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船舶碰撞.ppt_第1页
第四章 船舶碰撞.ppt_第2页
第四章 船舶碰撞.ppt_第3页
第四章 船舶碰撞.ppt_第4页
第四章 船舶碰撞.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船舶碰撞,第一节船舶碰撞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一、船舶碰撞的概念二、船舶碰撞的构成要件第二节船舶碰撞损害赔偿一、船舶碰撞的归责原则二、船舶碰撞的种类三、碰撞损害赔偿相关知识补充四、碰撞损害赔偿的范围五、碰撞损害赔偿的计算六、船舶碰撞损害赔偿与责任限制的关系,本章要点,船舶碰撞应属于典型的侵权。其责任主体的认定应以船舶的实际控制者为准,但同时应兼顾船舶的特殊性。船舶碰撞法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且已形成许多著名的原则或法则,如按比例承担第三方的财产损失,碰撞过失的认定应考虑的因素、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所需审查的条件等。另外,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的存在也使船舶碰撞损失的计算更加复杂。,引读案例,一外籍船舶A轮与沿海运输船B轮在中国沿海发生碰撞,导致B轮沉没,A轮船首部受损。A轮在中国投保了船壳险“一切险”,保险价值及保险金额为400万元。A轮同时加入某外国的船东互保协会。B船在国内投保了船壳险“一切险”,保险金额及保险价值皆为900万元。A轮及B轮船壳险保险条款相同(人保1986年1月1日条款)。碰撞发生后,A轮修理费为30万元,船期损失20万元,海事局要求碰撞双方各自支付设置浮标的费用10万元。B轮货物随船全损,价值为500万元,引读案例,船舶备件、物料、燃料约20万元。沉船扫海费用30万元,沉船打捞费用(局部爆破清除)300万元。个人物品损失5万元。本航次运费损失10万元,船期损失60万元(2个月)。本次事故未发生人身伤亡。经中国海事法院认定,两船的碰撞责任比例为50%50%。假如A轮可以援引责任限制,责任限额为500万元;B船的实际价值与保险金额相同。,引读案例,海商法第八章船舶碰撞请通过学习本章思考以下问题:(1)两船可以就哪些损失和责任相互索赔?如何计算两船之间的最终索赔额?(2)B船沉船打捞费用的索赔,A船是否可以援引责任限制?A船的船壳保险人根据保险条款中的碰撞责任条款,需赔付A船的碰撞责任的数额为多少?,第一节船舶碰撞的概念及其构成要件,一、船舶碰撞的概念船舶碰撞的概念在传统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概念上的船舶碰撞,是指海商法意义上的船舶碰撞。我国海商法第165条规定,“船舶碰撞,是指船舶在海上或者与海相同的可航水域发生接触造成损害的事故,广义概念的船舶碰撞,虽然存在不同的表述,但一般是指船舶之间发生接触或者非接触而造成损害的事故。(构成要件)例如,1910年统一船舶碰撞若干法律规定的国际公约(以下简称1910年碰撞公约)第1条规定,船舶碰撞是指“海船与海船或海船与内河船发生碰撞,致使有关船舶或船上人身、财产遭受损害的事故”。该公约第11条对船舶的范围作了限定,1995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船舶碰撞和触碰案件财产损害赔偿的规定(以下简称船舶碰撞损害赔偿规定)第16条规定,“船舶碰撞是指在海上或者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两艘或者两艘以上的船舶之间发生接触或者没有直接接触,造成财产损害的事故”。