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定时器及控制ppt课件_第1页
PLC定时器及控制ppt课件_第2页
PLC定时器及控制ppt课件_第3页
PLC定时器及控制ppt课件_第4页
PLC定时器及控制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控制要点,.,DC24V,指示灯控制,.,100ms(0.1s):T0T199共200点(0.13276.7s)其中T192199为子程序和中断程序专用。,对时钟脉冲进行加法运算,当达到设定值时,输出触点动作。(编号按十进制分配),10ms(0.01s):T200T245共46点(0.01327.67s)断电保持用:T250T255。,定时器(T),.,1个指示灯05s闪光1次,T200,T200,FNC66(ALT):交替输出ALTP:脉冲执行型。指令只在T1从OFFON变化时执行一次,其它时间不执行。,M0,T200,T200,M0,X0,X0,设指示灯发光条件为X0,则当X0闭合时,指示灯闪光。,(025s脉冲发生器),(灯发光规律为:发光025s,熄灭025s),(M0交替输出),Y0,若要求1s闪光3次、4次、5次,可照此方式编写(修改T1的设定时间)。,1,.,(05s脉冲发生器),(Y0灯发光规律为:发光05s,熄灭05s),(M0交替输出),T200,T200,M0,M0,(Y0灯发光规律为:熄灭05s,发光05s),两灯交替发光05s,(每03s驱动M100闭合1次),(每03s驱动M100断开1次),(M100以03s时间交替闭合与断开),脉冲发生器的应用,当需要多种不同的触发脉冲时,可先制作多个脉冲发生器。,2,.,指示灯发光1s,熄灭1s,不断重复,启动后T10常闭触点接通,Y0发光,1s后T10动作,T10常闭触点断开,Y0熄灭;再过1s后T11动作使T10失电,T10触点复位,Y0再次发光。如此实现状态重复。,指示灯1s闪光2次,熄灭1s,不断重复,3,4,T11,T10,T200,X0,T200,(T10与T11组成时间循环控制器,T10在1s时动作,2s时断电复位,如此重复。),(025s脉冲发生器),(以025s时间间隔交替输出),(T10控制Y0闪光1s、熄灭1s;M0控制Y0实现1s闪光2次),.,触点比较指令,(当C0=5时,Y0接通),(当C0当前值5时,Y0接通),(T0当前值10(1s)时,Y0接通),.,3个指示灯轮流发光1s,不断重复,4,(实现T1每接通3s即断开并自动复位一次),(灯Y1在第1秒内发光),(灯Y2在第2秒内发光),(灯Y3在第3秒内发光),.,用指示灯的发光来表示工件检测的数量,5,S1,(用Y0指示灯的发光次数表示工件数),(通过Y1、Y2、Y3指示灯用BCD码表示工件数量),状态指示,工件数表示,.,蜂鸣器,工作状态提示(发出连续短促声),各种保护警告,长鸣5s,停1s,重复,X0闭合后,Y10接通5s后,T10动作,T10常闭触点断开,Y10断开。同时T10常开触点闭合,T11接通,T11接通1s后,T11动作,T11常闭触点断开,T10断电并复位,Y10又接通。如此重复。,短促鸣3声,停05s,重复,短促鸣3声,M8012,T0,用M8012(01s时钟脉冲)产生短促叫声;用T200控制3次时间。