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学思想ppt课件_第1页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学思想ppt课件_第2页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学思想ppt课件_第3页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学思想ppt课件_第4页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学思想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部分美与艺术,(三)古希腊罗马时期的美学思想,1,1、毕达哥拉斯学派(Pythagoras,公元前六世纪),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解释美“数”是万物最基本的元素美就是“数”的和谐(形式美的源头),2,黄金分割点(goldensectionratio),在分割时在长度为全长的约0.618处进行分割就叫作黄金分割这个分割点就叫做黄金分割点这个数值的作用广泛地体现在绘画、雕塑、音乐、舞蹈、建筑等艺术领域中。,3,萨平妇女by(法)David,的萨平妇女的构图,是按黄金分割的比例去安排主要人物与次要人物的位置。达维特的萨平妇女取材于古罗马的历史故事:罗慕洛初建罗马城时,城里妇女非常少,大多数邻国的妇女也不愿下嫁罗马城。为此,罗慕洛设下圈套,劫走了邻城萨平的妇女。后来萨平城的人要夺回被劫的妇女,眼看一场战争即将爆发。这时,已经在罗马城生下了孩子的被劫的萨平妇女,为了不致使自己的父兄和丈夫遭受牺牲,勇敢地站出来制止了这场战争。,4,黄金分割的运用,雕塑维纳斯1,2建筑艾菲尔铁塔1,2,巴黎圣母院1,金字塔,故宫等舞蹈摄影123456789人体比例:最完美的人体:肚脐到脚底的距离/头顶到脚底的距离=0.618最漂亮的脸庞:眉毛到脖子的距离/头顶到脖子的距离=0.618,5,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70339,6,2、苏格拉底(Socrates,公元前470339,雅典),神秘的哲学家柏拉图描述出来的苏格拉底对话录谈话的艺术“精神助产师”最有智慧的人戴尔菲神谕(Delphi)philosopher:爱好智慧的人我只知道一件事,就是我一无所知。”苏格拉底之死申辩篇,7,苏格拉底式的反讽:SocraticIrony,助产术和揭露矛盾的辩证法:苏格拉底承认他自己本来没有知识,而他又要教授别人知识。他认为这些知识并不是由他灌输给人的,而是人们原来已经具有的;人们已在心上怀了“胎”,不过自己还不知道,苏格拉底像一个“助产婆”,帮助别人产生知识。苏格拉底的助产术,集中表现在他经常采用的“诘问式”的形式中,以提问的方式揭露对方提出的各种命题、学说中的矛盾,以动摇对方论证的基础,指明对方的无知;在诘问中,苏格拉底自己并不给予正面的、积极的回答,因为他承认自己无知。这种方式一般被称为“苏格拉底的讽刺”。,8,苏格拉底与“智者”的区别,为谋生与为真理听命于人与自由地探索限定论题与闲暇自由地追问无所不知与一无所知有智慧者与爱智慧者,9,苏格拉底对美的观点,从苏格拉底开始,古希腊哲学由研究自然转向研究自我;从社会伦理的观点看美,开创从社会科学论美的新领域;美和效用美必是有用的,美和善相联系。美是难的:大希庇阿斯篇,10,大希庇阿斯篇,古希腊第一篇专门论美的文章提出了若干重要的美学命题:美的本质:区分和“美”的本质(美是什么)与美的事物(美是什么东西)美与善(合适,实用)的关系美与视听快感的关系,11,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12,拉斐尔:雅典学院1509-1511,梵蒂冈博物馆,13,3、柏拉图(Plato,公元前427347),如何能做五十个一模一样的饼干?人是否有灵魂?灵魂是否不朽?,14,柏拉图,理型的世界物质世界背后有个永恒不变的模式,真知是关于“理念”的知识。永恒的是“理念”的世界,现实世界是对“理念”的世界的模仿或“分有”。不朽的灵魂灵魂栖息在躯体之前已存在。,15,洞穴比喻:哲学家如何从影子般的影像出发去追寻自然界所有的现象背后的真实概念?,有一群人世代居住在洞穴里,并被铁链锁在固定的地点,连脖子也被锁住,只能面壁直视眼前的场景。在他们身后有一堆火,在火与囚徒之间有一堵矮墙,墙后有人举着各种各样的雕像走过。火光将这些雕像投影在囚徒面对的洞壁上,形成多样的、变动的影像。囚徒们的一生都犹如在看皮影戏。他们以为眼前晃动的影像就是真实的事物,用不同的名字来称呼他们。于是,有些人则走出洞穴,经过晕眩之后,终于见到太阳下的事物。,16,17,理想国,头胸腹身体理性意志愿望灵魂智慧勇气自制理想美德统治者战士工匠国家一个健康和谐的人要懂得平衡与节制,一个“有德”之国,每位公民都要明白自己在整个国家中扮演的角色。