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处理程序培训.ppt_第1页
食物中毒处理程序培训.ppt_第2页
食物中毒处理程序培训.ppt_第3页
食物中毒处理程序培训.ppt_第4页
食物中毒处理程序培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一、调查处理前的经常性准备,(一)建立制度,明确职责,(二)必要的准备工作,(一)一般报告制度(二)紧急报告制度(三)食物中毒报告的管理,二、落实食物中毒报告制度,发生单位/治疗单位,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同级人民政府,上级卫生行政部门,(一)一般报告制度,(二)紧急报告制度(6h内上报),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同级人民政府,上级卫生行政部门,1、中毒人数超过30人时,(二)紧急报告制度(6h内上报),2、中毒人数超过100人或死亡1人以上3、中毒发生在学校、地区性或全国性重要活动期间,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同级人民政府,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机构,监测机构,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市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市级人民政府,县级人民政府,国务院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单位,1h,2h,2h,2h,2h,2h,2h,2h,2h,三、诊断标准及技术处理总则,(一)诊断标准,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中毒病人的潜伏期特有的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二)处理总则,1及时报告当地卫生行政部门2对病人采取紧急处理3对中毒食品控制处理4中毒场所消毒处理,四、调查处理程序与方法,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食品卫生监督程序食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总则食物中毒事故处理办法食品中毒调查报告办法等,步骤,步骤1:报告登记步骤2:赴现场前准备工作步骤3: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工作步骤4:现场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步骤5:样品的实验室检验步骤6:资料的技术分析步骤7:事件的控制和处理,步骤1:报告登记,1、做好登记询问并登记食物中毒报告登记表通知报告人保护现场、留存样本2、及时报告立即直接向本单位领导汇报,并提出处理建议或意见;本单位领导接到报告后,应及时做出决策,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步骤2:赴现场前准备工作,1、成立调查组2、清点采样工具3、清查执法文书4、准备取证工具5、复习或查阅相关食物中毒资料6、通知实验室做好相关检测的准备7、调集车辆,步骤3:到达现场后第一时间工作,1、核实信息:包括食物中毒的严重程度、发展趋势、以及所采取的措施及效果;2、控制态势:包括协助救治病人、控制食物、保护高危人群;3、分工协作:包括流行病学个案调查、食物和环境调查、实施行政控制措施等方面;4、及时报告:向本单位领导或派遣部门报告现场食物中毒情况及拟采取的措施。,步骤4:现场卫生学、流行病学调查,1、流行病学个案调查2、现场食物和环境调查3、采集样品4、收集相关信息,1、流行病学个案调查,调查对象:病人和进食者调查内容:食物中毒事故个案调查登记表调查目的:确定病例数、共有的临床表现确定是否为食物中毒及可疑餐次、食物,提出印象诊断指导进一步抢救、控制及调查注意事项重视首发病例注意通过对发病者和未发病者进食差异进行比较注意与非食物中毒的鉴别诊断,2、现场食物和环境调查,对食品生产经营的场所、设备、工具、食物及其生产经营过程进行现场检查或勘查,搜索造成食物中毒的污染问题;制作可疑食物生产或加工的工艺流程图,并依据HACCP原理,分析造成食物中毒的污染点及原因;对食品从业人员进行询问调查。,步骤5:样品的实验室检验,及时送检、检验及报告合理推断、重点筛查,步骤6:资料的技术分析,1确定病例2对病例进行初步流行病学分析3分析事件的可能病因4、作出综合判定,步骤7:事件的控制和处理,1尽快采取控制措施,防止食物中毒的扩大2指导中毒食品销毁,环境及物品消毒4确认责任并进行处理,提出预防措施和建议5撰写并留档食物中毒调查专题总结报告及时填报食物中毒调查报告表,案例讨论,1、食物中毒发生简介,市卫生监督所于1996年8月5日晚8时接到医院值班医生王关于发生疑似食物中毒的电话报告。