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语堂论趣,“幽默大师”的笑话有一次有位著名学者,到一所大学去参观,参观后,校长请他到大餐厅和学生们共餐。校长认为这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就临时请他和学生讲几句话。他虽然喜爱演讲,但碰到饭后被人拉去作临时演讲,则是深恶痛绝。于是他说,诸位,我讲一个小笑话,助助消化古罗马时代,皇帝常指派手下将活人投到斗兽场中给野兽吃掉,他就在撕吃活人的撕心裂肺的喊叫中和淋漓的鲜血中观赏。有一天,皇帝命令将一个人关进斗兽场,让一头狮子去吃。这人见了狮子,并不害怕。他走近狮子,在它耳边轻轻说了几句话,只见那狮子掉头就走,不去吃它了。皇帝见了,十分奇怪。他想,大约是这头狮子肚中不饥,胃口不好,见了活人都懒得吃。于是,他命令放出一只饿虎来。饿虎两眼放着凶光扑过来,那人依然不怕。他又走到老虎近旁,向它耳语了一番。那只虎也灰溜溜地逃走了。皇帝目睹一切,觉得难以置信,他想,这个人到底有什么法术令狮子饿虎不吃他呢?他将那人召来盘问:“你究竟向那狮子、老虎说了些什么话,使它们掉头而去呢?”那人不慌不忙地说:“其实很简单,我只是提醒它们,吃掉我当然很容易,可是吃了以后你得开口说话,演讲一番。”说罢就坐下了。哗,顿时全场掌声雷动,得一个满堂彩!校长却弄得啼笑皆非。,接触作者,林语堂,“有话就说,说完就走”1936年在美国纽约举办了第一届全美书展,这个书展是由纽约时报和“全国书籍出版者协会”共同主办的。主办者安排了一个作家演讲的项目,林语堂也在被请之列。当时,他的吾国吾民等书正高居畅销书榜首,他的名字正风靡美国读书界。美国读者正欲一睹他的风采。轮到他演讲的时候,他不慌不忙地走上讲台,以风趣幽默、机智俏皮的口吻纵谈了他的东方人的人生观和他的写作经验。那天,他一反他在欧美大众场合着西装的习惯,打扮得像在国内一样,不像美国读者预先期望的那样留一把大胡子、长一颗大脑袋,也足以表现出东方民族自然逍遥、无拘无束的精神。热心的听众被他娴熟的英语、雄辩的口才以及俏皮的演讲所折服,不断报以热烈的掌声。大家听得正入神,他却卖了一个关子,收住语气说:“中国哲人的作风是:有话就说,说完就走。”说完,他拾起了他的烟斗,挥了挥他的长袖,飘然而去。,接触作者,接触作者,第一堂课的“长生果”他的性格中充满了东方民族的睿智和机警,又具有自然逍遥、无拘无束的精神。林语堂在东吴大学法学院兼英文课时,开学第一天,上课了半天,他还没有来,学生们翘首以望。他来了,却带着鼓鼓的一个包。登上讲台,打开他的包,里面装的却是带壳的花生。他把花生分送给学生,课堂变成了茶馆。接下来他开始讲吃花生的道理:“吃花生必吃带壳的,一切味道与风趣,全在剥壳,剥壳愈有劲,花生米愈有味道。”接着,他转了话题:“花生米又叫长生果。诸君第一天上课,请吃我的长生果。祝诸君长生不老!以后我上课不点名,愿诸君吃了长生果,更有长性子,不要逃学,则幸甚幸甚,三生有幸。”学生们哄堂大笑,于是教室里一片剥花生壳的声音。然后,林语堂宣布下课,夹起皮包飘然而去。,林语堂不但文章好,而且言谈风趣。有一次,纽约某林氏宗亲会邀请他演讲,希望借此宣扬林氏祖先的光荣事迹。这种演讲吃力不讨好,因为不说些夸赞祖先的话,同宗会失望;若是太过吹嘘,又有失学人风范。当时,他不慌不忙地上台说:“我们姓林的始祖,据说是有商朝的比干丞相,这在封神榜里提到过;英勇的有水浒传里的林冲;旅行家有镜花缘里的林之洋;才女有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另外还有美国大总统林肯,独自驾飞机越大西洋的林白,可说人才辈出。”林语堂这一段简短的精采演讲,令台下的宗亲雀跃万分,禁不住鼓掌叫好。然而,我们细细体会他的话,就会发现他所谈的都是小说中虚构的人物,或是与林氏毫无关系的美国人,并没有对本姓祖先进行吹嘘,诚然幽默可喜,不愧为是中国的“幽默大师”。,接触作者,幽默大师林语堂,林语堂(18951976)原名林和乐、林玉堂,著名学者、散文家、小说家。1912年入上海圣约翰大学,毕业后在清华大学任教。1919年秋赴美哈佛大学文学系。192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转赴德国入莱比锡大学,专攻语言学。1923年获博士学位后回国,任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务长和英文系主任。