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审核通过】2016年秋新版一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语文教案_第1页
【新审核通过】2016年秋新版一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语文教案_第2页
【新审核通过】2016年秋新版一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语文教案_第3页
【新审核通过】2016年秋新版一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语文教案_第4页
【新审核通过】2016年秋新版一年级上册第四五单元语文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 审核通过 】 2016 年秋 新版一年级上册第四五 单元语文教案 第四单元 单元说明 本单元围绕 “自然 ”这个主题编排了秋天小小的船江南四季 4 篇课文。 这些课文题材丰富 ,体裁各异 ,有散文、儿童诗、古诗和儿歌。课文语言简洁明快、亲切 自然 ,能唤起学生对四季的感受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低年段的语文教学要将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作为语文学习的重要任务。读 正确就是能读准字音 ,读出轻声、儿化等。读流利就是不单字读 ,要努力做到连词读 ,不 丢字、添字 ,能正确停顿等。作为本册教材的第一个课文单元 ,从一开始就要重视朗读基 本功的训练 ,提醒学生用普通话朗读 ,读准字音 ,重点读好 “一 ”的不同读音。要重视教 师的范读作用 ,采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充分朗读 ,通过倾听、模仿和比较 ,不断提高朗读 能力。 本单元的课文内容都是四季中典型的自然现象或场景 ,但因为中国幅员辽阔 ,物候差 异较大 ,课文中的事物学生不一定都熟悉 ,教师可以适当地给学生提供相关的图片或视 频 ,丰富学生对自然现象的认知 ,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正确朗读课文的基础上 , 鼓励学生模仿课文中简单的短语和句式 ,表达他们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134 教学要点和课时安排 分类 内容 课时 教学要点 秋天 2 1. 认识 38 个生字、 9 个偏旁和 1 个多音字 ;会写 14 个 字和 5 个笔画。 小小的船 2 2. 正确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感受四季之美 ,激发 课文 江南 2 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3. 仿照例子 ,积累和拓展 带叠词的 “的 ”字短语 ; 四季 2 仿照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4. 背诵小小的船江南四季。 口语 能向他人做自我介绍 ,并能引起话题 。知道与人交 我们做朋友 1 谈时 ,“看着对方的眼睛 ”是一种基本的交际原则和 交际 交际礼仪。 识字加油站 1. 认识 6 个生字 ,会写 2 个字和 1 个笔画 ,初步建立反 义词的概念。 字词句运用 2. 拓展积累词语 ,能运用词语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语文 展示台 3 3. 学会制作自己的姓名卡片 ,能从卡片上认识同学 园地四 的名字。 日积月累 4. 积累有关惜时的名言 ,懂得要珍惜时间。 5. 和大人一起读小松鼠找花生 ,了解花生的果 和大人 一起读 实长在地下这一生活常识。 合计 12 第四单元 135 1 秋天 教材解析 秋天是一篇写景散文。课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 ,描写了 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 ,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全文有 3 个自然段 ,每一段观察角度、观察的对象各不相同。第一自然段以天气转 凉、黄叶飘飞写出秋天的特征。第二自然段取仰视角度 ,写出天空的蓝和高 ,以及雁阵的 飞行方向和队形变化。第三自然段用感叹句充分表达作者面对秋天到来的喜悦之情。 秋季景色优美 ,作者所选的景象都很具有代表性。课文有两幅插图 ,其中 “落叶、雁 群 ”与课文描述情景对应。 “成熟的庄稼 ”“捧着松果的小松鼠 ”揭示了秋天更多样的特 点 ,留给读者对于秋天美好的遐想。 教学目标 1. 认识 “秋、气 ”等 10 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字旁、人字头 3 个偏旁 ;会写 “了、子 ” 等 4 个字和横撇 1 个笔画。 2. 正确朗读课文 ,注意 “一 ”的不同读音。背诵课文。 3. 结合插图初步了解秋天的特征 ,知道秋天是个美丽的季节。 【教学重点】 正确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读好 “一 ”的不同读音 ;认识首次出现的偏旁。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 识字。