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发展心理学概述.ppt_第1页
02发展心理学概述.ppt_第2页
02发展心理学概述.ppt_第3页
02发展心理学概述.ppt_第4页
02发展心理学概述.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发展心理学概述,张荣华iedu武汉大学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所,发展心理学与生活,母乳是孩子最好的食物么?怎么样才能让我的孩子更聪明?智力是天生的么?什么样的营养和环境对孩子智力有帮助?孩子半夜总是啼哭,很难安抚,我该怎么办?孩子怕打针,有什么办法能消除孩子的打针焦虑么?孩子有很多问题行为,如吃饭、攻击行为、说谎等等,我该怎么办?,发展心理学与生活,如何减少孩子的依赖性?什么样的教养方式是有利于和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孩子不自信、退缩、容易焦虑怎么办?隔代抚养、保姆抚养和父母亲抚养对孩子有什么影响?我的孩子的潜能在什么地方?我该如何开发孩子的潜能?我对孩子的教育目标是否有问题?应该如何修正?,发展心理学与生活,如何对待青春期的孩子?单亲家庭对孩子有什么影响?为什么有的人友好、善于交际,而有的人害羞、沉默?家庭环境影响人的人格么?如果是,为什么同一个家庭的孩子又彼此不同呢?为什么人在很多方面是相似的,但同时又存在很大差异呢?独身主义者真的独身幸福么?,发展心理学与生活,发展心理学与生活关系密切:生活中许多的问题都可以从发展心理学中找到答案和解释。学习发展心理学的目的:了解人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发展规律,让发展心理学的知识指导我们和孩子的成长,改变人们的生活,真正的使我们尽可能朝着合理的方向进步。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发展心理学是锦上添花。,心理咨询的角度看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是心理咨询的一种基础理论,在心理咨询师的知识结构中处于一种专业基础课的性质。现行心理咨询师职业标准中把心理咨询人员知识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1核心层知识(必须具有):心理卫生(含精神医学知识);心理咨询流派理论与方法知识;心理咨询会谈知识。2次层次知识(应该具有):心理测验;普通心理;社会心理;教育心理;发展心理;人格心理;社会学;伦理学;教育学。3外围知识(最好具有):相关人文社科知识;相关医学知识。,发展心理学课程的重点,1.发展心理学的对象,任务和方法,发展心理学简史;2.基本理论;3.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与行为特点。,心理发展的内涵,广义的心理发展包括心理的种系发展、心理的种族发展和个体心理发展;狭义的心理发展仅指人类个体心理发展。种系心理发展,指的是动物种系演变过程中的心理发展。种族心理发展,指的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心理发展。个体心理发展是指人的个体从出生到成熟,再到衰老整个生命历程的心理发展。,心理发展基本性质,(一)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和顺序性(二)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三)心理发展的普遍性和差异性(四)心理发展过程中增长和衰退的辩证统一(五)心理发展进程中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发展心理学的研究任务,揭示各年龄段心理发展的基本特征婴儿、幼儿到中年、老年阐明各种心理机能的发展进程和特征认知(感知觉、记忆、思维、意志)、自我控制、社会性(友谊、亲社会行为、气质、自我概念)等探讨心理发展的内在机制生理机制,环境作用研究心理发展的基本原理主动vs被动,先天vs后天,连续vs阶段,关键期,研究儿童发展的历史,公元前,儿童常常被作为宗教祭祀品被杀,有时被埋在墙下以使墙更坚固(Bjorklund&Bjorklund,1992)。公元14世纪,罗马人在法律上规定父母有权杀死自己不喜欢的儿童或者那些有过失儿童(deMause,1974)。斯巴达儿童严酷的身体训练中世纪儿童被看作是小大人(Aries,1962)。17-18世纪,有关儿童的和养育儿童的态度开始转变-不再鼓励虐待儿童(Aries,1962)。,发展心理学的历史,在19世纪末期,出现第一个有关儿童系统的研究-达尔文(1877)儿童传记。科学儿童心理学的诞生:1882,普莱尔,儿童心理儿童心理学的发展-G.StanleyHall(1844-1924)采用问卷法研究儿童的思维发展出版Adolescence(1904)20世纪初期,有关儿童发展的研究开始,并且有关理论学说出现。