,作者简介,1924-1930年,周作人和鲁迅编辑语丝,即林语堂自1924年语丝创刊不久即加入进这个团体,是语丝的重要作者,他和鲁迅都属于语丝派,二人是亲密的朋友。此时,他们立场观点一致,相互声援,与现代评论派和段祺瑞政府作斗争,积极进行对旧文化、旧思想的批判。,作者简介,1932年,林语堂主办了一份当时颇受欢迎的刊物论语。在论语半月刊的创刊号上,林语堂宣称:“论语发刊以提倡幽默为目标”(林语堂答青崖论幽默译名),把“幽默”视为办该刊的宗旨,并在多篇文章中倡导闲适笔调,他和鲁迅的分歧渐渐变得突出,鲁迅和左翼文坛开始对他不满并展开了批评。两年后,林语堂又创办了人间世和宇宙风,继续倡导幽默。,作者简介,提倡“以自我为中心,以闲适为格凋”的小品文。1935年后,在美国用英文写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风声鹤唳等文化著作和长篇小说。1944年曾一度回国到重庆讲学。1945年赴新加坡筹建南洋大学,任校长。1952年在美国与人创办天风杂志。1966年定居台湾。1967年受聘为香港中文大学研究教授。1975年被推举为国际笔会副会长。1976年在香港逝世。,作者简介,1934年我的话杂说有五则对联:,道理参透是幽默,性灵解脱有文章。两脚踏东西文化,一心评宇宙文章。对面只有知心友,两旁俱无碍目人。胸中自有青山在,何必随人看桃花?邻现在可行之乐,补平生未读之书。四十不惑之年所作。,“因此我们知道,是有相当的人生观,参透道理,说话近情的人,才会写出幽默作品。无论哪一国的文化、生活、文学、思想,是用得着近情的幽默的滋润的。没有幽默滋润的国民,其文化必日趋虚伪,生活必日趋欺诈,思想必日趋迂腐,文学必日趋干枯,而人的心灵必日趋顽固。其结果必多表面上激昂慷慨,内心上老朽霉腐,五分热诚,半世麻木,喜怒无常,多愁善病,神经过敏,歇斯的利,夸大狂,忧郁狂等心理变态。论语若能叫武人政客少打欺伪的通电宣言,为功就不小。”论幽默,幽默大师林语堂,鲁迅,广州的一些进步青年创办的“南中国”文学社,希望鲁迅(18811936年)给他们的创刊号撰稿。鲁迅说:“文章还是你们自己先写好,我以后再写,免得人说鲁迅来到广州就找青年来为自己捧场了。”青年们说:“我们都是穷学生,如果刊物第一期销路不好,就不一定有力量出第二期了。”鲁迅风趣而又严肃地说:“要刊物销路好也很容易,你们可以写文章骂我,骂我的刊物也是销路好的。,他人的幽默事故,30年代,某些作家的主观主义毛病很厉害。一次,有人请鲁迅谈谈这一问题。鲁迅一开始笑而不答,过了一会儿,讲了两个故事:金扁担有个农民,每天都得挑水。一天,他忽然想起,皇帝用什么挑水吃的呢?自己又接着回答:一定用金扁担。吃柿饼有个农妇,一天清晨醒来,觉得饿。她想,皇后娘娘该是怎样享福的呢?一定是一觉醒来就叫:“大姐,拿一个柿饼来吃吃。”,1934年,国民党北平市长袁良下令禁止男女同学,男女同泳。鲁迅先生听到这件事,对几个青年朋友说:“男女不准同学、同泳,那男女一同呼吸空气,淆乱乾坤,岂非比同学同泳更严重!袁良市长不如索性再下一道命令,今后男女出门,各戴一个防毒面具。既免空气流通,又不抛头露面。这样;每个都是,喏!喏!”说着,鲁迅先生把头微微后仰,用手模拟着防毒面具的管子。大家被鲁迅先生的言谈动作逗得哈哈大笑。,胡适,中国现代著名学者胡适(18911962年)是属兔子的,他的夫人江冬秀是属老虎的,胡适常开玩笑说:“兔子怕老虎。”当时就流传了胡适怕老婆的笑话。有一次,巴黎的朋友寄给胡适十几个法国的古铜币,因钱上有“ptt”三个字母,读起来谐音正巧为“怕太太”。胡适与几个怕太太的朋友开玩笑说:“如果成立一个怕太太协会,这些铜币正好用来做会员的证章。”,他人的幽默事故,胡适经常到大学里去讲演。有一次,在某大学,讲演中他常引用孔子、孟子、孙中山先生的话。引用时,他就在黑板上写:“孔说”,“孟说”,“孙说”。最后,他发表自己的意见时,竟引起了哄堂大笑,原来他写的是:“胡说”。,林语堂,论趣,整体把握,趣与读书:废寝忘食、读书成器全都凭趣。,趣与学问:学问有成、科学进步因为有趣;,趣与心知:启发心知、有益身心需要靠趣;,趣与教育:动了灵机、豁然开朗必须知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论趣的?,在作者看来,“趣”是什么?,“还有一种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行为动机,叫做趣。”有的地方作“趣味”解,如天趣、物趣、人趣等。