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ppt_第1页
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ppt_第2页
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ppt_第3页
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ppt_第4页
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乙肝五项的临床意义,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Bvirus,HBV),乙型肝炎研究的大事记,1965Blumberg等发现“澳大利亚”抗原1970Dane等发现HBV的病毒颗粒1973Kaplan发现HBV病毒颗粒中含DNA聚合酶1974Summers用限制性内切酶技术阐明分子结构1975制备血源性乙肝疫苗、HBIG1976干扰素用于治疗慢性乙型肝炎1977Rizzetto小组肝细胞核内发现抗原1978发展了嗜肝病毒科1982Summers阐明了HBV的复制过程1986重组乙肝疫苗问世1993开始拉米夫定临床试验1999拉米夫定上市2002PEG-干扰素用于慢性乙肝的治疗,HBV流行病学,HBV的抗原组成,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HBcAg,HBsAg,HBeAg,Dane颗粒,-,+,电镜下的HBV,Dane颗粒,是HBV完整颗粒,具有感染性.,核心:DNA和DNA多聚酶。,双层衣壳,内衣壳:含核心抗原外衣壳:含表面抗原,HBV的小球形颗粒,是病毒在装配过程中过剩的外衣壳,其表面含有HBV表面抗原,是不完整的病毒颗粒,不具传染性,HBV的管形颗粒,由小球形颗粒串联而成,成分同小球型颗粒两者均为过剩的病毒外壳,主要为HBsAg,无感染性,基因组结构,HBVDNA负链能编码全部已知的HBV蛋白质,有四个开放区。,S区,S基因:编码主要表面蛋白。,前S基因:位于S基因之前,能编码163个氨基酸,编码PreS1和PreS2蛋白。,C区基因:包括前C基因和C基因,分别编码HBeAg和HBcAg。,P区:约占基因组75%以上,编码病毒体DNA多聚酶。,X区:可能编码有154个氨基酸的碱性多肽。,基因型研究的最新进展,分型方法:根据HBsAg主蛋白基因或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差异性进行的基因型分型,差异大于8%即被确定为另一基因型。HBV分为8种基因型,A-H。我国发现有B、C、D基因型,偶有A型。其中以C型和B型为主,南方以B型为主,北方以C型为主,HBV的抗原组成,表面抗原HBsAg核心抗原HBcAge抗原HBeAg,抗原组成表面抗原(HBsAg)大量存在于感染者血中,是HBV感染的主要标志。发现:AaHAAHBsAg存在:HBV(Dane颗粒)表面组成:糖基化gp27adr(中国)adw(美国、西欧)ayr(亚洲)ayw(非洲、地中海),四亚型,a-共同的抗原表位d/y和w/r-亚型抗原表位,意义,是制备疫苗的最主要成分筛选献血员:HBsAg(-)才能献血鉴定血制品:HBsAg(-)流行病学调查,亚型不同,追查传染源抗-HBs:具有保护作用,防止再感染(未出现可转为慢性),表面抗原(HBsAg),HBV已消除,血清HBsAg阳性:可能是编码HBsAg的HBV的s区段和肝细胞DNA整合。HBV感染,血清HBsAg阴性:如暴发性乙型肝炎。急性重症乙型肝炎,肝细胞中以合成HBcAg为主,很少或不合成HBsAg,从而使外周血中无HBsAg。血清HBsAg仅为HBV感染的标志,不反映病毒有无复制、复制程度、传染性强弱及预后。,抗HBs表面抗体为保护性抗体。不是所有的人都能产生表面抗体。乙肝疫苗接种者,体内血循环中除了抗HBs外,不应出现其它乙肝病毒感染血清免疫学标志物,如抗HBe、抗HBc等。一旦出现除抗HBs以外的标志物,则应视为既往HBV感染。