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的版本剖析.ppt_第1页
《红楼梦》的版本剖析.ppt_第2页
《红楼梦》的版本剖析.ppt_第3页
《红楼梦》的版本剖析.ppt_第4页
《红楼梦》的版本剖析.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红楼梦的,版本,红楼梦的版本,在中国小说史上,一部小说的钞本之多,梓板之繁,如红楼梦者,极为罕见。红楼梦版本,据一粟红楼梦书录著录所及,达120余种,其中刻印本近70种。至今多数本子已散佚,但一粟著录仍达50多种之多。,一、红楼梦的版本系统二、脂本系统版本介绍三、程本系统版本介绍,一红楼梦的版本系统,一、红楼梦版本系统1,红楼梦的版本,分为脂砚斋评本系统和程高印本两大系统,分别称之为“脂本”和“程本”。1.脂砚斋评本系统。脂本系统的本子都是传抄本,其祖本是曹雪芹生前传抄出来的,上面夹有“脂砚斋”等人大量批语。而脂砚斋、畸笏叟等与曹雪芹关系密切,曹雪芹曾根据他们的意见修改过石头记。而且在批语中还透漏出大量作者写作此书的艺术构思及80回后的情节线索,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脂本系统的本子最接近曹雪芹原著的本来面目。凡是脂本系统的本子都只有前80回。,一、红楼梦版本系统2,属于脂本系统的本子,通常指以下几种本子:书名题为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的,有甲戌本、己卯本、庚辰本。题为石头记的,有王府本、戚序本(包括张开模原藏本、有正书局石印大字本和小字本、宁本)、郑本。题为红楼梦的,有杨本、舒序本、梦觉主人本。此外,还有靖本和列藏本。以上共14个本子。,一、红楼梦版本系统3,2.程高印本系统。程本系统的本子是120回的排印本系统,一粟红楼梦书录著录所及,不下百余种。其中,研究者常提到的有:程甲本(萃文书屋辛亥活字摆印本)、程乙本(萃文书屋壬子活字摆印本)、本衙藏板本、藤花榭本、双清仙馆王希廉评本、妙复轩评本、桐花凤阁本,以及易名金玉缘的三家(王希廉、张新之、姚夔)合评本,此外,还有程丙本,等等。,一、红楼梦版本系统3,这一类本子,都是程甲本的衍生本,尽管经过多次的改动,与曹雪芹原著相去较上述的初期抄本为远,但长期以来,翻刻频繁,广为流传。绝大多数读者,就是通过这一类本子来了解认识红楼梦的。因此,使这部伟大巨著能得以广泛流传,深入人心,这些刻本也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二脂本系统版本介绍,二、脂本系统版本介绍甲戌本1,甲戌本又称脂残本,脂铨本。书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因第1回有“到甲戌脂砚斋抄阅再评”一语,故称“甲戌本”。现存脂本系统最早的本子,祖本的年份为乾隆十九年甲戌(1754)。甲戌本只有16回,即1-8回,13-16回,25-28回,卷首有“凡例”。,甲戌本2,原为清朝大兴刘位坦得之于京中打鼓担中,传其子刘铨福,之后流传不详。1927年夏出现于上海,为刚归国的胡适重价购得,是首次发现的传抄残本。胡称之甲戌本,开以干支年份定名红钞本先河,并且认为甲戌本“为世间最古又最可宝贵的红楼梦写本”,视此本为平生秘本,向不轻易示人。,甲戌本3,1948年12月16日胡适南下,临行匆忙,一生藏书俱皆抛下(由北大图书馆收得),只随身带走了甲戌本和他另藏的一部程乙本。1962年胡适去世后,将此本寄藏于美国康乃尔大学图书馆。,甲戌本4,新京报消息2005-7-2021:55:49甲戌本红楼梦一直被认为是红楼梦几种抄本中年代最早、也是最接近原本的一个版本。因此研究红楼梦的学者一直都很注重甲戌本的价值。该书最早由胡适于1927年发现,并一直由胡适收藏,直到他去世时将书存放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从此该书一直流失在海外。