,研读赏析,前三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题目为“论趣”,为什么文章不直接论趣而先谈论“名利”呢?有什么作用?,文章开头引用“乾隆游江南”的传说,引出所要议论的话题:对名与利的看法。前三个自然段似与“趣”无关,其实并非闲笔,而是与下文的论趣构成对比,突出“四事”(名、利、色、权)的强目的性和“趣”的随性而发。先谈追名逐利是人生的一种普遍现象,只要不利禄熏心,失了本性似也无可非议,进而引出区别于这种人生状态的另一种人生境界更加可贵。单纯因为“趣”而读书、做学问可以克服万难而自得其乐,是“人生快事”。这种人生境界更加纯粹而快乐。,袁宏道叙陈正甫会心集,世人所难得者唯趣。趣如山上之色、水中之味、花中之光、女中之态,虽善说者不能下一语,唯会心者知之。今之人慕趣之名,求趣之似,于是有辨说书画、涉猎古董以为清,寄意玄虚、脱迹尘纷以为远,又其下则有如苏州之烧香煮茶者。此等皆趣之皮毛,何关神情?夫趣得之自然者深,得之学问者浅。当其为童子也,不知有趣,然无往而非趣也。,研读赏析,“人生快事莫如趣”,这趣是与名利色权无关的。作者认为可以与好奇心相通。兴趣决定了态度,态度决定了结果,结果决定了价值。古今中外,因兴趣火花而点燃成功之火的事例不胜枚举。袁隆平就是因上中学时学校组织同学参观农场,农场里满地的红花绿果使他极为兴奋,对农学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于是考取了西南农学院,成为一名农学家。只有“趣”,才能迸发出一种强烈的力量,推动前行的脚步,每个人都应该找到属于自己心中的那份趣,那份不染尘埃、源于真实的向往,能够让我们体会到人生轻盈却厚重的价值。,趣与学问:学问有成、科学进步因为有趣;,爱因斯坦的一位女朋友,给他打电话。末了要求爱因斯坦把她的电话号码记下来,以便以后通电话。“我的电话号码很长,挺难记。”“说吧,我听着。”爱因斯坦并没有拿起笔。“24361。”“这有什么难记的?”爱因斯坦说,“两打与十九的平方,我记住了。”,*这号码怎么记?*,有一次,马克.吐温应邀赴宴。席间,他对一位夫人说:“您太漂亮了,夫人。”不料,那夫人却说:“可是,很遗憾,我却不能用同样的话来回答您。”头脑机敏、言辞犀利的马克.吐温笑着说:,*怎么说一样的话*,“这没关系,你也可以像我一样说假话。”,这趣有多方面内涵,“人有人趣”名利色权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有趣字,是有益身心的。名利色权是缚在人身上的茧,厚厚的一层,迷离了清澈的眼神,束缚了自由的思想。尽管看上去丰腴肥美,却终究难逃作茧自缚的命运。林语堂笔下的趣是绿色的,是在拂去了喧嚣与尘埃之后最纯粹的心灵之色,是充满激情却永远不会疲惫的灵魂之色,是强烈却含蓄、疯狂却儒雅、充满行动力却始终温和恬淡的自然之色。只有在趣的支持下,我们才能真正为生命而奔走,为旁人不屑的琐事而快乐,为心中的那一片温热而燃烧自己。“痴人、趣人”定是中了世间最幸福的毒,废寝忘食也乐此不疲。这才是人生的真正意义。,趣与心知:启发心知、有益身心需要靠趣;,马克.吐温来到法国一个小城市旅行并作演讲,一天,他独自到理发店去理发。“先生,您好像刚从外国来?”“是的,我是第一次来这个地方。”“您真是走运,因为马克.吐温先生也在这里,今天晚上您可以去听他演讲。”“啊,那太好了。”“先生,您有入场券吗?”“还没有。”“这可太遗憾了!”理发师耸耸肩膀,把双手一摊,惋惜地说:“那您只好从头到尾站着听了。因为那里不会有空座位。”“对,”这位幽默大师说,“和马克.吐温在一起可真糟糕,他一演讲我就只能站着。”,他怎么说?,趣与教育:动了灵机、豁然开朗必须知趣;徐志摩的例子实是针砭现代的机械教育,提倡教育要“动了灵机”。“灵犀一点通就顿然妙悟”,这境界可不是一般人、也不是任何人都能达到的。但启迪灵性的确应成为教育的目标,当你对某一事物恍然大悟、茅塞顿开时,便会发觉其万分有趣,此后便会对其爱不释手、加紧钻研,极有可能成就很深的造诣。教育,重于思悟而不是受考试分数的机械教育。或许,科科满分的才华远不如墨香满林的意境能衡量一个人的智慧。教育,当用灵气代替机械,用快乐代替苦楚。,趣与读书:废寝忘食、读书成器全都凭趣。真正的学者,不知道什么叫磨练,也不知什么叫苦学,他们只是爱好书籍,情不自禁地一直读下去。只要有了读书的乐趣,时间和地点就不成问题了,一个人有读书的心境,校内校外、世间上有没有学校,他都会读书。