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作业(复训).ppt_第1页
电工作业(复训).ppt_第2页
电工作业(复训).ppt_第3页
电工作业(复训).ppt_第4页
电工作业(复训).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触电事故预防与现场急救,第一节触电事故的种类、方式规律一、触电事故的种类和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触电事故的种类()电击()电伤:电弧烧伤电标志电灼伤皮肤金属化电光性眼炎机械性损伤2、触电事故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电流的大小、持续时间、途径、电流的种类、频率的高低电压等,第三章触电事故预防与现场急救,二、触电事故发生的方式和原因1、触电事故发生的方式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触电2、触电事故发生的原因(1)缺乏电气安全知识(2)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触电事故(3)电气设备不合格造成触电事故(4)维修不善造成触电事故三、触电事故发生的规律1、低压触电事故多于高压2、季节性明显。3、携带式和移动式设备事故多。4、电气连接部位触电事故多。5、单相触电事故多。6、误操作触电事故多。7、青年、中年人员触电事故多。,第三章触电事故预防与现场急救,第二节直接接触电击防护绝缘、遮栏和阻挡物、电气间隙和安全距离、漏电保护都是直接接触电击防护措施一、绝缘绝缘就是用绝缘物把带电体封闭起来。1.绝缘材料电工绝缘材料如瓷、玻璃、云母、橡胶、木材、胶木、布、纸、矿物油等。2.绝缘破坏绝缘材料在高温下或强电场下有可能会丧失绝缘性能。3.绝缘电阻新装和大修后的低压线路和设备,要求绝缘电阻不低于0.5。,第三章触电事故预防与现场急救,新装和大修后的低压线路和设备0.5M携带式电气设备2M配电盘二次线路的绝缘电阻1M高压线路和设备1000M架空线路每个绝缘子300M配电盘二次线路在潮湿的环境中0.5M,吸收比是从测量起60s的绝缘电阻R60对15s的绝缘电阻R15的比值。一般没有受潮的绝缘,吸收比应大于1.3。,电缆线路的绝缘电阻,第三章触电事故预防与现场急救,二、遮栏和阻挡物屏护:在供电、用电、维修的工作中,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电弧飞溅和电弧短路而采用的遮拦、护罩、护网、隔板、闸箱等措施称为屏护。屏护的作用1、防止触电2、防止电弧伤人3、防止电弧短路安装在室外地上的变压器装设遮栏的高度不应低于1.7m,下部边缘离地不应超过0.1m;低压设备的网眼遮栏与裸导体距离不宜小于0.15m;10KV设备不宜小于0.35m;2035KV设备不宜小于0.6m;户内栅栏高度不应低于1.2m,户外不低于1.5m;低压设备的栅栏与裸导体距离不宜小于0.8m,栏条间距离不应超过0.2m。注:凡金属材料制成的屏护装置,为了防止屏护装置意外带电造成触电事故,必须将屏护装置接地或接零。,第三章触电事故预防与现场急救,三、电气间隙为了防止人体触及或接近带电体造成触电事故;为了防止火灾;防止过电压放电和各种短路事故;为了操作方便在带电体与地面之间;带电体与带电体之间均需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线路间距、设备间距、检修间距,导线与建筑物的最小距离(m),导线与树木的最小距离(m),几种线路同杆架设的具体要求,几种线路同杆架设的具体要求,电力线路在通讯线路上方,高压线路在低压线路上方。,通讯线路与低压线路之间的距离不得小于1.5m。,低压线路之间不得小于0.6m,10KV接户线对地距离不应小于4.0m.,低压线路与10KV高压线路之间不得小于1.2m。,10KV高压线路与10KV高压线路之间不得小于0.8m。