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采薇》_第1页
《诗经.采薇》_第2页
《诗经.采薇》_第3页
《诗经.采薇》_第4页
《诗经.采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寒冬,阴雨霏霏,雪花纷纷。一位解甲退役的征夫,在返乡途中踽踽(jj)独行。道路崎岖,又饥又渴;边关渐远,乡关渐近。此刻,他遥望家乡,抚今追昔,不禁思绪纷繁,百感交集。艰苦的军旅生活,激烈的战斗场面,无数次的登高望归的情景,一幕幕在眼前重现。采薇,正是三千年前这样的一位久戍之卒,在归途中的追忆唱叹之作。,生读,.,诗经采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暮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驾彼四牡,四牡骙骙。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第一章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猃狁之故。不遑启居,猃狁之故。,注释:薇:野豌豆苗,可食。亦、止、曰:语气助词,无实义。莫:即今“暮”字。猃狁:北狄,匈奴。遑:空闲、闲暇。启、居:古人跪坐时的两种姿势。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席,腰部挺直是危坐,臀部贴在足后跟上,则是安坐。译文: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芽已破土钻。说回家啊说回家,一年已经过大半。没有家也没有室,只因猃狁来侵犯。不能安坐与定居,只因猃狁常为患。,.,第一章,写士兵为抗击外族的侵犯,背井离乡,久久不得归家,而产生的悲伤、厌战和对外族的仇恨。首四句,以薇菜渐次生长和时间的推移来起兴,来表达士兵久役于外不得归家的怨敌、思家与盼归的心情。“靡室靡家”和“不遑启居”是这一心情产生的主要原因。当时的兵役制度是二年为期限,可是本诗中的战士的服役看上去没有期限,士兵归家变得遥遥无期,这自然要引起征卒的不满和对家乡更强烈的思念。以下几章都是围绕着这个基调叙写的。,.,第二章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注释:柔:柔嫩,肥嫩。在生长形态上比“作”更进一步。烈烈:炽烈。载饥载渴:则饥则渴,又饥又渴。戍:防守,定:止。使:使者。聘:问候。靡使归聘?译文: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茎叶多柔嫩。说回家啊说回家,心中忧思多深沉。忧心如火猛烈烧,又如饥渴实难忍。驻守营地不固定,没人回乡通音问。,.,第三章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注释:刚:坚硬。指薇菜变老而显得粗硬了。阳:十月为阳。今犹言十月小阳春。盬:止息,停止。启处:同“启居”。孔:很、甚。疚:病、苦痛。行:?译文:采薇菜啊采薇菜,薇菜茎叶变粗硬。说回家啊说回家,今年阳月又已临。王室公事无休止,不能片刻享安静。忧思在心真痛苦,我今远行难归省。,.,第二、三章,写军旅生活之劳苦。朱熹在诗集传中说“言戍人念归期之远,而忧劳之甚,然戍事未已,则无人可使归而问其室家之安否也。”诗仍以薇菜逐渐长柔嫩、粗硬起兴,暗示时间流逝,易年更岁,可是役期却无止境,军旅生活又异常痛苦,转战不得止,饥渴劳顿。而“靡使归聘”和“我行不来”,则表达了边关和故乡相隔万里,关山阻断,音讯全无,由此而引发的强烈的思归之情。,.,第四章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注释:彼:那。尔:爾,花盛开之貌。维:语助词。常:常棣,芣苢,植物名。华:?古“花”字。路:辂,大车。斯何:同“维何”。君子:此指将帅。戎车:兵车,战车。牧:雄马。业业:壮大高大貌。定居:安居。三:?捷:?接,交战。胜利?译文:那是什么花盛开?棠棣烂熳一丛丛。高大马车又谁乘?那是将帅所专用。驾御兵车已起行,四马壮硕气势雄。不敢安居战事频,一月三次捷报送。,.,第五章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猃狁孔棘。,注释:骙骙:雄壮,威武。依:腓:庇,掩护。郑笺:“腓当作庇。此言戎车者,将帅之所依乘,戍役之所庇倚。”翼翼:安闲貌。谓马训练有素。弭:弓的一种,其两端饰以角骨。象弭,以象牙装饰弓端的弭。服:菔,盛箭器。鱼服,鱼皮制的箭袋。日戒:日日警惕戒备。棘:急。孔棘:很紧急。译文:驾起四马驱车行,四马强壮神奕奕。将帅乘车作指挥,士卒靠车作掩蔽。四马步子多整齐,弓饰象牙箙鱼皮。每天岂能不警戒?猃狁侵扰势紧急。,.,第四、五章,直接写战事。这两章是在前面基础上的对战争场面的具体描写,通过对马、车、象弭、鱼服、将帅和士兵生动而形象的刻划,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忧心烈烈”、“忧心孔疚”的原因,也使前面的“王事靡盬”落到了实处。从而进一步强调了正是因为战争频繁,居无定所,作为兵营中最底层的士兵才归家无望,思乡心切。,.,第六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饥载渴。