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 3 个偏旁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偏旁 ,偏旁的学习和掌握对于学生 识记字形和理解字义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课的 3 个偏旁 ,都是以前学过的字变化而来 的。可以再现以前学过的 “木、口、人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字变成偏旁后的差 136 别 ,还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偏旁表义的特点建立偏旁和字义 之间的联系。 要注重渗透多种识字方法 ,降低难度。如 “秋、叶、 会 ”等合体字可以在学会新偏旁的基础上采用熟字加一加 的方法 ;有的可以通过做动作来帮助学生记忆 ,如 “飞 ” 就 做张开双臂飞翔的动作 ;“片、个 ”都是量词 ,有能力的 学生可以说说 “一片 ( )、一个 ( )”,让学生在 具体的语境中加深对字的印象 ;有的可以建立文字与图片 的联系 ,如 “树叶、秋天 ”;有的可以对比着认一认 ,如 “大 ”可以结合 “小 ”字来识记 ,让学生初步知道有些字词 偏旁 偏旁是从造字构 形的角度定义的。从 前称合体字的左方为 “偏 ”,右方为 “旁 ”; 现在把合体字的组成 部分统称为 “偏旁 ”。 有相反的意思。教师在有意识地渗透一些常用方法的基础上 ,鼓励学生自主识记字形并充 分交流 ,力求做到一字多法 ,一法多用。 还可以用熟字组成新词 ,引导学生巩固识字 ,扩展词汇。如 “秋天、天气、大树、树 叶、纸片、个子、飞鸟、飞走 ”。 2. 写字。 在巩固撇、捺写法的基础上 ,本课要学写新笔画横撇。教师在范写过程中 ,引导学生 边说笔画名称边学写。本课要写的 4 个生字中 ,“了 ”和 “子 ”、 “人 ”和 “大 ”有一定的 联系 ,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加以区别 ,指导学生在写好 “了、人 ”的基础上 ,通过观察比 较 ,自主练写“子、大 ”。 本课 4 个字书写要点 : 2 画 ,独体字。 了 横撇的撇不宜长 ;弯钩沿竖中线写 ,稍弯。 3 画 ,独体字。 子 横撇短 ,弯钩长 ;横写在横中线上 ,略长。 2 画 ,独体字。 人撇从竖中线起笔 ;捺在撇的中上部起笔 , 捺脚与撇尖持平。 3 画 ,独体字。 大注意写法与 “人 ”的区别。撇要写成竖撇 , 捺在横中线下起笔 ,捺脚比撇尖略低。 教师示范横撇 : 从左到右 ,起笔 时稍重 , 折时顿笔 , 轻轻往左下方撇。 第四单元 137 本课要写的 4 个生字 ,可以组成一些新词 ,如 “日子、大人、大雨、大山 ”。学有余 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 二、课文学习 1. 朗读指导。 正确朗读课文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关注轻声的读法。以第一自然段为例 ,建议教师通 过范读 ,学生跟读 ,感受 “凉了、黄了、叶子、来了 ”这几个词语中两个字前后轻重的变 化。也可以边读边配以轻重变化的击掌声或呈现词语时前后两个字字体大小、颜色深浅不 同 ,提示轻声词语的读法。 关注词语连读 ,不唱读。在读好轻声词语的基础上 ,将词语放入短语中 ,如 “天气凉 了 ”“树叶黄了 ”“秋天来了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试读等方式适当体会这一类短语的节 奏感。困难较大的还可以采用在短语下画线的方式提示注意连读。 借助拼音读准 “一 ”的变调。如 “一片片、一群大雁、 一会儿、排成 一 字 ”,可以采用对比读的方式 ,分别读 不变调和变调的一串词语 ,在反复朗读中感受变调带来的 音韵美。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 ,让学生借助课文插图 ,或引导 学生想象课文中美丽的秋景 ,在朗读中自然流露对秋天的 情感。在熟读的基础上 ,结合对课文的内容理解、生活体 验 ,再现图片、抓关键词等方式引导学生背诵。背诵在课 堂上进行。 2. 理解运用。 导入部分建议利用课文插图 ,引导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尤其是四季如春的地区 更需要提供图 ,以便于学生建立秋天天气转凉 ,树叶变黄等直观感知。 大多数地区的学生对秋天树叶黄了、落了的景象比较熟悉 ,但是对于大雁南飞的情 景 ,可能不熟悉 ,可以通过观看视频、观察图片、复述生活经验等直观手段 ,增进学生的 了解 ,引领学生走进秋天的情境。 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 ,感受课文从 “天气、树叶、天空、大雁 ”这几个方面来写秋天 的特征 ,可以通过表演、视频等方式 ,体验和感受景物的变化 ,体味秋天的情趣。 “天空那么蓝 ,那么高。 ”可通过把 “那么 ”换成 “非常、很 ”等 ,帮助学生理解 “那 么 ”表示程度深 ,再通过朗读加深体会。 “一会儿排成个 人 字 ,一会儿排成个 一 字。 ”这个句子的教学 ,教师可以 借助插图 ,或者提供大雁南飞时两种不同队形的图片 ,帮助学生理解 “一会儿 一会 儿 ” 表示变化快 ,再通过朗读加深体会。 课文中出现的 “那么 那么 ”“ 一会儿 一会儿 ”的句式 ,有的老师希望能 138 用、用在词句末尾或 作为序数 “第一 ”的 省略时 ,读阴平。在 去声前念阳平 ,在其 余声调前念去声。 “一 ”的变调规律 : “ 一 ” 在单独使 用其中的句式指导孩子们进行说话练习。