,低压接户线对地距离不应小于2.5m.直接埋设电缆深度不应小于0.7m。,低压接户线跨越通车街道时,对地距离不应小于6m。,跨越通车困难的街道或人行道时,不应小于3.5m。,设备间距,室内吊灯灯具高度一般应大于2.5m;受条件限制时可减少为2.2m;如果还要降低,应采取适当措施。当灯具在桌面上方或其它人碰不到的地方时,高度可减为1.5m。户外照明灯具一般不应低于3m;墙上灯具高度允许减为2.5m。,检修间距,在低压工作中,人体或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的距离不应小于0.1m。在高压无遮栏操作中,人体或其所携带工具与带电体之间的最小距离,10KV及以下不应小于0.7m;2035KV不应小于1.0m。在线路上工作时,人体或其所携带工具与临近线路带电导线的最小距离,10KV以下不应小于1.0m;35KV不应小于2.5m。,第三章触电事故预防与现场急救,第三节间接接触电击防护一、IT系统IT系统就是电源系统的带电部分不接地或通过阻抗接地,电气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接地的系统。IT系统就是保护接地系统。I表示配电网不接地或经高阻抗接地。T表示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1.IT系统安全原理(如图所示)电气设备的接地规程规定:电压在1000V以下电源中性点不接地的电网和1000V以上任何形式的电网中,均需采用保护接地(称IT系统)。2.IT系统应用范围IT系统适用于各种不接地配电网,包括低压不接地配电网和高压不接地配电网还包括不接地直流配电网。,15,保护接地:把在故障情况下,可能出现危险的对地电压的导电部分同大地紧密地连接起来的接地。(如图所示)。,3URbUd=3Rb+Z式中:Ud人体触及电压U电源相电压(V);Ra人体电阻();Z电网每相对地绝缘复数阻抗();Rb_接地保护电阻()。,Z,Rb,Id,Ra,Id,RbRa,123,第三章触电事故预防与现场急救,二、TT系统TT系统是电源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设备外露导电部分的接地与电源系统的接地电气上无关的系统。“T”分别表示配电网中性点和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地。1.TT系统安全原理如图所示2.TT系统应用范围用于未装备配电变压器,从外面引进低压电源的小型用户。,第三章触电事故预防与现场急救,三、TN系统TN系统是电源系统有一点直接接地,负载设备的外露导电部分通过保护导体连接到此接地点的系统,即采取接零措施的系统。设备金属外壳与保护零线连接的方式称为保护接零。T表示配电网中性点直接接地。N电气设备金属外壳接零。1.TN系统安全原理,2.TN系统种类及应用,()T系统,()S系统,()C系统,保护接零:就是把电器设备,在正常情况下不带电的导电部分与电网的保护零线紧密地连接起来(如图所示)。,Id,L1L2L3N,Rb,Ra,RbRa,3.重复接地TN系统中,保护中性导体上一处或多处通过接地装置与大地再次连接的接地重复接地的作用,(a)无重复接地,()有重复接地,零线断线与设备漏电,4.工作接地为了电路或设备达到运行要求的接地,如变压器低压中性点的接地。,(a)单项接地图,()电压“漂移”图,接地电网电压“漂移”图,5.接地电阻允许值对于低压配电网,由于分布电容很小,单相故障接地电流也很小,限制电气设备的保护接地电阻不超过4既能将其故障时对地电压限制在安全范围以内。表37保护接地电阻允许值,注:Ie为接地电流或接地短路电流,第三章触电事故预防与现场急救,第四节触电事故的现场急救一、使触电者脱离电源1、触电急救,首先要使触电者迅速脱离电源,越快越好。因为电流作用的时间越长,伤害越重。2、触电者未脱离电源前,救护人员不准直接用手触及伤员,因为有触电的危险。3、如触电者处于高处,解脱电源后会自高处坠落,因此,要采取预防措施。