,.,停止控制,手动控制,返原点控制,自动控制,(用按钮控制:正常停止、紧急停止、复位后停止),(用开关控制:连续运行、单周期运行、单步运行),(用按钮实现系统复位(原点条件),(用开关实现手动复位、分别控制每一状态的运行),用按钮(或开关)控制系统的正常启动、正常停止、急停、送电后再起动、自动运行(连续、单周期、单步)、手动控制、及改变运行状态等),启动控制,(用按钮控制:正常启动、延时启动、复位后启动),.,用动合按钮作停止控制,用动断按钮作停止控制,(停止控制),(停止控制),.,按下按钮后延时启动,SB1,K1,用单刀开关K1作连续与单周期运行控制。K1断开,连续运行;K1闭合,单周期运行。,(原点指示灯),(运行指示灯),SB2,.,原点指示,运行指示,X1,X4,X0,当X4闭合后,激活M8040,状态被禁止转移。只有按下启动按钮X0,切断M8040,状态才能在执行完成后(用时间控制转移的状态,必须将按钮按住至状态运行到设定值)进行转移。,用单刀三掷开关K1控制自动运行(连续、单周期、单步)模式,(停止控制),(启动),.,若自动控制开关X2闭合,程序会自动跳过手动控制程序,转到P0标号以下的自动控制程序运行。,若手动控制开关X3闭合,即每执行完一次手动控制程序,程序就自动跳转到P1标号,执行结束指令。,用跳转指令控制自动与手动模式模式的运行,.,系统通电后,按下待机控制按钮SB1(X0),系统就进入待机状态;在各部件都处于复位状态后,绿色指示灯发光,指示可以下料。,用按钮控制进入系统待机状态(S0),X0,S20,X1,黄色指示灯(待机指示),绿色指示灯(下料指示),(停止控制),(启动),M8002,M0,器件已复位,待机状态,M0,待机,.,原点条件(待机条件),原点条件1,原点条件2,原点条件3,X4,执行气缸A复位动作,只有原点条件全部满足后,才能启动进入运行,进入初始状态,若有设备满足复位条件,就强迫其自动复位。只有全部满足复位条件后,才能执行顺序控制程序。,原点指示灯,原点指示灯,传送带电机Y10停止运行,分拣气缸A复位检测X4,分拣气缸B复位检测X5,Y10,满足全部复位条件M100=ON,X5,执行气缸B复位动作,X4,X5,Y10,.,停电复位动作,保证系统停电后回到待机状态,M100,复位后置位S0,X1,停止,执行复位动作,(停电时复位),系统停电时,应确保系统回到待机状态(全部单出杆气缸的活塞杆退回,皮带输送机停机、特殊光源灯熄灭等),以保证重新起动的需要。,复位要求:,.,在规定时间内,由按钮的按下次数来确定不同的运行状态。,S20,(S20转移后要将M0复位),(按钮按下时开始计算时间),(2s内,按钮按下1次就接通M10),(2s内,按钮按下2次就接通M11),(2s内,按钮按下3次就接通M12),(用上沿脉冲驱动运行方式的执行),按钮,.,用FNC40实现停止控制,应用指令:FNC40(ZRST)指令功能:将指令范围内的软元件全部复位(清零)。,指令格式:,X1接通后,FNC40指令将D1D2范围内的软元件全部复位(清零),D1,D2,1、指定为同一种类的软元件。如位软元件S、M、X、Y及字软元件KnX、KnY、KnM、KnS、T、C、D、V、Z。2、D1的编号要小于D2的编号。3、D1、D2应同为16位数据或同为32位数据。,的要求:,X1,(若不同时将S0置位,则程序不处在待机状态,就不能按SB1重新启动),将状态复位,.,注意:程序中若有置位的元件,停止时要同时将其复位。,正常停止的实现,.,特殊辅助继电器M8031和M8032的运用,M8031:被驱动时,可清除以下元件:X、Y、M(普通)、S(普通)的ON/OFF影象;T、C(普通)当前值寄存器;T、C(普通)接点、计数线圈及T的复位线圈;D(普通)的当前值寄存器。,M8032:被驱动时,可清除以下元件:M(保持)、S(保持)的ON/OFF影象;T(累积)、C(保持、高速)的接点、计数线圈及T的复位线圈;T(累积、1ms)、C(保持、高速)的当前值寄存器;D(保持)的当前值寄存器。