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危害及个体防护_第1页
职业危害及个体防护_第2页
职业危害及个体防护_第3页
职业危害及个体防护_第4页
职业危害及个体防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公司简介,FromChina,FromChina,职业危害及个体防护,呼吸职业危害,空气污染物(1)颗粒物(粉尘、雾、烟、微生物)(2)有毒有害气体及有机蒸气缺氧环境(受限空间),旋风除尘器,蒸汽包,鼓风机,水封切断阀,电捕焦油器,强制风冷机,间冷气,静电除尘器,煤气总管,水雾补滴器,加压风机,电捕轻油器,加煤机,干燥层,干馏层,还原层,氧化层,灰渣层,两段式冷净化煤气炉,上段煤气,下段煤气,主要包含:CO、H2、H2S、甲烷、轻质焦油、SO2、SO3、多环芳烃、烟雾,主要包含:粉尘,主要包含:CO、H2、H2S、甲烷、SO2、SO3、飞灰,CO性质简介,CO无色无味,中性气体,不易溶于水,熔点为-199,沸点为-191.5,标准状况下气体密度为l.25g/L,和空气密度(标准状况下1.293g/L)相差很小,这也是容易发生煤气中毒的因素之一。人体吸入后由于它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300倍,碳合血红蛋白解离比氧合血红蛋白慢3600倍,使血红蛋白失去传递氧的功能,造成组织缺氧。轻度中毒表现头痛、眩晕、心悸等,严重时心率和呼吸加快、深度昏迷,最终导致死亡。,CO中毒案例1:2000年12月12日,山东某石化公司的一名仪表工在维修一气动球阀时,发生CO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发生后,公司成立了事故调查小组进行调查取证。经分析认为事故原因为CO中毒,具体原因如下:(1)气动球阀密封垫片不严,造成高浓度的CO泄露,致使正在现场拆卸气源的仪表工赵某中毒;(2)仪表工赵某安全防范意识较差,按规定进行此类作业现场应有2人以上,赵某却独自1人到有毒有害岗位作业,且没有监护人,没有任何防范措施,属违章作业;安全规定明确要求,“到有毒有害区域进行作业,必须同时有2人以上,或必须有监护人,必须佩戴必要的防护器材,采取一定的安全措施”;,CO中毒案例2:2011年2月16日唐山市丰润区振东钢铁有限公司槽钢轧制车间3#煤气发生炉因风筒故障停炉检修过程中,1名司炉工通过人孔(直径500mm)查看炉内情况时,因吸入炉内残存煤气而中毒并掉入炉内,现场其他人员发现后,1名开坯工直接进入炉内救人也导致煤气中毒。现场其他人员立即拨打“119”电话求助,“119”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后将两人救出并立即送往医院救治,经抢救无效2人于当日7时30分死亡。,CO中毒案例3:2012年1月18日,西林钢铁集团阿城钢铁有限公司发生了一起一氧化碳集体中毒事故。公司1号高炉在上料过程中,出现故障,一氧化碳(助燃剂)自炉顶引孔泄露,致使在高炉上、下平台作业人员中毒。其他岗位的员工陆续去救助,在救助过程中,又有员工中毒,导致事故扩大,造成1人死亡31人中毒的事故。接到事故报告后,黑龙江省安监局局长杨宝田、哈尔滨市副市长王小溪、哈尔滨市安监局局长孙伯仁等领导及相关工作人员连夜赶赴事故现场和医院,协调部署事故处理等相关事宜。杨宝田表示,该起事故是由于违章指挥、盲目施救造成的,要彻底查清事故原因,严格追究有关人员责任,并对事故调查处理情况进行跟踪督查。企业要停产进行安全整顿。,工艺流程图,H2S性质简介,硫化氢(H2S)是硫的氢化物中最简单的一种。常温时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剧毒气体,应在通风处进行,使用必须采取防护措施。其溶于水(溶解比例1:2.6称为氢硫酸,硫化氢未跟水反应)、乙醇。密度:相对空气密度1.19(空气密度设为1)。稳定性:不稳定,加热条件下发生可逆反应H2S=H2+S。危险标记:4(易燃气体)。H2S是强烈的神经毒素,对粘膜有强烈刺激作用。,H2S中毒案例:1999年8月7日,某厂加氢裂化车间硫化氢管道泄漏,9点15分,一职工巡检时被熏倒。班长发现后,立即配戴防毒面具去施救。在救人过程中,因所戴防毒面具不能防硫化氢,故也被熏倒,造成两人死亡的重大事故。这起事故是职工巡检时没有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班长施救时错戴了防毒面具所致。,工艺流程图,粉尘,粉尘是指悬浮在空气中的固体微粒。习惯上对粉尘有许多名称,如灰尘、尘埃、烟尘、矿尘、砂尘、粉末等,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粒径小于75m的固体悬浮物定义为粉尘。