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归纳升华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1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归纳升华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2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归纳升华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3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归纳升华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4页
【与名师对话】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单元归纳升华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对应学生用书P221),1改革的规律性(1)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伴而生,要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理解改革的必然性。(2)从改革的进程来看,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经济关系的组合和各阶层利益的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和旧观念的抵抗,这就决定了改革的复杂性。(3)从改革的结果来看,改革有成有败。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有:第一、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第二、进步的改革有时也会失败,这就取决于改革与反改革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的高低与权力的强弱,以及改革者策略方针是否得当。,2改革的分类第一类,古代的改革。中国古代的改革主要围绕“富国强兵”而进行,而欧洲梭伦改革则是围绕着民主制度而进行的,中国的改革体现了君主专制的特点,而梭伦改革则体现了民主的发展趋势。第二类,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改革。教材主要讲述了欧洲的宗教改革,学习时注意从适应资产阶级需要的角度理解改革的内容和影响。第三类,工业文明冲击下的改革。教材主要讲述了欧洲俄国的1861年改革、非洲埃及的阿里改革、亚洲日本的明治维新和中国的戊戌变法,上述四次改革都是面对工业文明,统治者面对统治危机采取的自救措施,从改革措施看,都适应了工业文明的要求。上述四次改革也是高考考查最多的知识点,注意加强比较,可以列表归纳知识点。,3常见的误区(1)判断改革成败的关键是看改革是否达到了目的,并不以改革者的命运为标志。比如,商鞅变法虽然最后商鞅被车裂而死,但是,改革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因此,改革是成功的。(2)梭伦改革并未完成民主制度的建立,梭伦改革后很多贫困的公民并未获得政治权利,所以,梭伦改革仅仅是开启了民主制度的方向。(3)阿里改革虽然也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产物,但是,阿里改革并不具有资产阶级改革的性质,因为,其改革措施并未废除埃及的封建制度,仅仅是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与中国的洋务运动非常相似。(4)近代史上中日两国的改革一成一败的原因除了内部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外部环境的不同:中国的改革处于帝国主义时期,民族危机空前尖锐;而日本的改革处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改革环境相对宽松,这是学习中容易忽视的。,1(2010年福建文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春秋之义,内诸夏而外夷狄。夫关中土沃物丰帝王之都每以为居,未闻戎狄宜在此土也,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戎狄志态,不与华同戎晋不杂,并得其所,上合往古既叙之义,下为盛世永久之规。纵有猾夏之心,风尘之警,则绝远中国,隔阂山河,虽为寇暴,所害不广。(西晋)江统徙戎论材料二自晋宋以来,视洛阳为荒土,此中谓长江以北,尽是夷狄。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北魏)杨衔之洛阳伽蓝记,材料三北朝的强盛来自体制的力量交替的“胡化”和“汉化”扭转了魏晋以来的帝国颓势,并构成了走出门阀士族政治、通向重振的隋唐大帝国的历史出口。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请回答:(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关于民族问题的主张,概括其理由。(2)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魏孝文帝改革的进步作用。谈谈你对当时民族关系的认识。,解析:本题综合考查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影响,以及如何看待民族关系的问题。第(1)问,阅读材料可看出作者华夷之辨的思想,持这一观点的理由可以依据材料概括;第(2)问,孝文帝改革的作用,材料二主要说明了洛阳的繁华,材料三主要阐释其汉化政策有利于隋唐大一统国家的形成,还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他进步作用。对民族关系的认识,可以从民族融和与交流有利于丰富中华文明内涵和社会发展进步的角度回答。,答案:(1)主张:夷夏有别,少数民族应远离中原。