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注释:昔:指出征时。依依:茂盛貌;一说依恋貌。思:语末助词。雨:作动词,落下。霏霏:雪大貌。迟迟:迟缓。译文:当初离家从军去,杨柳依依轻摇曳。如今返乡解甲归,雪花飘飘飞满野。道路长远慢慢行,又饥又渴愁肠结。我的心中真悲伤,谁知我有多凄切。,.,第六章,写戍卒归途中悲伤痛苦的心情。有了前面的一系列铺垫,经过出生入死的战斗之后,战争的幸存者终于踏上了归家的路途。但作品并没有写士卒胜利后的喜悦,而是营造了昔日杨柳依依、如今雨雪霏霏的场景,写的是历经磨难之后内心深处的凄凉和悲苦,而且“行道迟迟,载饥载渴”,归乡的路依然那么艰难。,.,这是一位戍边战士在归途中所赋之诗,诗中叙述了他转战边陲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他爱国恋家、忧时伤事的感情。,.,薇菜的变化: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前三章分析,时令的变化:岁亦莫止岁亦阳止,心情的变化:心亦忧止忧心烈烈忧心孔疚,.,(春天),薇亦止,薇亦止,(夏天),(秋天),作,柔,刚,薇亦止,比兴:时光流逝戍期漫长思乡之深,.,以棠棣之花起兴,喻军威盛大。以四牡为喻,比纪律严整,卒伍精强。岂敢定居、岂不日戒,赋写敌人之凶悍。,四、五章分析,.,笼罩全篇的情感主调是悲伤的家园之思。或许是突然大作的霏霏雪花惊醒了戍卒,他从追忆中回到现实,随之陷入更深的悲伤之中。追昔抚今,痛定思痛,怎能不令“我心伤悲”呢?“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写景记事,更是抒情伤怀。,第六章分析,.,采薇共六章,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镜头。仿照例句,分别用四字概括另外两个镜头。1-3章:4-5章:6章:,文本探究,疆场思归,归途之哀,采薇思归,.,主题探讨采薇是小雅中的一篇,表现了普通士兵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字里行间表达了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你认为哪些诗句最能表现这种情感?乡思情结乡思情结的内涵:故乡是一个人的根,更多的是精神上、情感上的意义。故乡常常被赋予的意义有:家、故乡、故土、家园、家国、归宿等;在比喻意义上,往往指向人的价值取向和精神追求。与乡思相关的诗句,.,艺术特色,1重章叠句反复咏叹叠字:言情:烈烈表示内心忧思的炽烈;状物:业业、骙骙、翼翼形容战马高大雄壮、行列整齐;依依描绘柳枝迎风披拂、柔软袅娜的姿态;霏霏摹写雪花飞舞、纷纷扬扬的图景;迟迟形容兵士归途中饥寒交迫、步履艰难的情形。重章叠句:前三章的重章叠句中,文字略有变化,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异常生动妥贴。,.,艺术特色,2起兴的手法采薇采薇薇亦作止。采薇采薇薇亦柔止。采薇采薇薇亦刚止。彼尔维何?微常之华。,.,艺术特色,3情景交融的景物描写实写景,虚写情,以景寓情,以鲜明的画面表达强烈的感情。强烈的对比。眼前景物的自然截取,不着痕迹。,.,佳句赏析,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佳句赏析,由归途中眼前“雨雪霏霏”的实景勾起对出征时杨柳依依景象的回忆,两相对比,依依杨柳透露出出征时希翼早归的美好愿望,霏霏雨雪表露出对久戍的厌恶和忧伤。情自景出,景又增情,加上和谐铿锵的节奏韵律,形成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这是把人们对自然景物的普遍感情用于典型环境而产生的一种美学效果。千百年来一直被认为是诗经乃至整个古典诗歌中最优美的诗句。,.,前人的评价,资料一: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谢公(谢安)因弟子集聚,问毛诗何句最佳,遏(谢玄)称曰: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资料二:方玉润诗经原始中评说:“此诗之妙,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时伤事,别有深情,非可言喻,故曰:莫知我哀,不然,凯奏生还,乐矣,何哀之有耶?”又说:“末乃言归途景物,并回忆来时风光,不禁黯然伤神,绝世义情,知古常新。”资料三:清人王夫之在论诗经小雅采薇这两句时说:“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资料四:清刘熙载说这四句诗“雅人深致,正是借景言情。若舍景不言,不过春往冬来耳,有何意味?”(艺概),.,思考,1、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请结合诗歌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2、诗歌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推为千古名句,有何道理?,.,自诗经始,杨柳成为中国古典文学歌咏的对象。