报告称:该医院收进了71余名疑似食物中毒病人,这些病人都是某高校某期同学。,1、食物中毒发生简介,讨论问题1:怎样做到一旦发生食物中毒,能立即出动?讨论问题2:如果你是卫生监督人员,接到电话应立即怎样做?,2、现场工作步骤及内容,(1)妥善安置病人:监督员到达现场后,了解到该医院已接收71名病人,床位已满,还有些病人急需入院,于是向市卫生局汇报,随后由卫生局进一步安排了40名病人到另二处医院住院,这样,所有病人都得到了安置。经了解,医院对病人的救治措施基本符合食物中毒急救常规,于是监督员转向其它工作。,2、现场工作步骤及内容,讨论问题3:食品卫生监督员在中毒现场对病人负有什么责任,如何工作?,2、现场工作步骤及内容,(2)调查判定本次事件是否食物中毒:监督员询问病人中毒情况,并一一登记在调查表内。了解到本次中毒共111余人,都是大学同期同学,同学会中午在海鲜酒店吃了大量海鲜,病人均在48h内发病,以腹部阵发性绞痛,腹泻为主,粪便为水样便,部分病人出现洗肉水样血水便。并伴有呕吐、发烧。初步印象是一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同时提请各医院医生参考此印象诊断进行抢救治疗。,2、现场工作步骤及内容,讨论问题4:在现场尽快判定是否食物中毒及得出印象诊断有何重要性?,2、现场工作步骤及内容,(3)调查确定致病餐次和可疑食品:监督员经过调查询问,认定中毒病人都是同学会聚会的同学,都在海鲜酒店嘱过海鲜。进一步调查发现,发病者绝大多数是男同学,女同学很少。原因是一位女同学发现凉拌海蜇皮有异味。她一说,绝大多数女同学都不吃这个菜,而男同学则不以为然。所有吃过凉拌海蜇皮的人都发病,而未吃者无一发病。查询疫情资料证明,近期当地没有类似临床特征的传染病流行。由此认为,发病前中午是中毒餐次,首例发病潜伏期只有4h,大部分病人均在食物后18h发病,“海蜇皮”是可疑中毒食物。,2、现场工作步骤及内容,讨论问题5:如何确定可疑餐次、可疑食物?,2、现场工作步骤及内容,(4)中毒现场处理:为防止食物中毒再次发生,根据上述印象诊断,通知海鲜酒店,停止销售及食用“海蜇皮”,并就地封存;并通过进货渠道,找到卖海哲皮的摊点,并就地封存。,2、现场工作步骤及内容,讨论问题6:此项现场处理及封存可疑中毒食品有何重要性?,3、中毒病人临床症状,潜伏期:共调查111例中毒患者潜伏期,分布如下潜伏期612182430364248患者数25422386322累计频数25679098104107109111累计频率22.560.481.188.393.796.498.2100(%)问题7:平均潜伏期为多少?,P:中位数L:中位数所在组的下限I:组矩f1:中位数所在组的频数f2:中位数所在组之前的累计频数,3、中毒病人临床症状,3、中毒病人临床症状,症状:202名同学聚餐,其中进食海蜇皮者120人,111例发病,患者症状统计见表。在78例发热病人中37.539.5者75例。腹痛性质最初为似胃痉挛般上腹部痛,发病56h后疼痛加剧,以脐周绞痛为特点。腹泻次数最多达每天十余次,多为水样便,20例于腹泻后期出现出现洗肉水样血水便,少数有粘液或粘血便,但没有里急后重症。病程24日,因抢救及时,无一例死亡。,问题8:计算罹患率,3、中毒病人临床症状,讨论问题9:根据临床表现,可诊断为哪种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怎样与细菌性痢疾相区别?,4、对可疑食物的流行病学调查,经调查,该酒店是前一日(4日)上午从海鲜摊点购买的海哲皮。该摊点因销售不畅,余下20kg海哲皮一直放在水池内(无冷藏设备),该酒店买回10kg海哲皮后,又在室温下存放了24h。因同学会就餐人多,炊事人员只是简单用清水一泡,捞出后加点佐料就端上餐桌。调查时摊点还剩10kg海哲皮,酒店还剩5kg,已就地封存。,4、对可疑食物的流行病学调查,讨论问题10:海鲜销售摊点和酒店为保证食品卫生质量,应有哪些要求?,5、采样与检验,食品卫生监督人员以无菌操作,采集了海鲜销售摊点、酒店剩下的海哲皮及餐桌剩下的海哲皮各一份,呕吐物6份,病人发病时血液及同一人天后血液、粪便各15份。以上样品均经加注标签,编号,严密封袋,并附加采样时间、条件、重点怀疑病原(副溶生弧菌),签字后专程送至实验室。实验室按肠道致病菌检验常规,经增菌、分离、纯培养,生化检验、血清学鉴定,从所有海哲皮及病人吐、泻物中均检出了副溶血性弧菌。15份病人血清对本菌凝集效价均比发病当时显著升高,均增至1:401:320。,5、采样与检验,讨论问题11:在食物中毒调查处理过程中如何采样?,6、确诊及结论,根据中毒发生经过,病人临床表现,可疑食品的现场调查,发病的流行病学调查以及实验室检验结果,确认本次事件是由污染副溶血性弧菌的海蜇皮引起的细菌性食物中毒,中毒的直接原因是海鲜酒店和海鲜销售摊点违反不得出售腐败变质食品和食品经营部门必须有冷藏设备的规定;违反了食品卫生法第九条、第(三)款关于禁止产经营含有致病性寄生虫、微生物的食品的规定。,7、事件控制和处理,(1)对全部封存的海哲皮一律在食品卫生监督员的监督下予以销毁;凡接触海蜇皮的工具,容器等均放在锅内用水煮沸5分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