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的演变PPT幻灯片课件_第1页
书的演变PPT幻灯片课件_第2页
书的演变PPT幻灯片课件_第3页
书的演变PPT幻灯片课件_第4页
书的演变PPT幻灯片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的演变,三年级八班-,目录,2,1书籍,人类的进步是踏着书籍的阶梯不懈攀爬的过程。,3,书的演变,高尔基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你一定知道现代的书是什么样子的,但是,你了解我国古代的书是什么样子呢?未来的书又是什么样子呢?下面请王子睿同学用一首古诗带领我们走进书籍之旅吧!,4,01,背诵古诗,5,齐读古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朱熹,6,鉴,徘,徊,鉴定,徘徊,徘徊,jin,pi,hui,生字学习,q,渠,水渠,7,半亩方塘像一面镜子被打开。天光和云影一齐映入水塘,不停地晃动。,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诗歌大意,8,“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作者将半亩方塘比喻成为书,将“天光”和“云影”比喻书中的知识。,诗句赏析,9,“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水之所以清澈,是因为源头有流动的水不断注入。由此而引申到-人要心灵澄明,就得认真读书,时时补充新的知识。因此,这句诗常常用来比喻要不断读书学习,才能达到新的境界。,诗句赏析,一首诗读完了,下面请刘梓涵同学带领我们了解书籍的出现和演变吧!,10,02,书籍的出现与演变,11,1文字的出现,中国最早的汉字出现在商朝,叫甲骨文,因刻写在龟甲兽骨上而得名。后来人们在青铜器上铸刻文字,从而形成了金文。,刻木记事,甲骨文,要了解书籍的起源,首先得从汉字说起。,12,2汉字的演变,汉字经过了6000多年的变化,其演变过程是: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楷书行书。左边就是汉字的演变过程。,汉字的演变,13,3书的起因,书籍是文字的载体,他赋予了文字的传播、传存、发展和创新。因此,文字出现后,书籍也因此应运而生了。,14,4书籍的形式,最初的文字传播形式:甲骨、青铜器、石头等。对应的文字是甲骨文、金文。特点:最古老。,15,5书籍的形式,中国的书籍形式,是从简策开始的。简策始于商代(公元前14世纪),一直延续到后汉(公元2世纪),沿用了1600年。用竹做的书,古人称作“简策”用木做的,古人称为“版牍”这种书历时时间最长,它的优点:容易保存,记载信息量大,易于传播;它的缺点是很沉重。,16,5书籍的历程,版牍:用木做的书,简策:用竹做的书,17,5书籍的形式,帛书出现在春秋时期,帛书是由白色的丝帛为材料写成的书。它的优点是轻便,易于携带,它的缺点是太昂贵,不易普及。,18,5书籍的形式,纸书:纸,早在公元前就出现了,由于质量太差,无法使用,直到蔡伦发明了造纸术,使纸的质量和产量大大提高,这时的书还是用手抄写的,产量受到了限制。直到唐朝时期,书才利用雕版印刷,到了宋代,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纸书的发展达到了巅峰时期。,19,5书籍的形式,随着科技的发展,书籍也以多种形式呈现:,现在已经有了会“唱歌”的书;供盲人“看”的书;供失聪者“听”的书;电子书;微缩图书,形体小而容量大。可以想象,未来的书籍世界,将是一个更加五彩缤纷的迷人世界。,20,5书籍的历程,随着科技的发展,书籍也以多种形式呈现:,同学们请看,这是会说话的书这是盲人看的书这是电子书。,书籍的发展历程几千年,并且在不断发展,伴随着历史不断成长,他的成长艰辛而又伟大。下面请何颜彤同学去了解对书籍发展起到重大作用的伟大发明吧!,21,03,伟大的发明,22,4伟大的发明,1造纸术的发明:,【东汉】蔡伦,公元88年(东汉永和九年)发明了造纸术。一次偶然在郊外看见茂密的树再度触发了他造纸的灵感。他命人剥取大量树皮,磨成浆粉,经高温蒸煮,然后以固定尺度木模,造成纸型,再曝晒、风干,终于造出了纸。我国的造纸术先传到朝鲜、越南,再传到日本,后又传到阿拉伯、欧洲,400年后传到美洲。纸的发明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被列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使中国跻身闻名古国。,书籍的发展离不开关键的两个环节:,23,4伟大的发明,1造纸术的发明:,书籍的发展离不开关键的两个环节:,24,4伟大的发明,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一千三百年前的隋末唐初,我国已发明了雕版印刷术。,雕版印刷术,直到公元11世纪,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标志着中国书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书籍的发展离不开关键的两个环节:,25,5伟大的发明,26,4伟大的发明,27,4伟大的发明,中国的四大发明有两项对书籍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造纸术、印刷术)在未来的二十一世纪,将又是书籍演变史上一个崭新的时代。中国又将会在书的演变中扮演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28,4伟大的发明,随着科技的发展,书籍也以多种形式呈现:,可以想象,由于纸是树木做的,而环保对人类来说也越来越至关重要,所以,纸质书终将会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将会是什么呢?同学们,我们拭目以待吧!,在书籍的历史中,我讲了两个伟大的发明,下面请王艺霖同学给我们讲一讲名人的读书方法吧!,29,名人读书法,04,30,5名人读书法,教育家说书是智慧的钥匙;文学家说书是人类的补品;史学家说书是进步的阶梯;探索者说书是通向彼岸的船;学生们说书是不开口的老师;-,不同的人,对书有不同的认知:,31,5名人读书法,名人读书法之马克思:,第一,读书喜做摘要和笔记。第二,坚持有规律性的读书生活。第三,紧张的阅读和轻松的阅读有机结合。,32,5名人读书法,名人读书法之毛泽东:,毛泽东毕生珍惜时间,博览群书。其中“三复四温”式阅读和“不动笔墨不读书”是他主要的读书方法。毛泽东在青年时代读书时即有“读得多,想得多,写得多,问得多”的习惯。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一一苏轼,33,5名人读书法,名人读书法之鲁迅:,一是泛览,提倡博采众家,取其所长。二是硬看,对较难懂的必读书,硬着头皮读下去,直到读懂钻透为止。三是专精,选择自己喜爱的一门或几门,深入地研究下去。四是活读,读书要独立思考,注意观察并重视实践。,34,5名人读书法,名人读书法之华罗庚:,“厚薄”法。华罗庚把读书过程归结为“由厚到薄”、“由薄到厚”两个阶段。当你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掌握了全书的精神实质后,读书就由厚变薄了。如果在读书过程中,你对各章节又作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加添注解,补充参考资料,那么,书又会愈读愈厚。因此,读书就是由厚到薄,又由薄到厚的双向过程。,名人的读书方法多种多样,归根结底,就是“勤奋”二字。书对于我们重要吗?我们要怎样读书呢?下面请邓子洋同学给我们谈谈吧!,35,总结,同学们,苏轼诗曰:“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万卷始通神”。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一座宝藏。它能使我们头脑丰富起来,知识渊博起来。让我们热爱书吧它是知识的泉源!只有它才能够使我们在精神上成为坚强、忠诚而有智慧的人。让我们去热爱它吧,读它是一种享受,“读一本好书,就像交了一个益友。”我们要多读书:读经典美文,能够陶冶我们的情操,提高素养、完善人格;读幽默趣文,能够使我们的性格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