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4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课件.ppt_第1页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4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课件.ppt_第2页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4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课件.ppt_第3页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4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课件.ppt_第4页
(新课标)高考生物一轮复习专题14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六单元变异、育种与进化专题14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高考生物,考点一基因突变,知识清单,1.实例镰刀型细胞贫血症(1)直接原因:血红蛋白分子的一条多肽链上一个氨基酸发生了改变。(2)根本原因:控制血红蛋白合成的DNA分子中的碱基序列由正常的突变为,所以转录后相应mRNA中的密码子由GAA(谷氨酸)变成了GUA(缬氨酸)。2.概念: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3.时期:主要发生在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4.原因,5.特点(1)普遍性:所有生物均可发生基因突变。(2)随机性:生物个体发育的任何时期和DNA分子的任何部位。(3)低频性:自然状态下,突变频率很低。(4)不定向性:一个基因可以向不同方向发生突变产生复等位基因,还可能发生回复突变。(5)多害少利性:可能破坏生物体与现有环境的协调关系。6.意义(1)是新基因产生的途径。(2)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3)是生物进化的原始材料。,1.基因突变的机理和特点,2.基因突变的类型(1)显性突变:aaAa(当代可表现),(2)隐性突变:常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隐性突变(如AAAa),当代不表现,一旦表现即为纯合子。雄性个体X染色体上若发生隐性突变(如XAYXaY),当代可表现。,3.基因突变与生物性状的关系(1)基因突变可能会影响生物性状原因:基因突变mRNA上密码子改变编码的氨基酸可能改变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改变生物性状改变。,(2)基因突变不一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的3个原因DNA分子上突变部分可能在非编码部位(如内含子和非编码区)。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多种密码子可决定同一种氨基酸,因此某碱基改变,不一定改变蛋白质中氨基酸的种类。若基因突变为隐性突变,如AA中一个Aa,此时性状不改变。4.基因突变对后代的影响(1)如基因突变发生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可以通过无性生殖传递给子代。由于多数生物进行有性生殖,所以体细胞突变对后代影响较小。(2)如果基因突变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以通过配子传递给后代。对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来说,对后代影响大。,知能拓展(1)基因突变属于分子水平上的变异,在显微镜下是不可见,的。(2)基因突变容易发生在具有DNA复制功能的细胞中(具有分裂能力的细胞),细胞发生基因突变的频率为:生殖细胞体细胞;分裂旺盛的细胞停止分裂的细胞。(3)基因突变常发生在分裂间期,也可发生在其他各期,只是突变率更低。(4)基因突变产生了该基因的等位基因,即新基因,改变了基因的“质”,如由Aa或aA,但并未改变染色体上基因的位置和“量”。(5)RNA病毒中,基因突变指RNA中碱基的改变、增添和缺失,其突变率远大于DNA的突变率。,例1(2018四川遂宁零诊,4)下列关于基因突变的说法,正确的是()A.基因突变的方向与环境没有明确的因果关系B.体细胞产生的基因突变属于不可遗传的变异C.DNA分子不同部位发生突变,不属于基因突变的随机性D.基因突变是指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解析基因突变是不定向的,突变方向与环境没有因果关系,A正确;体细胞产生的基因突变一般不能遗传,但某些植物的体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可通过无性生殖遗传给后代,属于可遗传的变异,B错误;基因突变发生在任何时期、任何细胞的DNA以及DNA的任何部位,都属于基因突变的随机性,C错误;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而引起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D错误。答案A,方法1可遗传变异的类型和判断方法1.变异类型2.判断方法(1)依据“遗传物质是否发生改变”:一般情况下,只要遗传物质发生改变所引起的变异就判断为可遗传的变异。,方法技巧,(2)依据“生物类型”,(3)依据“子代表现”,例2(2017山东菏泽二调,3)在格里菲思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某种成分能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R型细菌转化过程中,遗传物质的变化与下列哪种过程最为相似()A.用X射线照射青霉菌使青霉菌的繁殖能力增强B.无子西瓜与无子番茄的培育C.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现象D.低温或秋水仙素诱导染色体加倍,解析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的某种成分使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转化的实质是S型细菌的DNA片段整合到了R型细菌的DNA中,即实现了基因重组;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的交叉互换现象也属于基因重组,C正确。答案C,方法2基因突变的判断方法1.根据概念判断:基因中碱基对序列的改变即为基因突变,如基因中插入DNA片段等。2.根据基因型判断:如果个体基因型为纯合子如BB,若出现了等位基因b,则说明发生了基因突变。3.根据生物类型判断:若为原核生物和病毒,其发生的可遗传变异是基因突变。4.根据变异个体出现的数量判断,5.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判断(1)若突变性状是由1个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2)实验法判断选取突变体与其他已知未突变体杂交,据子代性状表现判断。让突变体自交,通过观察子代有无性状分离而判断。,例3(黑龙江哈尔滨六中上学期期中,7)一只突变型的雌果蝇与一只野生型雄果蝇交配后,产生的F1中野生型与突变型之比为21。且雌雄个体之比也为21,这个结果从遗传学角度可作出合理解释的是()A.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雌配子致死B.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C.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突变,且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致死D.X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且缺失会导致雌配子致死,解析假设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杂交组合应为XDXdXdY,若突变基因的雌配子XD致死,则子代为1XdXd(野生)1XdY(野生),A错误;若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显性突变,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XDY致死,则子代为1XDXd(突变)1XdXd(野生)1XDY(致死)1XdY(野生),B正确;假设该突变基因为X染色体隐性突变,杂交组合应为XdXdXDY,若含该突变基因的雄性个体XdY致死,则子代全为XDXd(野生),C错误;假设X染色体片段发生缺失可导致突变型,杂交组合可表示为XX-XY,若缺失会导致雌配子X-致死,则子代为1XX(野生)1XY(野生),D错误。答案B,考点二基因重组,1.概念,2.类型,3.结果:产生新的基因型。4.意义(1)是生物变异的来源之一。(2)为生物进化提供材料。(3)是形成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之一。,1.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的区别和联系,2.基因重组概念理解的3个误区(1)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而受精过程发生的是雌雄配子随机结合,没有发生基因重组。(2)基因重组的实质是非等位基因的重组,所以一对等位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3)交叉互换基因重组。如果交叉互换发生在同源染色体之间叫基因重组;如果发生在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叫易位,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例4(2017河北邯郸一中上学期二模,28)下列有关基因重组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型为Aa的个体自交,因基因重组而导致子代性状分离B.基因A因替换、增添或缺失部分碱基而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重组C.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能导致基因重组D.造成同卵双生姐妹间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重组,解析一对等位基因不能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基因A形成它的等位基因a属于基因突变,B错误;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间的互换可导致基因重组,C正确;同卵双生姐妹的遗传物质相同,其性状上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基因突变或环境因素的影响,D错误。答案C,方法“对比法”判断姐妹染色单体上等位基因的来源(1)根据细胞分裂方式如果是有丝分裂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不同,则为基因突变的结果,如图甲。,方法技巧,如果是减数分裂过程中姐妹染色单体上基因不同,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如图乙。(2)根据变异前体细胞的基因型如果亲代基因型为AA或aa,则引起姐妹染色单体上A与a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如果亲代基因型为Aa,则引起姐妹染色单体上A与a不同的原因是基因突变或交叉互换。,例5(2017江西五市八校第二次联考,3)下图是某基因型为AABb生物(2n=4)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甲正在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B.图甲所示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重组,C.图乙中和上相应位点的基因A、a一定是基因突变造成的D.图乙细胞中染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