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总论,基本概念,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来预防、治疗、诊断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特点:1从产地来看,绝大多数的中药最初都是出产于中国。2中药的认识和使用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具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应用形式。3它充分地反映了我国的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方面的若干特点。,对中药片面认识的3种观点:中国出产的药物天然药物中医使用的药物,本草:我国天然药材资源丰富,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由于其来源以植物药居多,使用也最普遍,所以自古以来人们习惯把中药称为“本草”。“本草”首见于神农本草经。草药:主要是相对于国家药局专卖的“官药”相对而言的。后世一般将那些主流本草尚无记载,仅在某地区使用的药物称为草药。,中成药:是以中药材为原料,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按规定的处方和方法,加工制成一定的剂型,标明药物作用、适应症、剂量、用法,供医生、患者直接选用,符合药品法规定的药物。中药学: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制、性能、功效、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第一章中药的起源和中药学的发展,中药的起源一、原始社会药物的起源(远古公元前21世纪)中药的起源即药食同源(1)采集天然动植物以供食用“药食同源”;(2)以动物为师;(3)日常生产劳动及生活;(4)有意识、有目的的探索寻找。“火”和“酒”对药物应用的推动。“毒药”应该清楚的是这个时期的“毒药”是中药的总称,并非专指有毒性反应的药物。,神农尝百草,二、中药学的发展(一)夏商周时期(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221年前)先秦时期医药典籍五十二病方(药物247种,医方280多个);黄帝内经(药物26种;大量药学理论: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五味所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等。人文典籍诗经(100余种药物及其采集、形状、产地、服用季节等);山海经(126种药物及其产地、效用、性能等)、楚辞(药物40种以上)等。,神农本草经,(二)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元220),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内容主体形成于西汉,最终成书于东汉末年.作者不明,应是众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内容:记述的药学理论有药物性能(四气五味、有毒无毒)、配伍七情、用药原则、剂型、服药时间及用药法度等.记载药物365种;按性能良、毒分为上、中、下三品(三品分类法)。意义: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奠定中药的药性理论,总结了汉以前的要学成就。有文献价值和使用价值。,(三)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65581年),.神农本草经集注作者:陶弘景.年代:南朝梁代.总结本草学发展概况,补充鉴别、采收、炮制、制剂及合理取量的理论和操作原则,还增列“诸病通用药”、“解百毒及金石等毒例”、“服药食忌例”。记载药物数730种,分为七类.书写格式:朱(本经)墨(名医别录)别书、大(正文)小(注解)结合.创立按自然属性分类的方法(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有名未用七类,又各分为上、中、下品).标志着综合性本草模式的确立。,雷公炮炙论,简称炮炙论(1)成书年代:南朝刘宋时期(2)作者:雷敩(3)内容:介绍了300种药物的炮制方法,涉及了水飞、蒸、煮、炙、煨、制霜等十多种炮制技术。(4)意义: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标志着本草中一种新兴分支学科的出现,对中药的炮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新修本草,(四)隋唐时期(公元581-907年),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唐显庆四年(公元659年)颁布了经政府批准,由长孙无忌、李勣领衔编修,苏敬实际负责,23人参加撰写的。全书54卷,载药844种,由本草、药图、图经三部分组成。这种图文并茂的编写方法,开创了世界药物学的先例。本书内容丰富,取材精要,具有高度的科学价值,反映了唐代本草学的辉煌成就。它不仅对我国而且对世界本草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很快流传到国外。新修本草是由国家组织修定和推行的,因此是我国也是世界上公开颁布的最早的药典。比公元1542年欧洲纽伦堡药典要早800余年。,本草拾遗唐代陈藏器编撰。分序例、拾遗、解纷三部分,前者中记述有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十剂”;成为日后中药、方剂按性能、功效分类的发端。李时珍:“藏器著述,博极群书,精核物类,订绳谬误,搜罗隐幽,自本草以来,一人而已。”,千金方作者-孙思邈;该书包括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两部。后者中有药录纂要和本草两章,前者讨论药物采集、贮藏、栽培等内容;后者记述药物713种,分9类,又各分上、中、下品。食疗本草:孟诜编撰、张鼎增补。载药200多种;为营养和食疗类专著。海药本草:李珣编撰。载药100余种,主要为外来药。蜀本草(重广英公本草):作者韩保昇。增补药物14种;系统整理了七情畏恶。内容包括唐本草及其图经、韩氏增补部分组成。,(五)宋代(公元960-1127北宋,11271279南宋),1.官修本草:(1)开宝年间(公元973年974年)开宝本草(983种);(2)公元10571060年编著嘉祐补注本草(载药1082种);公元1061年,苏颂编绘本草图经,绘制药图933幅,为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由政府编绘的刻版药物图谱。,2.个人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宋代四川名医唐慎微全书33卷,载药1558种,附方3000余首。该书集前人著作之大成,图文并茂,方药兼收,资料丰富,内容广博,保存了大量医学文献和古代民间用药经验,起到了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李时珍:“使诸家本草及各药单方,垂之千古,不致沦没者,皆其功也。”