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四年级(上)科学测试卷(十一) (第三单元 C卷)A卷_第1页
2020版四年级(上)科学测试卷(十一) (第三单元 C卷)A卷_第2页
2020版四年级(上)科学测试卷(十一) (第三单元 C卷)A卷_第3页
2020版四年级(上)科学测试卷(十一) (第三单元 C卷)A卷_第4页
2020版四年级(上)科学测试卷(十一) (第三单元 C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0版四年级(上)科学测试卷(十一) (第三单元 C卷)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同学们,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一定长进不少,让我们好好检验一下自己吧!一、选择题1 . 声音能在哪些物质中传播?( )A固体B液体C气体D固体、液体和气体均可2 . 小闹钟的声音是这样传播到我们耳朵的( )。A闹钟-空气-耳朵B闹铃-空气-闹铃的外壳-耳朵C闹铃-闹钟的外壳-空气-耳朵3 . 下列环境中,不能听到声音的是( )。A字航员登陆月球B潜水员潜入水中C登山者攀上高峰4 . 下列材料中,声音在( )中传播速度快。A气体B水C桌子5 . 写字的声音可以通过( )传播到紧贴在桌面上的耳朵里。A纸B笔C桌面6 . 关于保护听觉器官的方法,下面( )是错误的。A不能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B为了听得更清楚,应经常掏耳朵C不能听过强的声音7 . 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人说话是靠舌头振动发声的B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C一切发声物体都在振动D只要物体在振动,我们人耳就能听到声音8 . 用力敲铜锣,铜锣发出声音,停止敲击,铜锣“余音未止”,用手按住锣面,锣声消失了,手开始有点麻的感觉,关于这一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余音未止”是回声的现象B有余音说明停止敲击,铜锣仍在振动C手感到“麻”与锣振动无关D锣声消失了,是手阻碍了声音的传播9 . 假如你的邻居经常引吭高歌影响了你的学习或休息,为了减少干扰,下列措施无效的是( )。A将门窗打开让空气流通B用棉花塞住自己的双耳C关紧门窗并盖上棉毯D请邻居歌唱时放低音量10 . 用刚刚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水面( )。A没有变化B出现波纹11 . 在广口瓶内悬挂着一个手机(如图),拨通瓶内的手机,再逐渐抽去瓶内抽气的空气,可以听到( )。A铃声越来越弱B铃声越来越强C铃声强弱不变12 . 在用“土电话”进行通话时,纸杯里的声音是通过( )传播的。A空气B棉线C纸杯13 . 下列做法中,不属于“防治噪声”措施的是( )A在公路上画出斑马线B在汽车排气管上装消声器C机场工作人员戴耳塞D公路旁植树14 . 物体振动得(_),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_),发出的声音就越低。A较快B越快C较慢D越慢15 . 用相同的力敲击三根不同的铁钉,发出的声音最高的是( )。A最长最粗的铁钉B最短最细的铁钉C长度、粗细居中的铁钉二、填空题16 . 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_)米, 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1450米。声音在铁中传播的速度是每秒5000米17 . 鼓声是由_振动产生的;刮风声是由_振动产生的;人的讲话声是由_振动产生的。18 . “隔墙有耳”是因为_能传播声音。古时候,人们常用耳朵贴地的方法来判断有无追兵,这是因为_能传播声音。19 . 声音的大小:_。20 . 击鼓时发出的声音是_的振动,雷声是由于_的振动引起的。21 . 声音能在_传播,也能在_、_传播。22 . 用相同的力击打长短不同钉子时,钉子越短发出的声音_,钉子越长发出的声音_。三、判断题23 . 经常使用耳塞听音乐,会使听觉器官产生疲劳甚至造成损伤,从而导致听力下降。(_)24 . 做尺子振动实验时,尺子露出桌子长时,尺子振动得比较快。(_)25 . 雷声比蚊子声音大,所以雷声音调高。(_)26 . 声音既能在水中传播,也能在木头中传播。(_)27 . 声音的强弱一般用音高来描述。(_)28 . 声音能在空气中传播,但不能在水中传播。(_)29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_)30 . 一般来说,男生的声音比女生的声音低沉,这是由于声带的结构决定的。(_)31 .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_)32 . 我们听到的各种声音主要是靠空气传播的,但是固体、液体也是能传播声音的。(_)四、综合题在我们生活中,风声、雨声、读书声,处处充满着各种各样的声音。33 . 图中是“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实验装置。当玻璃罩中的空气全部被抽出后,结果人们只看到铃锤在敲铃,却听不到铃声,这是为什么?34 . 举例说明声音是怎样传到我们耳朵里的?35 . 用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噪音?晚上广场舞的音乐影响了小明的休息,请你帮他想想办法。36 . 科学家收集了声音传播的数据,请你将这些数据进行排序,看根据排序结果能得出什么科学结论。声音在以下10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分别是:0空气:330米/秒 30空气:348米/秒纯净水:1490米/秒金:3240米/秒硬木:4000米/秒 20空气:340米/秒盐水:1531米/秒玻璃:4540米/秒塑料:1800米/秒铁:5000米/秒排序:_根据排序结果我能得出的科学结论是:_把一根橡皮筋绕在铅笔盒上,在铅笔盒与橡皮筋之间插入两支铅笔,使橡皮筋离开铅笔盒面。拨动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振动及声音的变化。37 . 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放松一点,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_,发出的声音_。38 . 把两支铅笔间的橡皮筋拉紧,拨动时橡皮筋振动的速度_,发出的声音_。39 . 实验表明:声音的高低与_有关。40 . 在塑料罐里放几粒豆子做成一个“发声罐”,想办法使我们听到“发声罐”发出的声音变弱,请你把这些办法写在下图中。41 . 四(1)班同学在探究一米长的铁丝、木尺、棉线和尼龙绳的传声效果是否相同时,实验结果记录如下: 传声物体铁丝木尺棉线尼龙绳能否听到音叉的声音能能能能是否感受到音叉的振动能能能能材料的传声效果好较好差较差(1)在实验中,他们发现_的传声效果最好。(2)如果棉线比较松弛,听到的声音会比拉直时_一些。(填“模糊”或“清晰”)(3)在音乐课上,他们发现悠扬的琴声是靠琴弦的_而发出的,并通过_传到我们的耳朵中。42 . 找四个空啤酒瓶,依次向瓶内注入瓶容量的1/5、2/5、3/5、4/5的水。把酒瓶放在桌面上呈“一”字形排开,每两个之间留出适当的距离。用嘴分别向瓶内吹气,使其发出声音。(1)四个啤酒瓶中,哪个发出的音调最高?哪个发出的最低?(2)声音是由什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