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化学、历史真题分类汇编(节选)篇一:2017高考化学各地模拟题选择题分类汇编2017高考各地模拟题化学选择题分类选编1.(湖南省岳阳市2017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7)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科学,与社会、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静电除尘”、“燃煤固硫”、“汽车尾气催化净化”都能提高空气质量B维生素C具有较强还原性,高温烹饪蔬菜会导致维生素C损失C.用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D在食品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可防止食物被氧化变质2.(广东省佛山市2017届高三4月教学质量检测7)化学与社会、生产、生活和科技都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军舰船底镶嵌锌块作正极,以防船体被腐蚀B“天宫二号”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C烈性炸药硝化甘油是由甘油(丙三醇)硝化制得,它属于酯类D蚊虫叮咬时释放出的蚁酸使人觉得不适,可以用肥皂水氧化蚁酸处理3.(四川省成都市九校2017届高三下学期期中联考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地沟油经过处理,可用来制造肥皂B向食品中添加抗氧化剂(维C)可以对食物起到防腐作用C我国的汽油标准已由“国”提高到国“”,这意味着汽车不再排放氮氧化合物DCO2和CH4都是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4.(广东省2017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7)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日益重视环境问题,下列做法或说法不正确的是A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农业生产等对环境的污染B将工业废水“再生”处理,用于城市道路保洁、喷泉和浇花用水C大力实施矿物燃料“脱硫、脱硝技术”,减少硫和氮的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D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接近于2.510m的颗粒物,也称细颗粒物,这些细颗粒物分散在空气中形成混合物具有丁达尔效应5.(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7)化学与工农业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合成纤维和光导纤维都是新型有机非金属材料B.淀粉、纤维素和油脂都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6C“玉不琢不成器”、“百炼方能成钢”发生的均为化学变化D造纸工艺中使用明矾,会导致纸张发生酸性腐蚀,使纸张变脆,易破损。6.(广西名校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猜题卷7)我国在航天、军事等领域的发展得到世界瞩目,与化学有着密切联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歼-20”飞机上大量使用的碳纤维是一种新型的有机高分子材料B.“神舟十一号”宇宙飞船返回舱外表面主要是耐高温的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C. “天宮一号”是中国第一个空间实验室,其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二氧化硅D.“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7.(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7)化学与生活、能源、环科技等密切相关。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在厨房里用米汤不能直接检验食盐中是否含有碘B.煤炭经过干馏,可获得相对清洁的能源和重要的化工原料C.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代替化石燃料,可减少环境污染D.水分子间的氢键是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与另一个水分子中的氧原子间形成的化学键8.(2017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卷】7)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人工制造的铝硅酸盐分子筛可用作吸附剂和催化剂B聚乙炔用I2或Na等做掺杂后可形成导电塑料,该导电塑料具有固定的熔点、沸点C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D盐卤点豆腐、明矾净水与胶体的性质有关9.(2017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卷】7)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氧燃料电池、硅太阳能电池都利用了原电池原理B汽车尾气中含有的氮氧化物,是汽油不完全燃烧造成的C焙制糕点的发酵粉主要成分之一是碳酸氢钠,它也是治疗胃酸过多的一种药剂D石油的裂化、裂解和煤的干馏均为化学变化,煤的气化、液化和石油的分馏均为物理变化10.(北京市东城区2017届高三4月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氯气和明矾都能用于自来水的杀菌消毒B常温下,浓硫酸和浓硝酸都能用铜制容器盛装C钢铁设备连接锌块或电源正极都可防止其腐蚀D酸雨主要是由人为排放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等转化而成11.(北京市丰台区2017届高三一模考试6)下列贡献与中国科学家无关的是 A创立侯氏制碱法B发现青蒿素C合成结晶牛胰岛素D发明元素周期表12.(北京市丰台区2017届高三一模考试7)食盐在生活中应用广泛,下列不属于食盐用途的是A着色B防腐C调味D杀菌13.(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一模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eSO4溶液存放在加有少量铁粉的试剂瓶中B.