从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来说 ,这个要求放在一年级 上册是不适宜的。老师们在教学中一定要有目标意识 ,不要随意添加教学要求 ,以免增加 学生的负担。 三、问题提示 “一 ”不是多音字 ,为什么在课文中会有三种不同的读音 ? 为了帮助学生学习普通话 ,降低学生学习的难度 ,教材在注音的时候做了变通的处 理 ,直接注 “一 ”变调后的读音 ,如 “一片片 ”“一会儿 ”(二声 )、 “一群 ”(四声 ),是 为了避免讲授规则 ,而是让学生直接在大量的语言现象中体会 “一 ”的不同读音。 在教学的时候 ,不需要讲变调规则 ,也不要过度拓展 ,只需要让学生了解有这个现 象 ,并且借助注音在课文中读准这几个词语就可以了。 “一会儿 ”的 “儿 ”字上面为什么没有注音 ? “一会儿 ”的 “儿 ”在这里读儿化音。本套教材对儿化音注音的规则 ,就是 “儿 ”字 不注音 ,前一个字的音节后增加 “r”。如 ,“一会儿 ”中注音就是 “y 教学中要提 示学生在读的时候自然儿化 ,避免读成两个音节。 注音方式的这种改变 ,是为了帮助学生读好儿化音 ,与儿歌中的 “话儿 ”(第 43 页 ) “船儿 ”(第 56 页 )等加以区分。教学的时候要引导学生按照课文的注音进行朗读 ,不必 讲规则 ,而是让学生在大量积累的过程中逐渐体会到儿化的使用范围。 为什么要学习偏旁 ? 本册教材结合识字安排了常用偏旁的学习。学生认识一批常用的、构字率高的偏旁 , 有利于感知构字规律 ,归类识记汉字 ,提高识字效率。教材中安排的所有偏旁都是可以作 为部首的偏旁 ,可以在今后直接应用于查字典。 偏旁和部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偏旁是合体字的构字部件 ,可以用来帮助分析合体字 的字形。部首是适应字典编纂的需要而产生的 ,按照汉字字形结构 ,取其相同部位 ,作为 查字依据。因此 ,每个字都有部首 ,但是只有合体字才有偏旁。这个两个概念要加以区 分 ,避免在教学中误用。 “里 ”字的第五笔为什么是竖不是横 ? 1997 年 4 月 7 日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了 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是在现代汉语通用字表的 基础上形成的 ,对原有的笔顺规范进行了完善。其中 ,有一些字的笔顺与之前相比发生了 变化。如 ,“里、火 ”的笔顺 ,“忄 ”的笔顺。指导学生书写时 ,所有汉字的笔顺都以这份 文件为标准执行。 第四单元 139 教学设计举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 认识 “秋、气 ”等 6 个生字和木字旁、口子旁 2 个偏 旁 ;会写 “了、子 ”2 个字和横撇 1 个笔画。 2. 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 1 自然段。 3. 结合生活观察 ,能用 “秋天来了 ,什么怎么了 ”的句 式说说秋天的景物。 教学准备 : 1. 生字生词卡片。 2. 多媒体课件展示秋天的典型场景 ;独体字变偏旁的变 化 ;几个独体字组成生字的过程。 教学过程 : 一、朗读课文 ,读准字音 1. 请学生朗读课题 , 圈出课题中的生字 “ 秋 ”, 识记 “秋 ”:教师一边出示卡片 “禾 ”和 “火 ”,一边描述 :“禾姑 娘遇上了火姑娘 ,头碰头脚挨脚 ,变成了秋姑娘。 ”请学生自 由说一说 ,试着给 “秋 ”组词 ,如 “秋天、秋风、秋千 ”。 2. 教师范 读课文 ,请学生说说课文写了秋天的什么。请 学生尝试自由读课文 ,要求借助拼音读正确。 3. 出示需重点关注的词语 ,齐读 : 一 (片 一 ( 一 (儿 排成个 “一 ”( 凉了 (黄了 (叶子 (4. 指名朗读课文 ,发现学生朗读的突出问题 ,教师及时 予以正确的范读 ,纠正错误。 (1)出示词组 “一片片叶子、落下来、一群大雁、往南 飞 ”,请朗读较好的学生带领大家齐读 ,注意词组连读。 (2)教师出示词组所在的句子 ,男女生轮流齐读。 天气凉了 ,树叶黄了 ,一片片叶子从树上落下来。 一群大雁往南飞 ,一会儿排成个 “人 ”字 ,一会儿排成个 “一 ”字。 140 初 读 环 节 , 不 求表达形式的多样 和内容的全面 , 旨 在从课文学习起始 阶段 , 培养学生整 体感知的意识。 “一 ”的不同读 音 是 朗 读 的 难 点 , 范读和读前提示给 予正强化。连词读 是朗读的基础 , 也 是增强语感的前提。 二、对比说话 ,积累应用 1. 出示第一自然段 ,引导 :秋天来了 ,什么发生了变化 ? (1)请学生圈出相关内容 :天气、树叶。 (随机板书 :天 气、树叶 ) (2)认读生字 “气 ”,给它找找朋友 ,组一组词。 (3)引导学生对比说话。 夏天 ,天气炎热 ,人们最喜欢做些什么 ?( 吃西瓜、吃 棒冰、游泳、吹电扇、待在空调房间里 ) 秋天来了 ,天气 (凉了 ),人们 (不用吃西瓜、棒冰消 暑 ;不敢下水游泳 ;不需要吹电扇 ) 。 (4)多媒体展示夏天和秋天不同的树 ,让学生说说树木的 变化。 (5)随机学习生字 “片 ”:请学生组词 ,积累应用 ,说说 “一片 ( )”。 (6)引导学生学习生字 “树、叶 ”。 教师播放课件 ,呈现 “木 ”变成木字旁的过程 ,引导学生 发现木字旁将捺改成了点。引导学生理解 “树 ”和 “木 ”有 关 ,初步知道偏旁和字义的关系。 出示 “叶 ”,让学生说说发现这个字里有几个以前学过的 字 ,引导学生用加一加的方法记住 “叶 ”。动画呈现 “口 ”和 “十 ”两个字慢慢靠近组合成了 “叶 ”。 2. 引导学生想象落叶的数量 ,理解 “一片片 ”。 (1)范读句子 ,引导学生想象有多少叶子从树上飘落。 (2)分别出示一片树叶和一片片树叶 ,比较不同 ,体会 “一片片 ”表示落叶很多。 (随机板书 :一片片 ) (3)出示补充改编的谜语诗 ,请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 ,感 受落叶的多和飘落的情景。 一片两片三四片 , 五六七八九十片 , 千片万片无数片 , 落到地面成一片。 (4)指名请学生朗读句子 ,抓住重点词 “一片片 ”体会飘 落的树叶很多。 3. 师生配合读 :天气 (凉了 ),树叶 (黄了 ),一片片叶 子 (从树上落下来 )。 通过和夏日情 景的对比 , 能够充 分唤醒学生的生活 经 验 , 深 入 感 受 “ 天气凉了 ”“ 树叶 黄了 ”的自然变化。 发挥语言描述 的魅力 , 引导孩子 展开合理想象 , 谜 语诗的介入 , 引导 学生在朗朗上口的 诗韵中 , 感受 “ 一 片片 ”的意象。 第四单元 141 4. 请学生模仿表达 ,说说 “秋天来了 ,什么怎么了 ”。如 “秋天来了 ,小草黄了。秋天来了 ,菊花开了。秋天来了 ,小 虫躲起来了。 ” 5. 引导学生看板书 ,试着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1)齐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2)板书引领 ,指导学生背诵。 (3)同桌互相背诵 ,请学生个别班级展示。 三、字词盘点 ,指导书写 1. 出示本课生字 :“秋、了、气、片 ”,请学生开火车轮 读 ,给生字组词。 2. 请学生找出生字中的两兄弟 “了、子 ”,比较发现 同异 :“子 ”比 “了 ”多一横。 3. 指导学生书写 “了 ”。 (1)田字格板书范写 ,请学生说说有几笔 ,学生集体书空。 (2)学生整体观察字形 ,教师提示书写要点。 (3)反馈评价 :展示优秀书写 ;出示问题范例 ,纠正 ;学 生再练写一个字。 4.“子 ”字的书写指导步骤同上 ,注意横略长 ,写在横中 线上。 (何霞 杭州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 ) 142 2 小小的船 教材解析 小小的船是一首富有童趣、朗朗上口的儿童诗。诗歌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巧 妙地联系起来 ,描绘了一幅有趣的夜景图 月儿是停泊在天空中的小船 ,“我 ”坐在 “船 ”上看闪闪的星星和蓝蓝的天。诗歌以合理的比喻为纽带 ,将遥挂天空的月儿瞬间拉 到眼前 ,把现实和奇妙的幻想不留痕迹地融合在一起。读着诗歌 ,脑海中便会闪现一幕幕 形色兼具的图景 ,带来亦真亦幻的奇妙感受。 诗歌共有两句 ,第一句运用比喻 ,将弯弯的月儿和小小的船两幅图景带进读者脑海 里 ,弯弯的月牙和小小的船在形状上相似 ,都是 “弯弯的 ”“两头尖 ”,二者合二为一。第 二句说 “我 ”坐在小船上 ,实际是想象自己坐在月亮上看星空 ,以充满童趣的幻想 ,勾画 了坐在月亮船 ,与星星相伴 ,畅游蓝天的浪漫图景。文中出现 3 个 “小小的船 ”,第一个 指的是真实的小船 ,第二、三个指的是弯弯的月亮。 课文插图画了一个小女孩躺在月亮上 ,伸出手 ,向着蓝空中的星星说些什么 ,两颗星 星正对着她微笑 ,充满想象和童趣。 教学目标 1. 认识 “的、船 ”等 10 个生字和门字框 1 个偏旁 ;会写 “月、儿 ”等 4 个字和横折 钩、竖弯钩 2 个笔画。 2. 正确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结合插图 ,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 ,感受夜空的美丽。 3. 仿照例子 ,用简单的叠词说 “的 ”字短语 ,积累 “的 ”字短语。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 读准 “船、两 ”等生字的字音 ;会写横折钩和竖弯钩。 2. 想象诗歌描绘的图景 ,感受夜空的美丽。 第四单元 143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 识字。 本课所学的 10 个生字 ,同韵的生字有 “看、见、闪 ”,可以对比着读一读。 “船 ”是 一个三拼音节 ,学生不易读准 ,要加强范读指导。平舌音 “在 ”、翘舌音 “闪 ”、轻声 “的 ”和后鼻音 “两、星 ”,要注意读准。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新偏旁门字框 ,门字框源于 “门 ”字 ,可结合生活实际 ,联系门的 样子进行识记。汉字中 ,四四方方像一个框框把里面的部分围起来的偏旁一般称 “框 ”。 教学中 ,注意渗透多种识字方法。有的可用编字谜的方法 :“两 ”一横一框 ,一 对小人藏中央 ;“头 ”一点一点大 ;“里 ”土中长出一个太阳。有的可用做动作模 拟字形的方法 :“看 ”将一只手罩在眼睛上往远处看 ;“闪 ”请一个同学双脚平 开 ,站到门框下。识记生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跟着动起来 ,在说一说 ,演一演的活动中 ,让 识记活动变得丰富有趣。 还可以将生字与熟字组成新词让学生读一读。如 “船头、两头、看见、里头、星星 ”, 通过组词巩固识记 ,扩展词语。 2. 写字。 指导写字 ,关注学生的书写坐姿和握笔姿势 ,学写新笔画横折钩、竖弯钩。教师在范 写过程中 ,引导学生边说笔画名称 ,边学写。 书写时 ,可引导学生发现 “月、儿、头 ”3 个字撇的同异 :“月、儿 ”的撇同为竖撇 , 要写得正一些 ,“头 ”的撇则要写得斜一些 ,不过它们都要写得修长、舒展。 本课 4 个字书写要点 : 4 画 ,独体字。 月第一笔为竖撇 ,中间两个短横紧靠竖撇 , 教师示范横折钩 : 起笔写横 ,略顿 儿 与右边的竖不粘连。 