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的降解转化ppt课件_第1页
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的降解转化ppt课件_第2页
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的降解转化ppt课件_第3页
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的降解转化ppt课件_第4页
蛋白质的降解和氨基酸的降解转化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蛋白质核酸碳水化合物脂类生物大分子氨基酸核苷酸葡萄糖脂肪酸/甘油构件分子6-磷酸-葡萄糖丙酮酸共同降解物乙酰COA电子传递链氧化磷酸化代谢终产物含氮终产物ADPATP,TCA循环,H+e,-,o2,+,H2O,CO2,尿素循环,.,第八章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第一节蛋白质的酶促降解第二节氨基酸的降解与转化第三节氮素循环第四节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食物蛋白组织(酶、蛋白、激素等)消合分氨基酸来龙去脉化成解吸收氨基酸库转化排转氨作用非蛋白含氮物质泄脱氨作用(嘌呤、嘧啶、胆碱、肌酸、烟酰胺、卟啉过剩的氨基酸-酮酸肾上腺素胆汁盐色素)糖或酮体三羧酸循环CO2+H2O+ATP,.,细胞内蛋白质降解的意义:组成防御机制清除不正常的蛋白质维持体内氨基酸代谢库蛋白质前体的裂解加工,第一节蛋白质的酶促降解,.,胞内蛋白质降解系统溶酶体系统(酸性系统)包括多种小分子蛋白酶,主要水解长寿命蛋白和外来蛋白。泛素系统(碱性系统)含有高分子量的蛋白复合物,主要水解短寿命蛋白和反常蛋白。,.,泛肽激活酶E1泛肽载体蛋白E2泛肽连接酶E3,泛素途径,.,泛素途径,.,第二节氨基酸的降解与转化,脱氨基作用氨基酸降解产物的去向,.,氨基酸的降解:,脱去的氨基尿素循环碳骨架TCA循环,.,1、转氨基作用2、(谷氨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3、氨的去向-尿素循环4、氨基酸碳骨架的代谢5、由氨基酸衍生的其他重要化合物,第二节氨基酸的降解与转化,.,1、转氨基作用,.,氨基酸1+-酮酸2氨基酸2+-酮酸1,1、转氨基作用,转氨酶,绝大多数氨基酸之脱氨基出自转氨基作用。具有优势接受脱下的氨基是a-酮戊二酸,新生成的氨基酸转变成谷氨酸。,.,转氨基作用通式:,.,转氨酶辅基:,.,氧化脱氨基联合脱氨基,2、脱氨基作用:,.,联合脱氨基作用:,NH4+,.,联合脱氨基(谷草转氨酶为中心),.,三、氨基酸降解产物的去向,如果机体能正常利用糖、脂。则氨基酸主要是用来:1、重新合成氨基酸。2、生成Asn,Gln。3、合成其它含N或非含N化合物(铵盐)。多余的氨基酸要进行分解代谢。,.,氨基酸的降解:,脱去的氨基谷氨酸尿素循环,.,3、氨的去向-尿素循环:,定位:跨两个膜区:胞质和线粒体。直接前体:精氨酸。,.,尿素循环,定位:跨两个膜区:胞质和线粒体。直接前体:精氨酸。,.,5、氨的去向-尿素循环,.,草酰乙酸,.,排氨作用:,.,氨基酸的降解:,脱去的氨基尿素循环碳骨架TCA循环,.,4、氨基酸的碳骨架的代谢:TCA循环,.,.,生糖氨基酸14种生酮氨基酸Leu(Lys)生糖生酮氨基酸IleLysPheTrpTyr,.,1、转氨基作用2、(谷氨酸的氧化)脱氨基作用3、氨的去向-尿素循环4、氨基酸碳骨架的代谢,第二节氨基酸的降解与转化,5、由氨基酸衍生的其他重要化合物,.,脱羧基作用羟基化作用,5、由氨基酸衍生的其他重要化合物,.,脱羧基作用:,.,脱羧基作用:,谷氨酸氨基丁酸色氨酸吲哚乙酸丝氨酸乙醇胺胆碱赖氨酸尸胺鸟氨酸腐胺,.,羟基化作用:,.,氨基酸脱羧基和羟基化作用与生物活性物质的产生。