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代由于交通不便,通讯极不发达,亲人朋友之间往往一别数载难以相见,故古人特别看重离别。而诗人的情感天生敏捷,故而触之于怀,发而为诗,以独特的人生经验和艺术表现形式,道出常人所不能言的离情别绪。空间的隔离感、时间的距离感、心理的距离感使送别诗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一、送别诗的魅力距离产生美,出行原因大体可分为赴考、出使、迁谪(宦游)、征戎、商旅、归隐等。,古代诗歌鉴赏专题,送别诗鉴赏,二、送别诗的诗题特点:送别诗诗题往往是“送(多写其名,也有官职加人名的)归(之、游、还、入、赴、迁等)某地”“留别(别)”/“赠”唐代许多诗人在诗题中往往并不记具体的离别的对方。如李白渡荆门送别、送友人、梦游天姥吟留别、金陵酒肆送别、送友人入蜀、白雪歌送友人等。,你知道古人送别之际常会做哪些事吗?1.折柳赠别2.唱歌送别3.饮酒饯别,送别王之涣杨柳东风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离别多。,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古人送别习俗:,折柳送别,1、千丝万缕的柳条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的离愁非常相似。,2、“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3、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折柳送别习俗产生原因:,饮酒饯别,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人分千里外,兴在一杯中”“相看不忍别,更进手中杯”“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李白,唱歌送别,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正当今夕断肠处,骊歌愁绝不忍听。(李白)(骊歌是一首离别时唱的歌)“阳关三叠”是唐代流传久远的离别之曲。“朝闻游子唱离歌”(李欣)“劳歌一曲解行舟”(许浑)(劳歌原指在劳劳亭送客时唱的歌,后遂成送别歌的代称),三、送别诗中的意象,二、时空类意象,1、离别诗中多出现傍晚和月夜等时间意象。2、离别诗中多出现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送别诗常见意象,地点:长亭、南浦、古道、渡口时间:傍晚、月夜物象:芳草、晚风、柳树、笛声、远山、浊酒,“长亭”、“南浦”、“柳”、“芳草”、“酒”等别离主题赖以生发的意象,往往被作家们交织在同一首作品中,共同负起烘托、渲染或写照、象征离愁别恨的使命。,空间意象:,长亭,是古人在大道上专为行人休息所设的亭子,人们常在长亭送别,从而使得长亭这一自然景观常常出现在与送别有关的作品中。谢亭,又名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任宣城太守时所建,他曾在此送别朋友范云,后来谢亭就成了宣城的送别之地,灞陵亭,在长安东南三十里处,那里原有一条灞水,又因汉文帝葬在那里,遂称灞陵,唐代时人们送朋友出长安,常在那里分手;南浦,一是指专有的地名,一是指某一地区中位于这个地区南侧的水浦,再一个是指河流的分口处,,长亭、谢亭、灞陵桥(亭)、南浦、劳劳亭、渡口、古道,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长亭,(南浦),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白菩萨蛮,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地方表示送别,此后就成为专有的送别之地。,古时在城外路旁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供游人休息和送别。后来“长亭”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当然,古人水边送别并非只有在南浦,但由于长期的民族文化浸染,南浦已成为水边送别之地的一个专名了。,古代驿道旁置亭,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送别亲朋好友时往往在亭中设酒饯行,所以长亭也就成了一个抒写离情别绪的意象。如李白菩萨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中“寒蝉凄切,对长亭晚”等。,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劳劳亭歌李白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注释:劳劳亭又名新亭,距建康(南京)大约十五里左右,是沿长江顺流而下的必经之地。送别之人常在此驻足,目送行人渐行渐远。