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素养教育之专业价值》PPT课件.ppt_第1页
《视觉素养教育之专业价值》PPT课件.ppt_第2页
《视觉素养教育之专业价值》PPT课件.ppt_第3页
《视觉素养教育之专业价值》PPT课件.ppt_第4页
《视觉素养教育之专业价值》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视觉素养”教育之专业价值,张舒予南京师大教科院视觉文化研究所,.,2,对“看”之观察与思考,.,3,考察“观看之道”观看的条件,视觉感官的生理特点与局限;构成影像的条件:观看+物+光照+光的反射或折射,.,4,考察“观看之道”观看的局限,并不总能亲临现场观看;常借助于他人眼睛观看;需要借助于媒体辅助观看。,.,5,思考题,摄影师、照相机和影像作品如何影响读者的观看?读者通过影像作品的“间接观看”与读者亲临现场的“直接观看”的效果有何不同?媒介的影响使得人类“观看”行为变得更加纷纭复杂、丰富多彩。媒介对人类“观看”行为会产生哪些可能的影响?,.,6,关于“看”的三个不等式,“看”“看见”“看见”“看懂”“看见”“看好”你同意吗?为什么?举例说明,.,7,“看的能力”与“看懂的能力”,“看的能力”与“看懂的能力”是两回事:前者是“视觉”,是感官的生理功能;后者是“视觉素养”,是需要后天培养的一种人文修养。,.,8,“看”的复杂性:Seesomethingbehind.,.,9,.,10,一切研究从“看见”开始,.,11,如何认识世界?,.,12,如何认识自己?,.,13,如何认识人类历史发展,原始时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创感时代,DanielH.Pink:AWholeNewMind,2005,古代,18世纪,19世纪,20世纪,21世纪,.,14,左脑擅长做什么?,右脑擅长做什么?,时代发展需要全脑发达的人才,.,15,时代发展需要全脑发达的人才,你知道左右脑的功能差异吗?你知道左右脑的分工与协作吗?你了解全脑思维与创新意识之间的关联吗?你考虑过如何发展自己的全脑思维能力吗?,.,16,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的研究意义,读图时代与媒介时代的挑战与召唤;认识世界、认识自己、认识人类发展、培养创新思维意识的需要。,.,17,研究成果,2、视觉文化网开发2005年获得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颁发的高校教育主题网站一等奖,3、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2006年校本科生博雅课程/2007年校级精品课程/2007年校优秀研究生课程/2008年江苏省级精品课程/2009年国家级精品课程,4、视觉文化与媒介素养学术论文发表与专题资源开发,1、专著视觉文化概论2003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2006年获得全国教育科研成果三等奖,.,18,视觉文化网站开发与精品课程建设,.,19,课程建设与发展,.,20,核心理念: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素养,应恰当开发资源、建设课程,予以培养。认知读图时代和媒介文化环境下的“观看”行为新特点,阐释视觉文化内容与形式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揭示媒介传播的特征与深层次影响。将文化素质教育和民族文化传承相结合,通过资源开发与教学创新,构建具有世界胸怀、体现中国本土特色的文化修养与素质教育课程。,课程建设简介,.,21,目标定位:从眼睛到心灵、更新生活体验、感悟精神家园、丰富内心世界、发展全脑思维、拓展专业空间、融入国家文化与思想建设主流。教学方法:从“共享到共生”,由“知识模式”、“理解模式”和“能力模式”三层面入手,综合知识建构、资源开发、文明共享与情感共生。,.,22,课程的开发缘起,源自于对当代文化的重新审视和专业教学改革的强烈愿望;源自于一种对文化多样性和生命意义的感悟与激情;源自于一种将专业人才培养与民族文化发展相结合的责任感。,.,23,AECT94定义的核心:应用技术、开发资源、创设环境、支持学习,学习过程学习资源,.,24,教育技术发展与学习资源开发之间关系的思考一,教育技术人才应具有怎样的知识结构?教育技术人才应具有怎样的人文素养?才能够承担开发优秀学习资源、创设良好教育环境的专业职责?,.,25,AECT05定义:功能与约束,教育技术是通过创造、使用和管理合适的技术性的过程和资源,以促进学习和提高绩效的研究与符合伦理道德的实践。,.,26,教育技术发展与学习资源开发之间关系的思考二,应当开发怎样的学习资源?如何恰当应用多样化的知识表征方法来展示内涵丰富的学习资源?学习资源中的知识表达与人文关怀的关系?学习资源中的知识表达与文化传统的关系?