日前,记者从有关人士处获悉,这本珍贵的甲戌本红楼梦已由上海博物馆花重金从美国康乃尔大学购回。记者致电上海博物馆,上海博物馆相关人士表示,该书的确已经由该馆购买回来,并收藏在博物馆的图书馆内。记者询问具体的购买经过,该人士以购买此书的负责人不在而拒绝回答如何购回该书等具体问题。他只是表示,甲戌本红楼梦购回之后,将不会对外展出,也不借阅,只供图书馆研究之用。,甲戌本5,美国威斯康辛大学教授周策纵论红楼梦研究的基本态度:至于胡适另外收藏的那本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乃是一九二七年在上海买到,次年三月他自己便已发表一文,报告了这个版本的一些重要资料。但一直收藏了三十四年,经过许多人的批评,才在一九六一年影印了一千五百部,这已是在庚辰本影印流通的六年之后了。胡适在跋文里也无法解释拖延这么久的原因,他明明知道这版本的价值和许多人对它的兴趣,但他却不愿将其公布。,甲戌本6,甲戌本的重要价值:第一,甲戌,即乾隆十九年(1754),是迄今而存的于各本中所能见到的最早的版本年份。曹雪芹卒于乾隆二十七(壬午)年(1763.1.12,星期六,农历十二月三十戊午日)或二十八(癸末)(1764.2.1)除夕(一说甲申春:1764,梅节),甲戌就是他谢世的前8年(或9年)。因此甲戌本对于研究红楼梦的版本源流以及成书过程,都是一项重要的第一手资料。,甲戌本7,俞平伯在脂砚斋红楼梦辑评的引言:事实上各本多出传抄,真正抄写的年月不明,所题干支只是底本的年分,如甲戌为一七五四,指底本说,现存的甲戌并非一七五四年抄的,远在这个以後。俞氏俞平伯影印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十六回後记:所谓甲戌本指正文说,并不指批注。脂评经过了漫长的时期,其中最早在甲戌,或者稍前;最晚的题“甲午八月”,已在甲戌二十年以後,距离曹雪芹之死也有十二年了。,甲戌本8,第二,传抄比较仔细,书的中缝、靠紧下框有“脂砚斋”3字。此本虽不是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手批原本,而是过录本,但它据以过录的,是个比较接近脂砚斋原用的手批本。通过此本,可了解脂砚斋原批本的概貌。第三,保存大量脂批。这些脂批,虽然不是原批,而只是过录。但在现在这些过录的脂批中,有不少是不见于他本的。这对于研究作者和创作,以及散佚部分的情况,都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线索。其的价值远远超越了版本本身的范围。,甲戌本8,所存各回脂批远多于其他脂本,尤有一些重要批语为他本所无。如第1回“满纸荒唐言”诗眉批“能解者方有辛酸之泪,哭成此书。壬午除夕,书未成,芹为泪尽而逝。余尝哭芹,泪亦待尽。每意觅青埂峰,再问石兄,奈不遇癞头和尚何?怅怅!”。这条批语是持曹雪芹卒于壬午年(1763)论者的首要依据。,甲戌本9,第四,文字有许多独异于各本的特殊之处。第1回,石头得到一僧一道的帮助,幻化为美玉,于是被夹带下凡,于“还泪案”中带到了人间。这个完整的情节,与各本都不同。各本都因脱落了这段文字而随之产生一些不易解释的问题。由于甲戌本保存了这段文字,一些问题就得到了完满的解决。第5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梦魂与警幻仙子之妹“兼美”成亲的一段情节,与各本也不同。由此可以看到各个稿本之间的演变状况。,甲戌本10,第五,总体结构很特殊。卷首有“凡例”,这是其独异于其他各本的突出之点。“凡例”共有5条,其中前4条各本均无。其内容值得研究。,甲戌本11,“凡例”之后还有一首七言律诗,是此本所独有:浮生着甚苦奔忙,盛席华筵终散场。悲喜千般同幻渺,古今一梦尽荒唐。谩言红袖啼痕重,更有情痴抱恨长。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此诗红学家一向十分注意,且常被引用:“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胡适在甲戌本上题了这两句。