2001年9月18日实施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海事法院受理案件范围的若干规定“一、海事侵权纠纷案件”第1条规定:“(海事法院受案范围包括)船舶碰撞损害赔偿案件,包括浪损等间接碰撞的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从以上规定可以看出,我国海商法与1910年碰撞公约相同,皆将用于军事的或者政府公务的船艇排除在外。但不同国家的海商法对船舶的限定程度会有所不同,海商法所指的船舶,包括船舶属具。因此与船舶属具发生的碰撞,也构成海商法意义上的碰撞。至于何谓属具,一般认为是船舶航行所必需的设备,如果缺少,则不满足船舶安全出海的要求。从这一角度来看,与锚、锚链和救生艇的碰撞属于船舶碰撞,而与渔网的碰撞则不是。这与英美的审判实践基本相同,二、船舶碰撞的构成要件,在英国普通法下,碰撞过失,是指导致碰撞损害的过失,即使船舶间未发生实际接触,只要造成损害,过失方也要承担相应的责任。多数大陆法系的国家如瑞典、希腊、荷兰等国的海商法皆规定:船舶虽然实际上未与其他船发生碰撞,但是使其他船舶以及船上人员或货物遭受损失的,适用本法关于船舶碰撞的规定,1952年船舶碰撞中民事管辖权方面某些规定的国际公约第4条规定:“本公约适用于一船因执行或不执行某项操作,或因不遵守航行规则而造成的对另一船或该船所载财物或人身的损害而引起的诉讼;即使未曾发生实际碰撞,亦得适用。”为适应海上侵权行为多样化的趋势,国际海事委员会于1985年草拟了确定海上碰撞损害赔偿的国际公约预案,并于1987年再次修订,命名为里斯本规则(LisbonRules)。该规则第1条给出的船舶碰撞的定义为:“船舶碰撞是指船舶间发生的造成灭失或损害的任何事故,即使没有发生实际接触”,在间接碰撞的情况下,当然不需要“接触”要件,但不同的是需考虑“过失”要件。1910年碰撞公约和我国海商法都规定,必须是“操纵不当或未遵守航行规则”而造成损害的事故才会构成间接碰撞。如果一船因不可抗力(ForceMajeure)或意外的事故(InevitableAccident)对未与之发生接触的船舶造成损害,就不属于碰撞的范围之内,在1910年碰撞公约和我国海商法下,碰撞的构成要件为:1发生在海上或与海相通的可航水域;2碰撞发生在船舶间;3有损害发生;4其中一船有过失(直接碰撞的情况下则不问是否有过失)。不以实际接触为船舶碰撞的构成要件的船舶碰撞新概念,符合了船舶间侵权行为复杂多样化的特点,有利于贯彻实施过错责任原则,为法院审理船舶间侵权案件提供了理论依据,船舶碰撞损害赔偿规定对船舶碰撞的定义,虽然参考了里斯本规则,并对海商法第165条和第170条作了归一的解释,但没有要求无接触的碰撞必须有过失构成要件。然而,如果一船无过失,两船又无接触,则受损的一船将与另一船无任何关联,便无从适用船舶碰撞法。因此,在我国法律下,“有过失”应是间接碰撞的构成要件之一。,第二节船舶碰撞损害赔偿,一、船舶碰撞的归责原则在侵权行为法中,归责原则决定着侵权行为的分类、责任构成要件、举证责任的负担、免责条件、损害赔偿的原则和方法等,因此归责原则在整个侵权行为法中居于核心的地位。船舶碰撞作为船舶侵权的一种,其归责原则在船舶碰撞法中当然也占据重要的地位。船舶碰撞法的归责原则,早在奥列隆惯例集(RollsofOrelon)中就有规定,在英国,直到18世纪中叶,船舶碰撞责任的划分在普通法中仍无规律可循。19世纪以后,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在英国、西欧大陆和美国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迅速趋于国际化;另一方面,普通法开始明确以过失作为划分碰撞责任的基础。在船舶碰撞法中适用“平分损害”原则,并非是基于船舶碰撞是一种相互侵权行为,而是基于所谓“衡平”原则或“公正”原则的结果,我国船舶碰撞法中的归责原则也是过错责任原则。按照该规则,碰撞事故的一方对另一方承担责任的前提条件是该方在驾驶或管理船舶的过程中有过错(过失)(海商法第168条)。当碰撞事故另一方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情况下,应把两方的行为作出比较,从而决定各方应承担的损失(海商法第169条)。