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利量表原理与应用PPT课件.ppt_第1页
贝利量表原理与应用PPT课件.ppt_第2页
贝利量表原理与应用PPT课件.ppt_第3页
贝利量表原理与应用PPT课件.ppt_第4页
贝利量表原理与应用PPT课件.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的原理内容与临床应用,.,2,内容,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神经学基础贝利量表的理论依据与编制修订过程贝利量表的内容结构和特点贝利量表的应用与成果,.,3,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一、心理发展的概念与性质(一)概念发展是指从胚胎到死亡的生命变化全过程(心理过程的变化及变因)。从出生到成熟这一时期对个体心理发展具有决定意义。成熟是指身心发育过程的完成。生物种系进化等级越高,神经系统越复杂,成熟所需时间越长,环境作用与适应性越强,最后成就越高。,.,4,心理发展的概念与性质,心理发展的三个主要问题(W):1What(发展过程的共同模式或特征):2When(这些模式或特征发展变化的时间程序):3Why(什么原因引起):,.,5,心理发展的概念与性质,(二)发展的基本性质:1.人类发展是一个连续与积累的阶段性变化过程:可以预言与预测。2.人类发展是一个整体协调的变化过程:感觉与运动、认知、情绪、个性与社会行为发展互相关联影响。,.,6,心理发展的概念与性质,3.发展的定向性与顺序性:方向与先后顺序不可逆、不可逾越:身体与运动机能发展法则:头尾法则;近远法则;粗细法则心理机能发展顺序性:感知运动情绪动机社会能力(语言交往)抽象思维。,.,7,心理发展的概念与性质,发展的不平衡性与差异性:组织系统、机能的发展速度、起止与到达成熟的时间、不同时期的发展速率等,均存在不同的发展模式(图):,.,8,系统发展的四种模式,.,9,个体差异的发展模式,模式:同一起点,不同发展速度,在不同时期达到同一水平:如运动系统、动作的发展。模式:同一起点,不同的发展速度,最后在同一时期达到不同的发展水平。如智力的发展。模式:同一发展速度,最后达到的水平有所不同。如早期语言发展、学习、受教育程度等。模式:随年龄增长而表现出不同的速率和水平,如智力结构中的“液体智力”(R.B.Cattel)发展的情况。,.,10,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学派,(一)精神动力学理论S.Frued(18561939)早期发育三个阶段,5岁以前的经验有深远影响;个性心理(人格)发展三个关键期及其临床意义:口恋期:肛恋期:性蕾期:E.Erickson(1920)人生发展八阶段论,.,11,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学派,新精神动力学派:依恋理论对于依恋理论,从字面上看,很容易使人联想到弗洛伊德提出的口恋期、肛恋期、性器期以及恋母情结等颇有争议、广受批判的观点。实际上,这一理论正是从精神动力学派的观点出发,而采用行为学派实验与客观观察描述的研究方法才得以提出,并且成为新精神分析学派的可信依据的。,.,12,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学派,依恋理论的创立者是英国精神病学家JohnBowlby。从四十年代以来,他对母子关系和“母亲剥夺”进行了长达三十余年的系列研究,直到1970年才正式出版第一部专著。其后又有许多学者加入了研究行列。目前已有大量证据可从临床、心理、神经生物学等不同层面来阐释这一理论,在此仅作择要介绍。依恋是指一个个体与另一个个体,尤其指亲子之间形成的强烈的感情联系。依恋可以为儿童提供生存与发展的基本需要,如安全与照料。这不仅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也具有重要的心理学意义。,.,13,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学派,按照依恋的基本性质,主要分为安全依恋和不安全依恋(回避或反抗)。安全依恋可有效地促进和改善养育的环境质量。扩大儿童认识活动范围,获得社会交往经验和形成应付各种刺激的行为反应模式。缺乏安全依恋的婴儿将产生焦虑不安、对人疏远、不信任感和敌意,容易激惹、出现攻击行为、社交退缩等不良的个性倾向和行为表现。这无疑为以后的神经症和适应不良行为留下了隐患。,.,14,依恋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1.在婴幼儿方面:(1)视知觉的选择性:对人的面孔表现出明显的视觉选择偏好和亲近。神经生物学研究发现,这一先天的本能与视知觉通路和颞叶下部皮质的功能有关。