,己卯本1,己卯本又称脂怡本,脂馆本。稍晚于甲戌本,是乾隆二十四年己卯(1759)抄录的,书内题“己卯冬月定本”,故名。己卯本是个过录本,颇有残阕,今仅存1-20回,31-40回,61-70回,其中64、61两回系抄配。1959年又发现55回后半回,56、57、58三整回,59前半回,因此在早期抄本中,己卯本是保存较好的本子。己卯本由董康、陶诛前后收藏,现藏北京图书馆,后发现的残抄本(存3回又2个半回)则藏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内。,己卯本2,己卯本可以认定为清怡亲王府本。冯其庸指出:“现存的十二种石头记早期钞本中,只有这个己卯本已经考明了它的钞主和它的钞成年代,他的钞主是康熙第十三子允祥的儿子弘晓。允祥封怡亲王,弘晓袭封怡亲王。这一结论是从这个残钞本避玄字祥字晓字的讳考证出来的,而且找到了北京图书馆善本室藏的怡府书目原件作为对证,将是怡亲王府上的原书,上面同样有避祥字晓字和玄字的讳,有了这个硬证,因而使这个考证结论可以确凿无疑。”(曹学叙论)这一发现,应归功与已故红学家吴恩裕。此书现有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庚辰本1,庚辰本又称脂京本。是乾隆二十五年庚辰(1760)的抄本,书内题有“庚辰秋月定本”,故名。题红楼梦七律只见于庚辰本第21回回前评:自执金矛又执戈,自相戕戮自张罗。茜纱公子情无限,脂砚先生恨几多。是幻是真空历遍,闲风闲月枉吟哦。情机转得情天破,情不情兮奈我何。,庚辰本2,现存78回,1-63回,65-66回,68-80回,其中17、18两回未分开,是一个基本完整的抄本。关于其流传情况,只知道它在1932年由徐星署收藏,后归北京大学图书馆。现有文学古籍刊行社,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本。庚辰本学术研究价值很高,有不少红学家写文章论及,冯其庸论庚辰本、应必诚论石头记庚辰本是、最具代表性的专著,但他们的观点基本上是对立的。,庚辰本3,冯其庸的观点是:1.庚辰本是曹雪芹生前最后一个抄本;2.这个本子是根据己卯本过录的;3.这个本子保留了脂砚斋等人的不少批语;4.庚辰本遗留的许多残缺的情况;5.这个抄本是仅次于作者手稿的一个抄本。而应的观点:1.己卯本不是庚辰本的底本;2.己卯本与庚辰本出于同一祖本,而这个祖本并不一定就是底本。中国艺术研究院红楼梦研究所1982年版红楼梦就是以庚辰本为底本的。,杨本(梦稿本)1,杨本,旧名红楼梦稿本,书中有许多涂改,很像手稿。第70回之后,有朱笔“兰墅阅过”4字。高鹗字兰墅。杨本上的旁改文字,大体是程高印本的文字,因此,某些红学家认为,此本是高鹗整理程高印本时所用的底稿本,故称之为“红楼梦稿本”。林冠夫认为所谓“高鹗手稿本”和“红楼梦稿本”都不合适,他指出:“唯其如此,还不如根据此本曾经由道光咸丰的藏书家杨继振收藏过,称它为“杨继振旧藏本”简称杨本。,杨本(梦稿本)2,此本的主要特点:1.抄得比较马虎,版面、行款等,都不大讲究,比较随意,错别字不少。到杨继振收藏期间,已颇有残阕。如其中的第41回到50回,以及其他若干另页,都是由杨继振重新请人根据程甲本补配齐全。2.名称是红楼梦,共120回,每10回装一册,分装12册。全书在同一个时期内过录完成。有趣的是抄手之一,参加了旁改,由此可推知,杨本的过录时间,大约是在程乙本问世不多久,至少不回后于乾嘉之交。,杨本(梦稿本)3,3.杨本据以过录的底本,是由几个本子拼凑而成,如其中的前7回,文字特点相当于己卯本。由此推见,这几回与己卯本的前7回有共同的来源。第8回以后,也包含着两种不同底本的成分。4.杨本还有若干回,文字的版本倾向很奇特。从各本之间的渊源关系看,它是处于己卯本、庚辰本和王府本的中间状态。这几回书,可能是从己卯本向王府本演变中的过渡本。5.是120回的“全本”。后40回有21回大体上同程乙本,有19回与程甲、程乙本都有较大的差异,总的倾向是比较简略。