后来,劳劳亭便成了离别感伤的代名词。,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谢亭李白谢亭离别后,风景每生愁。客散青天外,山空碧水流。注释:谢亭又称谢公亭。在宣城北面,是南齐诗人谢眺所建。后来谢亭成为宣城著名的送别之地,也便成了离愁的代名词。,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灞陵行送别李白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上有无花之古树,下有伤心之春草。注释:长安东南三十里处有一条灞水,汉文帝葬于此,遂称灞陵,水边有灞陵亭。唐代人们出长安东门相送亲友,常在这里分手。因此灞陵亭在唐诗里常和别离联系在一起。,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注释: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南浦别白居易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注释:唐朝水运发达,大运河与众多的河湖构成四通八达的水网。行旅之人出门大多乘船。“南浦”即南面的水滨,是著名的水滨送别地。像长亭一样成为唐代送别之处的代名词。,长亭、渡口、南浦等空间意象,时间意象:,黄昏:把离别与夕阳、日暮联系在一起,表达浓浓的离情,如孟浩然在宿建德江中所说的“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月夜: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多情的象征义,因而诗人常借月抒怀。如“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秋:“自古逢秋悲寂寥”,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黄昏、月夜、清晨、秋,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孟浩然送杜十四之江南,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夕阳,送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语。并非唐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相协调(情景交融)。并且,傍晚时候会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反衬)。,“傍晚”等时间意象,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的,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再则,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唐人常借月抒怀。通过月亮的烘托,抽象的别情更显得动人深长。,“月夜”等时间意象,“自古逢秋悲寂寥”(刘禹锡秋词二首),古人在对秋景的注视中感觉到时光的流逝,感受到人生的短暂和易老,“秋”能使志士失志,对现实失望,对前途悲观。遇秋而愁已成为古代文人的一种普遍文化心理。像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登高),在暮年面对巫山巫峡的秋色,作者感到了知交零落、壮志难酬,国势衰落,不禁发出“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秋兴八首)的感叹,抒发了自己的忧国之情和孤独抑郁之感。秋代表了萧条凄清,代表了寂寞抑郁,是送别诗中惯用的意象。,“春”、“秋”等时间意象,环境意象:,柳:.千丝万缕的柳条、纷纷扬扬的柳絮随风舞动与离人千丝万缕、斩不断、理还乱,是离愁非常相似。.“柳”与“留”谐音,因此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酒:古人离别多设宴,故许多离别诗,都飘散着酒香,酒里充盈着亲情、友情、故园之情、感时之情。春草和流水:诗人常以连绵不断、远接天涯的春草和流水来比喻无穷无尽离愁,如李煜的清平乐中“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欧阳修的踏莎行中“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杨柳、柳絮、杨花,孤帆、流水、寒蝉、船(舟)、阳关、古道、夕阳、西风、美酒、春草,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离愁别绪游子思妇、好友相别杨花,暮春时节,漫天飞舞,飘飘洒洒,给人一种飘忽不定、漂泊不归的感觉,最容易勾起离别者的愁绪。杨柳(柳、杨)“柳”者,“留”也,柳枝依依缠绵悱恻,离愁别绪送别怀人“柳”者,“留”也,“柳”“留”二音相谐,因而“折柳”相留,表示情真意切的惜别之情。