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血概述.ppt课件_第1页
贫血概述.ppt课件_第2页
贫血概述.ppt课件_第3页
贫血概述.ppt课件_第4页
贫血概述.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贫血概述,江西省肿瘤医院检验科吕赛平,.,1.定义:多种原因引起外周血单位体积内Hb浓度、RBC计数、Hct低于本地区相同年龄、性别人群的参考值下限的一种症状。,.,2.贫血的诊断思路:有无贫血贫血的严重程度贫血的类型(形态学)查清贫血的病因,结合临床,明确诊断。,.,2.1贫血的诊断标准1)男性Hb120g/LHct0.40RBC4.010122)女性Hb110g/L(孕妇100g/L)Hct0.35RBC3.51012,.,3)贫血诊断标准随海拔高度而改变:海拔每增高1000m,Hb升高约4%。,.,2.2贫血程度的划分轻度:91g/L,小于参考值下限中度:6190g/L重度:3160g/L极重度:30g/L,.,2.3贫血的分类(形态学):1)MCV、MCH、MCHC: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2)MCV、MCH、MCHC正常:正细胞性贫血。3)MCV:大细胞性贫血。,.,2.4贫血病因的明确诊断,.,1)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首选铁代谢的检验项目:铁缺乏,IDA的可能性大。如为高铁血症,应做骨髓细胞学检查和骨髓铁染色,如细胞外铁、细胞内铁增高,环形铁粒幼细胞超过10%-15%,为铁粒幼细胞性贫血。,.,细胞外铁:骨髓小粒巨噬细胞中的铁(Fe3+)。细胞内铁:存在于中幼红、晚幼红、成熟RBC中的铁(Fe3+)。环形铁粒幼细胞:幼RBC细胞质内蓝色颗粒在6颗以上,围绕核周1/2以上。铁粒RBC:成熟RBC中出现铁颗粒。Hb中的铁99%为Fe2+,1%为Fe3+。,.,细胞外铁+,.,环形铁粒幼红细胞,.,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骨髓象(铁染色),.,2)正常细胞性贫血,首选RET检查:RET增高,结合病史、RBC形态、胆红素代谢等检查结果,多为急性失血性贫血或HA。RET正常或减低:应做骨髓细胞学检查和(或)骨髓活检:骨髓象大致正常,可见于继发性贫血如肾病性贫血、内分泌异常性贫血;骨髓象异常可分三种情况:a增生低下:AA;b骨髓浸润:癌转移、白血病、骨纤;c病态造血:MDS。,.,Ret,.,3)大细胞性贫血,首选RET检查:RET明显增高,见于急性失血性贫血、HA、MgA治疗后。RET轻度增加或减低,应进行骨髓细胞学检查:a巨幼细胞造血,见于MgA;b红系细胞有类巨幼样变,并有粒系和巨核系异常增生及病态造血,见于M6、MDS;c大致正常:部分甲低、肝病性贫血等。,.,3.AA(aplasticanemia)3.1概述1)定义:各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引起外周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组造血干细胞疾病。2)临床特征:造血干细胞和(或)造血微环境功能障碍,造血红髓被脂肪组织替代,导致全血细胞减少,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但是一般无肝、脾、淋巴结肿大。,.,正常成人骨髓病理组织学检查,.,AA患者骨髓病理组织学检查,.,3.2血象:1)以全血细胞减少,RET绝对值降低为主要特征。2)RBC:多为正细胞性贫血(MCV、MCH、MCHC正常)。3)WBC:以N最为明显,L相对。4)PLT:数量;体积、颗粒。,.,3.3急性AA的血象、骨髓象特点1)血象Hb下降较快RET1%,绝对值15109N0.5109PLT20109,常101092)骨髓象骨髓穿刺液和制片后可见脂肪滴明显增多。有核细胞增生极度低下(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比值为1:200),三系造血细胞明显减少,不见早期幼稚细胞,巨核细胞常缺如。非造血细胞(L、浆细胞、肥大细胞)比例增高,有时L80%。,.,血象,.,骨髓象,.,3.4慢性AA的血象、骨髓象特点1)血象:Hb下降缓慢,RET、WBC、N、PLT比急性AA高。2)骨髓象:受累骨髓呈向心性发展,骨髓有散在增生灶,故常因不同的穿刺部位,骨髓象表现不一致,因此诊断需要多部位穿刺。多数病例骨髓增生减低(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比值为1:50),三系造血细胞减少,其中幼RBC、巨核细胞减少明显,非造血细胞比例增加,常50%。