(2)对触觉刺激的要求:Harlow罗猴的剥夺实验表明:这种依恋行为与“皮肤饥饿”的本能需求有关,温暖、舒适的皮肤刺激是神经系统发育的内在要求。(3)饥饿、吸允反射、拥抱等先天反射,一起构成了早期婴儿依恋行为最原始的动机。(4)婴幼儿的气质特点、表现得是否可爱、养育是否麻烦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15,依恋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2.在母亲方面:依恋关系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母亲养育的特征和质量。(1)母爱和哺乳带来的快感属于生物性的本能,直接影响依恋关系的建立和质量;(2)养育者对孩子的需要和行为活动所表达的信号是否敏感、能否正确的理解和作出及时的反应、并根据发育的不同阶段和需要提供适宜的刺激,对养育质量和亲子依恋关系有着重要影响。因此,由于母亲的素质不同,养育质量和依恋关系及其对孩子心理发展的影响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16,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学派,(二)行为学习理论J.B.Watson(18581938):SR环境决定论B.F.Skinner(1905):操作性条件反射C.Bandura(1925):社会学习理论,.,17,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学派,(三)自然成熟理论Gesell(18801961):主持耶鲁大学儿童发展诊室50年,通过对儿童早期运动发展的长期观察和研究,于1943年提出自然成熟理论(著作发育诊断学),编制Gesell婴幼儿发展诊断量表,制定05岁行为发育常模。,.,18,(三)Gesell自然成熟理论,基本观点:成熟是基因指导行为发展的过程;内部成熟时间表规定行为技能发展的里程碑,形成有组织的行为过程行为模式;发育成熟与行为发展具有:定向性、序列性、阶段性;发展的基本法则不可逾越和逆转。,.,19,(四)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J.Piaget(瑞士18961980)生物学与心理学家。50年代提出认知发展理论。基本观点:图式应付环境的某些行为(动作)模式适应认识发展的功能方面,通过同化(整合外界刺激)顺应作用(改变自身以适应环境)实现平衡化。,.,20,(四)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1.图式建构认识发展的结构方面,指动作结构组织的形成、发展变化。如注视抓握动作的联合,组成新的动作模式;2.调节作用自动调节、改变不符合客体关系的现有图式(反应模式),实现同化顺应的动态平衡与图式过渡;,.,21,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1.感知运动阶段(02岁):分为6个反应期:(1)反射练习期(01月):基本反射与吸允动作;(2)初级循环反应(14月)吸允手指:包含先前两种单独的身体动作图式联合(3)二级循环反应(48月):有目的的动作形成期,注意身体之外由自己引起的有趣的事:设法控制、摆弄物体和重复操作、视觉追踪;,.,22,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4)二级图式的协调(812月):手段与目的分化、协调期,协调两个分离的图式取得一个结果,因果关系、对离开感觉的刺激物“简单守恒”与寻找;(5)三级循环反应(1218月):环境探索,试验观察用不同的动作去获得不同的结果;假设形成与检验,AB,B(6)思维的开始(1824月):延缓模仿已消失的、当前不存在的动作模式。,.,23,儿童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2.前运算阶段(27岁):表象思维,象征性游戏,延缓模仿,自我中心,缺乏一般意义概括能力。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开始摆脱具体对象,进行可逆的心理运算,维度变化与体积守恒。4.形式运算阶段(12岁):命题假设、抽象思维,进入成熟阶段。,.,24,认知发展理论的要点,1.本能是由遗传固定的行为动作模式,从遗传图式感知运动图式表象图式运算思维图式,各行为图式出现的次序固定不变,所有儿童都遵循这种发展阶段顺序,只是出现的年龄可因环境的影响提前或推迟;,.,25,认知发展理论的要点,2.每一阶段都有独特的、相对稳定的认知结构(图式),决定儿童行为的一般特征和从事相应水平的各种运动;3.认知结构的发展是一个连续构造的过程,在新的水平改组前一认识阶段的认知结构,形成新的认识结构,逐渐摆脱对客体的直接依赖。