古人取其义表示眷恋不舍,以柳相留,故有“折柳赠别”的习俗。,大雁(雁、飞鸿)雁姿雄壮,春秋迁徙,鸿雁传书雄浑悲壮,思乡之情,书信来往壮士、游子、怀人。雁是候鸟,春秋迁徙。秋天,大雁仿佛在奋力飞回故巢。这种景象每每牵动游子的思乡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浓浓的乡愁和对亲人的思念之情。鸿雁传书。我国古代有“鸿雁传书”的故事,故鸿雁在古代诗文中常代指书信。,杜鹃(杜宇、布谷、子规)叫声凄切悲凉凄清忧愁忧思、羁旅思归(1)杜鹃花则传为杜鹃血染成。后世即以杜鹃啼血来喻悲苦之情,或多用作离愁的寄托。中国几千年一代代文人墨客,已经把杜鹃鸟定位为一种悲鸟,一种悲愁的象征物。(2)由于其叫声古人认为有“不如归去”的意象,又与思乡念家的情感相连。,酒促人亢奋,引人抒怀富于想象,借酒抒情豪放洒脱,借酒浇愁,流水流水不返,延绵不绝时光易逝,情意绵绵怀古思念、爱恨情长(1)子在川上日:“逝者如斯夫?”流水一去不复返,故古人常以流水喻时光的流逝,慨叹时光易逝,生命苦短。(2)悠悠流水,延绵不绝,千年未变,诗人常以流水喻感情的绵远、悠长、无尽。,夕阳(斜阳、落日)凄凉失落,苍茫沉郁,怀古幽情游子、思妇、壮士、思乡怀古唐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则多给人予凄凉、沮丧和失落之感。古代游子思妇们就特别善用夕阳来抒发他们的情思。,秋:秋万物凋零英雄美人迟暮英雄、美人秋满目苍凉思乡怀人游子、思妇秋天高云淡一心胸壮阔壮士、良臣(1)秋天万物凋零,似乎意味着生命的终结,古人常借秋悲叹英雄迟暮,人生苦短。(2)满目苍凉的秋色:秋风、秋月、秋花、秋天的梧桐、雁声乃至夕阳的楼台常常勾起游子思乡、闺妇怀人的情思,故古人常借秋抒发离别之苦、思乡之情。,月:月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游子思妇月连结古今,连结异地感叹时光流逝,追思历史豪放洒脱者游子思妇,彻夜难眠,惟有天上的明月相伴,此时,月亮的清清冷冷跟游子思妇内心的寂寞冷清揉和到一块。再加上在自然界中,月明月阴,月圆月缺与圆满、欠缺相关联。因而诗人笔下的月便常常与悲欢离合的情感相联系了。,长条故惹行客,似牵衣带话,别情无极。周邦彦六丑,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柳,古人有折柳送别的习惯,这一古老的风俗最早出现于汉代,汉乐府有古曲折杨柳歌:“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此习俗产生的原因大体有三:,“柳”者,“留”也,二者谐音,因而折柳送别有挽留、惜别、不舍之意。,纤柔细软的柳丝则象征着情意绵绵,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之情。,柳枝有随地而生的习性,折柳相赠还有祝愿友人在异地他乡生活顺利、欣欣向荣之意。,问人间,谁管别离愁?杯中物。辛弃疾满江红,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酒,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李煜清平乐,古典文学别离意象之:,芳草,在唐宋诗词中,漫漫无边际的离离芳草寄托了多少文人的别情离绪、思旧念旧之情。,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喻离别的愁绪,让人看到离情的生生不息。,“一年一度春草绿”,草随时序而流转,易于触动久别的忧思。,在空间的展布上,碧草连天,似将人的思念引向远方,遥无涯际。,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送别诗中常出现傍晚月夜等时间意象。莫非古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傍晚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离情别绪(反衬),月光给人的感觉是朦胧、迷离、苍凉,这与深邃悠长、委婉忧伤的离情别绪是一致的(情景交融),月亮含有思乡、思亲的象征义,因而古人常借月抒怀(烘托),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与别离这种忧伤的情感相协调(情景交融),离别诗的风格类型,1、哀伤凄婉。2、慷慨豁达。3、坦陈心志。,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思考: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1、景物:“春江渺茫”“日暮”。2、三四句替远去的友人设想:日暮之时会停泊在哪里呢?到那时,人生地疏,天涯一孤客是多么的令人哀伤啊!,哀伤凄婉,参考答案:渺茫春江与一片征帆形成强烈对比,阔大的背景衬托出征帆的渺小,由此引发作者对征帆日暮之时找不到停泊处所的担心,表现了诗人对朋友关心担忧之情。前三句写景,饱含感情,末句卒章显意,“断人肠”直抒别情,将依依惜别的哀伤之情上升到顶点。