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家长学校授课,制作人:王玲玲,主题:拒绝诱惑健康成长,中学阶段学生很难抵御的诱惑有哪些?,被网络游戏所吸引迷恋网络,形成“网瘾”,长时间沉浸在网络中,对网络产生强烈强力的依赖甚至达到痴迷的状态。被电视节目吸引无节制地看电视而不顾学习,有了手机不仅仅用于通信联系,更多用于上网、聊天、游戏等。,【案例1】八年级学生张某,学习成绩始终名列班级前茅。家长为了孩子开阔视野,扩大知识面,购买了电脑,上了宽带,供张某查找学习资料用。网上信息量大,并且查找资料非常方便快捷,这给张某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家长看到电脑的使用对孩子的学习帮助很大,高兴之余忽视了对孩子的使用管理。张某在听同学讲网上游戏如何如何好玩后,带着好奇心想试一试,看有什么好玩的。结果一试不能自拔!只要父母不在家就上网玩游戏,被游戏所吸引,作业草草了事。后来干脆不完成作业,认为学习是负担学习不如上网玩儿游戏痛快又刺激,产生了厌学的情绪,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家长后悔当初不该买电脑,勒令孩子不许碰家里电脑,张某就背着家长到网吧去玩儿。在班主任建议下,家长与孩子经过多次交谈了解到孩子非常想玩儿游戏,也想回复以前的学习成绩,就是信心不足的实际情况,家长答应既让他玩儿游戏又要帮助丶督促他把成绩赶上去。经过与孩子商量,孩子可随时与家长一起使用家中电脑上网查资料,第一周双休日每天允许孩子上网玩游戏两个小时,第二周双休日每天一个半小时,张某有节制地上网并逐渐告别了网络游戏。通过努力,中学毕业考上了高中。,具体案例,【案例2】李某,学习成绩中等,但学习努力,一直把考上大学作为美好的愿望。家长为了便于李某查找学习资料,促进学习,购进了电脑并安装了宽带。李某把电脑作为学习工具,也只限于查找与学习相关的资料。小学六年级父母离异,温暖的家庭的破碎在他的心灵上留下了阴影,改变了他的人生发展方向。开始上完玩儿游戏丶聊天,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家长不让他上网玩游戏,就偷偷地跑到网吧上网。因为没有钱,就骗家长说学校收费,要到钱就去网吧。家长发现孩子骗钱上网后就不再给钱了。孩子在小学六年级毕业考试后,整天泡在网吧,7月份为了弄到钱上网,就与网吧认识并经常一起上网的一个网友入室盗窃,将所盗得的物品换成钱用于上网等消费。升入中学后,无心学习,沉迷于网吧,班主任多次与其谈话扔无改正表现。李某与经常一起上网的一个网友自第一次入室盗窃得手后,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先后入室盗窃28起,案发后,因盗窃次数之多丶数额之大,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10年。,【案例3】从小学三年级就开始上网专门玩儿网络游戏并已上瘾的何某,升入中学后,自称是“打遍网络游戏无敌手”,更没心思学习,上课时,人在课堂心在网络,老师布置的作业他就借同学的草草地抄一遍应付了事。对老师、家长的规劝更是听不进去,只一心想着如何去继续打败遇到一切对手,巩固“无敌手”的位置。可没有想到,在一次网络游戏中遇到了顾某,接着抢走了何某在游戏中的“老婆”。为挽回败局,在虚拟的网络游戏中,何某与顾某又进行了多次厮杀,厮杀的结果总是何某失败,当在网络游戏中被杀25次时,恼羞成怒的何某,已分不清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区分,叫上几个经常在一起玩儿网络游戏的兄弟,找到了顾某,像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那样进行报复,没有区分开虚拟世界里的人可以多次被杀死,而现实世界里的人只有一次生命。