20世纪70年点以后,儿童发展的研究蓬勃发展。,科学的发展心理学的诞生,(1)达尔文的进化论(2)建立儿童发展常模时期(3)心理测验运动,进化论,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个案观察(优、缺点)儿童发展复演着人类进化的进程,建立儿童发展常模时期,斯坦利霍尔(1846-1924)阿诺德格塞尔(1880-1961)他们的基本观点是遗传决定论,发起了建立儿童常模的研究,编制了问卷,向不同年龄的儿童询问他们的兴趣、恐惧、希望结交的玩伴、梦、朋友、日常知识,归纳出儿童的运动能力、社会行为和人格特征的典型发展情况。,心理测验,比奈西蒙智力测验(1905)斯坦福比奈智力量表(1916)1957年美国心理学年鉴将儿童心理改为发展心理学,标志着发展心理的产生,比纳与智力测验,毕生发展心理学,毕生发展心理学(lifespandevelopment)是近20年来西方心理学研究个体发展的一种新观点。他们认为人的一生都在不断地发展,发展是毕生的过程;在发展中既有增长也有衰退,有些新特点新形式是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出现并得到增强的;人的心理并不像过去认为的那样,到了青春期就停止发展,在成人期的相当长时间内保持在一定的水平,到老年则开始衰退。,发展心理学在我国的发展,我国最早的儿童心理学研究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20世纪50年代以后,中国的发展心理学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50年代几乎全面学习前苏联的儿童心理学。前苏联曾强调巴甫洛夫高级神经活动学说作为儿童心理发展的生理基础;突出强调社会教育和活动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突出辩证唯物主义的指导思想,主张内部矛盾是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动力等。从1978年开始,我国的儿童心理学家们进行了很多建设性工作,在发展心理学各个领域的研究都有了长足的发展。代表人物:朱智贤、林崇德、李伯黍、李文馥、陈会昌等等。,“教养儿童,使他走该走的路,当他老时他也不会偏离它。”(圣经箴言)“给我儿童生命的头七年,之后你可对他为所欲为。”(耶稣会会员资料,见文森特利恩)“儿童是成人之父”(威廉华滋华斯)“一旦儿童的性格被不良教育所败坏,这在几天中就可以做到,那么谁能说这种损害还能被纠正吗?”(约翰B华生)“树木幼时被弯曲,长大后就会倾斜。”(亚历山大波普)“老狗学不会新把戏。”(古谚),发展心理学研究方法,观察法Naturalisticobservation,观察法Controlledobservation(experiments),自然观察的研究,Craig&Pepler(1992)Bullying&victimizationintheplaygroundBullyingoccurredevery7.5min.Averagelength:38sec.Adultsintervenedin3%ofthetime36%involvedobjects,24%raciallymotivated,ATypicalMeasureofFriendshipQuality:TheFQQ,Thinkaboutyourrelationshipwith_.PleaseanswerallofNotatalltrueAlittletrueSomewhattruePrettytrueReallytrue123451._andIlivereallyclosetoeachother.2._andIalwayssittogetheratlunch.3._andIgetmadateachotheralot.问卷法4._tellsmeImgoodatthings.2._andIalwayssittogetheratlunch.3._andIgetmadateachotheralot.4._tellsmeImgoodatthings.5.Iftheotherkidsweretalkingbehindmyback,_wouldalwaysstickupforme.6._andImakeeachotherfeelimportantandspecial.7._andIalwayspickeachotheraspartners.8.If_hurtsmyfeelings,_saysImsorry.9.Icanthinkofsometimeswhen_hassaidmeanthingsaboutmetootherkids.10.Icanalwayscounton_forgoodideasaboutgamestoplay.11.If_andIgetmadateachother,wealwaystalkabouthowtogetoverit.12._wouldstilllikemeevenifalltheotherkidsdidntlikeme.13._tellsmeImprettysmart.14._andIarealwaystellingeachotheraboutourproblems.15._makesmefeelgoodaboutmyideas.ETC,生理心理法探讨生理与行为之间的关系.E.g.,EEG,临床或个案研究,你知道什么是撒谎么?