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_第1页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_第2页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_第3页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_第4页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课题2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3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重庆江津三口中学李小红,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共二课时),狄仁杰的迷惑,狄仁杰的迷惑1.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变小了呢?2.为什么铁刀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呢?,?,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的总质量,生成物的总质量,提出问题,你猜得着吗?,探究实验1白磷燃烧,产生的现象:,得出结论,产生大量白烟,气球先胀大后又缩小。,反应前后,锥形瓶内物质的总质量相等,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点燃,注意:1、为什么在锥形瓶底要放细沙?2、为什么要在玻璃管上系一个气球?,2、防止白磷燃烧放出热量使瓶内气体迅速膨胀而冲开橡皮塞。,1、防止锥形瓶炸裂。,探究实验2:硫酸铜和铁反应,m1=m2,产生的现象为:,得出结论:,铁丝表面产生红色固体、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硫酸铜+铁铜+硫酸亚铁,继续探究,CuSO4+FeCu+FeSO4,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时要注意:,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化学反应。2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质量守恒,其它方面如体积等不一定守恒。3.“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各种物质,而非一种或几种的质量守恒。“参加”,意味着没有参加反应(剩余)的物质的质量不能算在内。4.“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生成的各种物质,如沉淀、气体等。,O,H,H,O,O,O,H,H,H,H,H,H,水分子,通电,氢分子,氧分子,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为什么会守恒呢?.avi.,化学反应的实质是反应物的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过程。,深入微观,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为什么会守恒呢?,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元素种类变了吗?,元素质量变了吗?,分子数目变了吗?,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种类呢?,分子种类呢?,动动脑,不变,改变,可能改变,六个不变,两个改变,一个可能改变:分子的数目,微观,宏观,再次探究,m反应盐酸+m反应碳酸钠,m氯化钠+m生成水,议一议:,识破假相,+mCO2,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想一想:如何改进装置?,镁+氧气氧化镁,MgO2MgO,点燃,看书:P95页讨论1,继续探究,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燃烧,现象:镁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发热,产生白烟,白色固体。,在密闭的容器中进行,想一想:如何改进装置?,罗蒙诺索夫,探索史实,查阅资料:1.蜡烛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2.铁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后,它会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反应,生成铁锈,解释狄仁杰的迷惑1.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会变小了?2.为什么铁刀放置一段时间后质量会增加呢?,蜡烛燃烧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去了,剩余的固体的质量当然比原来的质量小。,六个不变,两个改变,可能改变:分子的数目,微观,宏观,适用于一切化学变化,第二课时,2、加热1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反应后称得残留物的质量总和为952g,则生成氧气的质量为g,质量守恒定律的简单应用1、反应A+B=C+D中,已知2gA和5gB参加了反应,生成了4gC,则有_gD生成。,3,0.48,3、已知石蜡是蜡烛的主要成分,蜡烛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是CO2和H2O,判断石蜡中一定含有_元素,可能含有_元素。,C、H,O,4、在化学反应2XY2+Y2=2Z中Z的化学式为()A、X2Y3B、XY3C、X2Y6D、X2Y4,B,5.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1)、m=(2)、该反应属于哪种基本类型?,35,分解反应,5、解释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变化,(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2)、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你认可这种说法吗?为什么?,练一练,判断对错:1.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一定和所用煤的质量相等(),2.澄清的石灰水通入二氧化碳后质量增加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5g食盐溶解在95g水中得到100g食盐水(),二、化学方程式,怎样把质量守恒定律直观地表示出来呢?,碳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生成物,反应物,改写:,这就是碳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即: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想一想:化学方程式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质”方面的意义,“量”方面的意义,如:,质:,读作:“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量:,宏观,质量比:,12:32:44,微观,粒子数目比:,1:1:1,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粒子数目比,111,读作: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读作:每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相对原子质量:C-12O-16,注意:,1、质量比是指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系数乘以相对分子质量之比。,如:,质量比:431:532:2142,=124:160:284,2、粒子数目比是指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前的系数之比。(化学计量数),如:,粒子数目比:4:5:2,相对原子质量:P-31O-16,小结:,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的种类和反应条件;,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比;,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间的粒子数目比。,说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涵义,1、表示磷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五氧化二磷,2、表示每4个磷原子和5个氧分子反应生成2个五氧化二磷分子。个数比为452。,3、表示每124份质量的磷与160份质量的氧气反应生成284份质量的五氧化二磷。质量比为314071,124:160:284,质量比:431:532:2142,说出下列化学方程式的涵义,4:32:36,32:32:64,36:4:32,68:36:32,1、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是什么?,2、判断化学反应的依据是什么?往往伴随产生什么现象?,化学反应的实质:分割成重新组合聚集成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形成,化学变化发生时,一定有新物质生成,还会伴随着能量的释放或吸收,有时还会发生颜色变化、或生成沉淀、产生气体等现象。,讨论实验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