此本现有中华书局、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王府本1,王府本的第71回回末总评一页的背面,有“柒爷王府”等字样,说明很可能经由清代某王府收藏过,故称之为“清某王府旧藏本”,简称王府本或府本。又据说此本来自某蒙古王府,亦称“蒙古王府本”简称脂蒙本或蒙府本。初看,府本好像是一个很晚出生的本子,它的卷首有程伟元序,后40回续书亦齐全不阕。这其实是一种假象。实际程序和后40回续书,是后来的藏书家在配补散佚的第57回至62回的同时加上去的。原书只有前80回中的74回。,王府本2,这个本字还有一个特殊的地方,就是它的大量行间侧批为各本所无。这些侧批,从内容看,多数是出于脂砚斋、畸笏叟等曹雪芹亲友之手,也有少数可能出于后来的藏书家之手。此本现有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新印本。,戚序本1,戚序本全称为“戚蓼生序本”,以卷首有德清戚蓼生序故。吾闻绛树两歌,一声在喉,一声在鼻;黄华二牍,左腕能楷,右腕能草。神乎技也,吾未之见也。今则两歌而不分乎喉鼻,二牍而无区乎左右,一声也而两歌,一手也而二牍,此万万不能有之事,不可得之奇,而竟得之石头记一书。嘻!异矣。,戚序本2,卷首有戚氏序者,包括4个本子,即张开模旧藏戚蓼生序本、泽存书库旧藏戚蓼生序本、有正书局石印戚蓼序本(有大字本、小字本之别)。1.戚张本:“张开模旧藏戚蓼生序本”的简称。书中钤(qian阳平)有中张开模氏藏书章6处,由此确定,此书经张开模氏收藏过。张本为有正书局据以影印的底本,过去曾以为毁于兵火。1975年冬,上海古籍书店清理库藏时,发现了上半部,即:卷首的戚蓼生序、目录、第1-40回。写本,每10回为一卷,每4回装一分册。,戚序本3,2.戚正本:或称“有正本”系“有正书局石印戚蓼生序本”的简称。这是脂本中最早的印本,它的底本是“张开模旧藏戚蓼生序本”。张本归于狄葆贤(有政书局老板)之后,据以为底本,石印出版,时为清末民元之交。由于有政书局用摄影制版印刷,所以戚正本反映底本,即戚张本的面貌,是任何过录本所不能比拟的。但是,它与戚张本之间,也略有差异。,戚序本4,这是因为有正书局在摄影制版时,也作过少量的文字校改和其他技术性处理。诸如:第一,对戚张本中某些明显的讹夺文字,还有个别不满意的字语,作了贴改。第二,修去张本中张开模的藏书印章。第三,用贴条的办法加上狄葆贤的眉批,这些眉批集中在前40回。这个本子出版后,有正书局又把它剪贴缩印成小字本。人们又称原来的石印本为大字本。大字本版面比之底本戚张本已缩小。小字本大体上同大字本,唯行款因剪贴而发生变化。此本现有人民文学出版社影印本。,戚序本5,3.戚宁本:系“泽存书库旧藏戚蓼生序本”的简称,因此今存南京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收藏此本的签条中,有“泽存书库藏书”的记录,但是最初属于昆山于氏。泽存书库是陈群的,可知此本曾一度归陈群收藏。抄本,80回,线装20册。结构、版式、行款及脂批状况等,都与其他几种戚本大体相同。戚宁本的文字,更接近于戚张本,而与戚正本小异。其底本也应是戚张本。,戚序本6,王府本与戚序本,在红楼梦的版本体系中,共同点很多,可以说是脂本系统的一个分支。但是,它们都经过了大规模的改动,比起一般的脂录本,失真的情况更严重一些。所以,从校勘的角度来说,都不算是一种最理想、最有价值的本子。,舒序本1,舒序本,系“舒元炜序本”的简称,以其卷首有杭州舒元炜序,故名。舒氏序作于乾隆五十四年己酉,亦称“己酉本”。此本今归吴晓铃先生收藏,有残缺,或称“吴藏残本”,简称“吴本”。仅存1-40回,共40回,写本。,舒序本2,舒序本的过录,完成于乾隆五十四年。在现存的诸红楼梦抄本中,这是唯一可以确定过录年代的本子。舒序本是个拼合本,其中若干回较接近庚辰本,另若干回较接近杨本。但是各自又分别与这两个本子有很大的差异。而且还包含某些初期稿本的现象。此本现有中华书局“古本小说丛刊”影印本。