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求甚解 (2)_第1页
不求甚解 (2)_第2页
不求甚解 (2)_第3页
不求甚解 (2)_第4页
不求甚解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短文两篇,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掌握“藻饰、狡黠、诘难、伦理、滞碍、寻章摘句、味同嚼蜡、吹毛求疵、豁然贯通、不求甚解”等词的读音和词义,并学会运用。2、学习文中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进行说理的方法和好处。3、理清文章的论证思路,把握思想内容。4、分析理解两文的论证方式及方法,揣摩精练有力的语言,体会其表达效果。5、背诵两文中的名言警句,加强语言积累。6、培养正确的读书观,充分享受和汲取人类文化成果,做一个精神富有的人。,不求甚解,高和中学:尹世珍,作家作品,马南邨(19121966)原名邓拓、邓子建、邓云特。笔名马南邨、于遂安、卜无忌等。福建福州人。1929年考入上海光华大学政法系。1931年转入上海法政学院经济系,从事中共地下活动。1934年插班到河南大学历史系,开始研究中国经济史。1937年出版中国救荒史,引起史学界注意。,作家作品,马南邨1961年在北京晚报副刊上以马南邨笔名开辟“燕山夜话”杂文专栏。又与吴晗、廖沫沙以“吴南星”笔名在前线杂志上开设三家村札记杂文专栏,因面对现实而产生很大影响。他的作品涉猎很广,杂文独树一帜,有针砭时弊的批判性,并且把知识、趣味融于一炉,具有学者杂文的独特魅力。,自主学习,1、听读课文,感知文意。2、解释“不求甚解、咬文嚼字、豁然贯通、曲解”。3、默读课文,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4、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5、“不求甚解”出自哪里?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成果展示,2、解释“不求甚解、咬文嚼字、豁然贯通、曲解”。,不求甚解:咬文嚼字:,原指读书只领会精神实质,不咬文嚼字。现多指只求懂得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过分地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而不注重精神实质)。,全部透彻地理解、领悟。,豁然贯通:,曲解:,错误地解释客观事物或别人的原意。,成果展示,3、默读课文,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摆出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说明人们曲解了“不求甚解”的意思。,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指出“不求甚解”有两层含义。,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介绍古人就是以“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全面解释“不求甚解”。,说明陆象山的语录的意思。,强调读书要反复阅读。,成果展示,4、本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全面阐述了陶渊明的“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并以此为根据对否定“不求甚解”的观点进行否定,在批驳的过程中阐述“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和读书要虚心、重要的书要反复地读”的观点。,成果展示,5、“不求甚解”出自哪里?找出“不求甚解”在本文中的含义。,出自陶潜五柳先生传:“好读书,不求甚解”。原意是读书只领会要旨,不过于在字句上花工夫,属褒义。今多谓学习或工作的态度不认真,不求深入理解,浅尝辄止,含贬义。,文中含义:表示虚心,因为书不一定都能读懂,就承认“不求甚解”。说明读书的方法,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合作学习,1、理清本文思路。2、“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3、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4、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样论证方式?,成果交流,1、理清本文思路。,第一部分(1):摆出了要批驳的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第二部分(2-4):从“不求甚解”的出处入手,全面分析陶渊明的读书态度,指出“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第三部分(5-6):提出虚心的“不求甚解”的读书态度,并举例加以说明。,第四部分(7-8):全面解释“不求甚解”,指出读书不是死抠字眼儿,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整体。,第五部分(9):提出自己的观点,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成果交流,2、“好读书”和“不求甚解”有什么关系?,首先,要养成“好读书”这个习惯。只有“好读书”,才能谈到“求甚解”这个问题。其次,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而“会意”十分不易。所以陶渊明每有“会意”,就十分高兴。因为“会意”不易,所以陶渊明只好说“不求甚解”。