就是说话不对225是说谎么?是为什么?因为它不对这个说225的男孩知道它不对么,还是只是弄错了?他弄错了。那么如果他弄错了,他有没有说谎呢?他是在说谎。,纵向研究和横断研究是发展心理学研究设计的两种主要方式。一、横断研究横断研究是在同一时间内考查不同年龄组群被试者的心理发展特点和水平,并进行横向比较好处:一是省时间,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对不同年龄个体进行比较研究,二是可以大量地进行缺点:看不到一个个体系统的连续的变化发展,也不易看到发展中关键的转变点。,二、纵向研究纵向研究过程中研究者按照实验设计,安排每隔一定的时间就要按时去考察同一些个体,以得到他们的心理活动随时间的进展而发生的变化信息。好处:能较细致地看到某种心理现象在个体身上的变化发展情况,也可以看到在量变的积累的基础上,什么时候产生质变缺点:不能作大量研究;进行起来比较困难,费时较多,一时不易得结果,而且遇到某些情况发生变化,有时就不能继续下去三、纵向与横断相结合的研究为了弥补纵向和横断研究的不足之处而取其所长,研究者们也采用两种方式相结合的设计。,研究中容易出现的偏差,外部影响:文化、权威、媒体个人偏差:个人信念、个人特点实验者效应(实验者偏差)(老鼠,人,霍桑)安慰剂效应顺序效应,实验者效应(实验者偏差):实验者在实验中有意或者无意地将预期的要求通过表情、动作等暗示给被试,以至于实验结果有利于证明实验者假设的现象安慰剂效应安慰剂效应反映的是被试在实验过程中的预期心理。即接受实验后,对实验的目的进行猜测,从而调整自己的心理或者行为反应方式顺序效应发生在被试接受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实验处理时,反映了有机体受经验的影响而发生的实验偏差。,发展的模式,发展的模式,发展的模式,发展的模式,发展的模式,2发展的三个主要领域(1)生理发展:身高、体重、身体比例、外貌、身体机能、知觉和运动能力、身体健康(2)认知发展:指智能的发展变化,包括注意、记忆、科学知识和日常知识的掌握、解决问题能力、想象力、创造力、语言能力等(3)情绪与社会性发展:与他人的情绪沟通、自我概念、了解他人、交往技能、交朋友、建立亲密关系、道德推理和道德行为等,生理发展身体结构身体发展大脑发展运动发展,认知发展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推理),言语,社会性发展情绪、社会知识、道德、人格,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身体发展,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认知,发展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情感与社会性,心理发展的理论问题,先天vs后天、遗传vs环境(教育)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先天vs后天、遗传vs环境(教育),心理发展动力是指心理发展由什么决定的。制约心理发展的因素,大体可以归为两类:一是遗传因素;二是环境因素。,(一)单因素论1、遗传决定论主张心理发展由遗传决定的观点称为遗传决定论。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先天的、不变的遗传所决定的,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就是这些先天遗传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过程,与外界影响、教育无关,外界影响和教育即使对儿童心理发展起作用,至多只能促进或延缓素质的自我发展和自我暴露,不能改变它的本质。,遗传决定论的创始人是英国的高尔登(FGalton)遗传的天才一书。说:“一个人的能力,乃由遗传得来,其受遗传决定的程度,如同一切有机体的形态及躯体组织之受遗传的决定一样。”霍尔主张复演说,把儿童在胎儿期和出生后的发展分别看作是动物和人类进化的复演“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麦独孤(MacDougall)主张本能说,认为儿童心理发展是由本能决定的,是本能在人的生活过程中的逐渐显现。,佛洛伊德(SFreud)的精神分析学派也强调本能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决定作用,特别是性的本能的决定作用。