,郑本1,郑本,系“郑振铎藏本”的简称。此本仅第23、24两回,今归北京图书馆收藏。这个本子的书名,有一种奇怪现象。两回书的回前,都题有“石头记XX回”,而各页的书口,都例作“红楼梦”。在各本中,此为仅见。,郑本2,郑本文字上也有特殊之处。第23回听曲文一段,比各本少270多字。此为传抄中的夺漏,迹象比较明显。第24回,小红出场的一段叙述性介绍,独异于各本,与后文略有抵牾。此外,贾蔷,此本独作贾义,贾芹之母周氏,此本独作袁氏。凡此,都尚难判断其所以然。,梦觉本1,梦觉本,又称“觉本”,系“梦觉主人序本”的简称。梦觉主人序作于“乾隆甲辰”,亦称“甲辰本”。因此本发现于山西,故又称为“脂晋本”。书首梦觉主人序中试释红楼梦书名,起首云“辞传闺秀而涉于幻者,故是书以梦名也。夫梦曰红楼,乃巨家大室儿女之情事,事有真有不真耳。红楼富女,诗证香山;悟幻庄周,梦归蝴蝶。作是书者借以命名,为之红楼梦焉。”,梦觉本2,序末云“说梦者谁?或言此,或言彼。既云梦者,宜乎虚无缥缈中出是书也。书之传述未终,余帙杳不可得。既云梦者,宜乎留其有余不尽,犹人之梦方觉,兀坐追思,置怀抱于永永也。”梦觉本书名题曰为“红楼梦”,80回,写本。全书的构成为:梦觉主人序、目录、正文。脂批不普遍,也较省略。,梦觉本3,梦觉本的文字比较简约。主要表现为:1.删节。对某些情节,删得一字不留,但取舍之间,看不出明显的倾向。如第57回,宝钗看到邢岫烟裙边一块玉佩,知是探春送的,于是以小姑的身份,摆起面孔教训邢岫烟一通,各本均有一段很精彩的文字,表现了宝钗的那种伪道学而又找一切机会炫耀自己,刻画得入木三分。而这在梦觉本中,全部删去。2.简化。对于铺叙描写,往往作简化处理,缩为几个字的简短说明。有的砍杀过分,使小说大大减色。,梦觉本4,3.某些相当于作者插入式的文字,抄成双行小字,与正文中的双行小字批形式相同。总的说来,梦觉本的这种文字特点,全部为程高本取录继承。删节,缩写,全反映于程甲本中,以双行小字抄写的作者插入语,也在程甲本中作为双行小字批一并删去。这种现象透漏出红楼梦版本关系中的一个事实,即:程高本的底本,或者说藉以整理的基础本,应是梦觉本。,靖本1,靖本,系“扬州靖应鵾家藏本”的简称。靖应鵾是满族旗人,原籍辽阳,其家祖先约于清乾嘉时期从北京迁到扬州,清末又从扬州迁居南京浦口。靖本系他家祖传之物,但究竟是他家哪一代祖先从何处得到,现已无从查考。,靖本2,这个抄本在靖家默默地埋藏了至少百年,直到1959年才被发现,引起了社会广泛的重视。发现者毛国瑶,是靖的朋友。毛于1956年考如合肥师院中文系,第二年被错划为“右派”,并于1959年被遣送回浦口老家。他当时的心情十分寂寞苦闷,一天他去靖家作客并借书阅读,于无意中在书堆里发现了这部10厚册的抄本红,发现书中夹有大量批语,引起了强烈的兴趣,便将此书借回家中。,靖本3,毛手中有一部有正书局石印本的红楼梦(即“有正本”,亦称“戚序本”),他将这两部种书里的批语逐一对照校阅,发现其中的批语远比“有正本”多,便随手将这些有正本上没有的批语逐一抄誊在纸上,后来又转录到一本横线练习本上。这些批语多达150多条。不久他将书还给靖。,靖本4,1964年,毛偶然发现文学评论上俞平伯的文章,某一论点与那抄本中的某一条批语颇有关合之处,便将“靖本”及批语的情况写信告诉了俞平伯。俞见此信,高兴异常,立即复信毛,告之这些批语“很有价值”,希望他能够提供原书,一睹为快,以便进一步研究。毛当即赶到靖家,告之这一情况,希望找到原书,但此书却不翼而飞了。原来,1961年“自然灾害”期间,靖妻将家中的杂物书籍卖掉不少,其中还包括一只明代的宣德炉。但是这部书是否也夹入其中,她又不完全记不得了。此书是否被人借去,靖家也说不清楚。仅存一“夕葵书屋石头记”夹页。,靖本5,这个本子,只能从靖家后人和其他寓目者的介绍和抄录下来的脂批中,了解其概况。这就是:1.此本略近于甲戌本,其底本是一个早期的抄本。存七十八回。缺第二十八与二十九回,自别本抄配,附于八十回后。第三十回残失三叶。原本份十九小册,合装成十厚册。每半叶行数字数未察。,靖本6,2.