理由:儒家的传统观念;夷夏风俗习性不同;可以减轻对中原的危害。(2)作用:促进洛阳的繁荣;推动北方社会经济文化发展;促进民族融合;奠定隋唐国家统一的基础。认识:少数民族及其文化给中原文明带来了鲜活的元素;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交融、互补,丰富了中华文明的内涵;避免民族对立,消除民族隔阂,是国家发展进步的重要保证。,2(2010年课标全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乾元元年(758),盐铁铸钱使第五琦初变盐法,就山海井灶近利之地,置盐院。游民业盐者为亭户,免杂徭。盗鬻者论以法。及琦为诸州榷盐铁使,尽榷天下盐,斗加时价百钱而出之,为钱一百一十。新唐书材料二刘晏改革榷盐法,调整官营与私商、盐户的关系。在产盐乡“固旧监置吏”,收亭户之盐,转卖给商人经销。其余州县不设盐官,在较远州县设置“常平盐”,“官收厚利而人不知贵”。刘晏改革是以官商分利代替官方专利,促进了盐业的发展,大大增加了盐税收入。刘晏始榷盐时,盐利年收入40万缗,其后,达600万缗,“天下之赋,盐利过半”。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第五琦和刘晏所推行的榷盐法的不同之处。(2)根据材料二,说明刘晏改革榷盐法的意义。解析本题考查唐代盐业经营方式的变化,从材料信息可知,第五琦主张官营专卖,刘晏则主张官商分利,共同经营,后者有利于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也有利于增加人民的收入以稳定社会秩序。唐代盐业经营方式的变化,教材并无此内容,答案全部从材料中提取,因此要注意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整合分析。答案(1)不同之处:第五琦:官营专卖,官府专利;强行加价。刘晏:官督民产商销;官商分利;设常平盐。(2)促进盐业发展;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利商,便民;有助于社会稳定。,3(2010年山东文综)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以诗赋记诵求天下之士,而无学校养成之法;以科名资历叙朝廷之位,而无官司课试之方。王安石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材料二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当时北宋在人才选用上存在哪些弊端。(2)材料二体现了王安石怎样的教育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王安石是如何改革科举考试的?,解析:本题考查王安石变法的相关内容。第(1)问,北宋人才选用的弊端可以直接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并整合归纳回答,即注重诗词歌赋,不注重实际学问。第(2)问,为了改变上述弊端,王安石对科举制度进行改革,注重培养实际应用能力,具体改革措施可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答案:(1)弊端:人才选拔重诗赋记诵。官吏任用重科名资历。(2)教育思想:注重实用。措施:改革科举考试内容,废除诗赋取士,注重经义策论。(应从“破除旧制”和“采用新法”两个角度回答,言之有理即可),4(2011福建文综)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大日本帝国由万世一系之天皇统治。3天皇神圣不可侵犯。4天皇为国之元首,总揽统治权5天皇在帝国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6天皇裁可法律7天皇召集帝国议会11天皇统率陆海军。大日本帝国宪法(1889年),材料二43.国王人身神圣不可侵犯45执行权属于国王一人,他任免大臣。他下令颁布法律46国王对军队发布最高命令。47国王任命全部军官以及国家其他部门官员51国王召集两院开会他可同时解散两院普鲁士宪法(1850年)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日本仿效普鲁士确立近代宪政的主要内容。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日本与英国的君主在近代宪政中的权力差异。(2)日本在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对外扩张道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此加以评析。,解析:第(1)问,依据材料信息可知日本天皇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日本的君主权力至高无上,而英国国王“统而不治”,这是两国君主的区别。第(2)问,依据第(1)问的内容可以看出,日本政体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加之其军国主义传统,疯狂对外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了灾难。答案:(1)天皇作为国家元首总揽统治权;在议会协赞下行使立法权;统率陆海军。天皇权力至高无上;英国王权受限制。(2)日本虽确立了近代君主立宪制,但保留了浓厚的专制主义色彩,走上军国主义道路;随着资本主义发展,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和殖民地对外侵略扩张,给亚洲人民带来灾难。,5(2010年海南单科)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主导的盟国军事占领当局推动日本进行改革,其主要指令和内容如下:,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战后日本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推动日本改革的目的。解析:本题考查日本在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