(抓意象绘图景析手法悟感情),重送裴郎中贬吉州刘长卿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同作逐臣君更远,青山万里一孤舟。思考:作者如何表达惜别哀伤之情的?1、景物:“猿啼”、“暮江”、“孤舟”。情:“客散”、“伤心”、“逐臣更远”。2、反衬:“人自伤心水自流”,以流水的无情反衬人的伤心;“青山万里一孤舟”,以青山万里反衬孤舟。,哀伤凄婉,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本诗最后两句坦陈了作者怎样的心志。【诗文赏析】江雨苍茫中,诗人送别了即将回到洛阳的友人,虽然正处于众口毁谤的恶劣处境之中,但他看到的是水天相接的吴江楚山,心中明朗,并无一丝凄风冷雨,他托友人告知洛阳的亲朋们:他有的仍然是一颗纯洁的玉壶冰心。,坦诚心志,最后两句诗人自比冰壶,要从清澈无瑕的玉壶中捧出一颗晶亮纯洁的冰心以告慰友人(抓意象,绘图景,析手法),传达出诗人依然冰清玉洁、坚持操守的信念,表现了诗人开朗的胸怀和坚强的性格(悟感情)。,别董大高适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首诗使用什么表现手法?体现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慷慨豁达,本诗运用反衬的手法,哀景衬壮情(析手法)。诗的前两句写眼前之景,日暮黄昏,黄云千里,大雪纷纷,于北风狂吹之中,唯见高空断雁,用白描手法描绘了苍凉悲壮之景。三、四两句转到作者对友人体贴入微而又坚定不移的赠语(抓意象,绘图景),体现了诗人自信豪迈、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友人真诚的情谊和劝勉鼓励之情。(悟感情),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慷慨豁达,送杜十四之江南孟浩然荆吴相接水为乡,君去春江正渺茫。日暮征帆何处泊?天涯一望断人肠。,情感1:友人离去后的茫然、怅然若失。,别董大(情深意长的勉励)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已,天下谁人不识君。,情感二:对朋友未来的美好祝愿和宽慰,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情感3:情深意长的勉励,劝慰中带着难分难舍,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情感4:表明志节,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的送魏二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情感5:别后情境的想象、担忧与对友人的思念,赠汪伦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赠我情。,情感6:表明朋友间的友谊深厚。,送席大孟浩然惜尔怀其宝,迷邦倦客游。江山历全楚,河洛越成周。道路疲千里,乡园老一丘。知君命不偶,同病亦同忧。,情感7:诗人如在现实生活中遭逢坎坷,其送别诗常包含个人的身世之感。,身世命运之感,借送别言志。这类诗以送别为题,实际目的是借送别表达自己的志向或怀抱,多含身世之感。于易水送人一绝骆宾王此地别燕丹,壮士发冲冠。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四、送别诗中的情感,别离,是令人哀伤愁怨的,故古代诗人创作出了不少含悲忍泪的名篇;但别离所包含的感情又是复杂的,它表达的是一个丰富多彩的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目标医院面试
- 学生讲解血液循环
- 商场营销活动策划与执行
- 肾脏透明细胞癌影像学诊断
- 现代育儿理念讲解
- 人体有限元技术研究与应用
- 选字填空课程讲解
- 医学图像研0汇报
- 北京市海淀首经贸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联考试题含解析
- 现代医学核心知识体系概述
-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解读
- 新概念英语“第一册”单词对照表
- 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新生儿早期基本保健(EENC)概述(儿童保健课件)
- 加油站高处坠落事故现场处置方案
- 比亚迪汉DM-i说明书
- 心肾综合征及其临床处理
- 男性性功能障碍专家讲座
- GB/T 1040.3-2006塑料拉伸性能的测定第3部分:薄膜和薄片的试验条件
- 第37次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考务培训-课件
- 新生入学登记表新生入学情况表word模版
- 《高情商沟通》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