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第三次月质量检测D卷.doc_第1页
九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第三次月质量检测D卷.doc_第2页
九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第三次月质量检测D卷.doc_第3页
九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第三次月质量检测D卷.doc_第4页
九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第三次月质量检测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第三次月质量检测D卷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40分)1. (3分)人体摄入过量的铝会对脑、肾等器官造成损害,世界卫生组织奖铝确定为食品污染物但现实生活中,却“铝禁不止”下列关于铝的应用不科学的是( )A . 使用含铝膨松剂制作油条B . 使用铁锅代替铝制炊具C . 用纸盒代替铝制品易拉罐盛装饮料D . 用氢氧化镁代替氢氧化铝中和过多胃酸2. (3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3. (3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发电机的原理是用磁场对电流的作用使线圈转动B . 只改变直流电动机的电流方向,直流电动机的转向仍然不变C . 热机的做功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D . 四冲程内燃机的吸气、压缩、排气冲程是靠飞轮的惯性完成的4. (3分)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 将地瓜由块状切成丝状B . 切过水果的水果刀未处理而生锈C . 二氧化碳变成干冰D . 工业制取氧气5. (3分)分析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 . Zn置换H2是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置换反应,则所有置换反应都有元素化合价变化B . 酸碱中和反应有盐和H2O生成的反应一定是酸碱中和反应C . 一定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还能溶解溶质,则一定温下的饱和溶液不能溶解任何物质D . CH4充分燃烧生成的H2O和CO2 , 则充分燃烧生成H2O和CO2的物质只含C、H元素6. (3分)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A . 花香四溢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 . 食物腐败分子本身发生改变C . 空气液化分子间间隔改变D . 汽油挥发分子体积变大7. (3分)小柯通过阅读课外资料了解到:酸性溶液对橡胶制品具有较强的腐蚀作用,而碱性溶液对玻璃制品也有一定的腐蚀性。据此你觉得下列试剂的存放方法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8. (3分)如果能在短时间内让黑夜如同白昼,可以向天空发射一种照明弹,该照明弹选用的主要材料是( ) A . 铝片B . 炭粉C . 铁粉D . 镁粉9. (3分)分类法是学习化学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选项不符合如图关系(a、b是并列关系,分别包含c、d)的是( )选项abcdA化学变化物理变化铁锅生锈蔗糖溶解B单质化合物C60纯净的空气C无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CuSO45H2O葡萄糖D纯净物混合物冰水混合物食盐溶液A . AB . BC . CD . D10. (3分)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 蒸发食盐水B . 称量氢氧化钠C . 检验装置气密性D . 稀释浓硫酸11. (2分)小文同学采用如图的两种不同的方式将同一货物搬运到同一辆汽车上,说法正确的( )A . 甲种方法克服货物的重力做功多B . 乙种方法更省力C . 两种方法机械效率相等D . 两种情况下,货物的重力势能都增加了12. (2分)有X、Y、Z三种金属,根据下列有关化学反应方程式可知,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ZYSO4=YZSO4;XYSO4=YXSO4;ZH2SO4(稀)=ZSO4H2;X与硫酸不反应A . ZXYB . XZYC . ZYXD . YXZ13. (2分)将一定量的锌粉加入到Mg(NO3)2、Cu(NO3)2、AgNO3三种物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将滤渣放入稀盐酸溶液里,有气泡产生。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滤渣中有Ag、Cu;滤液中有Mg(NO3)2和Zn(NO3)2B . 滤渣中有Ag、Cu、Zn;滤液中有Mg(NO3)2和Zn(NO3)2C . 滤渣中有Ag、Cu、Zn、Mg;滤液中有Mg(NO3)2和Zn(NO3)2D . 滤渣中有Ag、Cu、Zn;滤液中有Mg(NO3)2、Cu(NO3)2、AgNO3和Zn(NO3)214. (2分)下列实验方案不能达到目的是( )A . 用Na2SO4除去NaCl中的BaCl2B . 用点燃的方法鉴别涤纶和羊毛绒C . 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COD . 