一般情况下,抗HBs和HBsAg不同时存在,若同时检出,可能为抗HBs产生的早期,或属于不同亚型的HBV感染,或由HBV的S基因变异所致。HBV感染后可出现HBsAg和抗-HBs同时阴性,即“窗口期”,此时HBsAg已消失,抗-HBs仍未产生。,意义:1、阳性HBV在体内复制,传染性最强2、抗HBe(+)破坏受染细胞,具一定保护作用;是预后良好的象征(要排除PreC区变异)(该抗体可与受染肝细胞表面的HBeAg结合,通过补体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破坏受染肝细胞,对HBV感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3、一般血清HBeAg阳性者,HBsAg亦为阳性。4、有研究表明,当乙肝病毒的前核心区发生点突变时,可使得HBeAg无法表达,表现为血清HBeAg或抗HBe测定持续为阴性,但血清HBsAg或HBVDNA可表现为阳性。5、有时临床实验室可见到HBsAg()、抗HBs(+)、HBeAg(+)的模式,则很有可能在病毒编码HBsAg的基因区发生了突变。,抗原组成HBeAg:为分泌型蛋白,非结构蛋白,游离存在于血液中。其消长与病毒体和DNA聚合酶的消长基本一致。是核心抗原的亚成分,或是核心抗原裂解后的产物,抗HBeHBeAg转阴后,可出现抗HBe,两者同时阳性少见e抗体不是保护性抗体。有时虽然检查出e抗体阳性,但肝细胞内仍然可以查出乙型肝炎病毒DNA,表明病毒仍然存在。大量研究资料表明,e抗体出现阳性是病毒复制降低并且传染减少的标志,这时病毒颗粒有可能已经很少,但并不表示病毒已被消除了。,抗原组成HBcAg:存在Dane颗粒内衣壳上,被HBsAg覆盖,不易在血液循环中检出。可在感染的肝细胞表面存在。,意义:阳性表示HBV在体内复制。抗HBc抗体没有保护性。抗-HBcIgM(+)表示HBV在体内复制抗HBc-IgG表示曾感染过HBV或慢性期,对个人来说:病毒活动与否并不是影响健康的决定因素,重要的是有无组织炎症;对社会来说:病毒活动度有重要意义,活动度高一般传染性强,社会危害大。,乙肝DNA检测的临床意义,乙肝病毒的裸DNA(没有蛋白质包裹DNA)就有感染性检测HBV-DNA是判断乙肝病毒有无复制的“金指标”。,HBV血清免疫学标志模式转换顺序,“135”是感染的起始模式。感染的清除首先表现为e系统的转换。即“135”向“145”的转变在一般情况下,“135”在向“145”转变过程中,应有“1235”或“1345”等中间模式。“145”是模式转换的重要停留点,在整个乙肝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此期所占的时间较长。其次表现为s系统的转换,即“145”向“245”的转变。在此转变过程中,应有“45”,“14”或“1245”等中间模式。最后表现为抗-HBe消失或抗-HBe与抗-HBs同时消失。具体表现在“245”有2个转归:即以“25”为表现形式的特异性免疫模式和以“5”为表现形式的感染后模式。这2种模式应分别是自然感染过程的最终取向。由于HBcAg较之HBsAg的免疫原性为强,故抗-HBc的滴度远比抗-HBs要高的多。只出现抗-HBs,而不出现抗-HBc的情况是少见的。因此,“2”一般为疫苗接种的结果。,乙肝五项135项阳性,传染性相对较强。乙肝五项145项阳性,传染性相对较弱。乙肝五项14项阳性,慢性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易转阴或者是急性感染趋向恢复。乙肝五项15项阳性,急性HBV感染;慢性HBsAg携带者;传染性弱。,乙肝五项,乙肝五项5项阳性,既往感染未能测出抗-HBs恢复期HBsAg已消,抗-HBs尚未出现。乙肝五项245项阳性,说明是乙肝的恢复期,已有免疫力。乙肝五项2项阳性,第25项阳性,已有免疫力乙肝五项第45项阳性,恢复期,或曾经感染过病毒。,乙肝五项,乙肝五项的32种组合,关于“大三阳”“小三阳”的正误观点,“大三阳”病情重,“小三阳”病情轻。,“小三阳”没有传染性。,自我感觉很好,不可能从“小三阳”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