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其驱动力分析 我国土地利用驱动力 【摘 要】本文以南京市土地利用变更数据为主要数据源,分析了南京市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特征。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和多元回归方法,分析了南京市土地覆盖变化与各 _因素之间的相关程度和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南京市土地覆盖变化面积持续增加,区域变化差异较明显;在 _因素中第二产产值、非农人口总量、人口总量是导致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土地覆盖变化;驱动力;南京市 一、研究区概况 南京市位于长江下游,江苏省西南部,是长三角的重要组成城市之一,江苏省的省会城市。南京是华东地区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京沪铁路和胡蓉铁路在此交汇,沪宁高速、宁杭高速分别贯穿南京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114至3237,东经11822至11914。全市总面积6600km2,辖11区2县,总人口为629.77万人,非农人口为552.02万人。 二、南京市土地覆盖变化的总体趋势概况 本研究依靠地利用变化和土地覆盖变化模型和指标来研究土地覆盖变化,以准确的描述实际土地覆盖变化的变化率。使用下列公式计算转换率:RC=1-1。式中:Rc是转化率,S1是时点T1时的某种土地覆被面积,S2是时点T2时的某种土地覆被面积,n是两个时点间差。通过Rc的计算,我们发现在整个研究期内耕地面积和牧草地面积在明显减少。耕地面积一共减少了69454.95公顷;牧草地面积减少了1652.44公顷。而园地、林地、建设用地面积却在明显增加。1996xx年间,园地面积增加了1620.54公顷;林地面积增加了12362.61公顷;建设用地面积增加了53805.42公顷。 三、土地覆盖变化的空间分异格局 (1)土地覆盖变化数量变化的区域差异。土地覆盖变化数量变化的区域差异表示某种土地覆盖变化类型在不同区域间的退化差异情况,可以通过土地覆盖变化的相对变化率来反映。其数学表达式为:R=。式中:R表示某一小区域内土地覆盖变化类型的相对变化率;S,Sb表示该区域土地覆盖变化类型研究期初和研究期末的面积;Ca,Cb表示整个研究区域内研究期初和研究期末的退化土地面积。R1表明该小区域土地覆盖变化发展速度大于全区;R1则表示该小区域土地覆盖变化发展速度小于全区的变化速度。通过计算,xxxx年间,南京市一共13个区县中有6个区县相对变化率大于1,分别为白下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浦口区、溧水县,占总数的46.15。xxxx年间,全市共有6个区县的相对变化率大于1,分别为建邺区、下关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浦口区,相对变化率大于1的区县总数保持不变。通过将两短时期的R值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相对变化率大于1的区县主要分布南京市的中部地区,这说明这写地区的土地覆盖变化速率大于整个南京地区土地覆盖变化速率。(2)土地覆盖变化变化速度的区域差异。土地覆盖变化变化速度的区域差异表示各区域土地覆盖变化速度的差异情况,可用土地退化动态度模型进行度量,它可以表示土地退化面积的时序变化,具体模型表达如下:k=100。式中:K表示研究时段内某一小区域土地覆盖变化动态度;U,Ub表示分别为研究初期和研究末期的土地覆盖变化面积;T表示研究时段。通过计算,南京地区前后两期土地覆盖变化动态变化区域差异明显,前一研究时段动态度大于2的区县数量明显低于后一时段,分别为4和7。前一时间段大于2的区县为白下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后一时间段为建邺区、下关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另外对比两个研究时段高动态变化区域位置的差别,可以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南京市土地覆盖变化动态度较高的地区有向西南部迁移的趋势。从整体来看,南京市土地覆盖变化动态度较高的区县主要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 四、土地覆盖变化的时空变化的驱动力分析 总的来说,引起土地退化的驱动因子大体上可分为两类即:自然控制因素和 _驱动因素。本研究只分析 _驱动因素。(1)模型选择及变量说明。由于本研究所分析的数据为南京市各区县的 _数据,既包括了截面数据,也包括了时间序列数据,如果采用时间序列(或截面)数据模型,那会给最终的研究结果带来较大的偏差,因此我们选择面板数据模型。具体模型如下:Y=01x1+2x2+。其中为土地覆盖变化面积增量,x1为影响土地覆盖变化的经济因素,x2为影响土地覆盖变化的人口因素,为误差项。