2 画 ,独体字。 竖弯钩起笔比竖撇略高 ,写在竖 中线右侧。 笔后折向下 ,横平竖 直 ,横短竖长 ,到起 钩处略顿笔后向左上 方钩出。 144 续表 5 画 ,独体字。 教师示范竖弯钩 : 头 3 个点的位置、大小有变化 ,第一点略大 , 从上往下 ,起笔 第二点靠左 ,最后一笔是长点 ,与竖撇不 时稍重 ,向右转笔写 粘连。 弯时行笔要平 ,出钩 时先顿笔。 7 画 ,独体字。 里 注意笔顺 ,先写上面的 “日 ”再写竖 ,最后 写两横。 本课要写的 4 个字 ,可以结合学过的字组成新的词语 ,如 “月儿、儿子、里头、山 里 ”,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写一写。 二、课文学习 1. 朗读指导。 这首儿童诗最大的特色在于运用了许多叠词描写景物 ,读来朗朗上口 ,自然亲切。学 习时可以先看着插图听读课文 ,在脑海中初步构建画面。再让学生尝试自由读 ,重点关注 朗读的正确 ,语速稍慢也无妨。文中的重点词语需加以注意 ,如 “月儿、船儿 ”要读成双 音节而非儿化音 ;“弯弯的、小小的、闪闪的、蓝蓝的 ”等叠词的朗读 ,可以和 “弯的、 小的、闪的、蓝的 ”作比较 ,体会其中的韵律感。诗歌朗读时 ,引导学生想象夜晚看月亮 看星星的场景 ,感受儿歌轻快的节奏。通过反复朗读 ,引导学生背诵诗歌。 2. 理解运用。 课文理解可以利用插图来进行。指导学生认真看图 ,让他们观察整幅图上有些什么 , 使他们能大致说出 :一个小朋友坐在月亮上 ,周围是蓝天、云朵 ,有很多星星。再说一说 月亮有什么特点 ,让他们想到什么。可以出示小船的图片 ,说说它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 最后可以让学生想象 :小女孩会坐在月亮上干什么 ?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充分地想象 ,作 为理解课文的基础。 课文一共 4 行两句话 ,第一行是理解的难点。可以再出示月亮和小船的图片 ,让学生 知道 ,这句话不是说月亮弯 ,船很小 ,而是把弯弯的月儿比作小船。因为月亮离我们很 远 ,看上去很小 ,所以说 “小小的 ”,而 “弯弯的、两头尖 ”其实都在说月亮和小船形状 相似的地方。让学生明白 ,第二、三行中的 “小小的船 ”,指的是 “月亮 ”。 在教学诗句后两行时 ,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在美丽的夜空下 ,他们会做些什么 , 请学生充分想象 ,再朗读课文 ,理解作者的想象 ,借助插图感受坐在月亮上看星空的 美好体验。 第四单元 145 3. 课后练习。 课后第二题让学生照样子说词语 ,可以先把词语放在具体的语境中让学生体会。 “弯 弯 ”比 “弯 ”的程度大一些 ,“小小、蓝蓝 ”也一样 ,都强化或突出了事物的特点。 “闪 闪 ”则是说星星不停地一闪一闪的 ,给人感觉很调皮。让学生在朗读中想象具体的事 物 ,感受到作者对这些景物喜爱、亲切的感情。模仿表达时可以提问学生 :船 小小的 船 还有小小的什么 ? 通过交流 ,打开学生的思路 ,如 “小小的蚂蚁、小小的珠子、小 小的手指 ”。 教学设计举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 1. 认识 “的、船、两、头、里、看、闪、坐 ”8 个生字。 2. 朗读课文 ,初步感受课文描绘图景的奇妙。 3照样子 ,说词语。 教学准备 : 1. 生字生词卡片。 2. 与船相关的图片。 3. 多媒体课件 :音乐小小的船。 教学过程 : 一、揭示课题 ,学习 “船 ”字 学生都见过船 , 1. 教师出示一组船的图片 (客轮、货轮、小木船、军 但是对小木船的印 舰 ),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过的船 ,理解 “船 ”的意思。 象不深。用图片感 2. 学生找一找哪一幅图是 “小小的船 ”,再说说它有什么 知的形式 , 让学生 特点。 对 “小小的船 ”有了 3. 一齐朗读课题 “小小的船 ”。 直观感受。 二、朗读感受 ,学习生字 1. 学生看着课文插图 ,听教师朗读课文 ,找一找插图中 “小小的船 ”在哪里。 2. 教师结合学生反馈 ,出示词语 “月儿 ”,指导学生读准 字音 ,接着朗读词组 “弯弯的月儿 ”。 146 3. 学习生字 “的 ”,请学生拼读音节 ,引导发现轻声 ,练 习朗读要求读得又轻又短。教师交替出示词语卡片 “弯弯的月 儿 ”和 “小小的船 ”,学生开火车读。 4. 引导学生猜谜语学生字。 猜字谜的学习 (1)教师出示顺口溜 ,请学生猜一猜。 形式比较有趣 ,富有 “一横一框 ,一对小人藏中央 ”两 思维的挑战性。学生 “一点一点大 ”头 “土里出太阳 ”里 (2)做动作 ,请学生猜一猜。 一只手罩在眉眼处 ,做出向远方眺望的姿势。 看 请一个同学双腿微微平开 ,站在门框中央。 闪 5. 朗读课文 ,注意词语连读 ,把课文读通顺。 三、积累语言 ,模仿运用 1. 教师出示词语。 船 小小的船 月儿 弯弯的月儿 请学生开双人火车朗读 (一人读词一人读词组 ),体会它 们的不同。 2. 借助图片 ,让学生观察 “船儿 ”和 “月儿 ”的相似之处。 3. 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是 “小小的 ”“弯弯的 ”“尖 尖的 ”。 4. 朗读诗歌 ,边读边想象如果 “我 ”坐在 “月儿 ”上会 看见什么。 5. 引导学生寻找诗歌中像这样读起来特别好听的词语 “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朗读词语 ,让学生观察星光闪烁 动画 ,配合小手张合 ,动作演示 “闪闪的星星 ”,体会 “闪闪 的星星 ”明亮又可爱 ,朗读词组 “闪闪的星星、蓝蓝的天 ”。 