将1mol/L的NaCl溶液保存在容量瓶中C.凡是给玻璃仪器加热,都要垫石棉网,以防仪器炸裂D.用pH试纸检验某溶液的酸碱性时,一定要先用蒸馏水湿润14.重庆市万州区2017届高三下学期10下列物质放在空气中变质,且变质过程与空气中的O2、CO2、水蒸气都有关的是A过氧化钠B金属钠 C硫酸亚铁晶体D亚硫酸钠15.(天津市红桥区2017届高三一模2)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氯气溶于水:Cl2+H2O=2H+Cl+ClOB.NaHCO3的电离方程式:NaHCO3=Na+H+CO3C.Fe与盐酸反应:2Fe+6H=2Fe+3H2D.Ba(OH)2和CuSO4溶液反应:Cu+SO4+Ba+2OH=BaSO4+Cu(OH)216.(北京市东城区2017届高三4月6)下列古诗诃描述的场景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2+2-2+-+3+2-+-17.(重庆市万州区2017届高三下学期7)下列古代发明与所给化学变化对应错误的是18.(北京市东城区2017届高三4月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颜色变暗:4Na+O2 =2Na2OB铝条插入烧碱溶液中,开始没有明显现象:Al2O3+2OH=2AlO2+H2OC硫酸铵溶液与氢氧化钡溶液混合,产生气体:NH4+OH= NH3十+H2OD碘化银悬浊液滴加硫化钠溶液,黄色沉淀变成黑色:2AgI+S=Ag2S+2I19.(2017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卷】13)常温下,有pH=1的某溶液中可能有Na、Fe、Fe、I?、Cl?、CO3?中的某几种,现取100 mL该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3+2+2+2-+-已知氧化性FeI2,根据实验结果,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存在Fe、I?、Cl? 3+3+B一定不存在CO3?,可能存在Na和Cl? 2+CFe与Fe至少有一种D该溶液中c(Cl?)0.2 mol?L?1 3+2+20.(河北省唐山市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综化学试题9) 25时,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A. 0.1mol/L的NH4HSO4溶液:Ba、Na、NO3、ClB.通KSCN溶液变红色的溶液:NH4、Al、SO4、Cl+-142+-+3+2- 2+-C.c(H)/c(OH)=110的溶液:Ca、Na、ClO、NO3D.与铝反应产生大量氢气的溶液:K、Na、CO3、NO321.(广西名校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考试猜题卷9)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1.0molLNaClO溶液中:Fe、K、I、ClB.加入铝片能放出H2的溶液中:K、Ba、Cl、NH4C.由水电离出的c(OH)=1?10D.c(H)/c(OH)=1?10+-14 -12 +2+-+-12+-+2-molL溶液中:NH4、HCO3、Na、Cl +-2-1+-+-的溶液中:K、Na、I、SiO322.(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8)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铁片与稀盐酸制取氢气时,加入NaNO3固体或Na2SO4固体都不影响生成氢气的速率B加入反应物,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化学反应速率增大C汽车尾气中NO和CO可以缓慢反应生成N2和CO2,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慢D将 0.1 mol ? LNH4A1(S04)2 溶液与 0.3 mol ? LBa(OH)2 溶液等体积混合: Al+ 2SO4+ 2Ba + 40H= AlO2 + 2BaS04+ 2H2O23.(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9)CuSO4、Fe2(SO4)3、H2SO4的混合溶液100mL,已知溶液中阳离子的浓度相同(不考虑水解),且SO4的物质的量浓度为6mol?L,则此溶液最多溶解铁粉的质量为A5.6g B11.2 g C22.4 g D33.6g24.(江西省南昌市十所省重点中学命制10)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a2O2与N2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生成0.5mol O2时,转移电子数是2NAB标准状况下,11.2 L的甲醇所含的氢原子数等于2NAC电解饱和食盐水,阳极产生22.4 L气体时,电路中通过的电子数目为2 NAD1L 1 mol/L CuCl2溶液中含有的氯离子数为2NA25.(湖南省岳阳市2017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0.1mol的白磷(P4)或甲烷中所含的共价键数均为0.4NAB.常温下,6.4g由S2、S4、S8组成的混合物含硫原子数为0.2NAC.25时,0.lmol/LNa2CO3溶液含Na数为0.2NAD标准状况下,Na2O2与足量的CO2反应生成2.24LO2,转移电子为0.4NA26.(广东省2017年汕头市普通高考第二次模拟8)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6.4 g由S2、S4、S8组成的混合物含硫原子数为0.2NAB将1 mol Cl2通入水中,HC1O、Cl、ClO粒子数之和为2NAC标准状况下,44.8L NO与22.4 L O2反应后的分子数是2NAD27g铝中加入1mol/L的NaOH溶液,转移电子数是3NA篇二:*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题分类汇编1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0T12014重庆卷 “梭伦促进了两个阶级之间的妥协。”如,梭伦改革虽对土地数量有所限制,但却没有像平民所希望的那样剥夺贵族的土地。下列各项,能够正确反映上述观点且符合史实的是( )A既废除了平民债务又未归还平民原有土地B既禁止了人身抵押又未规定个人土地限额C既解放了债务奴隶又保留了旧的社会等级D既照顾了平民利益又维护了贵族部分特权10D 解析 本题以梭伦改革的措施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调动知识的能力。解题关键是要理解梭伦改革时,推行既维护平民利益又保障贵族权益的改革宗旨。