4、触电者触及低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设法迅速切断电源。5、为使触电者与导电体解脱,最好用一只手进行。6、如果电流通过触电者入地,并且触电者紧握电线,可设法用干木板塞到身下,与地隔离,也可用干木把斧子或有绝缘柄的钳子将电线剪断。剪断电线要分相,一根一根地剪断,并尽可能站在绝缘物体或干板上。7、如果触电者触及断落在地上的带电高压导线,如尚未确证线路无电,救护人员在未做好安全措施前,不触接断线点至810米范围内,防止跨步电压伤人。触电者脱离带电导线后亦迅速带到810米以外后立即开始触电急救。二、脱离电源后的处理,伤员脱离电源后的处理方法,伤员的应急处置触电伤员如神志清醒者,应使其就地躺平,严密观察,暂时不要站立或走动。触电伤员如神志不清者,应就地仰面躺平,且确保气道畅通,并用5s时间,呼叫伤员或轻拍其肩部,以判定伤员是否意识丧失。禁止摇动伤员头部呼叫伤员。呼吸、心跳情况的判定触电伤员如意识丧失,应在10s内,用看、听、试的方法,判定伤员呼吸心跳的情况。看看伤员的胸部、腹部有无起伏动作;听用耳贴近伤员的口鼻处,听有无呼气声音;试试测口鼻有无呼气的气流。再用手指轻试一侧喉结旁凹陷处的颈脉有无搏动。,心肺复苏法触电伤员呼吸和心跳均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支持生命的三项基本措施,即通畅气道;口对口(鼻)人工呼吸;胸外接压(人工循环);操作频率;杆上、高处,防止高处坠落;正确进行就地抢救。,注:胸外按压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同时进行,其节奏为:单人抢救时,每按压15次后吹气2次(15:2),反复进行;双人抢救时,每按压5次后由另一人吹气1次(5:1),反复进行。,第五章高压电气设备安全,第一节高压电气安全工作基本要求一、变电所的安全管理(一)现场管理要求、变电所应有的记录()抄表记录按规定时间,抄录各开关柜、控制柜上相关的电压、电流、有功和无功表的电能及变压器温升等()值班记录记录系统运行方式、设备检修、安全措施布置、事故处理经过,与运行有关事项及上级下达的指示要求()设备缺陷记录记录发现缺陷的时间、内容、类别,以及消除缺陷的人员、时间等()设备试验、检修记录试验或检修的日期、内容、发现问题处理的经过,记录试验中出现的问题及排除情况,试验数据。()设备异常及事故记录记录发生的时间、经过、保护装置动作情况及原因、处理措施。,第五章高压电气设备安全,、变配电所应制定的制度()值班人员岗位责任制度()交接班制度()倒闸操作制度()巡视检查制度()检修工作票制度()工作器具保管制度()设备缺陷管理制度()安全保卫制度、运行基本要求,第五章高压电气设备安全,(二)值班人员的要求()变配电所的电气设备操作,必须两人同时进行。()严禁口头约定进行停电、送电操作。()值班人员应确切掌握本所变配电系统的接线情况及主要设备的性能、技术数据和位置。()值班人员应熟悉掌握本所事故照明的配备情况和操作方法。()按要求认真正确填写、抄报有关报表并按时上报。()值班人员应具备必要的电气“应知”、“应会”技能,有一定排除故障的能力,熟知电气安全操作规程,并经考试合格。()值班时间内自觉遵守劳动纪律和本所的各项制度。()在变配电所进行停电检修或安装工作时,应有保证人身及设备安全的组织和技术措施,并应向工作负责人指明停电范围及带电设备所在位置。()如遇紧急情况严重威胁设备或人身安全来不及向上级报告时,值班人员可先拉开有关设备的电源开关,但事后必须向上级报告。()变配电所发生事故或异常现象,值班人员不能判断原因时,应立即报告电气负责人。报告前不得进行任何修理恢复工作。()熟练掌握触电急救方法。,第五章高压电气设备安全,(三)值班人员应知的安全注意事项()不论高低设备带电与否,值班人员不准单独移开或越过遮栏及警戒线对设备进行任何操作和巡视。()巡视检查时应注意安全距离:高压柜前.m,kv及以下.m,35kv以下m()电气设备停电后,即使是事故停电,在未拉开有关刀闸和采取安全措施以前,不行触及设备或进入遮栏内,以防突然来电。