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节主要内容:,单层膜反射率及其特征矩阵膜系的等效光纳及特征矩阵薄膜的反射、透射、吸收光学薄膜的透射定理,光学薄膜系统特性计算,单层膜的反射,在膜层内b界面上:,单层膜的反射,单层膜的反射,在膜层内E和H在边界a上的值为:,单层膜的反射,在入射介质中看a界面上:,单层膜的反射,上述结果用矩阵表示:,在知道界面a处Ea和Ha后,利用上堂课的方法可求出反射率,仿造导纳的定义公式,定义膜系的导纳Y为:,这时的问题就可以当作求光纳为的入射媒质和光纳为Y膜系之间单一界面的问题。,单层膜的特征矩阵,由公式:,单层膜的反射,单层膜的反射率为:,这样就把单层膜的问题等效成了单一界面的问题,而不是用多次干涉的方法。,/2和/4的光学厚度,薄膜的特征矩:,当单层膜光学厚度为/2和/4的整数倍,/2和/4的光学厚度,这时的情况虽不象n为偶数时那么简单,但是计算还是方便的。如果基片或膜系具有等效光纳Y,在其上镀一层厚度为/4奇数倍,特征光纳的薄膜后,膜系的等效光纳变为2/Y。由于/2和/4的光学厚度的膜层组成的膜系比较简单,所以膜系设计常常用指定波长1/4的倍数来表示,一般只用两种或三种不同的膜料构造膜系,/4光学厚度的常用缩写符号是H、M、L分别表示高、中、低折射率。,/2和/4的光学厚度,当膜层的光学厚度为/2时,当膜层的光学厚度为/4时,单层膜的反射,多层膜的反射,假设在前面讨论的单层膜上再加上一层膜,如图,这时与基底相连的界面为c,则紧贴基底的膜层的特征矩阵:,多层膜的反射,容易得到:,称为该双层膜系的特征矩阵,Y=C/B则反射率为:,多层膜的反射,将这一结果推广到多层膜:,薄膜的特征矩阵的行列式等于1,多层膜的反射、透射、吸收,应该说在上面的方程中已经包含了足够的数据,不仅能够计算膜系的反射率、也可以计算透射率和吸收。为了使计算有意义,我们要求入射媒质、基片都是透明的。由坡印廷矢量的平均值公式:,多层膜的反射、透射、吸收,如果在最末一个界面的电矢量振幅为Ek,则基片中的坡印廷矢量为:,如果膜系的特征矩阵为:,那么在入射界面坡印廷矢量为:,假定入射能流Si,以上公式代表实际进入膜系的能流,即(1-R)Si,多层膜的反射、透射、吸收,所以:,多层膜的反射、透射、吸收,透射率公式,还可以有如下形式:,吸收率A:,多层膜的反射、透射、吸收,可以证明当每一层的吸收都为0时,整个膜系的吸收A=0,因为薄膜特征矩阵的行列式为1并且任意多的矩阵乘积的行列式也等于1,于是特征矩阵可写成:,膜系的透射定理,无论膜层是否有吸收,膜系的透射率与光的传播方向无关。,膜系的透射定理,我们将膜系一侧的介质记为0另一侧记为n+1,其中0紧贴第一层膜。在第一中方向时,膜系特征矩阵:,我们将膜系一侧的介质记为0另一侧记为n+1,其中0紧贴第一层膜。在第一中方向时,膜系特征矩阵:,膜系的透射定理,小结,对于多层膜:,小结,反射率,透射率,吸收率,反射相移,入射角的变化将影响等效导纳和膜层的光学厚度,光学薄膜在倾斜入射时的表现,对于单层膜我们可以用一个矩阵M单来表示,对于一个多层膜可以用一组矩阵的乘积来表示:M多=M1M2M3Mn,一般来讲M多中的每一层都是无吸收介质时,矩阵M多中m11和m22为纯实数,m12和m21为纯虚数,并且,行列式值为1,但是一般情况下m11和m22并不相等,这一点与单层膜的性质是不同的,所以在数学上就不能等同于一个单层膜。,对称膜系的等效折射率,对于以中间一层为中心,两边对称安置的多层膜,却具有单层膜特征矩阵的所有特点,在数学上存在着一个等效层,这为等效折射率理论奠定了基础。