。,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2)现间表账户编制法的编制原理现间表账户编制法采用了一种调节分析表,即根据填表项目涉及的账户记录,逐笔记入调节分析表,再现填表数据和现金流量的形成过程。调节分析表的假定:假定只发生了这些会计事项,排除其余大量会计事项,使要陈述的问题得以简化,便于理解,这是一种高度抽象的分析方法。调节分析表的作用:可逐笔揭示并观察到最详细的数据形成和填表过程;全面揭示抵销与被抵销关系;有利于深刻体会编表原理和使用的填表方法。,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根据B企业的上述调节分析表,综合汇总填表如下:净利润57行207,901加: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58行30,900固定资产折旧59行20,000无形资产摊销60行60,000待摊费用减少64行10,000处置长期资产的损失66行-50,000固定资产报废损失67行19,700财务费用69行21,500投资损失71行-31,500存货的减少76行750,000经营性应收项目减少77行-530,000经营性应付项目增加78行121,499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80行630,000前已述及,现间表有四个调接内容,除此之外的事项,称非调节内容,即不涉及损益、又不涉及现间表的非经营活动事项,在运用现间表账户编制法的调节分析表时,这些非调节内容要排除。,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根据D企业经营性应付项目的调节分析表,综合汇总填表如下:净利润57行-121,499(被第78调节)加:存货的减少(减:增加)76行-324,900(被第78调节)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77行-93,500(被第78调节)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78行12,034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80行-527,865注:第78行填12,034元,是经营性的发生额之差。D企业填表结果反映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与“经营性应付”账户的记录相一致,并与前述分析结果完全相符。类似经营性应付项目的还有存货的减少和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其填表原理相同。现间表的其余填列项目都可运用上述调节分析表的形式进行分析填表。,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3、现间表的再现和调节编制原理(1)现间表的再现编制原理现间表账户编制法采用的是“再现”编制原理,即从四大调节内容的角度进行观察,直接正面接触四大调节内容,并将其作为它的数据处理对象,目的是再现填表数据和现金流量的形成过程。再现编制原理三个特点:编表基础从零开始,逐笔事项再现;编表过程在于详细而直观地反映编表数据和现金流量的形成;处理对象是调节内容,非调节内容不处理。(2)现间表的调节编制原理,在账户余额之差的基础上,从中排除非调节内容的发生额之差,就可得到调节内容的发生额之差,这正是现间表填表项目所需要的数据。调节编制原理三个特点:编表基础是01表的余额之差;编表过程在于快速获取填表指标;处理对象是非调节内容,调节内容不处理。再现和调节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编制原理,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即你处理的事项我不处理,你不处理的事项我来处理。调节编制原理进行了换位思考,但都能实现同一编表目的。,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例:以前述D企业经营性应付的账户记录为例,运用调节编制原理计算如下表所示:,上表中经营性应付账户的期末和年初余额一般可从01表上获取,很容易计算其余额之差。在此基础上,排除非调节内容(不涉及损益的非经营活动事项),即前述D企业经营性应付账户借方第20号凭证支付工程人员工资20万元、贷方第9号凭证计入工程成本32.8万元,排除的方法是加借方20万元、减贷方32.8万元,很快可得到现间表第78行“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的填表数据12,034元。,第12章财务会计报告,第12章第四节三、现金流量表,6、现间表的改造从净利润的角度观察,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不外乎来自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本期实现的净利润;二是来自非本期实现的净利润,即与本期净利润无关。传统现间表最大缺陷就是将它们混合在一起,从而偏离了当初设计现间表的预期编报目的。改造现间表的措施主要是扩充表格结构,将原填列的“金额”一栏改为三栏:分别设置“损益金额”、“非损益金额”和“合计”三个填列栏目。根据以上分析,改造以后的现间表如表。,第12章财务会计报告,第12章第5节一、附表,一、企业财务会计报告的附表附表一般用于揭示基本会计报表未能披露而需经常报告的内容,提供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补充资料。附表按披露的数据性质分类,可分为静态附表、动态附表和混合附表三类。目前一般企业有40余个附表。(一)静态附表基本概念:只反映年初和期末两个时点的会计信息,只提供静态数据,不提供动态数据。适用范围:主要是01表的部分列示项目采用。主要内容: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债权(含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和长期应收款)、其他流动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交税费、其他流动负债、短期借款、长期借款、长期应付款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等列示项目,一般都要有相应的静态附表。,第12章第5节一、附表,例:交易性金融资产的静态附表:,第12章第5节一、附表,第12章第5节一、附表,(二)动态附表基本概念:动态附表只反映本期和上期两个时期发生额的对比会计信息,针对不同的披露对象,这些发生额有时是贷方发生额,有时是借方发生额。适用范围:动态附表主要是利润表的部分列示项目采用;主要内容:一般企业的营业收入、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投资收益、资产减值损失、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等列示项目,一般都要有相应的附表。,第12章第5节一、附表,(三)混合附表基本概念:混合附表除反映年初和期末两个时点的会计信息以外,还要同时提供报告期增加和减少的会计信息,既提供静态数据,又提供动态数据。适用范围:混合附表主要是资产负债表的部分列示项目采用。主要内容:一般企业的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直播电商2025年主播与品牌合作模式创新策略与风险防控
- 2025-2030年全球新能源产业海外投资案例分析报告
- 机关工会活动策划方案范文
- 熊皮人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 教育测评考试试题及答案
- 南通会议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电商知识产权保护与知识产权保护法律风险评价报告
- DB65T 4498-2022 高压气地下储气井定期检验规则
- DB65T 4415-2021 机采棉田土壤封闭除草技术规范
- 唱歌 爸爸妈妈听我说说课稿-2025-2026学年小学音乐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西师大版
- 外科缝合技术课件
- 国际商务文化与礼仪课件
- 人工智能导论课件
- 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下册教材解析及教学建议课件
- 《刑法》完整课件(课件)
- 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技术培训教程(-)课件
- 质量异常处理单、不合格品审理单
- 译林版六年级英语上册 Unit 3 第4课时 教学课件PPT小学公开课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建设项目其他费用和相关费用的规定
- 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图绘制PPT讲解(104页)
- GB∕T 41098-2021 起重机 安全 起重吊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