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张可久散曲二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1页
高中语文《张可久散曲二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2页
高中语文《张可久散曲二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3页
高中语文《张可久散曲二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4页
高中语文《张可久散曲二首》课件 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选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张可久散曲二首,张可久(约1280一约1348),名可久,号小山。一生坎坷,四十岁前为功名奔波,后曾为绍兴路吏。七十多岁尚迫于生计,为昆山幕僚。张可久为元代创作散曲最多的作家(小令853,套数9),朱权太和正音谱盛赞其词“清而且丽,华而不艳,有不食烟火之气,真可谓不羁之才”。李开先乔梦符小令序:“元之张(可久)、乔(吉),其犹唐之李、杜乎!”在元代曲家中,“只有小山才全面地将传统诗词的艺术精神输入散曲,这是本期曲家传统文人意识复苏最深刻的表现,是小山散曲雅化的实质所在,对中国散曲的发展趋向,尤其是对清代散曲,影响极大。在小山曲中,我们经常可体会到一种与前期曲家所不同的恋旧心理和清雅的文士情趣”。(李昌集中国古代散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中吕红绣鞋】天台瀑布寺,全曲可分两层:前五句为一层,突出天台山和天台山飞瀑之险,从而为第二层(“比人心山未险”)的议论作好铺垫。第一层:写山与瀑布之“险”。山峰如一排排寒光闪闪的利剑;瀑布由于高寒而凝结成冰,也像寒光闪闪的冰帘挂在悬崖上;除了自然景物之寒险外,山间动物之悲哀(猿之哀鸣,鸟之啼血)又染上无穷的阴森凄凉。这样还没写足,连山风也从阴森森的山洞里呼啸而出,使天台山上上下下,里里外外都渗透着凄冷的情调,使人望之心惊,听之胆怯,感之凄寒。真可谓天台山无处不险寒。第二层:写人心之险。这层就一句:“比人心山未险”,并且以之煞尾,颇出人意外。不过,上下观照,读者恍然大悟,原来前面所写的天台山之“险”全在于托出这一句。也因为有了这一句,才使全曲另辟新境,使其艺术境界大大超出一般的写景之作,成为格高意深之杰作。,这是一首借山势之险恶写人心更险恶的叹世之作,从中可见作者对元代世道危艰、人心险恶的社会现实的慨叹与愤懑。(主旨),奇特的艺术构思作者立意奇特,构思奇妙:名为写“寺”,笔墨并非在“寺”;看似写“山”意又不在“山”。当险恶的天台山染尽恐怖气氛时,笔锋一转,“比人心山未险”一句推出戛然而止飞,看似突兀,实则意味无穷。其发人深思并痛恨人心险恶的力度,实有四两拨千斤之功效。从中见出作者对元代世道危艰、人心险恶的社会现实的慨叹与愤满。,奇妙景物描写前两句分明写实,写雪剑峰攒”,写冰帘“悬崖”,突显这两种实景之险恶。继之三句,对前两种实景作进一步的渲染烘托。猿之哀,鸟之啼,风之吼,三种声音之出现,使“险恶”的天台山染上更为惊心恐怖的氛围。通过这奇妙并层层深化的景物描写,酿造一种一触即发的“险恶”势态,第二层写人心更加险恶便显得意味无穷。,【正宫醉太平】无题,“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人人都嫌弃讨厌命运不顺,个个都因此而见钱眼开。开篇直截了当指出“贪财”的社会弊端,揭露世风败坏的现实。“水晶环人面糊盆,才沾粘便滚”:清白无瑕者接触这“黑染缸”,一下子就被沾染变坏,行为与恶习混而为一。这两句具体说明病态社会的恶劣后果。“文章糊了盛钱囤”三句意谓:读书写文章成了升官发财的手段,接待宾朋的门庭变成坑人的陷阱,清正廉洁的人遭到贬斥打击,被人看作无知的糊涂蛋。这里以三种丑恶现象作具体的例子进行讽刺。“葫芦提倒稳”:装着糊里糊涂,反而安全稳妥。这句看似消极,实为愤世嫉俗的反语。,这是元曲中感叹世风败坏、讽刺丑恶世俗的名作,对道德沦丧、贤愚颠倒的人情世态作了辛辣的讽刺。(主旨),感叹世风败坏。作者以大众化口气,从“见钱眼开”、这一普遍的社会现象下笔,继而说到清白者如何在这一染缸中变坏,读书人如何在这一染缸中糊涂,直至当官的从这里上去以后门庭大变门庭成为坑害人的迷魂阵。总之,在作者眼中,为了钱财而活着,一切美好的都在颠倒。这种社会眼光,在元代当时无疑是相当深刻的。本曲主要表现手法是比喻和“鼎足对”。,小山散曲取材广泛,举凡写景抒怀、男女恋情、叹世归隐、酬唱赠答等文人生活的各方面,几乎都有涉及,其中不乏愤世嫉俗的悲叹帐恨之作。如【正宫醉太平】无题:“人皆嫌命窘,谁不见钱亲?”对道德沦丧、贤愚颠倒的人情世态作了辛辣的讽刺。然而像这类表现其入世情怀的笔锋尖利之作,在小山散曲中并不多见,最能代表其清而且丽、竽而不艳创作风格的,是大量的写景之作。,金字经春晚张可久,惜花人何处,落红春又残。倚遍危楼二阑,弹,泪痕罗袖斑。江南岸,夕阳山外山。,这支小令,写春归引起的悲伤,细腻真挚,又暗藏了对远方情人的思念,寥寥数语,传情传神。,阅读下列两首元曲,回答问题。中吕卖花声怀古二首张可久(其一)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不堪回首,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其二)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注】金谷名园:西晋富豪石崇在洛阳建金谷园以行乐。将军空老玉门关:指班超投笔从戎的故事。,你认为这两首元曲哪一首的结尾更好?请简述理由。,参考:如果认为以“东风还又,野花开暮春时候”作结好,则从情景交融的间接抒情含蓄特点论,可举“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等例。如果认为以“一声长叹”作结好,则从直接抒情,感情激烈饱满、爱憎分明角度论,可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等例。,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蟾宫曲九日张可久对青山强整乌纱,归雁横秋,倦客思家。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人老去西风白发,蝶愁来明日黄花。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注:九日:农历九月九日,中国人素有登高思乡习俗。对青山强整乌纱:意为自己勉强登高。乌纱泛指帽子。归雁横秋:应为“横秋归雁”的倒装句式。金杯错落:酒桌上觥筹交错。,这是元曲作家张可久写的一首被后人称为“清而且丽”的散曲。张可久终生仕途失意,故终日沉湎诗酒世界,寄情山水之间。1、你认为这首曲中揭示主题的是哪一句?2、“回首天涯,一抹斜阳,数点寒鸦”点染了一种怎样的气氛?3、“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的描写是否与主题有关?,3、“翠袖殷勤,金杯错落,玉手琵琶”是作者回忆从前歌舞升平的欢乐景象。用从前欢乐的稍纵即逝衬托现实中人老发白的凄凉,告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