,成果交流,3、肯定“不求甚解”的方法为什么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不求甚解”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因此,“不求甚解”不是马马虎虎,很不认真。因此,要反对马马虎虎的态度。,成果交流,4、本文主要讨论了什么问题,用了什么样论证方式?,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驳论的论证方式,文章的靶子是哪句?作者是怎样批驳别人的观点?,介绍出处并析其义,然后正反两方面举例(诸葛亮,普列汉诺夫)论证读书的要诀在于虚心,会意;,全面解释“不求甚解”,先反面否定,又正面引用语录佐证;,总结全文,强调重要的书要反复阅读。,摆出批驳靶子:“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内容小结,谈读书,读书的正确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作用,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归纳论证,不求甚解,树靶子,引出处,释新义,援例子,引语录,结上文,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立论,驳论,对比阅读,1、学习不求甚解的写法,对下列成语进行辩证分析,运用求异思维,口述新的立意。,“见风使舵”新解“班门弄斧”辩“滥竽充数”辩,拓展延伸,拓展延伸,2、名人读书的趣事。,韦编三绝头悬梁锥刺股囊莹映雪凿壁偷光,拓展延伸,夜深了,佛殿里忽然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小和尚们吓坏了,以为里面有鬼,立刻报告给老和尚。于是,老和尚带领小和尚捉鬼,没想到“鬼”原来是一个叫刘勰穷孩子,他在借佛灯读书呢。刘勰经过刻苦学习,终于成了伟大的文学家。,刘勰佛殿借读,拓展延伸,欧阳修荻草代笔北宋大文学家欧阳修,自幼天资过人,但是由于家境贫寒,家里无钱买纸买笔,欧阳修的母亲郑氏为了让儿子习文练字,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用荻草代替毛笔教小欧阳修写字。欧阳修勤奋刻苦,练成了一手好字,成为远近闻名的神童,而这种刻苦精神也影响了他的小伙伴李尧辅,将李尧辅带上好学之路。,拓展延伸,李密牛角挂书隋朝李密,少年时候被派在隋炀帝的宫廷里当侍卫。他生性灵活,在值班的时候,左顾右盼,被隋炀帝发现了,认为这孩子不大老实,就免了他的差使。李密并不懊丧,回家以后,发愤读书,决定做个有学问的人。有一回,李密骑了一条牛,出门看朋友。在路上,他把汉书挂在牛角上,抓紧时间读书。此事被传为佳话。,拓展延伸,董仲舒三年不窥园董仲舒专心攻读,孜孜不倦。他的书房后虽然有一个花园,但他专心致志读书学习,三年时间没有进园观赏一眼,董仲舒如此专心致志地钻研学问,使他成为西汉著名的思想家。,拓展延伸,蒲松龄草亭路问清代文学家蒲松龄在路边搭建茅草凉亭,记录过路行人所讲的故事,经过几十年如一日地辛勤搜集,加上自己废寝忘食的创作,终于完成了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划时代的辉煌巨著聊斋志异。,名言警句,腹有诗书气自华。好(ho)读书时不好(ho)读书,好(ho)读书时不好(ho)读书。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书到用时方恨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名言警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命伴侣和导师。(高尔基)书籍当代真正的大学。(卡莱尔),名人论读书,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李清照的读书方法:兴味到时拿起书就读。朱熹谈读书时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英莎士比亚,名人论读书,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德歌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宋苏轼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不求甚解(节选)列宁就曾经多次批评着列汉诺夫,说他自以为熟读马克思的著作,而实际上对马克思的著作却做了许多曲解。我们今天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也应该抱虚心的态度,切不可以为都读得懂,其实不懂的地方还多得很哩!要想把经典著作读透,懂得其中的真理,并且正确地用来指导我们的工作,还必须不断努力学习。要学习得好,就不能死读,而必须活读,就是说,不能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而必须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课堂检测,1、本段文字集中论述一个什么问题?2、普列汉诺夫对马克思的著作曲解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本文分析。3、本节文字中提到的“死读”和“活读”是如何理解?请结合原文解释。4、本节文字运用什么论证方法?,读书要虚心,要理解其精神实质。,他读书不虚心,没有理解其精神实质。,“死读”只记住经典著作的一些字句;“活读”是指理解经典著作的精神实质。,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课堂检测,5、文章是驳论文还是立论文?驳论文又是如何驳的?谈一谈你的理解。,驳论文。驳的是“论点”,先全面阐述“不求甚解”的含义,进而提倡虚心的“不求甚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