脂批的特殊价值:抄录的这150条脂批,与现存各本中的脂批相校,时有异同,研究者由此或推测佚书的情节,或者考索批者的身份,也还可以与他本批语相校,都有可资探究的价值。如“遗簪”“更衣”。秦可卿淫丧天香楼,作者用史笔也。老朽因有魂托凤姐贾家后事二件,岂是安富尊荣坐享人能想得到者。其言其意令人悲切感服,姑赦之,因命芹溪删去“遗簪”“更衣”诸文。是以此回只十页,删去天香楼一节,少去四五页也。(靖本回前总批,红字为此本所独有),靖本7,脂靖本批语首次发表于南京师范学院文教资料简报1974年8、9月号(总第21、22合刊)。此本中独有一些极重要的批语。如第13回命作者删去“秦可卿淫丧天香楼”“遗簪、更衣诸文”的人是畸笏叟;如第22回畸笏叟所加的批语“前批知者聊聊,不数年,芹溪、脂砚、杏斋诸子皆相继别去。今丁亥,只余朽物一枚,宁不痛杀!”,拓清了曹雪芹,脂砚斋,畸笏叟当是三个人。此外,批语中还提供了许多先前不知道的80回后的佚稿情节。,列藏本1,列藏本,系苏联列宁格勒藏抄本石头记的简称,存苏联亚洲人民研究所列宁格勒分所。存78回,缺第5、6回。抄本,共35册,竹纸,色较甲戌、己卯、庚辰各本皆新,呈浅黄色,纸质较粗,线装,有包角。每页内有衬纸,系清高宗御制诗第四、五两集,当系重装对加入。此抄本共有眉批、正文下双行小字批、正文旁加批,大约共有300余条。眉批和夹批系后人所作,正文下双行小字批当是脂批旧文,亦见于庚辰等抄本。,列藏本2,正文应是脂砚斋评本旧文,但似系几个本子的合抄本,并非是从一个完整统一的本子一起抄下来的。有的正文接近于庚辰本,有的部分又与庚辰本有异,而近于其他抄本。正文与批语,都可以用来参校其他乾隆抄本。,列藏本3,此本于道光十二年(1832)传入俄京。是由库尔德采夫在中国买到后携带回俄国去的。1963年由一位著名的苏联汉学家李福清发现,1987年由中俄两国共同整理出版,现有中华书局影印本。,三程本系统版本介绍,三、程本系统版本介绍,程本,或者叫程高本,在红的各种版本中,是具有特殊价值的本子。主要是指程甲、程乙两个本子。乾隆五十六年(1791)冬,程伟元主持,由高鹗参与修订整理,出了120回本。由苏州萃文书屋用木活字排印,全称是乾隆辛亥萃文书屋木活字摆印本。次年,即乾隆十七年(1792)春,程高又出“乾隆壬子萃文书屋活字摆印本”。前后相隔仅两个多月。上世纪20年代,胡适把这两个本子定名为“程甲本”“程乙本”,沿用至今。,程本的特殊意义1,程本的特殊意义在于:第一,流传与普及。从两个本子开始,红楼梦的流传,由于写本进入刻印本的阶段。这以前虽然此书曾出现于庙市,读者的范围有所扩大,但一直还只是以写本形式流传。完成一部写本,当然要很化时日,数量毕竟有限。而且,一部书价值“数十金”,相当于几十石大米,售价昂贵。这就势必影响了此书的广泛流传,今天见到写本甚少,这也是一个原因。而印本问世,流传面扩大。制了版,可以大量印刷,工本费低廉。有能力购买此书的读者范围随之更为扩大,后来此书一刻再刻,广为流传,程本其意义不可低估。,程本的特殊意义2,高鹗续书之难:一是接续原作之难:清杭世骏:“注释古书比古著作者尤难。语必寻源,一也;事必数典,二也;学必贯三才,通七略,三也。”六一诗话:“身轻一鸟口”,有云补“疾”、“落”、“下”、“度”等,而善本则是“过”。俞平伯:论续书之不可能风格难续,不仅高鹗续红楼梦失败,一切续书都会失败。二是续写红楼梦之难:红楼梦为旷世杰作、奇作、巨作,“具有反映时代的深刻性,思想内容的丰富性,艺术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和成书过程的复杂性。”只能有一而不能有二。,程本的特殊意义3,三是比肩曹氏之难:巨人一般的高个子;珠穆朗玛峰一般的高山。四是迎合众口之难。高鹗续书之功:一是完整了原作。二是满足了读者。三是充实了红学内涵。四是高鹗与曹雪芹一同接受历史检验。,程本的特殊意义4,第二,全璧之功。程高本120回,卷首有绣像,叫“新绣全部绣像红楼梦”。“全本”的吸引力比80回本大。程本有后40回,全书有了结局,这对于此书的流传,也起了有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