用水鉴别NH4NO3和NaOH固体15. (2分)同学们在体育活动及测试中涉及到了许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立定跳远时用力向后蹬地,这是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B . 投出去的实心球最终落回地面,这是因为它受到重力的作用C . 测量体重时,人受到的重力和人对秤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D . 打乒乓球时拉出“弧圈球”,利用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二、 填空题 (共11题;共36分)16. (2分)功率的单位是瓦特,简称_,单位符号_,其他常用单位还有:千瓦、兆瓦。不同单位的换算关系1千瓦=_瓦;1兆瓦=106瓦;1瓦=1焦/秒17. (2分)如图是三类不同用途的杠杆模型这三类杠杆中,一定是省力杠杆的是第_类,钓鱼竿与第_类杠杆原理相同18. (4分)把一团光亮的细铁丝塞入大试管中,将试管倒插水中后再固定好(如图),放置足够的时间(约一周,室温不变)后,观察到铁丝表面有_生成,试管内水面将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此时试管内的压 强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大气压。19. (3分)如图甲为宾馆的房卡,把房卡插入槽中,房内的用电器才能工作插入房卡相当于闭合电路中的_该宾馆的电能表如图乙所示,小明测得当只有某用电器单独工作时,电能表转盘在10分钟你转过了60转,则该用电器的电功率为_W20. (2分)用直流电动机提升重物,电动机用电压为110伏的电源供电,不计各处摩擦。当电动机以0.9米/秒的恒定速度向上提升质量为50千克的重物时,电路中的电流强度为5安,由此可知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_欧。 21. (2分)据报道,中国科学家利用超强超短激光,成功产生反物质超快正电子源。“反物质”是由“反 粒子”构成的,“反粒子”与其相对应的正粒子具有相同的质量与电量,但电性相反。已知 粒子是带 2 个正电荷的氦原子核,则反 离子的符号可表示为_; 当正物质和反物质相遇时会湮灭并释放出大量能量,则此变化_(填“属于”或“不属于”)化学变化。 22. (2分)现有一包固体混合物A,其中可能含有硝酸铵、硫酸钾、硝酸铜、氯化钠四种物质中的一种或多种现按图所示进行检验,出现的现象如图中所述(假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请你依据实验过程和产生的现象做出分析与判断:(1)气体B的化学式是_(2)步骤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通过上述现象判断,该固体混合物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的物质是_,如果要证明混合物A中确实含有该物质,可用滤液F继续实验请简要说出继续实验的操作步骤和现象_23. (5分)金属及材料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十分广泛(1)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人类开始使用这三种金属的先后排序为_(用元素符号表示);(2)目前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的硬度_(填“大”或“小”);(3)铝制器皿在空气中形成具有保护作用的薄膜,它的成分是_,铁制品表面易生锈,用盐酸除去铁锈的反应方程式为_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4)将mg氧化铜加入稀硫酸中完全溶解后,再加入铁粉充分反应,过滤,得到滤渣A和滤液B再将滤渣A加入足量稀硫酸中,有气泡冒出,充分反应后,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为3.2g则滤渣A的成分是_ , 原氧化铜的质量m=_g24. (5分)现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已知它们是氯化钠、硝酸钾、硫酸铜、氢氧化钠中的一种。为了对它们进行鉴别,小明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1:用药匙取A、B、C、D四种粉末少许,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mL,振荡,观察到盛放A的试管中溶液呈蓝色,其它均为无色。实验2:继续向盛放B、C、D的试管中滴入两滴酚酞试液,观察到盛放D的试管呈红色,其它均无明显变化。实验3:继续向盛放B和C的试管中各滴入两滴硝酸银溶液,如果观察到 现象,则说明该只试管中是氯化钠。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在A试剂瓶上应标注 _。(用化学式表示) (2)请补充实验3中出现的现象是_。 25. (4分)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据报道嫦娥五号T1飞行试验器于10月24日2时在中国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嫦五”飞行试验器绕月飞行后将返回地面。若飞行试验器从月球上带回的铁矿物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写出工业上利用此铁矿石炼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生铁和钢是世界上用量最大的_(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写出防止铁生锈的一种方法_。