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感染的实验室诊断_第1页
血流感染的实验室诊断_第2页
血流感染的实验室诊断_第3页
血流感染的实验室诊断_第4页
血流感染的实验室诊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流感染的实验室诊断,血流感染概述,自动化血培养系统,标本采集和运送,阳性报警后处理方法,如何判断是否污染,一、血流感染概述,(一)血流感染的定义,血流感染(bloodstreaminfections,BSI)是指各种病原微生物侵入血循环,释放毒素和代谢产物,并诱导细胞因子释放,对机体所有脏器造成损害,严重者可导致休克、多脏器衰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二)血流感染的类型,菌血症(bacteremia):细菌侵入血流,尚未大量繁殖且未引发临床症状,往往是一过性的。败血症(septicemia):细菌进入血液大量繁殖,分泌毒素或代谢产物,产生严重的临床症状。脓毒败血症(pyemia):细菌进入血液大量繁殖,分泌毒素或代谢产物,产生严重的临床症状,常伴有多发性脓肿或败血性休克。毒血症(toxemia):细菌毒素或代谢产物进入血液引起的临床病症。,(三)血培养的现状,送检率低,(三)血培养的现状,不正确采样污染问题皮肤定植菌群是血培养污染的最常见细菌。阳性检出率低检验周期长,二、全自动血培养系统,二、自动化血培养系统,我院使用的是BacT/ALERT3D全自动细菌、分枝杆菌培养系统工作原理:细菌在培养基中代谢基质时产生CO2,并水解成H+,H+透过瓶底滤过膜,瓶底乳胶感应器颜色由墨绿色变成黄色。,二、自动化血培养系统,仪器培养孔底的光电探测器测量反射光变化并按相应公式计算。判读公式:加速度法速率法起始阈值法,三、标本采集和运送,(一)标本采集,采集时间1.尽可能在抗菌药物使用前;2.对已经使用抗菌药物的病人,最好在下次用药前采集;3.寒战和发热初起时采血可提高培养阳性率,心内膜炎(持续性菌血症)例外;4.怀疑血流感染时应尽早采血,不要强调体温超过39才抽血,而错过时机。,(一)标本采集,寒战后体温高峰前细菌含量最高。血液细菌含量随着体温从最高峰逐渐下降而越来越少。血液采样的最佳时间是在寒战后和发热高峰前,此时阳性检出率最高。,(一)标本采集,采血量成人采血量为510ml/瓶,分别采取需氧瓶和厌氧瓶,双部位抽血。儿童采血量为35ml/瓶,采取儿童瓶。,(二)标本运送,采血后的血培养瓶应立即送检,不得超过2h。不能放入冰箱或冷冻,有些苛养菌如肺炎链球菌、脑膜炎奈瑟菌等遇冷很容易死亡。如在培养之前不得不放置一段时间,应置于室温。,四、阳性报警后处理方法,血培养阳性报警后,如何处理?观察培养曲线涂片、转种血平板革兰染色镜检报告危急值若革兰染色镜检未发现细菌,怎么办?重新涂片,作瑞氏染色以培养曲线作初步判断是否假阳性,次日观察血平板上是否生长,阳性曲线,阴性曲线,假阳性曲线,五、如何判断是否污染?,五、如何判断是否污染?,(一)阳性检出瓶数(二)细菌种类(三)阳性检出时间(四)重复培养结果,(一)阳性检出瓶数,两瓶血培养,检出一瓶,考虑污染两瓶血培养,检出两瓶,即使是凝固酶阴性的葡萄球菌,也应考虑为致病菌,(二)细菌种类,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其他肠杆科细菌、铜绿假单胞菌、白色念珠菌时,90%以上是致病菌。检出化脓性链球菌、无乳链球菌、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脑膜炎奈瑟菌、淋病奈瑟菌、流感嗜血杆菌、新生隐球菌及其他假丝酵母菌,污染的可能性更低。检出棒杆菌、微球菌、气球菌、芽胞杆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污染的可能性很大。,(三)阳性检出时间,阳性检出时间与血标本中含菌量呈反比关系。阳性报警出现时间小于24h,一般为血流感染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