,(在END指令执行时处理),X1,X1,.,M8013,用特殊辅助继电器M8031实现停止控制,X0:启动;X1:停止,X2:复位,完成正常运行,可按X0重新启动运行;运行中停止按X1;运行中停止后要再启动,须先按X2进行复位,再按X0才能启动运行。如要停止后自动进入待机状态,可在X1按下后同时置位S0。,对无保持元件的程序,可用M8031清零来实现停止。但同时要将程序置位S0,以实现再次起动。,.,X0:启动;X1:停止,X2:复位,完成正常运行,可按X0重新启动运行;运行中停止须按X1,由于有停电保持元件,需同时用M8031和M8032清零;运行中停止后再启动,要先按X2进行复位,再按X0才能启动运行。运行中突然发生停电,运行中的状态与数据都会保持;重新送电后,会在停电时的状态下继续运行。,停电保持:S500S899T250T255C100C199(十六位)D200D511M500M1023,停电保持状态,送电继续运行,.,S20,X0,T0,C0,M8002,S30,S40,在连续循环方式的运行过程中,只要按下停止按钮X1,系统立刻提示停止下料(红色指示灯Y10发光),由于停止时已置位M0,因此,不管停止时系统正在那个状态工作,也需要完成本周期全部工作任务后,才能通过M0转移到S0停止运行。,T1,T1,M0,M0,按下停止按钮后,完成一周期的工作后才停止,若停机指令发出,M0置位,则程序运行一个周期后就转移至S0待机。转移到S0后就清零。,.,系统启动后,如按下停止按钮SB6(X2),则要在电感式接近开关(X10)检测出金属块达到5个时,HL1(Y10)指示灯发光,单控电磁阀(Y5)通电,气缸顶出金属块后系统才能停机。,按下停止按钮后,完成指定工作后才停止,S80,X10,C1,S90,S85,T1,M0,M0,S75,(用计数器C1对已推出的工件计数,未满5次,就转回S75继续传送分拣工件;已到5次,若未按下停止按钮,就转移执行S90;若已按下停止按钮,就转移至S0待机。),(待机指示灯),(只要电感式接近开关X10检测到工件,电磁阀线圈Y5通电,气缸就将工件推出;1s后状态转移,电磁阀线圈失电,气缸复位。),C1,S75,C1,S0,.,按下按钮SB5,则发出正常停止信号,此时,若皮带输送机尚有物料,则系统需完成物料的分拣后才停止运行;若皮带输送机已无物料,则系统立刻停止运行。系统正常停止运行后应自动回到待机状态。,按下停止按钮后,需判断系统的工作状态,再根据工作状态选择停机方式。,(对下料工件计数,并将数量存储在D1),(对出料工件计数,并将数量存储在D2),发出停止指令后,只有下料工件数(D1)与出料工件数(D2)相等时,传送带无工件时,才可停机。,.,在任何运行方式中,只要压下急停按钮,系统立刻停止工作,急停后必须要先使机器返回初始状态(复位)后才能启动自动运行。,紧急停止的要求,若系统因故障需要进行急停,可按下急停按钮(按钮应锁死),此时,系统应立刻停止运行。系统急停后,可用按钮(自选2个)对传送带分别进行手动正、反方向的慢速运行检查;并能用按钮(自选2个)手动控制C位置气缸处理废品和复位。故障处理后,可将急停按钮复位,同时再次按下待机控制按钮SB1,使系统重新进入待机状态。,若系统因故障需要进行急停,可按下急停按钮(按钮应锁死),此时,系统应立刻停止运行。系统急停后,可启动自动检测按钮(SB6)对皮带输送机与气缸进行检查。