一个人如果不爱好读书,那一年四季都有不读书的理由: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最好眠,等到秋来冬又至,不如等待到来年。所以大凡有成就的专家学者,必是享受过读书的乐趣的,那些读书论钟点的人,必定永不成器。,先生告诉我们:是好奇心,是灵机,是废寝忘食。也就是说,“趣”是广义的。当我们回归本真,拥有一颗热忱之心,一份无违之愿时,“趣”便油然而生。洒脱不羁,专一不骛,不徘徊于名利之间,未踌躇于色权之域,是可谓“趣”也。古今中外,科技文艺,多少人在“趣”的动机下不懈钻研,给予后世突出贡献。有“趣”的人生,只有凝练的两个字智慧。,研读赏析,怎样理解“趣”的含义?,大度乐观、知足常乐、积极、洒脱、无功利心。作者充分肯定大禹治水、墨子摩顶放踵并不是为了名利而是为了理想和信仰,有积极向上的精神;“只怕利禄熏心,就失了人的本性。能够通脱自喜,做到适可而止,便是贤人。”这是作者人生境界和艺术境界的追求;对于“趣”的理解,更显作者的随性、旷达与纯粹。,探究品味,从文章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梁启超说:“趣味是生活的原动力。”“一个人麻木,那人便成了没趣的人,一个民族麻木,那民族便成了没趣的民族。”可见,“趣”是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具有活力与精神的内在要素。林语堂关于趣“的论述,对于今天倡导灵气、智慧、幽默等民族品质与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探究品味,本文论述的问题有什么现实意义?,总结,中国自古就有“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古训,爱因斯坦亦有“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的名言。论趣这篇散文,本身就很有“趣味”,通俗晓畅,娓娓道来。作者以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和行文中不时冒出的思想火花,给人以美的享受,在“闲适”中透出一股健康向上的气息。,总结,林语堂一生的成功与快乐皆由“趣”字而来,他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其人其文随性旷达、无拘无束。我们在感受他的文风与为人的同时,也要反思自己的生活。要摆脱名、利、色、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广东省2025年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解析卷
- 2025年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学期生物多样性测试
-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含答案第4单元检测
- 2025年编导历届试题分析及答案
- 2025年茶艺师理论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证券投顾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预测押题试卷及答案(共八套)
- 四川省2025年公务员考试笔试冲刺卷
- 2025年高中三年级生物上学期生态题试卷
- 个人简历模版(三页)带封面(可编辑)医学专业红色风格
- 规培医学生年度总结
- 《现代系统建模与仿真技术》课件
- 护士的礼仪与行为规范
- 2025年烟花鞭炮购销合同范本
- 2025年共青团入团考试测试题库及答案
- 企业绿色供应链管理实践与案例分析
- 2025年云南昆明东南绕城高速公路开发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商业写字楼租赁合同范本
- 钢结构建筑合同范本
- 2025海南三亚政府雇员人才储备库招聘300人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兴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