,.,由氨基酸降解而衍生的其它重要化合物:,生物体内物质的降解并非一个被动的消耗过程,而是一个主动的利用过程。,.,第十一章蛋白质的酶促降解和氨基酸代谢,第一节蛋白质的酶促降解第二节氨基酸的降解与转化第三节氮素循环第四节氨基酸的生物合成,.,第三节氮素循环,一、自然界的氮素循环二、生物固氮三、硝酸还原作用四、氨的同化,.,一、自然界的氮素循环,N2,NH3,生物固氮,.,自生固氮利用光能进行氮素还原利用化学能进行氮素还原共生固氮根瘤菌,.,.,.,二、生物固氮,生物固氮的概念和意义及类型2.生物固氮反应及反应条件,.,一些微生物在常温常压下通过体内复杂的固氮酶系统把大气中的分子态氮转化为有机体可利用的氨态氮的作用过程。,生物固氮,.,.,固氮酶复合体:,.,固氮反应所需条件:,充分的能量(ATP)供应;强的还原剂;厌氧环境。,.,三、硝酸还原作用,植物根系从土壤吸收的主要是硝态氮,有二种酶参与将硝态氮还原成为氨:NO3-硝酸还原酶NO2-亚硝酸还原酶NH4+2e-6e-在植物体内硝酸还原发生在根和叶内,但种子萌发或植株缺氧时主要在根部进行。,.,三、硝酸还原作用:,NO3NO2NH4,2e,6e,硝酸还原酶,亚硝酸还原酶,-,-,-,-,+,.,第三节氮素循环,一、自然界的氮素循环二、生物固氮三、硝酸还原作用四、氨的同化,.,四、氨的同化生物体利用3种途径把氨转化为有机化合物(一)谷氨酸与谷氨酰胺的形成:(二)氨甲酰磷酸的形成:,.,N2NH4,+,?,(一)谷氨酸与谷氨酰胺的形成:,.,1.谷氨酰胺合成酶途径,转氨基作用,谷氨酰胺合成酶,谷氨酸合成酶,a-酮戊二酸,.,2.谷氨酸脱氢酶途径:,.,(二)氨甲酰磷酸的形成:,氨甲酰磷酸合成酶:,氨甲酰磷酸合成酶:,尿素循环(体内氨的排除),谷氨酰胺提供氨基(氨的同化:嘧啶合成),.,第三节氮素循环,一、自然界的氮素循环二、生物固氮三、硝酸还原作用四、氨的同化,.,第四节:氨基酸的生物合成,N2NH3Glu?,.,转氨基作用:,.,所有生物都通过谷氨酰胺合成酶和谷氨酸合酶形成谷氨酰胺和谷氨酸;谷氨酰胺和谷氨酸作为氮的供体,用于合成其它的氨基酸。,.,NH3氨基酸合成等GluGlnGlua-酮戊二酸,生物固氮硝酸盐还原,谷氨酸通过转氨基作用为氨基酸合成提供氨基,.,转氨基作用的意义:,.,五、氨基酸的生物合成,非必需氨基酸:体内可合成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机体不能合成的氨基酸,必需从食物中摄取,有八种:赖、缬、异亮、苯丙、蛋、亮、色、苏氨酸半必需氨基酸:婴幼儿时期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有两种:组氨酸和精氨酸。(赖蛋色苯精,二亮缬苏组),.,1、各种氨基酸的合成途径:,(1)丙氨酸族(2)丝氨酸族(3)天冬氨酸族,(4)谷氨酸族(5)组氨酸芳香氨基酸族,五、氨基酸的生物合成:,.,1、丙氨酸族:颉氨酸、丙氨酸和亮氨酸。共同碳骨架是糖酵解生成的丙酮酸。2、丝氨酸族:丝氨酸、甘氨酸和半胱氨酸。糖酵解的中间产物3-磷酸甘油酸。3、天冬氨酸族:天冬氨酸、天冬酰胺、赖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草酰乙酸。,.,4、谷氨酸族:谷氨酸、谷氨酰胺、脯氨酸和精氨酸。-酮戊二酸。脯氨酸和精氨酸通过谷氨酸合成。5、芳香族氨基酸:酪氨酸、色氨酸和苯丙氨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和4-磷酸赤藓糖。6、组氨酸ATP腺嘌呤的吡啶环与核糖衍生物5-磷酸核糖-1-焦磷酸缩合,形成磷酸核糖-AT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