(2)我国第四套人民币硬币铸造用到Fe、Cu、Al、Ni(镍),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NiH2SO4=NiSO4H2,FeNiCl2=NiFeCl2 , 这两个反应的基本类型都是_。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_(用元素符号表示)。(3)在硫酸铜、硫酸锌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使之充分反应后铁有剩余,过滤,则滤液中溶质有_;固体残渣中一定含有_(均填化学式)。26. (5分)人类自诞生以来,就与材料结下了不解之缘。从原始社会的“_时代”到逐步进化的“_时代”,人类由蒙昧走向开化。“_时代”的到来,将人类带入农业社会。而“_时代”的来临,又造就了工业社会的文明。20世纪40年代以来所发生的_革命,正在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世界。三、 实验探究题 (共5题;共33分)27. (4分)连云港碱厂年产纯碱120万吨,是我国三大纯碱生产企业之一它的产品除了纯碱外,还有氧化钙和碳酸氢钠该厂生产纯碱的工艺流程可简单表示如图1:其生产过程中涉及到的主要化学反应有:NaCl+NH3+CO2+H2O=NH4Cl+NaHCO3 2NaHCO3Na2CO3+CO2+H2O请回答:(1)“碳化”过程中需要的CO2 , 可由石灰石高温煅烧得到,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实验室中,通常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气体,不选用浓盐酸的理由是;干燥CO2气体,可用的干燥剂是_(填字母)A浓硫酸 B固体氢氧化钠 C生石灰(2)该厂“过滤”所得的NH4Cl可作化肥中的_肥,它也可与Ca(OH)2在加热时发生反应生成产品CaCl2 , 同时还有NH3和H2O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该厂的另一种产品碳酸氢钠俗称_,它的重要用途有_(只写一种)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填字母)_A使用的漏斗叫长颈漏斗 B液面应低于滤纸边缘C玻璃棒应不停搅拌 D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内壁(3)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该厂生产的纯碱是否属于优等品(国家规定:优等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不低于99.2%),试剂了如下两种实验方案:方案一:称取样品10.65g,加水完全溶解,向其中加入足量的氯化钡溶液,充分反应后,过滤、洗涤、干燥得固体19.70g通过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判断该厂的产品是否属于优等品(杂质可溶于水且不与氯化钡反应)(4)方案二:用图2所示的装置,通过准确测量排出水的体积,也可计算样品的纯度该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_,但实验后同学们发现所测的碳酸钠的纯度偏低,造成此结果的原因可能是 _(装置气密性良好)28. (4分)近来微信上传播所谓“塑料大米”,实际是用塑料造粒机生产出来的塑料颗粒,是塑料行业的常见工艺和制品,不是什么假大米,这就是个彻头彻尾的谣言。某研究小组欲对某种“塑料大米”的组成进行探究(资料显示该塑料只含有C、H两种元素,大米中淀粉含C、H、O三种元素)。 (1)大米主要成分属于_(选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2)为了测量有关数据,推算“塑料大米”C、H元素的含量,那么该小组成员应该在装置A与B之间正确连接:A_B(提示:发生装置A导出的气体中混有CO2和水蒸气,装置可重复使用; (3)B装置中碱石灰的成分是氢氧化钠和氧化钙,最后连接B装置的作用是_。 29. (11分)在“测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实验室为每个小组提供的器材有:电压恒为5V的电源一个,电流表(00.6A、03A)、电压表(03V、015V)各一个,开关一个,标有“20 1A”的滑动变阻器一个,导线若干,额定电压为3.8V小灯泡一个实验前电压表与电流表均已调零第一小组的同学实验时按如图甲所示方式连接电路(1)连接电路时,开关应_(选填“闭合”或“断开”)(2)开关闭合前,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调到_(选填“A”成“B”)端(3)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发光,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则故障原因可能是_(4)排除故障后,调节滑片到某一位置时,灯恰好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则通过小灯泡的电流为_A,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_W(5)该小组的同学们经过多次实验,记录了多组电压与电流值,并绘出如图丙所示图象,通过分析图象,发现小灯泡灯丝电阻是变化的,这是由于_(6)第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中发现,本组的电压表015V的量程已损坏,而03V的量程可以使用经过研究设计了如图丁所示电路,完成了小灯泡功率的测量实验时,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