于是,一场虚拟世界里的厮杀就这样演变了一场现实世界当中的血案,何某受到了法律的严惩。,【案例4】晶晶的家长工作很忙,有时需要加班加点工作,回家就要晚些。为了能及时与孩子联系,家长给她买了部手机。一天晚饭后,家长将一切收拾完,见晶晶正在厅里很投入地看着电视,就让她抓紧时间去学习,在连续催了几次都没动的情况下,家长将电视关闭,晶晶才不很情愿地进到自己的房间去学习。为了不干扰孩子学习,家长拿起书来看。很长时间没有动静了,家长以为孩子学进去了,没承想从孩子房间里传出来开心大笑声,家长感到奇怪,学习怎么学乐了?就悄悄地走过去看一看。一看才知道孩子是在用手机上网与人聊天,正聊在兴上而发出笑声。,【案例5】赵某家长在外地经销,为了与孩子联系方便,及时了解孩子的情况,给赵某配了手机。自从有了手机后,赵某频繁地与校外人员联系,广交朋友,并多次在课堂上发短信谈情说爱丶聊天,此事被老师发现后进行教育,要求改正,赵某当面答应,过后仍不改正,致使每天的学习内容不能掌握,感到学习是负担。一次下课出教室,被走廊走过来的外班学生不小心撞了一下,赵某认为赔礼道歉“不真诚”,是“瞧不起”他,于是就在上课时发短信请校外人员帮忙让他们晚上放学后“教训一下撞他的人。结果是不小心撞到赵某的人多处受伤,事发后赵某及其请来帮忙的人承担了2000余元的医药费。,案例分析,(一)手机上网更具有隐蔽性,难以管理。,(二)孩子迷恋网络的原因:,1、在虚拟的网络中,孩子可以得到宣泄。2、网络游戏新奇、刺激。,(三)孩子无节制上网的弊端,1、影响孩子学习。,2、引发犯罪问题(1)为了筹集上网费用,引发盗窃、抢劫案件发生。(2)引发孩子暴力解决问题的心理,用暴力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3)影响孩子的身心健康。,建议:,(一)建议家长不要给孩子配手机,(二)帮助孩子有选择的看电视1、家长与孩子一起看电视2、家长要以身作则,(三)提供网络平台,把网络变成学习工具,1、家长要学习网络知识。最好能学会上网,这样才能正确指导孩子使用网络,否则无法与孩子沟通,对其进行有效指导,更不能说服孩子。,2、变“堵”为“疏”(1)为孩子提供平台,在家陪孩子一起上网(2)对孩子进行必要的提醒。(3)帮助孩子选择网站,家长自我提高卡:,1、家长如果给孩子佩戴手机,那么,你是否了解孩子除与家长联系外,是否与社会人员联系?是否用手机上网?孩子在家学习时,是否接听电话?接电话时是否怕家长听到?是否了解孩子每个月的手机费用是多少?2、家长回来或看到孩子上网时,孩子是否立即关掉电脑或换成另一个内容?家长与孩子讨论网瘾问题或案例时,孩子是否不耐烦,或表示出无所谓?限制孩子玩儿游戏的时间,孩子是否反感?是否了解孩子经常访问的网站?3、家长是否与孩子一起看电视进行交流,是否了解孩子喜爱的电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网上培训授课合同范本
- 电脑设备保修合同范本
- 电脑维修保密合同范本
- 银行柜员劳务合同范本
- 理疗行业劳务合同范本
- 饭店厨师用工合同范本
- 民间房屋质押合同范本
- 甲方担责车位合同范本
- 测绘房屋委托合同范本
- 琴行学生家长合同协议
- 高中语文语法简略
- 登革热诊疗方案(2024年版)解读
- DBJ33T 1320-2024 建设工程质量检测技术管理标准
- 驾照科一试题库-900题
- SH∕T 3097-2017 石油化工静电接地设计规范
- CE安全标准规范(电气类)
- 第3课《追求人生理想》第2框《努力把人生理想变为现实》-【中职专用】《哲学与人生》同步课堂课件
- 花园小学少先队知识竞赛题
- (2024版)大学本科新增专业《生物育种技术》解读
- JJG 643-2024标准表法流量标准装置
- 加令岭水库防洪抢险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