,.,M100则成为程序(MCR为结束)的总开关,使用MCMCR指令作停止控制,被控部分,被控部分,使用在急停控制中,.,停电后重新运行要求,停电后保持,送电后立刻运行,停电后保持,送电后需按运行按钮再运行,停电后保持,送电后需系统复位后再运行,停电后保持,送电后需系统复位后按运行按钮再运行,停电后保持,送电后在停电的状态上继续运行(状态S保持),停电后保持,送电后在停电的时间或次数上继续运行(状态S、时间T和计数C保持),系统应有掉电保持功能。若系统在自动运行中突然遇到电源断电后再来电,系统能自行启动并从断电前的状态继续运行。,停电保持要求,送电后继续运行要求,.,用光电传感器识别下料的间隔时间;用指示灯状态识别下料的间隔时间;用电感式接近开关识别下料的间隔时间;用光纤传感器接近开关识别下料的间隔时间;,工作方式控制,1下料时间控制,(规定间隔时间下料;超过规定时间下料;在允许下料时间内下料。),可以连续下料(只下1个,料件离开下料口再下);只准下1个料在传送(或工作)中禁止下料;1个金属、1个非金属间隔下料;2个金属、2个非金属间隔下料;1个金属、1个白色塑料、1个黑色塑料间隔下料;,2下料工件控制,对传送带上某类工件的识别及数量的的统计;对传送带上各类工件的识别及数量的统计。,3工件识别与数量统计,(难点:下料次序锃个数发生了变化,如何处理?),.,连续(循环)运行;单周期运行(自动测试);单步运行(按钮控制);手动运行(带自锁按钮控制);连续运行一定次数后停止一段时间的运行;每个工作周期都相隔一段时间的运行;设备以两种工作模式运行;设备以测试运行+工作运行方式运行;通过自己的测量确定工作运行时间与行程。,运行方式控制,1工作和检测运行方式,(按下停止按钮)有限制条件的停止运行;继续完成当时工作过程的停止运行;继续完成一个工作周期的停止运行;立即停止运行,启动后在停止工作状态上继续运行。,2正常停止运行,.,3完成一个工作周期后(打包时)停止运行,(由信号控制)1个金属件与1个非金属件出料后打包,停止一段时间再运行;2个金属件与2个非金属件出料后打包,停止一段时间再运行;一定数量的工件出料打包后,停止一段时间后运行。,(按下急停开关)立刻停止运行,复位后自动在停止工作状态上继续运行。立刻停止运行,复位后要按启动按钮再在停止工作状态上继续运行。立刻停止运行,停止运行后可进行自动检测或手动检测。急停后对废品的处理后再停止。立刻停止运行,复位后先对废品作处理。,4紧急停止运行,断电后保持工作状态,复电后自动在停止工作状态上继续运行。断电后保持工作状态,复电后需再启动才会在停止工作状态上继续运行。,5断电保持后重送电运行,.,开关或按钮操作错误时作容错保护;工作或检测期间,用按钮对不合格品(废品)的处理;在禁止下料时间内下料时作停机保护;对误下不符合材料要求的工件时的保护。,保护方式控制,1原点(初始位置)保护,起动前对初始位置的确定(指示灯);起动受限于原点条件;停止后立即复位至原点位置再待机。,2过载保护,(用开关控制)立刻停止运行;容许过载一段时间,过载超时后再停止运行。,3误操作保护,.,系统程序简析,.,训练题11,.,传送带由三相交流电动机拖动,三相交流电动机由变频器作低速运行控制。直线气缸由双线圈电磁阀控制。,系统组成,说明:1光电传感受器2电感式接近开关3电容式接近开关A、B单出杆气缸6、7、8、9磁性开关G交流异步电动机D、F出口斜槽P传送带,工件传送、分拣系统示意图,.,工件在传送系统的位置放到传送带,当位置的光电传感器检测到工件后,传送带就以低速(变频器输出频率为15Hz)运行,当检测到的工件为金属材料时,位置的直线气缸A就会将金属物料推出斜槽D。当检测到的工件为塑料材料时,位置的直线气缸B就会将塑料工件推出斜槽E。,系统工作任务,.,由按钮SB4作系统的待机控制。按下SB4,系统进入待机状态;若此时各部件处于复位状态,待机指示灯(绿色)发光。