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村贫困村典型材料_第1页
某村贫困村典型材料_第2页
某村贫困村典型材料_第3页
某村贫困村典型材料_第4页
某村贫困村典型材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4某村贫困村典型材料村位于紫都台镇西南部,距镇政府3公里,共10个村民小组,379户,1330口人,分散居住在5个沟岔里,耕地面积2246亩,人均不足亩。目前全村有贫困户245户,842人。2016年底,毛德村农民人均收收入2800元,是阜蒙县重点贫困村之一。一、毛德村贫困状况1、耕地少,贫困人口多。毛德村原有耕地面积3794亩,近几年除绿色通道、京四高速、两退一围占地后,仅剩余2246亩,人均不足亩。尤其在两退一围之后,造成109户、512口人无一分耕地。目前,全村贫困人口842人,占总人数的2、危房多。全村379户中有68户农民居住危房险房,除今年解决5户外,还有30户急需解决。3、贷款多。由于没有收入来源,贷款已成恶性循环,全村贷款总数达万元,占全镇8个行政村贷款总数的20,户均贷款万元,人均贷款8400元。4、重大病患者多。多数群众因为家中无钱,造成小病成大病,大病得不到及时救治。目前有重病且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就有36人。5、贫困学生多。全村在校学生96人,贫困学生达34人,其中高中以上10人。二、致贫的主要原因1、思想保守,观念落后。毛德村大多数农民仍然存在传统的小农意识,竞争意识不强,仍然坚持分散经营的生产、生活格局。自己不愿走出去,外界先进思想也不能进来,因而更加剧了2/14毛德贫困落后的状况。2、基础设施滞后。道路交通、农业设施等基础设施滞后以及产业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农民增收,限制了当地的脱贫发展机会。3、自然条件差。毛德村耕地面积少,而且大多数为坡耕地,加之该地区生态环境脆弱,旱情多发,农民种的少,收的更少。三、发展主要举措今年,毛德村已经被确定为市委、市政府新一轮“集团帮村”工程项目村,由市人大办公室牵头,市县多个部门和企业联合攻坚,整合涉农项目、支农资金和惠农政策,改善基础设施,发展产业项目,计划到明年帮助毛德村整体脱贫。1、修路。在市人大的协调下为毛德村改造路基公里,到9月份完成黑色柏油路4公里。2、建蔬菜保护地。鉴于毛德村土地少,不成规模的原因。经村两委商量,并争得老百姓的同意因地制宜发展散棚建设。县农业部门为每家每户选地块、量朝向、找资金。同时到黑山、北镇购买建棚材料,目前勾棚已经结束,正在焊铁架子,扎棚共计30栋,预计7月底投入使用,年可创收90多万元。3、养殖本地鸡。协调市扶贫资金15万元鼓励老百姓发展养鸡,在工商局支持下成立紫赢养鸡专业合作社,并注册了“鸡冠山”品牌。目前已经形成了5户带头,带动200多散户的农民专业养鸡合作社,今年共发放3万只鸡雏,可创收24万元。4、发展肉羊产业。毛德村有较好的养羊基础,现有养羊大户59户。毛德村计3/14划通过饲养和托养两种方式在两年内使养羊覆盖率达到50。2016年,将通过帮助养羊户协调无息或低息贷款方式,发展肉羊养殖大户20户,每户养羊20只以上,每年至少收入4万元;发展肉羊托养30户,平均每户托养50只,一年可收入近3万元,到2016年年底,仅养羊一项,可使人均收入增加3380元。5、发展经济林果。计划利用3年时间,在2016年秋和2016年春毛德村流转的土地上种植平榛、大枣等果树。平榛子结果早、产量高,耐贮藏运输,可以在交通不便的边远山区种植,盛果期亩产可达100150斤,按每斤榛子最少20元批发,每年每亩产值可达20003000元,结果期长达50年。枣树适应性强,盛产期可亩产鲜枣1500公斤以上,产值可达5000元以上。计划在2016年争取做到户均一亩地,到2016年争取做到人均一亩地,到2016年即可受益,人均增收20003000元。通过以上项目发展,预计到2016年底,全村人均可增加收入2500元以上,全村人均收入突破5000元。12一二六团七连自20年建成远程教育学用示范站点以来,在团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明确指导思想,精心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教育学习活动,把加强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作为推进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有效途经和载体,集网络教育、光盘教育于一体,做到了边建、边学、边用,深受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的欢迎。实现了“让干部经常受教4/14育,使职工群众长期得实惠”的目标。一、基本情况全连总面积3007亩,向团交售籽棉78万公斤。总户数54户,总人口362人。其中在册职工52人,干部7人,在职党员11人。2016年,七连经济总收入达130多万元,职均纯收入达25000元。二、主要做法1、领导重视、组织健全、专人负责七连党支部高度重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把它作为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对连队党员干部电化活动室、职工书屋等场地资源进行整合、挖潜,把远程教育站点建在连队会议室,团政工办为站点购置了电脑、投影机、DVD机、音箱等先进的现代化教学设备,有力地保证了站点设备及时到位。为了使远程教育高质量的开展,在操作管理员选拔上,专门挑选了政治素质好、责任心强、文化程度较高且有一定电脑操作能力的大学生科技副连长周永红担任远程教育管理员,负责远程教育日常工作和设备的日常维护。管理员还通过参加远程教育管理操作员培训班,切实提高了连队远程教育站点管理员的水平和操作、管理、维护能力。