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5课《搭船的鸟》同步练习C卷_第1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5课《搭船的鸟》同步练习C卷_第2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5课《搭船的鸟》同步练习C卷_第3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5课《搭船的鸟》同步练习C卷_第4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5课《搭船的鸟》同步练习C卷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5课搭船的鸟同步练习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运用 (共5题;共56分)1. (8分) 看拼音,写词语。 dchuny mocu niochng zu_b yyng wchun pngsu y_2. (8分) (2019四上龙华期中) 我能把下面的词语写规范工整 jing yngsh shrn shng dng fisu y r n_3. (4分) 课文整体梳理。课文搭船的鸟以“搭船的鸟”为题,“搭”是“_”的意思,“搭船”即“顺便乘坐船”。一个“搭”字使鸟儿具有了_,体现了鸟和人在自然中的和谐。本文抓住了翠鸟的_和_描写,字里行间充满了一颗童心对自然的_。4. (11分) 读拼音,写词语。我和mqn_坐着小船,到乡下wizf_家里去。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蓬上,shl_地xing_。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5. (25分) 我的嗓子眼像堵了块石头似的。(用划线字造句)二、 阅读理解 (共2题;共22分)6. (12分) (2017六下兴义期末)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跨越百年的美丽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在她之前,1896年1月,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了X光,这是人工放射性;1896年5月,法国科学家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尽管这都还是偶然的发现,居里夫人却对此提出了新的思考:其他物质有没有放射性?就像是在海滩上捡到一个贝壳,别人也许仅仅是把玩一下而已,可居里夫人却要研究一下这里壳是怎样生、怎样长、怎样冲到海滩上来的。别人摸瓜她寻藤,别人摘叶她问根。是她提出了放射性这个词。两年后,她发现了钋,接着发现了镭。为了(提炼 冶炼)纯净的镭,居里夫妇搞到一吨可能含镭的工业废渣。他们在院子里支起了一口大锅,一锅一锅地进行(提炼 冶炼),然后再送到化验室溶解、沉淀、分析。化验室只是一个(抛弃 废弃)的破棚子,玛丽终日在烟熏火燎中搅拌着锅里的矿渣。她衣裙上,双手上,留下了酸碱的点点烧痕。一天,疲劳之极的玛丽揉着酸痛的后腰,隔着满桌的试管、量杯问皮埃尔:“你说这镭会是什么样子?”皮埃尔说:“我只是希望它有美丽的颜色。”经过三年又九个月,他们终于在成吨的矿渣中(提炼 冶炼)出了0.1克镭。它真的有极美丽的颜色,在幽暗的破木棚里发出略带蓝色的楚光。(1) 选择文中括号里使用正确的词语。 (提炼 冶炼)_纯净的镭 进行_(提炼 冶炼)(抛弃 废弃)_的破棚子 (提炼 冶炼)_出了0.1克镭(2) 为什么说“关于放射性的发现,居里夫人并不是第一人,但她是关键的一人”? (3) 文中画线的句子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说明了_。 (4) 从文中划线的“终日”和“终于”两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 玛丽和皮埃尔的对话说明他们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进行如此艰难的实验,不是为了_,而只是为了_他们追求的目标是高远的。 7. (10分)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放飞蜻蜓一天午后,陶行知从村里走出来,见一群孩子在捉蜻蜓。他停下脚步,慈爱地抚摸着翠贞的小辫子问:“翠贞,你知道蜻蜓吃什么吗?”翠贞想了一下,回答道:“吃虫子。”“吃露水。”一个男孩说。孩子们七嘴八舌地抢着说:“吃草。”“吃树叶。”“吃泥土。”陶先生拉着孩子们坐在田埂上,说:“还是翠贞说得对。苍蝇、蚊子、水里的孑孓,它都吃。你们说蜻蜓是不是我们的好朋友?”孩子们点点头。陶行知从翠贞手里取过蜻蜓,高高举起。阳光下,蜻蜓的眼睛一闪一闪的,尾巴一撅一撅的。陶先生又问:“蜻蜓的尾巴有什么用,谁知道?”“蜻蜓用尾巴在河里点水。”“尾巴是掌握飞行方向的。”陶行知将蜻蜓小心地翻过去,指着它的尾巴说:“你们看,它的尾巴是一节节的,又细又长。它用尾巴保持平衡,调整方向。据说,在它饿极时,会将自己的尾巴吃去一截。不过,以后又会长出来。”接着他叉指指蜻蜓的头部对孩子们说:“它的眼睛很大,结构很复杂,是由成千上万的小眼睛构成的,可以看清四面八方的虫子”孩子们入神地听着。陶行知用商量的口吻说:“把它放了,好不好?”说着,把蜻蜓还给翠贞。翠贞用征询的目光看着小伙伴们,大家异口同声地说:“放了它,放了它,让它回家去!”翠贞张开小手将蜻蜓往上一送,蜻蜓展开翅膀向空中飞去。(1) 写出下面词语的意思。七嘴八舌:_。异口同声:_。(2) 陶行知看到孩子们捉蜻蜓,是怎样做的? (3) 翠贞他们一群孩子好不容易才捉到一只蜻蜓,为什么最后大家却迫不及待地要把蜻蜓“放飞”了? (4) 陶行知为什么没有直接命令孩子们把蜻蜓放掉而是给孩子们讲蜻蜓的知识? 三、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8. (5分) 仔细观察自己熟悉的小动物,抓住外形和动作描写一写。 第 5 页 共 5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运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