,18,柏拉图的美学思想,客观事物的美是理念美的影子;美感是通过“灵魂回忆”而获得;艺术世界是模仿的模仿;理式世界感官世界艺术世界“把诗人逐出理想国”,19,美的本体论:“理念”(Idea),美本身,美本身是什么呢?柏拉图:“这种美是永恒的,无始无终,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它不是在此点美,在另一点丑;在此时美,在另一时不美。在此一方面美,在另一方面丑;它也不是随人而异,对某些人美,对另一些人就丑。还不仅如此,这种美并不表现于某一个面孔,某一双手,或是身体的某一其他部分;它也不是存在于某一篇文章,某一种学问,或是任何某一个别物体,例如动物、大地、或天空之类;它只是永恒地自存自在,以形式的整一永与它自身同一;一切美的事物都以它为泉源,有了它那一切美的事物才成其为美。”,20,认识“美本身”的阶段:,从只爱某一个美形体开始,凭这一个美形体孕育美妙的道理。学会了解此一形体或彼一形体的美与一切其他形体的美是贯通的,把爱推广到一切美的形体,而不再把过烈的热情专注于某一个美的形体。学会见到行为和制度的美,看出这种美也是到处贯通的。受向导的指引,进到各种学问知识,看出它们的美。,21,认识“美本身”的阶段:,凭临美的汪洋大海,凝神观照,心中起无限欣喜,于是孕育无量数的优美崇高的道理,得到丰富的哲学收获。如此精力弥满之后,终于一旦豁然贯通唯一的涵盖一切的学问,以美为对象的学问,彻悟美的本体。这种美本身是与哲学知识以及真理,属于同一类的东西。认识美本身的道路,实质上也是一条探索真理的道路。,22,美与爱、善以及生活本身的关系:,“我相信人们做一切力所能及的事情,都是为了获得不朽的声望,赢得后人的爱戴;他们的品德越高,就越要这样做。他们所爱的是不朽的事物。”柏拉图,23,美与爱、善以及生活本身的关系美、智、善三位一体,“因为智慧属于最美的事物,而爱是对美的爱,所以爱必然是爱智者”。“爱就是希望善永远为自己所有。”“一切生物之所以具有这种狂热和爱情,都是为了追求不朽。”“美是主宰生育的命运神或生殖女神。”爱美与追求不朽相关。由于追求不朽,人就要爱,爱美或爱智慧、爱善。爱与真、善、美被内在地连接在一起。,24,艺术的功能,第一,从知识的角度说,艺术是对感性事物的模仿,是“影子的影子”,与“真理隔着三层”。在古希腊,艺术一般被看作是一种“制作”(poisis),“诗歌”只是各种技艺的一种,诗人的工作对象是音乐和格律。诗人就是一种工匠,而且诗人所制作的产品比其他的手艺人制作的产品还要低级。人们之所以对诗歌和绘画等艺术感兴趣,是因为画有色彩,诗有韵律,能迷惑群众。,25,艺术的功能,在与真理和知识的关系上,柏拉图对艺术做出了彻底的否定。“从荷马起,一切诗人都只是模仿者,无论是模仿德行,或是模仿他们所写的一切题材,都只得到影像,并不曾抓住真理。”,26,柏拉图:艺术对人性的消极影响,渎神。有些诗歌和悲剧直率地描写神的不检点的行为,使人们失去对神的敬畏和敬仰,失去行为的楷模。迎合人性中卑劣的成分。悲剧让人产生同情、怜悯,常常能够满足人的感伤癖,喜剧则能够培养人的小丑习气。艺术给人的放任和纵情提供机会和理由。使人们会变得行为不端,情感脆弱。诗歌增大了欲念的强度,灌溉、滋养人的愤恨、性欲等欲念和快感或痛感的情绪,削弱了理性的力量,破坏了心理的平衡。把诗人驱出“理想国”,27,艺术创作论:迷狂说,“你(指伊安)这副长于解说荷马的本领不是一种技艺,而是一种灵感,像我已经说过的。有一种神力在驱谴你,像欧里庇得斯所说的磁石,就是一般人所谓“赫剌克勒斯石”。磁石不仅能吸引铁环本身,而且把吸引力传给那些铁环,使它们也像磁石一样,能吸引其他铁环。诗神就像这块磁石,她首先给人灵感,得到这灵感的人们又把它传递给旁人,让旁人接上他们,悬成一条锁链。凡高明的诗人,无论在史诗或抒情诗方面,都不是凭技艺来做成他们优美的诗歌,而是因为他们得到灵感,有神力凭附着”。,28,艺术创作论:“灵魂回忆”说,凡灵魂完善的,就向上界飞行,主宰宇宙。如果灵魂不完善,就向下跌落,一直落到坚硬的东西上面,附着一个尘世的肉体。真正的诗人的灵魂与众不同,比较完善,可以往上界飞行,可洞见本然自在的绝对正义,绝对美德,和绝对真知。诗人回忆灵魂所见到的永恒世界里的真正的美,把这些东西描绘出来,就成为美妙异常的、动人心魂的诗歌。这一类的诗人,实际上也是哲学家,即真正的爱美者、爱智慧者。,29,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30,31,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公元前384-322,32,亚里士多德,一切事物的成因质料因,形式因,主动因,目的因逻辑将事物分门别类伦理怎样才能找到幸福与满足?1、过着享乐的生活2、做一个自由而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