()巡视检查架空线路、变电台时,禁止随意攀登电杆、铁塔或变电台。两人检查时,可以一人检查,一人监护,并注意安全距离。()在雨、雪、雾天气巡视及检查接地故障时,必须穿绝缘靴。雷雨天气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故障时和巡视检查时与故障点保持一定的距离。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m以内室外不得接近故障点m以内接近时应穿绝缘靴,接触设备外壳、构架时应戴绝缘手套。,第五章高压电气设备安全,(四)交接班要求、基本要求接班人员必须按规定时间提前到岗,交班人员应办理交接手续签字后方可离去。、交班人员应提前做好的交班准备工作()整理报表及检修记录等。()核对模拟盘与实际运行情况是否相符。()设备缺陷、异常情况记录。()核对并整理好消防用具、工具、钥匙、仪表、接地线及备用器材等。()提前做好清洁卫生工作。,第五章高压电气设备安全,、交接班时应交清的内容()设备运行方式,设备变更和异常情况及处理经过。()设备检修、改造等工作情况结果。()巡视检查中的缺陷的处理情况。()继电保护、自动装置的运行及动作情况。()当班已完成和未完成的工作及有关措施。、接班人员接班时应做好的工作()查阅各项记录,检查负荷情况、音响、信号装置是否正常。()了解倒闸操作及异常事故处理情况,一次设备变化和保护变更情况。()巡视检查设备、仪表等,了解设备运行状况及检查安全措施布置情况。()核对安全用具、消防器材,检查工具、仪表的完好情况及接地线、钥匙、备用器材等是否齐全。()检查周围环境及室内外清洁卫生状况。,第五章高压电气设备安全,、不准交接班的情况()接班人员班前饮酒或精神不正常。()发生事故或正在处理故障时。()设备发生异常尚未查清原因时。()正在倒闸操作时。,第五章高压电气设备安全,二、高压设备巡视(一)巡视检查的一般规定()有人值班的变配电所,除交接班外,一般每班至少巡视两次。()遇有特殊天气时室外电气设备应进行特殊检查。()处于污秽地区的变电所,对室外电气设备的巡视检查应根据天气情况及污秽程度来确定。()电气设备发生重大事故又恢复运行以后,对事故范围内的设备进行特殊巡视检查。()电气装备存在缺陷或过负荷时,至少每半小时巡视一次,直至设备正常。()新投入或大修后投入运行的电气设备,在小时内应加强巡视,无异常情况时,可按正常周期进行巡视。,第五章高压电气设备安全,(二)正常巡视检查内容(1)注意设备的油面位置应合格,油温正常,油色透明;截门、外壳、油面指示器等处清洁,无渗漏油现象。(2)所有瓷绝缘部分,无掉瓷、破碎、裂纹以及闪络、放电痕迹和严重的电晕现象,表面应清洁无污垢。(3)各部位的电气连接点应接触良好,应无氧化及过热现象,监视示温蜡片或变色漆的变化情况。导线无松股断股、过紧过松现象。(4)检查变压器油温是否超过允许值,温升是否正常,有无异常声音,变压器冷却装置运行情况是否正常。呼吸器内干燥剂的潮解情况,防爆筒的玻璃隔膜有无破裂。气体继电器是否漏油。,第五章高压电气设备安全,(5)检查电容器的外壳有无膨胀变形,有无异声,示温蜡片是否熔化,三相电流是否平衡,电压是否超过允许值,放电装置是否良好,电容器室温是否超过允许值。(6)检查各类继电器的外壳有无破损、裂纹,整定值位置是否变动,继电器的接点有无卡滞、变形、倾斜、烧伤及脱轴。感应式继电器的铝盘转动是否正常,有无抖动及摩擦现象。(7)油断路器的分合指示器及红绿灯指示是否正常。内部应无响声,油面、油色正常,无漏油现象。真空断电器灭弧室在触头断开时,屏蔽罩内壁应无红色或乳白色辉光。(8)避雷器内部应无异声,放电记录器数字清晰。(9)硅整流装置及各类直流电源装置有无异声、过热、异味。电容器储能装置检查是试验正常。,第五章高压电气设备安全,(10)中央信号装置及音响装置是否正常,直流母线电压是否正常。(11)各级电压指示是否正常,各路负荷是否超出允许值。其他各种仪表指示信号显示是否正常。(12)检查电缆终端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