在生活和工作中,生产性粉尘是人类健康的天敌,是诱发多种疾病的主要原因。,职业危害现状,全国超过2亿的劳动者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因素中,尘肺病是最主要的职业病,约占职业病病人总数的80%,近年平均每年报告新发病例1万多例到2015年,新发尘肺病病例年均增长率要由现在的8.5%下降到5%以内,基本控制重大急性职业病危害事故的发生;硫化氢、一氧化碳、氯气等主要急性职业中毒事故较2008年下降20%,主要慢性职业中毒得到有效控制,基本消除急性职业性放射性疾病,2015年计划100%查处职业病危害案2010年3月31日,呼吸性粉尘,粉尘的粒径一般在5微米以下;能够进入肺脏深层,并会永远停留在体内的颗粒物;导致各类尘肺病。,张海超开胸验肺,杯具?洗具?,隔离,送新风,工程控制措施-首选,如何选用合适的呼吸防护用具,根据作业场所空气污染物种类根据空气污染物浓度水平根据作业特点和环境条件根据与其它防护用品的匹配需要,呼吸防护用品选择因素,是,是,是,否,呼吸防护用品选择程序,GB/T2626-2006呼吸防护用品的选择使用与维护,*GB2626-2006对防颗粒物过滤材料的分级,K:颗粒物KN:Non-oil适合于非油性颗粒物;KP:Oilprotective适合油性和非油性颗粒物,用于油性颗粒物使用时间参照制造商建议,建议不超过40小时或30天,以提前到达者为准。,*GB2626-2006自吸过滤式防颗粒物呼吸器,呼吸器保护器种类,空气过滤式,供气式,随弃式,可更换式,全面型,电动送风式(PAPR),长管供气型(半面式/全面式/松配合/头盔头罩),携气式(SCBA),半面型,呼吸器种类及防护水平,免保养口罩,3MTM8511,3MTM8210,3MTM1860,3MTM9132,3MTM900X,3MTM9042A,当感觉呼吸阻力明显增加时,或当口罩脏污、破损时,应更换过滤元件;对油性颗粒物的防护,应根据法规规定和制造商的建议,及时更换滤棉,防颗粒物过滤元件的使用寿命,污染物的性质污染物的浓度佩戴者劳动强度环境的湿度,化学过滤盒的使用寿命,影响过滤盒使用寿命的因素:,防尘、毒面具,3000系列,6000系列,7000系列,7700系列,6800系列,7800系列,呼吸保护器种类,电动送风式,利用电池供电带动马达向面罩输送经过过滤的空气,既可防毒,又可防尘,重量轻,风量大,供至少一个工班使用。,呼吸保护器种类,长管供气系统,呼吸保护器种类,碳纤维复合气瓶4.7升至9升,气瓶压力表MSA特有,气瓶固定带调整方便,横向操作手柄操作方便,内置压力膜片安全可靠,安全可靠的减压器,声响报警哨,安全压力阀,缓冲橡胶块,超宽视野全面罩,外壳坚固的供气阀,柔性中压管,宽厚垫肩背着舒适,调节方便的肩带,360度旋转屏光压力表,宽厚腰带背着舒适,人体工学背板受力均匀,调整方便的腰带,供气式空气呼吸器,选择有LA安标认证证书的产品(6大类23种产品):防尘口罩、防毒面具、防毒过滤元件;防护眼镜、眼罩、焊接面屏;安全鞋安全帽防酸工作服、阻燃工作服。安全带/网国内生产产品还必须有QS认证。LA和QS都不涉及的产品:各类护耳器化学防护服化学防护手套,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管理,我国的个体防护装备(PPE)认证体系,QS认证,LA认证,特种劳动防护用品,查验LA标识代码,33,传统的纱布口罩就像一面滤网,将粉尘或其他颗粒物收集在网面上。一般而言,16层纱布口罩的最大孔径324微米,平均孔径为117微米,纱布口罩:不得作为防尘口罩使用!,在粉尘作业场所最常见的错误,卫生部2011年职业病防治法宣传周再次重申,纱布口罩与专业口罩防尘效果对比,面罩的清洗与存放,1.清洗前拆下滤料及阀片。2.使用温水或中性肥皂水,用软毛刷清除脏污,淋洗并风干。3.检查各部件是否完好,更换受损件。4.如果需要,更换滤料。5.从新组装好口罩。6.将干净的口罩防入塑料袋中,放置于个人的箱子中或指定位置保存。,工艺图,保护自己的健康,,谢谢!,就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的未来生活!,CO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一般不需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实行就业前和定期的体检。避免高浓度吸入。