当电压表的示数为_V时,小灯泡正常发光(7)第二小组的同学在实验过程中,为保证电压不超量程,小灯泡不超额定值,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_30. (6分)酸溶液和碱溶液混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某班级同学开展如图1所示相关的实验下面是两个小组的实验记录与分析请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甲组同学往一定体积10%的氢氧化钠溶液样品中滴加10%的盐酸(室温下),反应中溶液温度的变化记录如下:加入盐酸的体积(V)/mL2468101214161820溶液温度上升(t)/5.69.812.116.318.517.115.214.613.512.6根据上表数据分析:当加入盐酸体积为_mL时,表明NaOH与HCl恰好完全反应此判断的依据是_当加入6mL盐酸时,烧杯中溶液仍然呈红色,该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酚酞和_教材指出:酸与碱中和反应的结果是酸和碱各自的特性都消失图2描述的是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的微观实质,请从微观的角度分析,甲、乙处应填入的化学符号依次是_、_(2)请你参与完成乙组同学的实验记录与分析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分析与结论步骤一:往装有氢氧化钠溶液样品的试管中先滴加23滴的 酚酞试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现象一:有气泡产生现象二:_1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已变质2溶液碱性消失步骤二:取步骤一反应后的溶液,然后逐滴加入该氢氧化钠溶液样品现象一:有气泡产生现象二:溶液开始不变色,后逐渐变成红色1产生“气泡”这一现象对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所取的步骤一反应后的溶液pH_7(填“”、“=”或“”)31. (8分)某小组在学习“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课题时,探究了二氧化碳气体的收集方法【查阅资料】通常状况下,1体积水约能溶解1 体积二氧化碳,所得溶液pH约为5.6【提出问题】二氧化碳能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实验设计与操作】实验一、在通常状况下,测定二氧化碳溶液水所得溶液调查PH,判断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体积(1)如图1甲装置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实验时,需先将甲装置中的空气排尽其操作是:开启弹簧夹_、关闭弹簧夹_,打开活塞,滴加稀盐酸至空气排尽检验空气已排尽的方法是_(3)关闭K1 , 打开K2 , K3 待丙装置中收集半瓶气体时,关闭活塞K2 和K3 , 充分振荡丙装置然后用pH 计测得如下数据:物质丁装置中溶液丙装置中溶液pH6.505.60分析可知,在丙和丁装置中所溶解二氧化碳的体积_(填“大于”“小于”“等于”) 丙和丁装置中溶液的总体积(4)实验中,乙装置的作用是_若没有乙装置,则测出的溶液pH 会_实验二:在通常状况下分别测定排空气法和排水法收集的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从而得到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5)积分数都以21%计),则最终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较大的是_(填“排空气”或“排水”)法,两种方法收集的气体中二氧化碳体积分数的差值是_【结论与反思】(6)由实验一、二分析,你认为二氧化碳_(填“能”或“不能”)用排水法收集,能减少二氧化碳在水中溶解度的措施是_(写一条即可).四、 解答题 (共6题;共51分)32. (5分)下图是在关于“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的课堂教学解决问题的阶段中,小科同学设计的证明CO具有还原性的实验装置。(1)点燃酒精灯A、B的先后顺序为:_。 (2)酒精灯B的作用为_。 (3)小乐同学质疑:CO能否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因此,他设计在CO通入Fe2O3之前,应先通入澄清石灰水,以排除CO与澄清石灰水反应。你认为小乐的设计有无必要,为什么?_。 33. (5分)电热器通电后,电热丝热得发红,而跟电热丝连接的铜导线却不怎么热,这是为什么?34. (13分)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将质量为2千克、温度是30 的水,吸收7.56105焦的热量之后,温度升高到多少? 35. (15分)如图所示,电源两端电压不变,R1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滑动时测出电压值、电流值,得出滑动变阻器的功率P和电流I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根据图象信息求:(1)滑动变阻器的最大最值;(2)R1的阻值和电源电压;(3)求此电路的最大电功率36. (8分)某科学兴趣小组在科学拓展课中想探究“在只有体重秤的情况下,如何测出汽车引擎盖的质量”这一问题。小组同学设计并实施了如下实验方案:让小明同学先站在一只体重计上,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