在说一说 ,动一动的 活动中猜出谜底很有 意思 ,会留下深刻印 象。而考一考别人的 过程则是再一次的识 记巩固和学习成果的 展示。 通过比较 ,感受 运用了叠词后的表达 效果。 (何霞 杭州市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 ) 第四单元 147 3 江南 教材解析 这是一首采莲歌 ,语言简洁明快 ,意境优美隽永 ,反映了采莲时的光景和采莲人欢乐 的心情。全诗前两行描写了江南水乡又到了适宜采莲的季节 ,莲叶浮出水面 ,挨挨挤挤 , 使采莲人不禁发出热烈的赞叹。 “可 ”有适宜、正好的意思。 “江南可采莲 ”是说江南到处 都生长着莲 ,真是采莲的好地方。 “田田 ”,形容荷叶挺立水面 ,饱满劲秀的样子。此处说 荷叶非常茂密 ,那荷花应该也是很繁盛的 ,不仅景色秀丽 ,而且莲子必然丰收 ,所以采莲 人的心情自然非常愉悦。后五行采用反复咏唱的方式 ,勾勒了一幅鱼儿围绕荷叶四面游动 的动人画面。 “戏 ”字写出了鱼在水中灵动迅捷、欢乐可爱的活泼形象。这里写 “鱼 ”,却 不由得让人联想到采莲人和戏水的鱼儿一样 ,划着小船在莲叶间穿行 ,互相追逐嬉戏。采 莲人划船之娴熟 ,船行之轻快 ,身姿之轻盈 ,心情之欢快 ,就不难想象了。这是多么秀丽 的江南风光 ! 诗歌主要通过对莲叶和鱼儿的描述 ,来表达人们采莲时的愉快心情。连用了 5 个叠 句 ,手法独特 ,不仅不会让人感到重复 ,还使得全诗节奏变得轻快愉悦 ,更能表现鱼的灵 动和采莲人的快乐。 本课以传统水墨画配图 ,整个画面 ,花青中略带墨韵 ,色彩清新 ,格调高雅 ,正所谓 “水墨江南 ”。寥寥几笔的三两片荷叶 ,疏密结合、高低错落的构图 ,把莲叶茂密的样子表 达得淋漓尽致。这正是中国画笔墨以少胜多的代表。最后 ,那几条简笔画成的鱼儿 ,形象 稚拙中不失灵动 ,使整个画面灵气十足。 教学目标 1. 认识 “江、南 ”等 9 个生字和三点水、草字头 2 个偏旁 ;会写 “可、东、西 ”3 个字 和竖钩、竖弯 2 个笔画。 2. 正确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 结合插图 ,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 ,感受江南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读准 “南、莲 ”等生字的字音 ;会写竖钩和竖弯。 148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 识字。 引导学生读准 “江、东 ”的后鼻音和 “南、莲 ”的前鼻音 ,有方言的学生特别注意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 “南、莲 ”的读音 ,要区别鼻音和边音 ,可以在词语教学中进一步正音。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 2个偏旁 ,其中三点水、草字头有明显的表义特点 ,可以让学生建立偏 旁和字义之间的联系。知道带三点水的字一般都与水有关 ,带草字头的字一般与植物有关。 识记字形 ,理解字义 ,可以采用多种方法。有的可以采用图示记字法 ,如 “江、采、 鱼 ”,教师提供江水流动、采摘果实、鱼儿嬉戏的图片 ,让学生建立文字与图片的联系。 有的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 ,想想生活中在哪里见到过这个字 ,如 “可乐 ”中 “可 ”, 路牌上常见“东、南、西、北 ”表示方位的汉字。有的可以通过偏旁归类来识记 ,如 “莲 ”,草字头代表植物 ,说明 “莲 ”可能指的是一种植物。 还可以用熟字组成新词 ,引导学生巩固识字。如 “长江、江水、南瓜、南京、可爱、 可以、可乐、采花、莲花、西瓜、西面、北京、北方 ”。 2. 写字。 学写笔画竖钩、竖弯 ,可以先复习巩固之前学过的笔画弯钩、竖弯钩 ,让学生对比发 现它们之间的细微差别 ,老师在范写过程中 ,一边写一边强调新笔画的特点。 本课 3 个字书写要点 : 5 画 ,独体字。 可 “口 ”写在竖中线的左侧 ,要写得小一 点 ;最后一笔竖钩写在竖中线右侧 ,笔画 要写直 ,不同于弯钩。 5 画 ,独体字。 东 第二笔撇折从竖中线起笔 ,到横中线转 折 ,竖钩沿着竖中线写 ,最后两点要左右 对称。 6 画 ,独体字。 西第一笔横较短 ,方框要写得宽一点、扁一 点 ,最后一笔横封口。 教师示范竖钩 : 从上到下行笔 , 到起钩处向左上钩 出 ,下笔处和起钩处 应在一条垂直线上。 教师示范竖弯 : 起笔时稍重 ,从 上往下写短竖 ,再圆 转向右水平方向写短 横 ,收笔稍重。 第四单元 149 本课要写的 3 个生字 ,可以组成新的词语 ,如 “可口、东西、山东、山西 ”,学有余 力的学生可以写一写。 二、课文学习 1. 朗读指导。 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古诗 ,可以让学生先试着自己读一读 ,这时允许学生以较慢的速 度读 ,尤其是遇到生字 ,可以借助拼音拼读 ,以认读汉字为主。 在读正确的基础上可以采用教师引读、学生接读的方法 ,引导学生发现朗读中要做适 当停顿。如 ,“江南 / 可采莲 ,莲叶 / 何田田。 ” 诗句后面四句 ,学生对表示方位的词容易混淆 ,可以引导学生发现这些方位词是按 绿色圃小学教育网 “东 西 ”“南 北 ”两组相对的形式进行排列的 ,更加突出鱼儿在水中畅快地嬉戏。朗读 时写方位的词可以读得略重些 ,并让学生用手势表示这四种不同的方位 ,感受鱼儿在水中 嬉戏时的情趣。培养学生借助插图 ,通过文字想象画面 ,体会诗歌的情趣。在熟读的基础 上 ,引导学生背诵。 2. 理解运用。 