小雅采薇篇里的句子,不仅富有节奏音律之美,而且开创了杨柳怀人的先河,在后世的诗词之中,青青杨柳枝成为牵绊游子、离愁别绪的象征性植物。垂柳枝条千万条,软柔下垂,随风飞扬,婀娜多姿,为文人墨客喜爱,多见于具有雅趣意境的诗画中。每当古人送别离人时,杨柳便出现在渡口、驿站、城外,杨柳多情,似要挽留行人。每当古人怀人思亲时,杨柳出现在亭台楼榭,杨柳依依,似乎解人意。,.,.,.,采薇共六章,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镜头。仿照例句,分别用四字概括另外两个镜头。1-3章:4-5章:6章:,文本探究,疆场思归,归途之哀,采薇思归,.,1.这三小节的开头采用了什么手法?,2.三处采薇,略有变化,这有什么深意吗?,文本探究1-5章比兴,.,(春天),薇亦止,薇亦止,(夏天),(秋天),作,柔,刚,薇亦止,比兴:时光流逝戍期漫长思乡之深,.,同样的话在诗中相应的位置重复出现,这又叫什么手法?,重章叠唱:,整首诗分几章,各章结构相似,句数相同,句式相同。各章相应位置的字有的虽有不同,但表意相近。,内容上:以薇的生长过程,衬托离家日久、企盼早归之情。形式上: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一唱三叹,形成一种回环往复之美,韵味委婉而深长。,.,画面描述:军旗在十月的风中猎猎飘扬,战场上烟尘滚滚。将帅乘着四匹高大雄壮的马驾着的马车,昂首而来;士兵们向着军旗的方向,呐喊着,奋勇杀敌。看,英勇的战马,整齐的军队,精良的武器,无不让玁狁人胆战心惊。敌营人叫马嘶,我们所向披靡!,文本探究4-5章,这两章中也有一处用到了比兴,请把它找出来。,“彼尔维何?维常之华。”,用花之盛起兴,喻出征军队车马服饰之盛及声势之壮。,采薇风格:怒而不怨悲中有壮,.,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文本探究6章,赏析:清人方玉润在他的诗经原始中说,“此诗之佳,全在末章,真情实景,感伤时事,别有深意”。,.,1借景抒情。诗以春天随风飘拂的柳丝,渲染昔日上路时的依依惜之情;用雨雪纷飞,表现今日返家路途的艰难和内心的悲苦。2.以乐写哀,以哀衬乐。以春风杨柳之灿烂春光,反衬离家之悲;以风雪交加严酷之寒冬,衬凯旋之乐。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倍增其哀乐。3.对比。将时序之“今昔”,景物之“柳雪”,人生之“往来”剪接融汇。,.,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树繁茂,桃花灿烂。以桃花的鲜艳茂盛比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2.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在学问上商讨研究,对德行或文章修饰使其精美。)3.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高山,比喻道德崇高。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4它山之石,可以攻玉。5巧笑倩兮,美目盼兮。6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名句,.,诗经里有第一首写新嫁娘的诗“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有第一首表达夫妻生死不渝的爱情诗“我心非石,不可转也;我心非席,不可卷也”。有第一首写美人如月的东山,有第一首写约会的静女诗经是我们祖先第一次深情的吟唱。诗经分风、雅、颂三大部分。它们都得名于音乐。“风”大多是地方歌谣。古人所谓秦风、魏风、郑风,就如现在我们说的陕西调、山西调、河南调。几千年来,像一盏清茶、一杯淡酒,诗经无声地滋润着我们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心田。她就像一位老者,无所不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生读),.,课外拓展,.,诗歌鉴赏,闻雁韦应物故园渺何在?归思方悠哉。淮南秋夜雨,高斋闻雁来。寒塘赵嘏晓发梳临水,寒塘坐见秋。乡心正无限,一雁过南楼。1、这两首诗从体裁上看都属于,这两首诗都是抒发。2、简答:这两首诗为什么都写到雁?,.,相思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这是借咏物而寄相思的诗。,.,渡汉江李频岭外音书绝,经冬复立春。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是久离家乡而返归途中所写的抒情诗。诗意在写思乡情切,但却正意反说。写愈近家乡,愈不敢问及家乡消息,担心听到坏的消息,而伤了好的愿望。语极浅近,描摹心理,不事造作,自然至美。,.,送别王维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这首送别诗,不写离亭饯别的依依不舍,却更进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