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火原理及灭火器使用方法_第1页
灭火原理及灭火器使用方法_第2页
灭火原理及灭火器使用方法_第3页
灭火原理及灭火器使用方法_第4页
灭火原理及灭火器使用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灭火原理,灭火器使用方法,灭火原理,按照燃烧原理,一切灭火方法的原理是将灭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冷却灭火法,这种灭火法的原理是将灭火剂直接喷射到燃烧的物体上,以降低燃烧的温度于燃点之下,使燃烧停止。或者将灭火剂喷洒在火源附近的物质上,使其不因火焰热辐射作用而形成新的火点。冷却灭火法是灭火的一种主要方法,常用水和二氧化碳作灭火剂冷却降温灭火。灭火剂在灭火过程中不参与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这种方法属于物理灭火方法。,隔离灭火法,隔离灭火法是将正在燃烧的物质和周围未燃烧的可燃物质隔离或移开,中断可燃物质的供给,使燃烧因缺少可燃物而停止。具体方法有:1、把火源附近的可燃、易燃、易爆和助燃物品搬走;2、关闭可燃气体、液体管道的阀门,以减少和阻止可燃物质进入燃烧区;3、设法阻拦流散的易燃、可燃液体;4、拆除与火源相毗连的易燃建筑物,形成防止火势蔓延的空间地带。,窒息灭火法,窒息灭火法是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不燃烧区或用不燃物质冲淡空气,使燃烧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的灭火方法。具体方法是:1、用沙土、水泥、湿麻袋、湿棉被等不燃或难燃物质覆盖燃烧物;2、喷洒雾状水、干粉、泡沫等灭火剂覆盖燃烧物;3、用水蒸气或氮气、二氧化碳等惰性气体灌注发生火灾的容器、设备;4、密闭起火建筑、设备和孔洞;5、把不燃的气体或不燃液体(如二氧化碳、氮气、四氯化碳等)喷洒到燃烧物区域内或燃烧物上。,灭火常识,固体火灾应选用水型、泡沫、磷酸胺盐干粉、卤代烷型灭火器进行扑救。液体火灾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救。气体火灾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扑救。带电物体火灾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进行扑救。扑救金属火灾的灭火器材应由设计部门和当地公安消防监督部门协商解决,目前我国还没有定期型的灭火器产品。,学会使用灭火器,“一提二拔三瞄四喷”,干粉灭火器的使用:1、提,拿着灭火器的提把将其提起;2、拔,拔去保险;3、瞄,在离起火点一点五米以上,一只手提上提把,另一只手握住喷管(如是电器起火,应更远)在起火点的上风方向对准火焰的根部;4、按,压下压把(喷射装置),对准起火点喷射(45度角),左右移动,向前推进,将干粉包围覆盖起火点,保险起见持续时间长些,灭火器使用一次后,30分钟内压强全部消失,下次需从新增压装粉。,灭火器使用注意事项:,尤其注意的是,使用灭火器前,应将灭火器取出反复震荡几次,使灭火剂松动,增加灭火效果,在灭火时,不能托底部,应托侧面,因为在受潮时,灭火器容易生锈且干粉容易结块,一旦结块,干粉无法从喷嘴喷出,巨大的压强会转而从底部焊接处(特别是生锈处)释放,手托底部必然导致手指被飞,酸碱灭火器适应火灾及使用方法,适应范围:适用于扑救A类物质燃烧的初起火灾,如木、织物、纸张等燃烧的火灾。它不能用于扑救B类物质燃烧的火灾,也不能用于扑救C类可燃性气体或D类轻金属火灾。同时也不能用于带电物体火灾的扑救。使用方法:使用时应手提筒体上部提环,迅速奔到着火地点。决不能将灭火器扛在背上,也不能过分倾斜,以防两种药液混合而提前喷射。在距离燃烧物6米左右,即可将灭火器颠倒过来,并摇晃几次,使两种药液加快混合;一只手握住提环,另一只手抓住筒体下的底圈将喷出的射流对准燃烧最猛烈处喷射。同时随着喷射距离的缩减,使用人应向燃烧处推近。,图65MF型手提内置式干粉灭火器1压把;2提把;3刺针;4密封片;5进气管;6二氧化碳钢瓶;7出粉管8筒体;9喷粉管固定夹箍;10喷粉管(带提环);11喷嘴,图64MF型手提外挂式干粉灭火器结构图1进气管;2出粉管;3二氧化碳钢瓶;4螺母;5提环;6筒体;7喷粉胶管;8喷枪;9拉环,干粉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适用范围:BC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各种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ABC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易燃、可燃液体和易燃、可燃气体火灾,以及电器设备火灾。1.右手托着压把,左手托着灭火器底部,轻轻取下灭火器,2.右手提着灭火器到现场,3.除掉铅封,4.拔掉保险销,5.左手握着喷管,右手提着压把,6.在距离火焰两米的地方,右手用力压下压把,左手拿着喷管左右摆动,喷射干粉覆盖整个燃烧区,灭火器材的维护保养,(1)二氧化碳灭火器应放置在明显、取用方便的地方,不可放在采暖或加热设备附近和阳光强烈照射的地方,存放温度不要超过55(2)定期检查灭火器钢瓶内二氧化碳的存量,如果重量减少十分之一时,应及时补充罐装。(3)在搬运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