课文描绘的是盛夏时节荷塘莲叶如盘、莲花绽放、鱼儿嬉戏、姑娘采莲的江南风光。 针对没有到过江南的学生 ,教师可以提前准备些江南风景的图片、视频 ,帮助学生进入诗 歌的情境。 课文先后出现了 “采莲、莲叶、鱼 ”等词语 ,可以利用插图 ,请学生在图中找找 “莲 叶、鱼 ”。建议补充一些人们采莲的图片 ,让学生了解人们是如何 “采莲 ”的。通过欣赏 画面上挨挨挤挤的莲叶 ,感受 “莲叶何田田 ”的美景。课文的后五句是总分关系 ,第一句 总起写鱼儿在莲叶间嬉戏 ,后面四句分别从四个方位写鱼儿的尽情欢畅 ,写得特别有情 趣。教学时可以让学生想象一下 ,鱼儿在莲叶间做什么游戏 ,并让学生分小组扮演鱼儿、 莲叶 ,既认识了表示方位的词 ,又能够感受鱼儿欢快嬉戏的情景。 教学资源 汉乐府。 “乐府 ”是汉武帝时设立的一个官署。它的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 , 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它搜集整理的诗歌 ,后世就叫 “乐府诗 ”,或简称 “乐 府 ”。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 150 教学设计举例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 1. 认识笔画竖弯 ,会写“西 ”。 2. 正确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 结合插图 ,了解江南水乡人们采莲的情景 ,感受江南 的美丽。 教学过程 : 一、想象情境 ,读懂诗句 引导学生仔细 1. 出示课文插图 ,引入 :面对展现在我们眼前的一湖的 观察插图 , 展开想 莲叶 ,你想说些什么 ? 用 “我看到 ( )的荷叶 ”说话。 象 , 以提供句式的 引导学生说说荷叶的颜色、形状 ,体会这么多又大又绿的 方式 , 引导学生规 荷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的情景。 范表达 , 并理解诗 老师总结 : 眼前我们看到的就是一幅 “ 莲叶何田田 ” 句 “ 莲 叶 何 田 田 ” 的美景。 的意思。 2. 教师启发学生想象 :这茂盛的荷叶 ,散发着迷人清香 的荷花会把谁吸引来 ? 采莲姑娘撑着小船来采莲 ,她们的心情怎样 ? 让我们怀着 快乐的心情读一读这句。 3. 教师 :除了采莲姑娘 ,还有谁也很开心 ?( 河里的小 鱼 )。你从哪句诗中读懂的 ?( 鱼戏莲叶中 ,意思是鱼儿在做 游戏。 ) (1)教师启发学生想象 :小鱼在做什么游戏 ,它们是怎么 引导学生在读 嬉戏玩耍的。提供句式引导学生开展说话练习 : 懂诗句的基础上规 鱼儿在荷叶间玩 ( )的游戏 ,一会儿游到 ( ),一会 范表达。在表达的 儿游到 ( ),一会儿游到 ( ),一会儿游到 ( )。 过 程 中 想 象 画 面 , (2)在读懂诗句的基础上 ,读出诗句恰当的停顿。 感受情趣。 4. 聚焦方位词 :东、西、南、北。 (1)标注东南西北方位坐标 ,建立直观感受。 (2)发现诗句中的两组相对的词 :“东 西 ”“南 北 ”。 (3)参照方位坐标指示 ,引导学生配上鱼儿游的动作 ,边 做动作边朗读诗句。 第四单元 151 5. 分小组合作表演 ,背诵诗句。 二、拓展阅读 ,积累知识 1. 江南的美可不只这迷人的荷塘 ,我们继续去观赏吧。 (教师出示图片或课件。 ) 2. 教师 :看到这些景色 ,你想说什么 ? 指名说。 3. 小结 :千百年来江南的美景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 , 他们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白居易写的 池上。 三、指导书写 “西 ” 1. 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生字 ,一边写一边指导学生认识 新笔画竖弯 ,强调书写注意点 ,学生跟着书空。 2. 指导学生按笔顺提示描红。 3. 学生练习描红 ,教师巡回指导 ,及时纠正写字姿势。 4. 反馈评价 :展示优秀书写 ;出示问题范例 ,纠正 ;学 生继续练写。 课 外 拓 展 , 通 过 教 师 出 示 图 片 , 也可请去过江南的 学生展示照片 , 让 学生进一步了解江 南 , 感受江南的美 丽风光。 (蔡瑛 浙江省杭州市采荷第三小学教育集团 ) 152 4 四季 教材解析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作者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 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 ,表现了春、夏、秋、冬四季的不同特点 ,表达了 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全文共 4 个小节 ,运用拟人化的写法 ,语言亲切且富有情趣 ,使用叠词 ,富于童趣且 朗朗上口 ,各小节语言句式、结构大致相同 ,便于学生仿说。 所配 4 幅插图 ,色彩明丽 ,形象优美 ,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 ,是发展学生观察、想象 能力的媒介。 教学目标 1. 认识 “尖、说 ”等 9 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折文 3 个偏旁 ,读准多音字 “地 ” 的字音 ;会写 “天、四、是 ”3 个字。 2. 正确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 ,感受四季的美丽。 