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_第1页
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_第2页
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_第3页
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_第4页
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二:商鞅变法,课标: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2、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3、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BC11C,BC771,西周,春秋,BC476,BC221,知识准备:先秦时期的朝代更替,战国,秦朝,由分裂走向统一由奴隶社会走向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BC770,BC475,夏商朝朝,春秋战国,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从分裂走向统一,历史趋势,魏,秦,赵,齐,楚,燕,韩,匈,战国七雄形势图,齐楚秦燕赵魏韩东南西北到中原,(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一、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1)、必然性,(2)、可能性,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表现:,1、经济2、政治3、军事4、思想,铁犁牛耕的使用,社会生产力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出现;,分封制、宗法制逐步瓦解,各国面临政治经济制度的重建;新兴地主阶级要求政治权利,各国先后出现一系列变法;,诸侯争霸、兼并战争频繁;,百家争鸣;法家思想为变革提供了理论基础,思考: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的巨大变革,体现了什么哲学原理?,铁器使用牛耕推广,生产关系,私田增多;井田制(公田)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总和),上层建筑(政权机构、法律制度、思想文化、宗教艺术等),生产力发展,思想领域:百家争鸣;政治领域:各国变法,确立封建制度,地处西部,受夷狄影响大,国家落后,中原各国以夷狄遇之。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历代国君立志图强。,旧贵族:圣人不易民而教,知者不变法而治。商鞅:三代不同礼而王,五伯不同法而霸。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徙木取信,思考: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浪潮中,主要有哪些著名的变法活动?,二、商鞅的变法时间:,三、商鞅的变法内容:,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50年,变法的核心内容,发展农业,厉行法治,废世卿世禄制实行军功爵制(奖励军功),打击奴隶主旧贵族提高秦军战斗力,废井田制,土地私有,奖励耕织,重农抑商,统一度量衡,促进封建经济发展有利封建制度确立,废分封制,推广县制,加强中央集权巩固新兴地主阶级统治,制订秦律,轻罪重刑实行什伍、连坐法,法律严酷强化对人民统治,焚烧诗书,实行思想文化专制,禁私斗;禁行贿;分异令,材料: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免除徭役);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官家奴婢)。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而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平斗桶权衡丈尺。史记.商君列传,探究:根据材料,概括提炼并逐条列出商鞅变法的措施。,实行什伍连坐制;奖励军功;奖励耕织,重农抑商;废除井田制;实行县制;统一度量衡。,、商鞅变法中直接促进封建经济发展的内容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废分封,行县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度A.B.C.D.,B,练一练:,练一练:,A、奖励耕织B、推行县制C、为田开阡陌D、重农抑商,、商鞅变法措施中对确立封建制度影响最大的一项是:,商鞅变法中的“废井田,开阡陌”实际上是废除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封建生产关系,即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战国策.秦策中:“公元前338年孝公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文中的“人”在客观上代表了当时谁的利益?,A、没落贵族B、立功将士C、新兴地主D、富裕农民,对商鞅变法内容的认识,对秦封建化起决定作用最能说明其彻底性的是对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起决定作用是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打击奴隶主贵族的措施,废井田,开阡陌,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废除分封,推行县制,什伍连坐制,思考4:如何评价商鞅变法?,材料一:、变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史记商君列传),、“夫商君为秦孝公明法令,禁奸本,尊爵必赏,有罪必罚,平权稀衡,正度量,决裂阡陌,以静生民之业而一其俗,劝民耕农利土,一室无二事,力田畜积,习战阵之事,是以兵动而地广,兵休而国富,故秦无敌于天下,立威诸侯,成秦国之业。”(燕国人蔡泽),、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李斯谏逐客书),材料二:1、秦孝公时,曾有人当面批评商鞅“相秦不以百姓为事”,“残伤民以峻刑”,违背了“得人者兴”、“恃德者昌”等治国基本要领,是注定不会有好下场的,“君之危若朝露,尚将欲延年益寿乎”?,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是从哪一角度来认识商鞅变法的?,2、西汉时,著名思想家贾谊总结秦朝灭亡的原因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史马迁:“商君,其天资刻薄人也”“刑公子虔,欺魏将卬亦足以发明商君之少恩矣。卒受恶名于秦”,3、有些人认为,秦朝二世而亡的根子或许早在商鞅变法时就已经种下了。,四、评价商鞅变法,局限性,进步性(主要方面),政治上,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封建制度得以确立;经济上,确立了地主土地私有制,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封建经济发展;军事上,提高了军队战斗力,使秦国成为诸侯国中最富强的国家,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基础。,法律严峻文化高压政策束缚思想文化发展;重农抑商长远看阻碍商品经济发展;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思考:,原因:粮食价格低。,食贱则农贫,钱重则商富。末事不禁,则技巧之人利,而游食者(商人)众之谓也。故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食贵则田者利,田者利则事者众,食贵籴(买入)食不利,而又加重征,则民不得无(不)去其商贾技巧而事地利也。商君书外内,商鞅认为农民贫困的原因是什么?,商鞅采取重农抑商的目的是什么?,目的:促进农业发展,巩固封建统治。,新兴的封建社会,落后的奴隶社会,性质,移风易俗,陈规陋习,习俗,法家思想占统治地位,百家学说,文化,傲视群雄,六国合纵抗秦,“夷狄遇之”,不能参加中原盟会,外交,全国皆以军为荣,虎狼之国,秦兵不敢东向,军事,县制,军功爵制,军功地主占第一位,封建中央集权制,分封制,世卿世禄制奴隶主贵族统治,政治,封建土地私有制,统一度量衡,井田制为基础,经济,变法后,变法前,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史记载:秦孝公死后,太子即位。守旧贵族诬告商鞅“谋反”,结果商鞅死。问:商鞅变法究竟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为什么?,判断改革成败的因素:不是看改革者个人的命运,而是看改革的目的是否达到,积极成果是否得到维持。,思考5:,商鞅的悲剧人生商鞅(约前390-前338)战国中期政治家,法家学派主要代表。卫国人,与卫国国君同族,故称卫鞅或公孙鞅。后因在秦有功封于商,又称商鞅。熟悉李悝、吴起等变法理论及实践。公元前361年秦孝公求贤。他由魏入秦,取得信任,被任为左庶长,主持秦国变法长达约2年,新法令刚刚开始推行,就遭到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太子的老师鼓动太子反对变法,商鞅就处罚了那两位老师,一个割掉了鼻子,一个脸上刺了字。旧贵族心怀怨恨。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诬告谋反,结果被杀,诛连九族。尸体被五马分尸。这是古代的一种非常残忍的刑法,就是把人的四肢和头分别拴在五辆马车上,让马车向不同的方向奔跑,撕裂人的肢体。但是,经过商鞅变法,秦国收到富国强兵的成效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国家,为秦统一中国奠定基础。变法所确立的封建体制并没有中断继续发展.,影响变法成败的主要因素:,五、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改革顺应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历史发展潮流(最主要原因),最高统治者支持,商鞅的政治才干,指导思想(治国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正确,措施坚决,敢于和旧势力斗争,五、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六、商鞅变法的启示,改革是国家富强、社会进步的动力;改革要顺应历史潮流,与时俱进;改革要敢于和旧势力斗争;改革重在制度创新不能因循守旧。,(1)措施最全面:涉及经济、政治、军事、司法、文化、习俗等方面,(2)措施最彻底:废除井田制,废除世卿世禄制,(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