,二、船舶碰撞的种类,(一)碰撞不可避免如果碰撞的发生不可避免(InevitableAccident),任何一方都没有过错,则不产生赔偿责任。构成船舶碰撞不可避免通常需要具备四个条件:(1)非有意的行为;(2)尽合理的谨慎;(3)不可避免;(4)不可预测,(二)碰撞原因不明,这是一种极为罕见的船舶碰撞情形,有的著作也称其为“不明过失碰撞(inscrutabledefault)”。此种碰撞与上述(一)中的情形略有不同,后者的碰撞是不可避免的,碰撞双方都没有过错,也不必承担赔偿责任。而在碰撞原因不明的情况下,由于其原因无法查清,因而也就无法明确判定碰撞责任。在结果上,这种情形的碰撞与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造成的碰撞一样,由碰撞双方各自承担自己的损失,根据我国海商法第167条的规定:“船舶发生碰撞,是由于不可抗力或者其他不能归责于任何一方的原因或无法查明的原因造成的,碰撞各方互相不负赔偿责任。”同时,碰撞原因不明也区别于过失程度难以判定的碰撞,在后者的情况下,一般认定碰撞双方船舶都负有责任,只是对责任的划分难以判定。而在本类船舶碰撞中,各方是否负有责任,以及责任的比例都是不明确的。,(三)单方过失碰撞,单方过失碰撞是指碰撞的原因完全是一船的过失所致,并由该方承担全部碰撞责任的碰撞。此种情况也不多见。如果锚泊的船舶与航行的船舶发生碰撞,通常会认为在航船单方过失,应该承担全部责任。,英美法曾有过“最后机会原则”(LastOpportunityRule),指如果一船疏忽形成了紧迫危险,对方完全能够察觉,并有充分的时间及机会采取避碰措施。但该船却没有采取措施,那么按照这一原则,它就要单独承担责任。但应该注意的是,由于该原则会给过失方提供不合理的免责理论根据,而且不符合民事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因此已被英美法抛弃。,(四)双方过失碰撞,当事船舶互有过失导致的船舶碰撞为双方过失碰撞。双方过失碰撞按各自的过失程度比例分担碰撞损害。但对于碰撞造成的人身伤亡请求,过失方应承担连带责任(第169条)。如果过失的程度不能够确定此种情况被称为不可测量的过失(InscrutableFault),则损失将被平均分摊。,三、碰撞损害赔偿相关知识补充,(一)损害赔偿与过失的因果关系1、可预见性如果原告的损失属侵权行为发生时所不能预见的,则其损失就不是被告侵权行为的直接结果,而属于遥远损失,不应获得赔偿。英国法中有关可预见性争议典型案例是RePolemisandFurnissWithy在考查可预见性时,通常应注意以下两点:(1)对结果能够预见,而不要求对损失产生的方式能预见(2)对损失的程度不需要预见,(二)新的介入因素,自碰撞事故发生至损失最终发生,期间如果还有其他的介入因素出现,确定损害赔偿责任时就需要看其他介入因素对最后损害的效力如何。一条行之有效的普遍原则是:如果碰撞事故是对损失的发生真正起作用的效力,而且虽然有其他因素介入和影响,该效力始终存在,那么,则认为此介入因素与结果之间不具有因果关系。,关于对更多的介入因素对损害结果的效力的衡量,通常有如下几种情况值得参考:(1)来自第三方的介入因素来自第三方的介入因素,又可根据第三方的作为是否依赖于加害方的行为而分为完全独立的第三方的作为和不独立的第三方的作为。而前者又根据该作为是否有过失而出现不同的归责结果(2)来自受害方本身的介入因素受害方本身的介入因素分两种情况:一种是由于加害方的过失使得受害方陷入极其紧迫的境地,此时,受害方可能面临两种选择;一种选择将不会有任何损失发生;另一种选择则会造成损失,但受害方恰恰选择了有损害发生的一种,(3)来自另外一个事件的介入因素,假如碰撞发生后,船舶所遭受的损失的原因来自另外一个事件的介入因素,但该事件是独立于加害方的行为,也就是说,无论有没有加害方的行为,该事件总要发生,那么对该事件所造成的进一步损害,加害方要不要负责?通常情况下判断的标准是:假如这个事件对受害方造成的损害是可以被合理预见的,那么加害方应该负责赔偿。