2、站点基础设施完善七连远程教育示范站点建在党员干部电化活动室,5/14可容纳60余人进行集中学习。站点配备了专用电脑和1台投影机,配套设施齐全,使站点能够正常实现接收、播放、存储等远程教育功能。3、制度完善、管理规范为确保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真正发挥作用、取得实效,七连党支部积极探索长效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管理办法和工作制度,统一制定了远程教育接收站点管理制度远程教育教学管理制度远程教育教学讨论和学习反馈制度远程教育设备管理制度远程教育操作员岗位职责远程教育工作人员守则等制度和设备器材管理规定,做到制度上墙,责任到人,使站点的管理、维护有章可循,规范管理,保证了远程教育工作的正常开展。科学制定学习培训计划,定期调查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的需求,合理安排课程和学习时间,做到按计划常规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学习方法“求活”,力求教育对象的全覆盖。按照重实际、实用和实效的原则,内容上贴近连队职工群众需求,方式上贴近连队实际,使职工群众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为此,连队党支部创新远教活动形式,以“新”求“活”,全方位、多形式开展培训活动。1、因时制宜,灵活教学时间。远教站点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优势,灵活安排培训时间,充分满足了不同6/14层次、不同职工群体的党员群众在不同阶段选择的需求。如、白天工作繁忙来不了,就组织他们晚上或下雨天学习,并通过辅导员现场辅导等方式指导他们自学,深受他们喜爱。2、因人制宜,分类开展教学。针对党员年龄、文化以及工作的差异,对于不同类型的党员,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分类开展教学活动。主要采取规定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等方式组织连队党员干部群众进行学习。三、主要效果实施连队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组织培训是手段,提高素质是根本,促增收致富是目标。七连在开展“学、用”过程中,注重“四个结合”,着力为群众办实事。1、与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相结合。远程教育培训提高了连队基层干部的工作水平,提升了广大党员干部和职工群众的综合素质,形成了团结、务实、正派的工作作风,让连队干部从决策者逐渐转变成群众意识的执行者、引导者、组织者。如通过近几年利用远程教育的培训学习,我连职工群众遵纪守法,连续几年没有发生一起治安事件。连队干部在扶贫帮困方面,利用结对子的措施帮助连队的贫困职工解决资金,生产技术等方面的问题。2、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通过远程教育培训学习,七连领导班子根据连队的实际情况,改变了以往单7/14一的生产模式。如一是大力发展订单作物种植,选择效益好,有保障的经济作物为主,今年7连棉花订单达到3007亩,占连队总播面积100。二是发展自营经济,成立党群致富联合体,连队领导班子积极鼓励职工发展二、三产业。连队个体经营户2户,养殖户8户,其中职工张汝民每年养羊年收入10多万元,职工孙东印增收致富路,种植棉花58亩,在团部开了一家超市,年收入10万元,通过连队干部和职工的走多种经营思路,采取多元增收方法,连队职工群众的经济收入有了很大的提高。3、与文明生态连队相结合。为切实改善职工群众生产生活环境,连队党支部带领职工群众大力实施绿、美、亮化工程,利用远程教育组织职工群众收看卫生、法律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激发了职工改善环境,美化家园的积极性。如在春季和秋季连队干部积极组织连队职工群众,采取义务劳动的形式对连队房区的卫生定期进行清扫拉运。每年春季连队还组织职工义务进行植树造林,标准化条田建设等工作。七连自远程教站点投入使用以来,已对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培训85期,其中培训党员320人次,入党积极分子15人次。普通职工群众520多人次。如今,一个朝气蓬勃的连队呈现在人们面前,七连将远程教育与“建设和谐文明生态连队”有机结合起来,以远程教育促进连队创先8/14争优活动再上新台阶。三、今后努力方向开展现代化远程教育是一项全新的工作,连队在这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在今后的工作中,连队将着重以下几方面的工作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确实是一项综合性的惠民工程,得到了广大党员干部职工的欢迎,得到了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但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让越来越多的职工了解远程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形成一种良好的工作氛围。2、学用并举,注重实效。要利用现有的电教设备,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的优势和综合效能作用。在建好、管好远教站的同时,要针对党建工作的难点问题,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要注重实效,学以致用,引导帮助广大党员干部、职工把学到的知识、技术运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从而取得实效。