高尔顿:家谱研究名人之子和教皇养子成名的比较研究,2、环境决定论环境决定论者重视教育和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的作用,认为儿童心理的发展完全是由环境决定的。华生的一打婴儿,(二)二因素论它主张儿童心理的发展是由遗传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的。代表有德国的斯特恩。他在早期儿童心理学一书中提出“合并原则”。他说:“心理的发展并非单纯地天赋本能的逐渐显现,也非单纯地对外界影响的接受或反映,实为内在的品质及外在的环境合并发展的结果”。吴伟士(RSWoodworth)提出“相乘说”,认为人的心理发展等于遗传和环境的乘积。格塞尔认为:先天的成熟和后天的学习是决定儿童心理发展的两个基本因素。(三)相互作用理论:皮亚杰,各主要学派的心理发展理论,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精神分析流派理论(弗洛伊德,艾里克森)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1、皮亚杰的心理发展观2、皮亚杰的心理发展建构说心理结构的发展涉及图式、同化、顺应和平衡3、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因素支配心理发展的因素有四:成熟、经验、社会环境和平衡,4、心理发展阶段说(1)感知运动阶段(从出生1岁半、2岁)(2)前运算阶段(1岁半,2岁6,7岁)(3)具体运算阶段(6,7岁11、12岁)(4)形式运算阶段(11、12岁)皮亚杰把儿童道德判断发展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称为无道德判断时期或前道德判断阶段(5岁以前)第二个阶段是他律道德阶段(58岁)第三个阶段为自律道德阶段(9岁以后),(二)埃里克森的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婴儿前期(0-2):基本信任和不信任的心理冲突希望:对自己愿望的可实现性的持久信念,反抗黑暗势力、标志生命诞生的怒吼。婴儿后期(2-4):自主与害羞和怀疑的冲突意志:不顾不可避免的害羞和怀疑心理而坚定地自由选择或自我抑制的决心。幼儿期(游戏期)(4-7):主动对内疚的冲突目的:一种正视和追求有价值目标的勇气,这种勇气不为幼儿想象的失利、罪疚感和惩罚的恐惧所限制。儿童期(学龄期)(7-12):勤奋对自卑的冲突能力:不受儿童自卑感削弱的、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是自由操作的熟练技能和智慧,青少年期(12-18):自我同一性和角色混乱的冲突忠诚:不顾价值系统的必然矛盾,而坚持自己确认的同一性的能力。成年前期(18-25):亲密对孤独的冲突爱:压制异性间遗传的对立性而永远相互奉献。成年中期(25-50):生育对自我专注的冲突关心和创造力的品质成年后期(50岁以后):自我调整与绝望期的冲突智慧:以超然的态度对待生活和死亡,(三)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1、三元交互决定论2、观察学习第一,观察学习不一定具有外显的行为反应第二,观察学习并不依赖直接强化第三,观察学习具有认知性第四,观察学习不等于模仿3、主体的自我调节作用,(四)维果斯基的文化历史发展理论和心理发展观1、文化历史发展理论2、维果斯基的心理发展观个体心理发展就是指人的心理在环境和教育的影响下,从低级的心理过程逐渐向高级的心理机能的转化过程3、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五)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水平一:前习俗水平(前因循水平)阶段1:以惩罚与服从为定向(他律道德)阶段2:以比较行为与个人的关系为定向水平二:习俗的水平(因循水平)阶段3:以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一致或“好孩子”为定向阶段4:以法律与秩序为定向水平三:后习俗的水平(后因循水平)阶段5:以法定的社会契约为定向阶段6:以普遍的伦理原则为定向,第一,道德发展是学习的结果第二,道德的发展有赖于个体的道德自主性第三,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布莱特效应”,发展心理学的基本问题,1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2一种还是多种发展路线3天性与教养,发展的连续性和非连续性性,发展是连续的发展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成熟与不成熟之间只是行为的数量和复杂性的差异;发展是非连续的婴儿和儿童有与成人不同的、独特的思维、情感和行为方式,必须以不同的方式了解他们。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