下面我们就以最简单的对称膜系(pqp)为例说明对称膜系在数学上存在一个等效折射率的概念。,对称膜系的等效折射率,正是由于第四个关系式成立才使我们有可能引入等效折射率的概念,由于对称膜系的待征矩阵和单层膜的特征矩阵具有相同的性质,可以假定以相似的形式来表示:,折射率E(等效折射率)位相厚度(等效位相厚度),对称膜系的等效折射率,L/2-H-L/2等效折射率,H/2-L-H/2等效折射率,对于某些波长范围M11的绝对值大于1,当对称膜系中各分层的厚度很小时(例如不超过10nm),等效折射率E几乎是一常数,它介于Np和Nq之间,取决于分层厚度的比值,同时位相厚度和对称膜系实际的总的位相厚度成比例,在大多数情况下其比例常数接近于1。因此这种基本周期的厚度很小的周期性对称膜系非常类似于色散很小的单层均匀薄膜,可以用来替换那些折射率无法实现的膜层,它在减反膜的设计中,得到了实际应用。,矢量法,利用组合导纳的递推法或短阵法计算膜系的反射率虽然比较严格和精确,计算却较为复杂,其工作量也较大。对于层数较少的减反射膜可以用矢量法作近似计算和设计,这种方法有两个前提:膜层没有吸收;在确定多层膜的特性时只考虑入射波在每个界面的单次反射;,如果忽略膜层内的多次反射,则合成的振幅反射系数由每一界面的反射系数的矢量和确定。每个界面的反射系数都联带着一个特定的相位滞后,它对应于光波从入射表面进至该界面又回到入射表面的过程,矢量法,矢量法的计算步骤是首先计算各个界面的振幅反射系数和各层膜的位相厚度,把各个矢量按比例地画在同一张极坐标图上,然后按三角形法则求合矢量求得的合矢量的模即为膜系的振幅反射系数,幅角就是反射光的位相变化而能量反射率是振幅反射系数的平方。若在所考虑的整个波段内,忽略膜的色散,则对于所有波长振幅反射系数r1,r2、r3和r4均相同。,为了避免在作矢量图时方向混乱,我们可以规定:,1矢量的模r1,r2,r3,r4,正值为指向坐标原点负值为离开原点2矢量之间的夹角仅决定于膜层的光学厚度和所考察的波长(即决定于膜层的位相厚度)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界面上的位相跃变已经包含在振幅反射系数的符号中,不必另作考虑。,3层膜N0=1N1=1.38N2=1.9N3=1.65N4=1.52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消防安全培训岗位要求课件
- 伦理与道德的讲解
- 伤口与造口的压疮护理
- 呛奶窒息预防护理
- 单位销售员述职报告
- B超医生个人年终总结
- 前台客服礼仪培训大纲
- 养老护理卧床洗头操作规范
- 呼叫中心主管工作总结
- 小儿热性惊厥急诊护理
- 2025年一级(高级技师)中式面点师理论考核试卷真题合集(后附答案和解析)
- 山东2025年中小学国防教育知识竞赛
- 民政政策宣讲课件
- 政府单位消防培训课件
- 2025至2030中国腊味行业市场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报告
- 北师大版英语九年级Unit 3 Creativity Lesson 8 Good or Bad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 电脑组装教学课件
- 乡土资源融入农村小学作文教学:以石亭小学为样本的探索与实践
- 乌饭叶干燥色素萃取及应用特性的多维度探究
- 全球降龙涎香醚行业供应前景及未来趋势展望报告
- 产品尾数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