3. 模仿课文 ,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认识折文等 3 个偏旁 ;会写 “四、是 ”等字。 教学建议 一、识字写字 1. 识字。 字音方面 ,三拼音节 “尖、说、夏 ”,翘舌音 “说、春 ”,后鼻音 “青、冬 ”,前鼻音 “尖、春、弯 ”,要注意读准。 “地 ”是多音字 ,本课中读轻声 ,可通过 “顽皮地说 ”这一 词组达到练习巩固的目的。 第四单元 153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的偏旁有 3 个 ,虫字旁可以再现以前学过的 “虫 ”字来帮助识记 ; 学习折文时 ,可以和生字教学相结合 ,先一起出示 “冬、夏 ”两字 ,引导学生观察相同 点 ,从而识记该偏旁 ;学习言字旁时 ,可以告诉学生这个偏旁由 “言 ”字演变而来 ,表示 说话的意思。 本课中有很多生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 :小 + 大 = 尖 ;虫 + 土 + 土 = 蛙。有的生字 可以根据偏旁表义的特点了解字义 ,如 “说 ”。有的可以通过观察图片 ,如 “尖 ”,可以 提供草芽尖尖的图片 ,上小下大 ,就是 “尖 ”。 “弯 ”的字形识记 ,可以提供弯弯的谷穗的 图片 ,建立文字与图片的联系。再准备软铜丝或细电线 ,折一折 ,扭一扭 ,做动作帮助学 生识记。比较难记的 “就 ”字可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 ,将字形和字义联系起来。如 ,在教 学诗歌第四节时 ,出示词语 “就是 ”,让学生用 “就是 ”说说话 ,如 ,“我就是小鱼。 ”“这 就是我的小书包。 ”“他就是喜欢看书。 ” 可以借助熟字组成新词的方法 ,来巩固识记 ,积累词语。如 “春天、尖头、青蛙、冬 天、夏天、就是 ”。 2. 写字。 可以引导学生观察 “天 ”和 “是 ”,说说结构 ,找找共同点 ,都有撇、捺 ,但各自的 位置不同 ,大小不同。教师可以充分运用课件 ,让学生比较观察 ,认识 “天 ”的撇、捺书 写要舒展平缓 ,“是 ”的撇在左下 ,平捺穿过竖中线。 “四 ”可以和之前学写过 “田、西 ”作比较 ,感受结构特点。然后通过课件演示笔顺 , 让学生知道全包围结构的字 “先里面后封口 ”的书写规律。 本课 3 个字书写要点 : 4 画 ,独体字。 天 第二横略长 ,横中线上起笔 ;撇捺舒展 ,比长横略宽。 4 画 ,全包围结构。 四 第一笔竖起笔靠左 ,稍往右斜 ;第二笔横折 ,横要长 ,折稍稍左斜 ;第四 笔是竖弯 ,转弯要圆 ,不要写成竖折或竖弯钩。 9 画 ,上下结构 ,偏旁是 “日 ”。 是 “日 ”在横中线上方 ,要写成倒梯形 ,略细长 ;撇起笔在左下格 ,与横折 的起笔处对齐 ;最后一笔捺从撇 的上半部分起笔 ,要舒展修长。 本课要写的 3 个生字 ,可以结合学过的生字组成新的词语 ,如 “四天、四月、天山、 西天、可是、天上 ”,可以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写一写。 154 二、课文学习 1. 朗读指导。 课文语言亲切、生动 ,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 ,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 ,反复诵读 , 才能品味诗歌的趣味。必要时 ,教师可以范读。 (1)读好叠词 “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 ”。可以出示相应图片 ,观察小草、 荷叶、谷穗 ,感受它们的样子 ,读出可爱的感觉。 (2)读好人物说的话。最后一节的表达与前三节不一样 ,引导学生关注 “就是 ”。可 让学生变换语音语调 ,带着动作或神态 ,演一演 ,读一读 ,读出不同季节事物的不同语 气。读春天的句子要读得欢快一点 ,读夏天的句子要读出热闹的感觉 ,读秋天的句子要读 出谷穗弯腰有礼貌的感觉 ,读冬天的句子要读出可爱的感觉。轻声 “地、着 ”的朗读指导 要注意在句子中进行。 (3)指导背诵。可以借助课件 ,播放春夏秋冬不同季节的景物 ,让学生边观看画面 ,边 按照四季的顺序背诵 ,也可以借助板书 ,让学生加个动作 ,弯弯腰 ,挺挺肚子 ,边演边背诵。 2. 理解运用。 四季如春的地区的学生 ,对于秋天 ,尤其是冬天雪花飘、堆雪人的情景不熟悉。教学 中可结合课文插图或视频 ,便于学生建立直观形象 ,帮助理解读懂诗歌。因为地域的原 因 ,部分字词的理解 ,需要借助图片理解 ,比如城区学生对 “谷穗 ”并不熟悉 ,可以通过 图片让孩子认识。 “鞠着躬 ”,可以动作表演理解。 “顽皮地说 ”,顽皮的语调可以在朗读 中理解感悟。 课文结构大致相同 ,每小节都以某种事物说 “我是 ” 来结尾。即体现该事物的季 节代表性 ,又表达出对四季的喜爱之情。可以在朗读体会语言表达形式的基础上 ,鼓励学 生模仿句式自由表达。 3. 课后练习。 课后第二题引导学生模仿课文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可以让学生在读课文的基础 上 ,说说发现了什么 ,在比较中发现课文表达上的特点。 (1)发现相同 ,尝试运用。 “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 ”,都运用了叠词 ,说 出了事物的特征。联系生活实际 ,尝试用上叠词说说。如 “柳树弯弯、桃花朵朵、泉水咚 咚 ”。 (2)发现不同 ,仿说句子。第一、二节是什么对什么说 ,而第三、四节是什么怎么样 地说。教学时可以用不同的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