今后我们将利用这个信息平台,加大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制定培训计划,根据时节组织党员干部进行观看种植、养殖、市场信息、党的方针政策等方面的有关内容。观后做好讨论,理思路,提建议,谈打算,促发展。做到教育培训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与党员联系户相结合,及时解决种植、养殖等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职工群9/14众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增加职工的收入,促进我连经济全面发展。12某县常店镇尚庄村为经济薄弱村,该村面积平方公里,由四个自然村、九个村民小组组成,农户352户,人口1266人,承包土地面积1766亩。该村地理位置偏僻,经济基础薄弱。XX年人均收入1475元,村内的95道路为泥土路,状况极差,给村民生产、生活造成极大困难,在常店镇处于落后地位。今年以来,省委扶贫工作队驻尚庄村指导员李明武进驻该村后,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摸清村情民意,按照“八有”目标制定尚庄村“十一五”发展规划,确定“千村万户”帮扶方案及整村推进实施项目,并立足农村实际,狠抓落实,从3月1日工作队员驻村到目前为止,各项帮扶脱贫工作成绩明显,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主要帮扶项目实施情况今年以来,投入尚庄村扶贫项目资金达万元,其中后方单位帮扶资金万元,省财政厅“整村推进”帮扶资金40万元,另协调各类帮扶物资,折合人民币3万元。实施了“千村万户帮扶”和“整村推进”项目11个,其中道路、桥涵等农村基础设施修建项目3个,以大蒜为主的经济作物示范田产业结构调整项目1个,蘑菇、甜玉米、长毛免、黄粉虫种植及养殖等农民增收项目4个、村部建设项目1个、农贸产品服10/14务大棚1个、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及贫困学生帮扶各1项。到目前为止,已有8个项目已实施完毕、2个项目正在落实之中,另有2个项目即将实施。在该的45户贫困户名中,受惠率达60,预计年底脱贫率不低于25。二、主要帮扶措施1、四村联动,以点带面。由于孔庄、尚庄、郭集、康庄四个村相距较近,其村民的观念、种殖模式、土壤条件均相似,今年实施的甜玉米、长毛兔两个项目在常店分队统一指导下,四村联动,进行统一布置、统一购种、统一管理,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形成产业规模,降低市场风险,收到较好的效果。2、锁定贫困户,党员、干部帮带。长毛兔养殖项目,我们是按一户骨干户、一户党员户帮带一户贫困户,村干部全程进行监督,确保贫困户脱贫。3、依靠协会及农产品加工企业,解决村民后顾之忧。以协议形成与新胜公司、常店雪峰兔业、山东种业形成供销关系,确保了村民的正常利益不受损害。今年启动的长毛兔养殖项目就是依托常店雪峰兔业协会,消除养殖过程中的技术问题;甜玉米种植依托新胜公司,以提供回购为保证;300亩蒜棉瓜立体种殖与山东大蒜种业公司挂钩,确保蒜种为最优良品种。4、扶大帮小,形成规模,示范带动。在蘑菇项目实施中,将想要发展蘑菇的贫困户与已初具规模的大户挂钩,扶大带小,充分利用已有种植大户的技术、设备等资源,同时启动帮扶资金解决他11/14们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资金、场所、信息等困难,使小户能够在大户的带动下在一个可靠的基础上迅速发展。5、扩大影响,开展培训。例如长毛免养殖、蒜棉瓜立体种殖等项目,对种植和养殖方面有一定的技术要求,一旦方法不妥,将会影响农产品的种植、养殖质量,专门与新胜公司、雪峰兔业、山东种业等单位联系,邀请农业专家为种殖户及有兴趣的村民上课,特别是种植、养殖过程中的注意事项。6、细化操作,确保项目可靠运行。对资金的补助通过多种形式,有以硬件设施的投入,有以种子形式进行投入,有的必须先行投入后再以奖励或补贴形式进行投入,有以风险滚动资金、贴现投入等等,尽量减少现金直接补助投入,最大限度减少村民的投机心理,保护真正想致富村民的积极性。三、整村推进工作取得的经验1、动真心、扶真贫、真扶贫。在扶贫工作中,多学习、多深入村内,要把驻村扶贫指导工作是党委、政府及后方单位的一种重托和工作延伸,才能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时代感,才能安心做好扶贫工作,减少应差、混事、陶取政治基本、从动等灰色心理和心态,要定入心来,“动真心、扶真贫、真扶贫”,我们才能无怨无悔、不计得失地帮助村做好工作,各项工作自然就有办法、有思路。2、注重抓好帮扶工作的切入点。尚庄村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积极性高,能力强,但苦于基础条件太差,连自身的办12/14公场所都没有,因此在调研的基础上,决定首先从村部建设入手开始帮扶,通过村部建设,修缮了村部的场所、建立了村党员活动室和村民阅览室、增加了村部与四个自然村广播系统,加强了与村民、村干部的沟通,村民对帮扶脱致富工作有了新的认识,脱贫的积极性也有了空前的高涨。3、必须立足实际,搞好村部脱贫工作。每个村的情况不一样,村民的想法也各有不同。因此驻村指导所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及重点也不一样,必须因地制宜,因人、时而异。4、加强沟通,增进了解,开成合力。从驻村指导员的角度讲,必须要加强与村班子、村内村民的沟通度,这样才能形成互动,建立起最基本的相互信任的感情,才能最好的开展好驻村指导工作,扶贫的路子、办法自然存在。在帮扶项目认证时,主动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