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粉尘现场应急监测方法室内空气品质检测仪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佩戴免维护型简易口罩,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带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别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手防护: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现场应急监测方法一氧化碳固定监测仪表或者便携式一氧化碳监测仪器,H2S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带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带空气呼吸器。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手防护:戴防化学品手套。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毕,淋浴更衣。及时换洗工作服。作业人员应学会自救互救。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它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工艺图,音频报警,检测按钮,显示屏,报警指示,气体进口,现场应急监测方法便携式毒性气体检测仪器,甲烷,甲烷是无色、无味、可燃和微毒的气体。甲烷对空气的重量比是0.54,比空气约轻一半。甲烷溶解度很小,20、0.1千帕时,100单位体积的水,只能溶解3个单位体积的甲烷。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健康危害:甲烷对人基本无毒,但浓度过高时,使空气中氧含量明显降低,使人窒息。当空气中甲烷达25%-30%时,可引起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呼吸和心跳加速、共济失调。若不及时远离,可致窒息死亡。皮肤接触液化的甲烷,可致冻伤。,甲烷中毒案例:2000年7月28日,福州山水科技园内建筑工地1名施工人员在孔桩下面收水样,突然倒下,现场人员发现后立即赶往救援,3名施工人员在无任何防护的情况下相继下去救人,但不幸也中毒昏倒。工地上其他人员急忙报警,附近的武警战士赶来,戴着非供氧式防毒面具在其他人监护下进行救人,但是很快也发生昏迷。最后由消防特警中队的武警战士,戴着供氧式防毒面具,穿着防化服,才将孔桩内的4名遇难者救出。4名作业人员因中毒时间过长,均已死亡。进入孔桩救人的武警战士,经送医院抢救后脱险。事故分析:事故发生后,经现场调查,孔桩室内空气毒物浓度检测结果:离孔桩口下6m左右,空气中甲烷含量高达39%,二氧化碳高达2.2%,氧含量仅为2.8%,同时还检出少量的其他有害气体。据此,证实这是一起因甲烷气体浓度增高,氧含量急剧降低,使作业人员发生急性突然发作性缺氧窒息导致死亡的事故。,SO2、SO3,二氧化硫(化学式:SO2)是最常见的硫氧化物。无色气体,有强烈刺激性气味。大气主要污染物之一,在许多工业过程中也会产生二氧化硫。由于煤和石油通常都含有硫化合物,因此燃烧时会生成二氧化硫。当二氧化硫溶于水中,会形成亚硫酸(酸雨的主要成分)。若把SO2进一步氧化,通常在催化剂如二氧化氮的存在下,便会生成SO3。这就是对使用这些燃料作为能源的环境效果的担心的原因之一。SO2无色,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密度比空气大,易液化,易溶于水(约为1:40)密度2.551g/L,(气体,标准状况下),危险性类别三星级侵入途径通过呼吸系统健康危害易被湿润的粘膜表面吸收生成亚硫酸、硫酸。对眼及呼吸道粘膜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大量吸入可引起肺水肿、喉水肿、声带痉挛而致窒息。,SO2中毒案例:1997年11月5日,某厂因硫酸生产不正常,经分析认为系统有堵塞,讨论决定停车检修。蔡某拿着堵漏工具、安全帽、防酸雨衣、安全带和一具过滤式防毒面具(配7#滤毒罐),爬上干燥塔后,从人孔进入塔内堵漏。此时,因焙烧炉温已降至560以下,蔡某指挥炉工启动风机,空烧升温。彭某抓住人孔内壁,感到气味很重,呛了一口,立即意识到情况不对,隐约听到一声倒地的声音,彭某试图冲进塔内救人,但因SO2气味很重,无法呼吸,只好向塔下其它人员呼救。待氧气呼吸器送到,分厂安全员配戴好后进塔将刘某背出,但终因毒物浓度过高,中毒时间长,抢救无效死亡。事故原因分析:防护不当。据事故发生后采样分析,干燥塔内SO2含量达13000mg/m3,远远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