A项只反映了平民这一方面,没有涉及贵族;B项不符合历史事实,梭伦改革规定了土地占有的最高限额;C项表述错误,梭伦改革按财产多寡把公民分为四个等级,打破了旧的社会等级;梭伦改革坚持不偏不倚的原则,既保护了平民的基本权益,又不彻底剥夺贵族的财产,缓和了平民和贵族的矛盾。故D项正确。7T12014重庆卷 清史稿记载:“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湔(洗)国耻。已而师徒挠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志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此处评价的这位皇帝是( )A康熙帝 B乾隆帝C光绪帝 D宣统帝7C 解析 本题以清史稿记载内容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康乾盛世”与题干“以湔国耻”的信息不符,故排除A、B两项;宣统帝年幼继位,未亲政清朝就被推翻,故D项错误;光绪帝亲政后,在甲午战争战败的刺激下,利用康有为等资产阶级维新派进行变法,答案为C项。1T12014四川卷 下列改革中,实现了富国强兵,“倾邻国而雄诸侯”的是( )A商鞅变法 B汉武帝改革C北魏孝文帝改革 D王安石变法1A 解析 本题以中国古代四大改革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商鞅变法、汉武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富国强兵,但与题干“倾邻国而雄诸侯”的信息相符的只有商鞅变法,商鞅变法为秦灭六国奠定了基础,故A项正确。12T12014安徽卷 下列变法措施与结果对应,符合史实的是( )12.A 本题以变法的内容与结果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运用及逻辑推理的能力。B项市易法有利于平抑物价,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与材料中“于官何利焉”互相矛盾,可以排除;C项戊戌变法采取的经济措施很快被废除,没有起到多大的作用,不可能促进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可以排除;D项明治维新有关殖产兴业的措施,实现了传统产业的现代化和工业化,D项表述错误,予以排除。22T1 T42014北京卷 19世纪以来,一些阿拉伯国家进行了近代化改革,其中以埃及的穆罕默德阿里改革和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最具代表性。这两次改革相同之处有( )废除哈里发制度 进行军事改革 建立近代工业实行教育改革A BC D22C 解析 本题以近代埃及和土耳其的改革为切入点,实际上考查学生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只符合土耳其的凯末尔改革,凯末尔改革废除了哈里发制度;只符合阿里改革,阿里为了对外扩张,大力进行军事改革,建立近代化军队。排除含的选项。故选C项。29T12014新课标全国卷 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 )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29B 解析 本题以公车上书为切入点,考查中国政治的近代化进程,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说明相关历史现象的能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进入高潮。根据材料梁启超“联合百余举人上书”,排除A、C两项;材料彰显新旧学之间的矛盾,但并非不可调和,排除D项。46T12014山东卷 (10分)【历史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2分)(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8分)46答案(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解析 本题以光绪帝和康有为的思想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阅读、提取和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中“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可以看出二者都主张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第(2)问从材料可以看出光绪帝仍然主张“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也就是只学习西方的器物,中国的伦理纲常仍然是根本;而康有为认为“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 “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据此可以看出他主张进行根本变革,变革制度,学习西方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37B2 C2 T12014全国大纲卷 (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阴谋、屠杀、行刺,对某些人来说乃是获得一场革命的微不足道的代价?必须来一场伟大的场面变化,必须有一种宏伟的舞台效果,必须有一片宏伟的景观来激发人们的想象力?它们全都在法国大革命之中。(法国的国民议会)甚至于并不具有一个严肃的立法团体的面貌和形象?他们被赋予一种威力,就像那种邪恶原则的威力一样,在进行颠覆和毁灭,却没有任何进行建设的力量,除了是建造那类可以适用于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摘编自英埃德蒙柏克法国革命论(1790年)材料二 1906年,康有为在法国革命史论中认为,法国“欲以美国之政,施之法国,而不审国势地形之迥异”,终致大乱。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慓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中国倡言革命者,实为无病呻吟。1907年寄生认为,法国大革命“祛虐政、均利权”,其功“赫然可观”。法国自18世纪以来王族贵族“骄恣暴戾”,国王之死乃自食其果。所谓革命“即不能不杀人流血”,并非“革命必得之果”。故中国革命成功之后即可放弃武力,不会造成社会的破坏。摘编自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柏克对法国大革命的基本态度及其依据。(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对法国大革命的两种评价及其理由。(14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影响对重大历史事件进行评价的主要因素。