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用药指导04温里类中成药.ppt_第1页
中成药用药指导04温里类中成药.ppt_第2页
中成药用药指导04温里类中成药.ppt_第3页
中成药用药指导04温里类中成药.ppt_第4页
中成药用药指导04温里类中成药.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节温里类中成药,寒证,表寒证,里寒证,寒从外来,素体阳虚,寒从中生失治误治,服寒凉太过损伤阳气,外感寒邪,解表方药,辛温解表,寒自内生,外寒直中三阴,深入脏腑表寒证治疗不当,寒邪乘虚入里,温里祛寒,回复阳气,温里方药,概念:温里类中成药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络等作用,能除脏腑经络间的寒邪,主要用于治疗里寒证。,外感,内生,中焦,里寒证,经脉,阳衰阴盛,温中散寒,回阳救逆,温经散寒,证状分析:,中焦虚寒运化失常,腹痛喜温喜按,食欲不振,甚则吐泻,四肢不温,口淡不渴,舌淡苔白。,人参(气旺则阳亦复),补气健脾,健脾燥湿,益气和中,调和诸药,干姜,白术,甘草,(脾为湿土,喜燥而恶湿),温中祛寒,温中祛寒理中丸,组成:干姜党参白术炙甘草功能主治:温中祛寒,健胃。临床应用:脾胃虚寒证1胃痛2呕吐3泄泻,辩证要点:,脾阳不足:畏寒肢冷、脘腹绵绵疼痛、喜温喜按脾胃虚寒,升降失常:食少、呕吐、腹泻舌淡,苔白,脉细,附子理中丸,【组成分析】附子、干姜-温阳祛寒君党参-补中益气臣白术-健脾燥湿佐甘草-补脾调药使,【功能与主治】温中健脾。,用于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泄泻,手足不温。,温中和胃。用于胃阳不足,湿阻气机导致的胃痛,痞满,纳呆。,【组成】白术茯苓香附砂仁藿香半夏陈皮木香豆蔻枳实厚朴甘草,香砂养胃丸,【功能主治】,【使用注意】1.本品适用于脾胃虚寒证,临床应用以脘腹冷痛,肢冷畏寒为辨证要点。2.用于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急慢性胃炎、慢性结肠炎等见上述证候者。,良附丸,【功能与主治】温中理气。用于寒凝气滞,胃痛,腹痛,胁痛。特点:实寒证胃、腹痛急暴,得温痛减,遇寒加重。,【组成】高良姜香附(醋制),病案:患者,男,51岁。症见胸膈满闷,不思饮食,肢体沉重,怠惰嗜卧,下利便溏,苔白厚腻。要求:根据症状作出初步诊断,并推荐适宜的中成药。,【组成】人参麦冬五味子,【功能主治】,益气复脉,养阴生津。用于气阴两亏,心悸气短,脉微自汗。,益气复脉生脉饮,【组成分析】人参-补气生津君麦冬-养阴润肺臣五味子-敛肺止汗佐三药合用,益气养阴,生津止渴,敛阴止汗,使气复津生。,【辩证要点】临床以体倦,气短,咽干,舌红,脉虚为辩证要点。【临床应用】1胸痹;心悸。2温热、暑热,耗气伤阴证。3久咳伤肺,气阴两虚证。,【组成】黄精党参三七琥珀甘松,稳心颗粒,【功能主治】,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用于气阴两虚,心脉瘀阻所致的心悸不宁,气短乏力,胸闷胸痛。,【使用注意】1.本品适用于气阴两虚证,临床应用以心烦,神疲乏力,舌暗,脉细为辨证要点。2.用于治疗室性早搏、房性早搏等心律失常见上述证候者。,参附注射液:红参、附片功能主治:回阳救逆,益气固脱。主要用于阳气暴脱的厥脱症(感染性、失血性、失液性休克等)。,注意:本品不宜与中药半夏、瓜蒌、贝母、白蔹、白芨及藜芦等同时使用。,作业:,?1、稳心颗粒为什么能治疗心律失常?,作业2:胃痛分型荐药:,中虚脏寒:疼痛绵绵,喜温喜按。寒邪内阻:疼痛急暴,得温痛减。气滞(血瘀):胀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