,3.国家药局的设立是北宋的一大创举:御药院太医局卖药所(熟药所)修合药所医药惠民局、医药和剂局太平惠民局药局的设立,对于成药的处方、配伍、合药制作、炮制方法、辅料用量均有明确的规定,促进了药材检验、成药生产的发展,带动了炮制、制剂技术的提高。并将配伍禁忌的药物进行了总结。,金元时期本草的主要特点有三:一是发展了医学经典中有关升降浮沉、归经、脏腑苦欲补泻等药物性能的理论,并作为药物记述中的重要内容。二是结合用药经验及理、法、方剂,精炼药物的功效。提高学术水平,增加可读性和实用性,为中药功效的分化、方义的解释及歌括、便读类药书的出现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三是大兴药物奏效原理探求之风,建立法象药理模式。,(六)金元时期(公元12791368),饮膳正要元代忽思慧本时期的食疗的专门著作。对养生避忌、妊娠食忌、高营养物的烹调方法、营养疗法、食物卫生、食物中毒都有论述,介绍了不少回、蒙民族的食疗方法;蒸馏法制酒工艺。,本草纲目,(七)明代(公元13681644),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该书共52卷,分16纲(部)、62目(类);载药1892种,改绘药图1160幅,附方11096首,新增药物374种。集我国16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在训诂、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矿物、冶金等方面也有突出成就。书十七世纪末即传播海外,先后有多种文字的译本,对世界自然科学也有举世公认的卓越贡献。,本草品汇精要明代唯一官修本草。由刘文泰等49人编纂。记载药物1815种,分10部,又各分上、中、下品;绘有精美药图1358幅。药物记述分24项:名、苗、地、时、收、用、质、色、味、性、气、臭、主、行、助、制、治、合、禁、代、忌、解、赝。我国封建社会史上最后一部官修大型综合本草。,救荒本草朱橚(朱元璋五子,周王)编;炮炙大法缪希雍著;滇南本草兰茂著;本草蒙筌陈嘉谟著。,本草纲目拾遗,(八)清代(16441911年),1.本草纲目拾遗作者:赵学敏。成书年代:清代(完稿于19世纪初叶)。内容:载药921种,其中新增716种,许多是各地草药。特点:为清代新增内容最多的本草著作。2.其他植物名实图考吴其浚编,为学术价值较高的药用植物学著作。本草备要汪昂编,为近代有影响的本草学普及及入门性著作。本草求真黄宫绣编,为较有社会影响的中医临证参考用药物著作。本草从新吴仪洛编,具有较高实用价值,新增药物达275种,内有许多常用品。,(九)民国时期(19111949),1.浙江兰溪中医学校张寿颐本草正义浙江中医专门学校何廉臣实验药物学上海中医专门学校秦伯未药物学2.中国药物大辞典:陈存仁组织编纂,收录词目4300条,包含有关中药的古代论述和当时研究成果,资料丰富,查阅方便,但错误较多。3.中药研究开始采用现代科学技术(麻黄、延胡索、贝母等所含的生物碱,三七、羊角拗等所含的甙类等)。,(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49),“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毛泽东“特别是要为中医创造良好的发展与提高的物质条件。”-邓小平“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振兴中医中药事业。”-江泽明,文献整理方面,成绩卓著影印、重刊、校点、评注了神农本草经、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滇南本草、本草品汇精要等数十种重要的古代本草著作。对亡佚本草的缉复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对本草学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出版了诸多大型中药学专著:1.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从第二版(1963年版,公布于1965年)起,分为二部,其中一部为中药。截止目前共发行7版,最新的为2005年版。2.中药大辞典:1975年完稿,载药5767种。3.中华药海:1993年出版,载药8488种。4.中华本草:1999年完稿,载药8980余种。5.全国中草药汇编:1975、1978年出版,载药2202种。6.中药志:原载药500余种,后有增补。,中华本草,中药的开发利用,取得较大的进展:根据最近一次全国中药材资源调查统计,我国有12807种中药材资源,其中有11146种植物,占中药材87%,1581种动物,占中药材12%;矿物药80种,占中药材0.62%。原来靠进口的沉香、马钱子、安息香、阿魏、萝芙木等已在国内引种成功。,改进中药研究手段,深化学科分化:传统方式文献考证;性状鉴别;临床验证。现代:生药、植物化学、药理学栽培、饲养、良种选育、微生物、组织培养、化学分析、药剂学、炮制学、传统本草考证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纳米技术等。临床中药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化学、中药药理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等分支学科均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教育体系日益完善,培养了大量的中药学专门人才自1956年起,相继成立中医学院,中医教育纳入了现代正规高等教育行列,自1978年恢复培养研究生制度后,不少高等院校和药学科研机构开始招收中药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我国的中药教育形成了从中专、大专、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多层次培养的完整体系,为促进中药学科的发展培养了大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健康老龄化趋势与照护服务需求分析-洞察阐释
- 医疗供应链的智能化升级与未来发展
- 2025-2030中国婴幼儿米糊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2025-2030中国婴儿配方奶粉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办公自动化中如何实现技术与道德的平衡
- 医疗健康投资新方向可穿戴设备融资租赁市场分析
- 生态环保合作协议履约金支付协议
- 办公自动化中的区块链技术应用前景探讨
- 苗木出售协议范本
- 订票与客运协议
- 车载香氛净化系统行业市场调研数据分析报告2024
- 脑机接口总体愿景与关键技术研究报告
- 善待他人班会课件
- 霸王茶姬管理制度
- 交通事故起诉书模板
- 心脏康复护理专家共识解读
- 聚合反应工程基础
- 对接焊缝角焊缝的构造和计算
- 山东春季高考土建专业2023年高考题
- 材料力学(刘鸿文版)学习通课后章节答案期末考试题库2023年
- 滞期费速遣费的计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