学习资源中的知识表达与伦理道德的关系?,.,27,教育技术专业人才,教育者、传播者,信息接受者,学习者,教育资源开发者,教育资源开发者,教育技术人才培养的专业定位,.,28,人才知识结构与学科知识结构的关系,学科知识结构,人才知识结构,支撑学科存在和发展的知识,支撑能力提高和素养培养的知识,选择发展方向,奠定发展基础,.,29,视觉文化与视觉素养关系,视觉文化,视觉素养,独立于人主体之外而客观存在的对象化的视觉文化,人主体性解读和表达外在视觉信息的主观素养,研究学习,提高发展,.,30,媒介文化与媒介素养关系,媒介文化,媒介素养,经过媒介作用与传播的对象化信息资源,人突破媒介潜在影响,独立解读媒介信息的能力,研究学习,提高发展,.,31,“符号”的实质与功能,符号的实质是代表:“把符号定义为可以代表其他东西的某种东西”。“符号”的功能代表性符号=代表者表达对象=被代表者,.,32,记号(符号),所指,能指,表示者,被表示者,符号学的索绪尔三项式,.,33,记号(符号),所指,能指,表征形式,内涵意义,能指和所指&外显与内涵,能指,外显,所指,内涵,.,34,看看见看见看懂,外显,内涵,眼睛,心灵,观看,理解,外显与内涵的关联揭示,.,35,视觉素养教育从眼睛到心灵,.,36,作品解读:从能指到所指,.,37,作品解读:从能指到所指,.,38,中国传统书写工具毛笔,.,39,视觉素养与媒介素养需要后天培养,.,40,作品创作:从所指到能指,.,41,作品创作:从所指到能指,作品创作:从所指到能指,.,42,太极,.,43,.,44,视觉信息的接受者,视觉信息的开发者,教育技术专业人才,.,45,培养教育技术人才的核心竞争力,创造者,视觉资源,观看者,所指,能指,解读,解读视觉信息取决于三个方面,.,46,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育资源开发能力,基本能力,专业能力,核心能力,从能指到所指,从所指到能指,对教学资源的利用、评价、管理能力,教育技术专业人才能力结构图,.,47,教学方法探索实践,将民族传统视觉文化和现代媒介文化开发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从现实环境和媒介环境的结合中体验、感悟与理解生活家园之美和精神家园之美,实现视觉素养和媒介素养的提高培养和文化自觉意识的唤醒。,.,48,文化传承和自我发展的有机统一,发挥专业人才优势,将形象见证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优秀遗产设计开发成为“复活”的、“能看得见”的、具有“身临其境”传播效果的数字化立体教科书,从而创造优质的资源环境与学习条件。课程激励学习者将课堂学习与生活实践相结合,体验文化精华,领略文化魅力,增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进而主动建构自己的精神家园,实现文化传承和自我发展的有机统一。,.,49,技术、文化、资源与教育,视觉文化VisualCulture,视觉素养VisualLiteracy,视觉教育资源VisualResource,视觉文化资源开发教育资源,视觉素养提高发展视觉文化,运用视觉教育资源,提高视觉素养,教育技术,.,50,视觉文化网站开发与精品课程建设,.,51,教学资源开发探索:视觉素养培养与民族文化传承,民族文化解读,视觉素养提高,.,52,灿烂辉煌的民族文化需要生动直观的形象代表,.,53,学生作业案例,.,54,耐人寻味的表征形式淋漓酣畅的民族精神,.,55,生活就是学习,.,56,将生活资源开发成学习资源,.,57,.,58,.,59,.,60,教材封面设计定稿,.,61,立体化教材:媒介环境和现实环境结合,.,62,.,63,开发资源,感悟生活,将内蕴丰富、形象直观的民族视觉文化开发转换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参与对家园之美、生活之美、传统文化之美的亲身感悟与体验,让学生增强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实现视觉素养培养和民族文化传承的有机统一。,.,64,以科研带动教学,以资源支持教学,理论建构与资源开发相辅相成。外显的视觉结构样式包含着丰富深刻的内涵意义。突破具体的和个别的视觉资源类型的教学局限,将学习对象提升到“形而上”的共相层面,探索视觉表达样式与内涵意义之间的普遍关系与内在规律。,.,65,研究范畴与目标,课程建设研究,针对教育技术专业学生,针对公共课学生,通过课程与实践结合,专业能力+视觉素养,开发优秀教育资源,探究有效方式、途径,视觉素养,促进知识习得和能力发展,提高,提高,.,66,视觉素养教育的专业价值,发掘教育资源新特质:功能拓展:展示文化内涵与民族特征呈现方式:可视化、艺术性、感召力赋予教育技术人才新素质:视觉素养与审美能力提高文化自觉意识与自主精神增强开拓教育技术专业发展新空间:历史感、传承性与可持续发展融入国家文化与思想建设主流拥有独特的话语权(资源为证,实力说话),.,67,Th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