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本质思考高职_第1页
高职教育本质思考高职_第2页
高职教育本质思考高职_第3页
高职教育本质思考高职_第4页
高职教育本质思考高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职教育的本质思考与发展探讨,叶鉴铭研究员,一、高职教育的本质思考,区别:学术性与技能型,一、高职教育的本质思考,普通高校:掌握某一种学科的理论及其专业技术为目标,培育的是该学科的高级专门人才。范围:范畴、概念、结构、内容、方法、组织及理论发展史。要素:理论、教室、实验室、校园,学科体系,普通教育,体,面,线,点,学术性,一、高职教育的本质思考,职业教育,点,线,面,体,高职院校:某一行业、职业或技术岗位群,从事一线的高级技术或管理人才。范围:对象、方式、内容、方法、组织及工具的发展史。要素:技能、车间、实训室、企业,行动体系,技能型,一、高职教育的本质思考,一、高职教育的本质思考,区域(行业)性,1,2,3,一、高职教育的本质思考,职业性,一、高职教育的本质思考,高等性,为什么我们学会开车以后不会再回驾校看教练,而我们的学生毕业很多年后对母校始终怀有深厚的感情?,一、高职教育的本质思考,让学生接受大学精神的熏陶和引领,创新精神批判精神人文关怀,让学生深谙企业的品牌文化更加注重职业素养教育,让学生具备当地特有的人文气质结合区域行业产业特色构建文化氛围,二、高职教育的课程导向,区域行业产业发展(需方)是否需要,区域其他高校是否可以满足,自身办学环境和条件是否可能,市场(供方)是否能够提供,二、高职教育的课程导向,“一杯水”的比喻,培养什么样的人?要“高度”还是“面积”?,专业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如何定位?如何体现专业性,针对性?,二、高职教育的课程导向,服装制版师,工艺管理员服装品质管理员服装跟单员,服装设计师助理生产主管,培养规格,二、高职教育的课程导向,开放行业企业参与现代化,二、高职教育的课程导向,走出教材走出教室走出学校,课程体系联通岗位要求教学内容对接工作任务,专业教师去企业锻炼企业技师来学校教学,企业全程参与育人过程校企文化融合,二、高职教育的课程导向,解决人才培养模式的问题,重构课堂,学校教学空间与学生学习空间由单一学校转变为学校和企业;由教室转变为教室、实训室和车间;学生在实训室和车间的时间超过教学总学时的50%以上课堂的教学内容由“知识为主线”向“技能为本”转变教学形式由“深入浅出”向“由浅入深”转变,二、高职教育的课程导向,敲墙运动,2008年10月29日,钱江晚报“才建的新楼敲墙破肚,杭州一学校要把教室改成车间”,2008年11月28日,温州都市报“教室墙壁被捣掉,教学楼建成了生产性实训基地”,“敲墙运动”仅仅是重构课堂的第一步,更深层的意义是敲掉了砖墙,也推倒了“心墙”,实现了从学科教学到职业教学的职教理念大转变。,二、高职教育的课程导向,解决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问题,联通岗位,以职业岗位的真实情境来指导学习岗位的设计以职业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作为制订课程体系的依据改变教学内容的滞后性,将新技术、新工艺融入到整个育人过程教师下企业挂职、锻炼、顶岗,熟悉学生未来职业岗位群,二、高职教育的课程导向,专业负责人、名师:高职院校的脊梁出路:找企业、下企业专业教师三年内必须有不少于半年到企业一线实践的经历带任务、融企业、出成果,“不下企业,专业建设是没有头绪的”教师的切身体会,二、高职教育的课程导向,解决培养途径和手段的问题,双师共育,保证整个教学过程中有一定的行业能工巧匠、专家参与保证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顶岗实习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客座讲师,并实行动态管理,二、高职教育的课程导向,解决职业教育生命力和活力的问题,校企联动,第三方(政府)介入,推动校企联动、深化合作建立双方共同参与的合作组织,促进合作发展项目化推进,实现互利共赢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渗透,学习环境和工作环境相融通,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春江水暖鸭先知”企业在水里,学校在岸上,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学校与企业渐离渐远,以致人才培养规格及其教学与企业需求脱节,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1,2,3,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利益契合点?,企业与学校的价值取向不一致,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一次经历引发的思考,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出路,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共同规划,共构组织,共同建设,共同管理,共享成果,共担风险,立足一个企业,面向整个行业,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支持,高职院校,主流企业,二级学院理事会,事业部(厂区),生产车间,二级学院(校企共同体),专业组,决策,二级管理,对接,对接,支持,支撑,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二级学院院长负责制推行院长与厂长、专业组长与车间主任、教师与师傅对接联系制度,校企共同体的运行机制,职能部门,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案例1: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友嘉实业集团共建友嘉机电学院,友嘉集团全球有62家企业(在杭12家),全球