如穿刺遇增生灶,骨髓可增生活跃(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比值为1:20),红系可有代偿性增生,以核高度固缩的“炭核”样晚幼红多见。,.,“炭核”样晚幼红,.,4.IDA(irondeficiencyanemia)4.1概述1)定义:由于体内贮存铁耗尽而缺乏,又不能得到足够的补充,致使用于合成Hb的铁不足所引起的贫血。2)缺铁的原因:铁的摄入不足(膳食中铁不足;需要增加;吸收障碍)是导致婴幼儿、妊娠妇女铁缺乏最常见的原因。铁丢失过多,慢性失血是导致成人铁缺乏最常见的原因。,.,“匙状指,.,4.2IDA的血象和骨髓象1)血象:红系统:早期RBC正常,Hb,为正细胞性,但RDW;中期典型的小细胞低色素不均一性贫血(MCV、MCH、MCHC;RDW)。WBC、PLT一般正常;钩虫病引起的IDA可有E;慢性失血者可有PLT增多。2)骨髓象:增生性贫血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主要以中、晚幼红红增生为主,M/E。红系统“核老浆幼”:细胞质发育落后于细胞核。,.,IDA-RBC直方图,.,血象,.,骨髓象,.,4.3铁代谢检查(确诊指标)1)骨髓铁染色:诊断IDA直接可靠的方法,细胞外铁阴性,细胞内铁明显减少或确如。2)血清铁蛋白:准确反映体内贮存铁的情况,是诊断IDA敏感可靠的方法。3)血清铁明显,总铁结合力,运铁蛋白饱和度。血清铁:血清中以Fe3+形式与TRF结合存在的铁。总铁结合力:血清中TRF能结合Fe3+的总量。,.,5.MgA(megaloblasticanemia)5.1概述1)定义:由于维生素B12和(或)叶酸缺乏或其他原因导致DNA合成障碍,使细胞核发育障碍所致的一类贫血。2)特征:三系细胞出现巨幼变。3)病因胃大部分切除:IDA可合并MgA?,.,5.2MgA的血象与骨髓象特点1)血象:红系统: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MCV、MCH;MCHC正常;RDW。RBC与Hb下降不平行,以RBC下降更明显。可见巨红细胞、点彩红细胞、H-J小体、卡波环等。WBC:正常或降低,核右移。PLT:正常或降低,可见巨大PLT。2)骨髓象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三系均出现巨幼变为特征。核幼浆老:细胞核发育落后于细胞质。,.,MgA-RBC直方图,.,.,.,.,.,.,.,5.3巨幼变的特征:1)红系统:胞体大,细胞质丰富。细胞核大,排列呈疏松网状或点网状,随着细胞的成熟,染色质逐渐密集,但不能形成明显的块状,副染色质明显,核着色较正常幼RBC浅。核幼浆老现象。2)粒系统:中幼粒阶段以后见巨幼变,以巨晚幼粒、巨杆多见。细胞体积增大,可达30um。细胞质因特异性颗粒少,着色可呈灰蓝色,可见空泡。细胞核肿胀、粗大,可不规则,常见马蹄铁样,染色质疏松,可见染色不良现象。分叶核可见核右移。3)巨核细胞:胞体过大,分叶过多与核碎裂。细胞质内颗粒减少。,.,.,.,.,.,.,.,.,6.HA(hemolyticanemia)6.1概述1)定义:由于某种原因使RBC寿命缩短,破坏增加,超过了骨髓代偿能力所引起的一类贫血。2)分类先天性:膜缺陷(遗传球、遗传椭、遗传口);酶缺陷(G6PD缺陷症、PK缺陷症);Hb病(地中海贫血、HbS病、不稳定Hb病)。获得性:AIHA、冷凝集素综合征、阵发性冷性Hb尿、PNH、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贫血等。,.,6.2确定HA的实验室检查1)RET相对值、绝对值2)血象:异形RBC、嗜多色性RBC,可见幼稚RBC3)骨髓象:增生明显活跃(有核细胞/成熟红细胞比值为1:10);红系增生,M/E比值4)生化:溶血性黄疸5)尿常规:尿颜色加深;尿胆红素阴性;尿胆原强阳性。6)大便常规:粪便颜色加深,粪胆原,.,.,嗜多色性红细胞,.,6.2RBC形态改变-球形RBC,.,增多见于遗传球(10%)、AIHA、MDS等。,.,球形RBC:MCV,MCHC,.,椭圆形RBC,.,增多见于遗传椭(25%);大细胞性贫血。,.,口形RBC,.,增多见于遗传口(10%50%),少量出现见于DIC、急性酒精中毒等。,.,HbS病1)HbS与SHb:后者常可出现在服用阿司匹林、可待因患者血中。2)HbS病:病变为HbA链上第6位谷氨酸被缬氨酸替代。3)Hb镰变试验:在清洁载玻片上滴被检鲜血1滴,加偏重亚硫酸钠液l滴,混匀。加盖波片,避免气泡,用凡士林液体石蜡合剂封固,置37度温箱。在温育15、30、60、120min及24h后分别用高倍镜观察有无镰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