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李浩【李浩书法作品】 李浩,1959年8月生于山东齐河。自幼酷爱书法,多年坚持临池。其毛笔书法始以欧阳询正楷、王羲之行书为本,纵向研究,探源书法衍化传承之命脉;横向研究,研磨众家之专擅。兼收并蓄,厚积薄发。尤其擅行草,其力道酣畅,潇洒秀丽。下面是为你的李浩书法作品,希望对你有用! 对于书法鉴赏,它需要具有一定的书法艺术素养及功力,否则便不能很好的进行书法艺术鉴赏。具体来说,书法艺术鉴赏可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1、从整体到局部,再由局部到整体。 书法欣赏时,应首先统观全局,对其表现手法和艺术风格有一个大概的印象。进而注意用笔、结字、章法、墨韵等局部是否法意兼备,生动活泼。局部欣赏完毕后,再退立远处统观全局,校正首次观赏获得的“大概印象”,重新从理性的高度予以把握。注意艺术表现手法与艺术风格是否协调一致,作品何处精采、何处尚有不足,从宏观和微观充分地进行赏析。 2、把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展开联想。 书法作品作为创作结果是相对静止不动的。欣赏时应随的创作过程,采用“移动视线”的方法,依作品的前后(语言、时间)顺序,想象创作过程中用笔的节奏、力度以及感情的不同变化,将静止的形象还原为运动的过程。也就是摹拟的创作过程,正确把握的创作意图、情感变化等。 3、从书法形象到具体形象,展开联想,正确领会作品意境。 在书法欣赏过程中,应充分展开联想,将书法形象与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事物进行比较,使书法形象具体化。再由与书法形象相类似事物的审美特征,进一步联想到作品的审美价值,从而领会作品意境。如欣赏颜真卿楷书,可将其书法形象与“荆卿按剑,樊哙拥盾,金刚眩目,力士挥拳”等具体形象类比联想,从而可以得出:体格强健-有阳刚之气-富于英雄本色-端严不可侵犯的特征,由此联想到颜真卿楷书端庄雄伟的艺术风格。 4、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 任何一件书法作品都是某种文化、 _积淀,都是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因而,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包括创作环境),弄清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文化气息和人格修养、审美情趣、创作心境、创作目的等等,对于正确领会的创作意图,正确把握作品的情调大有裨益。清王澍虚舟题跋唐颜真卿告豪州伯父稿云:“祭季明稿心肝抽裂,不自堪忍,故其书顿挫郁屈,不可控勒。此告伯文心气和平,故客夷婉畅,无复祭侄奇崛之气。所谓涉乐方笑,言哀已叹。情事不同,书法亦随而异,应感之理也。”可见,不论人格修养、创作心境,抑或是创作环境,都对作品情调有相当的影响。加之书法作品受特定时代的书风和审美风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上进联考2025-2026学年新高三上学期秋季入学考试政治试卷
- GB∕T 35770-2022《 合规管理体系 要求及使用指南》之2:“4组织环境-4.1理解组织及其环境”专业深度解读和应用指导材料(2024C0)(可编辑!)
- 2026届山西省吕梁育星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预测试题含解析
- 现代物流基本知识培训课件
- 现代家庭普法课件
- 2026届福建省仙游县郊尾中学高三上化学期中质量跟踪监视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年公务员行测地理国情专项训练试卷 地理常识冲刺押题
- 四川省资阳市2026届高一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2025年考研英语(一)阅读理解长篇阅读策略试卷 实战演练
- 民法典小明一生课件
- 橡皮障隔离术知情同意书
- 临床医学内科学-消化系统疾病-肠结核和结核性腹膜炎
- 营区物业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标)
- 小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上册《我上学了单元整备课》word版教案
- 小学生小古文100篇
- 喷淋塔改造施工方案
- 高效能人士七个习惯
- 血浆置换在危重病人中的应用教学课件
- 六年级上册科学全册练习题(2022年新教科版)
- 沉井下沉纠偏措施
- 教师专业发展与名师成长(学校师范专业公共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