三大数控机床生产厂之一在杭州钱江两岸设立萧山、下沙、江东三个数控机床、叉车制造基地友嘉机电作用作为集团事业部纳入集团总体规划和全球化发展战略,集团总裁任理事长,杭职院长任副理事长,企业方占理事会成员多数,集团派任友嘉机电学院副院长友嘉在杭企业培训中心整体迁入1800多万元设备随同迁入企业出资500万元建设机床博物馆20位企业技师常驻学校全程参与教学,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案例2:宁波职业技术学院与海天集团合作成立海天学院,在海天集团,宁职院校友被称为“企业首选的员工”,海天投资1000多万元兴建海天教学大楼,添置机床设备600多万元海天集团派出20多位技术人员担任兼职教师共同制定实践教学和核心课程质量评价标准共同推出机电装备制造业人才标准,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借鉴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的办学模式,成立由企业、政府、高校等机构组成的董事会采取股份制办学,企业化管理,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按照“行业领军企业、著名品牌、实力雄厚、社会责任感”四大标准聘请董事企业、高校、政府在董事会席位中分别占一定比例(67%,26%,7%),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校企之间建立全流程对接的运营机制,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案例3: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与三星电子半导体公司共同组建三星公司在大中华区设立的首家工业类企业大学“三星工科大学”,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校中厂,厂中校,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案例4: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普达海动漫艺术学院,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案例5:杭州职业技术学院与达利公司共建产学研中心,校企共建达利女装学院,达利(中国)董事长任女装学院院长产学研中心建在达利公司萧山厂区达利公司投入150万元(场地及装修等);杭职院投入150万元(设备设施等),设立作品展示区、办公和会议区、设计区、制版区、样衣区、横机工艺区、后整理区、仓储区和休闲区,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课程建设与产品开发相融合,augustsilk电子商务品牌产品开发任务全部由研发中心完成香港设计师担任产品总监女装学院服装设计、针织技术和纺织设计专业师生组成开发团队负责产品花型设计,梭织款式设计、制版和制作,针织设计、制版与工艺。,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案例6: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与专业镇政府在产业园区合作兴办产业学院,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案例7: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双元制”成人高职改革试点班,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案例8:清远职业技术学院与广东伊丽莎白美容健身公司合作开办伊丽莎白班、与清远美亚宝铝业公司合作开办美亚宝班,采用校企联合自主招生,实施企业招工与学校招生相融合企业首先与学徒签订劳动合同,学校再给学籍建立学籍档案,校企联合自主招生企业出台激励员工参与学习的激励政策,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案例9: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与德国博世公司共建“学徒制”培训项目,BOSCH公司学徒制部门(TGA)搬迁至学院,与学院共同使用1400平米的实训场地TGA部门16名员工进驻学院工作学徒制学员既要学习专业知识,又要接受企业主导的培训与实践课程学员通过学校课程和培训技能的考核,可同时获得国内的大专文凭和德国工商会颁发的的专业技能技师证书,三、高职教育的校企合作,结论,小合作要放下姿态,彼此尊重各自的文化,以不损害对方利益为原则,大合作要放下利益,彼此平衡,寻找文化的结合点、利益的增长点,长效合作要放下性格,彼此成就,寻找跨界的深度,营造共同的文化,四、高职教育的发展探讨,1对校企合作的新认识及“双元制”的再理解。,探讨一,2疾呼:鼓励大企业(集团)办学!,四、高职教育的发展探讨,1企业介入专业人才培养全过程,参与课程建设,以其生产实际引领教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校企合作。,探讨二,2不同的专业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需求,高职很难说“一”。但只要企业参与,就会水到渠成。,3课程建设可以以工作任务、工作过程、职业能力、行业标准、考证为导向,也可以以岗位实际需要、生产过程为导向,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说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四、高职教育的发展探讨,1学生的生源质量及他们的行为习惯已远不是我们所想象的。随着生源进一步吃紧,问题会越来越明显。对高职学生提过高的要求,赋予过高的期待不是很现实。,探讨三,2兴趣与专业学习结合才是唯一出路。,四、高职教育的发展探讨,探讨四,1观念的转变非一朝一夕,高职教师的转型比想象中要难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