只有在待机指示灯(绿色)正常发光后,系统才能开始下料运行。待机指示灯(绿色)只作系统通电后按下SB4的待机状态指示用,系统运行后应熄灭。系统应能保持连续运行,但为了节约能源,要求传送带在无工件时自动处于停机状态,等下料后再自行起动。(注:传送带的无工件状态请自行通过时间实测来确定)由按钮SB5作系统正常停止控制。按下SB5,系统立刻提示停止下料(红色指示灯发光),同时系统在完成传送带上的工件分拣后停机。下料时,要求工件每隔2s下料一次(每次下料一个),以保证工件的分拣。每次下料后,停止下料指示灯(红色)都会发光,每次发光2s后熄灭;红色指示灯熄灭的同时下料指示灯(黄色)发光,提示可以下料。但若在黄色指示灯发光3s后仍未下料,黄色指示灯的就会发生闪烁(每秒闪光2次),以提示缺料,直至下料后才恢复正常指示。直线气缸的动作要用气缸上的磁性传感器控制。若气缸活塞杆伸出15s后仍未能退回,即蜂鸣器会以每秒1次的频率发出鸣叫警告。,系统控制要求,.,题目分析,元件与功能:按钮:SB1ON时进入待机状态。SB3ON时系统停止运行。指示灯:绿色(发光)待机指示。红灯(发光)停止下料指示。黄灯(发光)允许下料指示。黄灯闪烁(2/s)缺料提示。蜂鸣器(1/s)推料气缸活塞伸出15s后未退回。,系统运行要点:1、按下SB1进入待机状态(待机条件:气缸复位、电机停转)。2、按下SB3停机。3、下料后传送带自动低速启动运行;无料自动停机。4、金属工件在位置推出;塑料工件在位置推出。5、下料要求:每隔2S下1个,,.,正转,红(停止下料指示),黄(允许下料指示),气缸A伸出,气缸A退回,气缸B伸出,气缸B退回,蜂鸣器,DC24V,SD,电磁阀线圈,接线图,HL2,HL3,绿(待机指示),SD,HL1,YA1,YA2,YA3,YA4,HA,气缸A伸出检测,S4,.,I/O口分配,输入端:X0SB1(待机控制)X1SB2(停机控制)X2S1(位置下料检测)X3S2(位置金属检测)X4S3(位置塑料检测)X5S4(气缸A伸出检测)X6S5(气缸A复位检测)X7S6(气缸B伸出检测)X10S7(气缸B复位检测),输出端:Y0HL2(绿灯:待机指示)Y1HL3(红灯:禁止下料指示)Y2HL1(黄灯:允许下料指示)Y3HA(蜂鸣器:气缸未复位提示)Y4YA1(气缸A伸出)Y5YA2(气缸A退回)Y6YA3(气缸B伸出)Y7YA4(气缸B退回)Y20STF(电机运转/停止)Y21RL(电机低速运行),.,X2,传送带工件计数,系统待机与运行控制,传送带无料确定,.,指示灯控制,(红灯发光:禁止下料;黄灯发光:允许下料;黄灯闪烁:缺料提示。),FNC66(ALT):交替输出,每秒闪烁2次,.,1、用步进状态程序来实现系统的待机与运行。2、由于金属与塑料有不同的运行状态与分拣位置,因而对金属与塑料的分拣运行用并行分支实现。3、由于指示灯控制较复杂,不宜将其放在步进状态中,因此可编写专门的指示灯程序。如用梯形图处理则要避免出现双元件(如要解决同一个灯又发光、又闪烁,同一个灯在不同情况下的控制问题)。比较好的是用独立的步进程序来处理。4、对指示灯的闪烁,可先编写脉冲发生器;到时采用。5、对传送带有无工件的判断,用应用指令(INC:加1)对下料脉冲计数和应用指令DEC:减1)对推料气缸复位脉冲计数,通过触点比较指令(=D0K0)来实现。6、按下停止按钮后,若传送带有料,则系统要继续完成工件的分拣。所以只能在下料前断开,并使传送带完成分拣后停止。,程序要点,.,待机程序要点:S10是待机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