(8分)37答案 (1)基本态度:否定(批判)。依据:法国大革命方式激进;破坏巨大;过于追求形式,没有建设性。(2)评价:否定;肯定。否定的理由:盲目学美,导致大乱;体制变革应循序渐进;革命带来恐怖统治和社会动荡。肯定的理由:推翻专制,享有平等权利;革命爆发和处死国王有其必然性;革命并非一定带来破坏。(3)时代影响:个人的政治立场、思维方式、阅历等;对历史事件本身了解的程度(本问回答出2点即可)解析 本题以法国大革命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有效信息的提取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的态度主要根据材料一“可以适用于进行更多的颠覆和更多的毁灭的机器”概括即可;第二小问的依据要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从法国大革命的负面作用概括。第(2)问,首先根据材料二的两段材料分别概括评价,然后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两种评价产生的理由做分析。第(3)问,材料一是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分析;材料二突出的是评价者的个人立场与素养;对历史的了解程度也是影响评价的原因。41T12014福建卷 A【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 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废除的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10分)41答案 (1)英国、法国。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答三点即可)解析 本题以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解读材料信息和迁移、运用知识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第(1)问中的“国家”联系克里米亚战争的交战国不难回答;对“绝望的搏斗”的理解较难,其思考路径是对比材料一中的信息,透过现象看本质,即落后的封建制度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第(2)问的难点在于准确理解命题者的考查意图。“延缓了革命”实质上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积极影响,“不能消除革命”是考查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局限性,然后根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信息进行回答。45T12014新课标全国卷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西汉建立后,“约法三章”不再适应现实需要,新的法令条文不断增加,形成九章律。汉武帝时,九章律之外的“旁章科条”迅速增至359“章”,仅关于死罪的法律条文便有1000多条,“律令烦多,百有余万言”;具有法律意义的案例汇编越编越多,春秋一书所记史事在判案时也用作参考。三国魏初,沿用的“秦汉旧律”竟多达906卷,770余万宇,东汉以来马融、郑玄等儒学大师对法律的注释也具有法律效力。魏晋时对法律进行了重大改革。大量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由具体行政部门掌握。改定的新律以刑法为主体,共20篇、620条、27 600字,大大降低了官吏判案时任意引用法令条文的可能性。与汉代明显不同的是,新律不少条文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摘编自张晋藩总主编中国法制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分)45答案 (1)从现实需要出发;删繁就简;刑法与行政法规分离;突出伦理犯罪。(2)“独尊儒术”后儒家经典开始影响法律实施;东汉时儒家学者深入影响法律条文的解释;魏晋时期儒学理念法制化。解析 本题以魏晋法律改革为切入点,考查西汉到魏晋时期的法律史,主要考查学生材料处理和分析能力。解答本题必须读懂材料并联系所学知识加以分析。第(1)问提取材料中关键句,如“行政法规被编辑为令”“新律以刑法为主体”“突出上下尊卑”“同罪而不同罚”,然后加以概括即可。第(2)问提取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内容,结合儒学思想的发展说明其对法律的影响。T12014浙江卷自选模块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商鞅是著名法家,坚持变法,富国强兵,故“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对商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铣床考试试题及答案
- 化学氧气考试题及答案
- 视网膜脱离考试题及答案
- 一次函数试题及答案
- 校内外玩耍安全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达州市水利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招聘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树脂工艺基础知识培训总结
- 2025年药物临床试验质量管理培训试题及答案
- 抢救药品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农机以租代购合同范文
- ICD-10精神科疾病诊断指导手册
- 超市经营服务方案
- “情指行”一体化运行机制中情报工作职能定位、运行困境与优化路径
- 2024新一代变电站集中监控系统系列规范第1部分:总则
- 2024年秋季学期新沪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课件 第三章 光的世界 第一节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 仿生课程设计报告
- 化学丨1号卷A10联盟安徽省2025届高三8月开学摸底考试化学试卷及答案
- 放射科医学影像科专案改善PDCA缩短住院病人等候核磁检查时间品管圈QCC案例
- 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化验检测及临床意义
- 小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的诊治-2
- 酒店客房样板间装修验收记录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