因为这个独立事件没有使“原因链中断”,并且其本身也是免责事项,四、损害赔偿范围的确定,(一)里斯本规则根据该公约的规定,确定船舶碰撞的损害赔偿应当遵循:(1)恢复原状原则;(2)直接损失全部赔偿原则,这包括船舶碰撞的直接后果,相继船舶碰撞后立即发生的有关费用和损失,或是伴随船舶碰撞的发生可以合理预见的后果;(3)受损方尽力减少损失原则,即对于扩大的损失,船舶碰撞责任人不承担赔偿责任。,里斯本规则所确认的损失包括船舶全损、船舶部分损失以及船上财产的损失。其中,船舶的部分损失包括净运费损失或者净收入损失,及船舶延误期间实际发生的营运费用。对于船上财产的损失计算,里斯本规则包括利润差额,且规定最高为受损财物价值的10%。,(二)我国法律中的“恢复原状”原则,“恢复原状”原则(restitutioninintegrum)是确定碰撞损害赔偿的基本原则之一。所谓恢复原状是指将损坏的财产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一般是将有形物进行修补,使其恢复到损坏前的状况;但碰撞法中的恢复原状却不能理解为对有形物受到损害时,通过修理使之恢复到原来的状态,而是指在损害赔偿中,通过赔偿从而使受害方的财政状况尽可能地恢复到如同没有遭受损害时应有的状况。我国民法通则第134条规定了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其中包括“恢复原状”的原则,(三)大陆法中的收益损失,在大陆法系下,直接损失并非仅指物理损失。如果损失是立即发生的且是直接的,那么收益损失是可以提出索赔的。收益损失,在船舶碰撞损害索赔中,应是指船期损失等船舶营运收益损失。,(四)普通法中的寄生规则,普通法将侵权行为导致的经济损失大致分为财产损失、相继损失和纯经济损失。纯经济损失是指财产没有遭受任何的物理损害,但其所有人或使用人却因加害行为遭受了利润等损失。对于这种纯经济损失,普通法一般是不予赔偿的,除非有某些极其特殊的情况,或者是诸如渔民对公共渔业水域的油污提出索赔的情况下。这种例外的原则就被称为“寄生规则”(ParasiticRule),但目前有的普通法国家开始背离该规则,法院在确定是否对纯经济损失进行补偿的时候,通常会参考各当事方、损害的可预测性、因果关系以及政策因素等之间的关系。以加拿大的侵权案件为例,在下列五类案件中的纯经济损失被认为是可以获得赔偿的:(1)法定公共权力机构的独立义务;(2)疏忽的误述;(3)疏于履行某项服务;(4)因疏忽而提供以次充好的货物或设施;(5)(与合同)相关的经济损失,对于第五类情况还存在着一项“普遍排他规则”,即在下列三种例外情况下,排除了对于与合同相关的经济损失的补偿:(1)原告对于受损财产拥有所有权或所有者权益的情况;(2)共同海损案件;(3)原告方与财产所有者的关系为合资关系的情况,五、碰撞损害赔偿的计算,(一)碰撞船舶全损赔偿计算1船舶全损构成的条件在我国碰撞法中判断“船舶全损”的标准与海上保险法有所不同。船舶碰撞损害赔偿规定中的“船舶全损”是指船舶实际全部损失,或者损害已达到相当严重的程度,以至于救助、打捞、修理费等费用之和达到或者超过碰撞或者触碰发生前的船舶价值。该定义实际是将船舶全损分为实际全损和推定全损两种情况,2船舶全损时可索赔的项目,船舶因碰撞发生全损后,通常可向责任方索赔的项目有船舶价值损失、事故航次未收取的运费或鱼货损失、船员工资和遣返费用、对第三方的责任、船员个人物品损失和船期损失或渔期损失和事故处理费用等,(二)船舶部分损失赔偿计算,船舶部分损失情况下,为使船舶恢复正常营运而发生的费用应获得赔偿碰撞产生的损坏船舶的永久性修理费用当然属于可索赔的范围之内维持费用是指船舶修理期间,船舶和船员日常消耗的费用,包括燃料、物料、淡水及供应品的消耗和船员工资。该项费用也是在修船期间所必须发生的费用,因此可作为修理费用向对方索赔,(三)货物及其他财产损害赔偿,我国碰撞损害赔偿规定对船上财产的损害赔偿的范围规定为:船上财产的灭失或者部分损坏引起的贬值损失。而船上财产损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