(2) _因素对土地覆盖变化的影响。在研究南京市土地覆盖变化的 _驱动因子中选取了第一产产值、第二产产值、第三产产值、人口总量、非农人口总量、人口自然增长率等6个 _因素进行分析。样本为南京市xxxx年各区县的这6个 _因素,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线性回归分析。最终分析结果表明第二产产值、非农人口总量、人口总量是导致土地覆盖变化的主要因素。第二产产值变量在1的水平上达到了显著影响,且与南京市土地覆盖变化面积呈正相关关系。这是由于近年来南京市工业化程度加快,大量的科技园区和工业园区建成,占用了大量的农地,使得南京市建设用地面积大幅增加,导致了南京市的土地覆盖变化。非农人口总量变量也在1的水平上达到了显著影响。这仍然是由于南京市土地覆盖变化主要是以土地非农化为主,随着非农人口总量的增加,农地越来越多的转化为城市建设用地,导致了南京市土地覆盖变化程度越来越严重。人口总量变量是在10的水平上显著,与南京市土地覆盖变化面积呈正相关关系。这是因为随着南京市人口总量的增加,城市规模和城市面积也会增加,这样会导致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增加,从而导致了土地覆盖变化。利用该模型分析得到的主要驱动因子,再根据历年土地覆盖变化的面积,在计算机上反复运算,得到南京市xxxx年土地覆盖变化面积与驱动因子的多元线性回归模型:Y=483.923+111.16X1+0.136X2。式中:Y表示土地覆盖变化面积;x1表示第二产产值增量;x2表示非农人口总量增量。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1)结论。南京市退化土地面积在持续增加,增长速度趋于平稳,土地覆盖变化数量的区域差异和速度的区域差异都十分明显。人类活动仍然是近年来南京市土地资源发生退化的最主要的外部动力,其第二产产值增加、非农人口总量增加、人口增长是南京市土地非农化的主要驱动力。(2)政策建议。第一,合理编制城市规划。南京市土地覆盖变化主要以非农建设用地扩张为主,而在这一过程中存在极不合理的现象,土地资源浪费严重,节约、集约利用非农建设用地是我国土地国情和资源利用战略的必然选择。因此科学编制城市用地规划,合理确定城市规模,明确城市增长边界,对于合理进行城市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第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由于第二产工业企业占用了大量的农地,导致了南京市土地覆盖变化严重。因此南京市应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进行产业结构升级,减少产值低却占用大量农地的工业企业,加强工业企业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减少第二产对于土地覆盖变化的影响。第三,探索土地覆盖变化防治体制的创新。应建立一套规范的资源有偿使用与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大力度改善生态环境的资源利用者进行奖励,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资源利用者则实施罚款,罚款金额至少大于其替代收人,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19785-4: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Common Biometric Exchange Formats Framework - Part 4: Security block format specifications
- 【正版授权】 IEC 60889:1987 FR-D Hard-drawn aluminium wire for overhead line conductors
- 【正版授权】 IEC 60335-2-71:2002/AMD1:2007 EN-D Amendment 1 - Household and similar electrical appliances - Safety - Part 2-71: Particular requirements for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 雅安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耳鼻喉面试题及答案
- 河道清淤面试题及答案
- 保险课堂考试题及答案
- 校园安全知识培训课件新闻稿
- 离子色谱考试题及答案
- 职业病科考试试题及答案
- 大型医院巡查经济管理部分巡查内容
- 创新管理 知识产权管理 指南
- 新入职体育教师培训
- (高清版)DZT 0388-2021 矿区地下水监测规范
- 采购合同追加款项
- 教师副高职称答辩题库【3篇】
- 房屋建筑工程监理规划(范本-附带监理细则内容)
- 公司境外佣金业务管理办法
- 规章制度编写格式规范
- 屏幕尺寸换算表
- 建筑行业材料员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