,.,26,儿童行为发展的神经学基础,一、大脑的基本结构成人:脑重=1350克脑表面积=2.2M2神经细胞数=140亿(一)脑区及功能分化1.枕叶:视觉各成分感受;2.颞叶:听觉、语言感受、视知觉分辨、运动、平衡觉;3.顶叶:躯体感觉、空间知觉、运动平衡觉;分布:倒立人形,等势原理4.额叶:躯体运动、行为控制、综合分析、计划行动、言语书写;,.,27,(三)皮层结构,1.分子层邻近表层联系;2.外颗粒层接受皮层其它区信息;3.外锥体细胞层信息传出到其它皮层;4.内粒层接受下位中枢、丘脑的感觉传入;5.内锥体细胞层传出命令到下位中枢;6.多形细胞层通过联合纤维,作半球间的联系;,.,28,脑回与主要机能定位,1.中央前回:躯体运动(倒置)2.中央后回:躯体感觉(倒置)颞横回:听觉、语言感受额下回:言语、眼运动,.,29,大脑结构与功能分化,.,30,脑回与主要机能定位图,.,31,大脑半球的机能定位,.,32,大脑的结构与机能区系统(A.P.Luria1973:PrincipleofNeuropsychology),(一)人脑三个基本机能联合区的构造:每一机能区都有分层次结构,由彼此重叠的三种类型的皮质组成:1.一级皮质(投射)区:感觉信息传入或运动冲动传出;2.二级皮质(投射联络)区:信息加工、编码,或准备运动执行程序;3.三级皮质(联络或重叠)区:综合二级区的协调活动,实现心理活动最复杂的形式,经验模式概括与保存。,.,33,(二)各机能区的结构与功能,第一基本机能联合区调节紧张度与觉醒状态结构:脑干、网状结构、间脑、大脑皮层内侧部。功能:按“非特异性”神经网形式构成,分阶段逐步改变兴奋水平,调节整个神经系统活动状态(睡眠、觉醒、警觉、注意、兴奋等);,.,34,第二基本机能联合区信息接受与加工储存,结构:后半脑区,视觉(枕叶)、听觉(颞叶)、躯体感觉与空间定向(顶叶)及相应的皮层下组织;语言文字感受。功能:一级皮质对各种感觉信息以高度模式特异性接受感觉。二级皮质对相关感觉信息加工、编码知觉;三级皮质不同感觉通道信息整合,将知觉变为以内部图式为中介的抽象思维,行为经验储存。规则:按模式特异性递减和渐进性偏侧化原则,分层次工作。,.,35,第三基本机能联合区规划、调节、控制活动,结构:前半脑区额叶,分层工作次序相反:321行为;功能:三级皮质:前额区,与丘脑、网状结构及皮质所有部分反馈联系,将各叶三级皮层区信息第二次加工,形成活动计划、程序、有意识、有目的、言语参与调节行为;二级皮质:接受三级皮质信息,将行为指令进行具体组织,使效应器作行动准备,指令下达运动区;一级皮质:运动区锥体细胞动作。,.,36,大脑与神经系统发育,(一)胚胎神经发育:外胚层神经管生发层原始皮层完整皮层4周8周14周26周,.,37,出生后发育:脑重,年龄脑重量(克)占成熟比例(%)新生儿39025一岁850(1克/日)653岁1011755岁128090,.,38,皮质结构复杂化:,脑重增加不是神经细胞大量增殖的结果,主要是皮质神经细胞结构复杂化和神经纤维生长神经原体积增大、突触数量增多、神经纤维延伸、深入:2岁前神经纤维多为邻近、跨区水平方向延伸2岁后斜垂方向增多神经进一步髓鞘化。刺激反应的特异性分化完成。,.,39,脑电活动的变化,脑电频率是发育过程最重要的参数之一。一般由低频向高频过渡:波波波年龄阶段脑电波特点新生儿波优势,不规则、不对称、不成形5个月枕部出现波13岁波减少,波增多,少量波47岁波减少,波增多812岁波开始从枕颞顶叶消失,波占主导13岁基本达到成人水平,.,40,脑电活动的变化,成熟的标志:大脑各区波基本消失、达波优势。各区成熟年龄:枕叶:9岁;颞叶:11岁;枕颞顶叶:13岁;额叶:青春期,.,41,大脑成熟的顺序规律,1.从下位上位:(皮质下、脑干皮质);2.从后部前部:(枕颞顶额);3.从一级(投射)皮质二级(投射联络皮质)三(联络)级皮质:4.从第一基本机能区第二基本机能区第三基本机能区;,.,42,脑反射活动,反射活动是脑神经的基本活动。新生儿一级皮质区及皮质下活动占优势先天原始反射(进化过程的痕迹),随着脑高级皮质发育成熟逐渐被抑制。,.,43,原始反射与消失时间,原始反射消失时间抓握反射23个月颈强直反射24个月游泳反射24个月行走反射26个月惊跳反射67个月Babinskys反射1岁半上述反射延迟消失的临床意义:脑发育障碍或脑损伤。,.,44,大脑半球的分化与结构机能的不对称性,1.大脑半球结构的不对称性:CT断层:左脑右脑颞平面:29周胎儿左颞平面早于、且右侧:听觉及联络区皮质体积为右侧的8倍。外侧裂:左侧更长、更接近于水平方向。其它部位:右利手者:右额叶70%较宽;左顶枕叶64%较宽;锥体束82%较粗大、较早交叉到对侧;丘脑NE含量:左枕核区右侧1.5倍;右体感核区左侧;大脑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45,大脑不对称性分化的性别差异,女性成熟较早,代偿能力较强;左半球损伤失语男女;婴儿期语言流畅性女男,较早确立优势半球;女:年级左半球阅读能力右半球;男:、年级;性成熟:早语言能力好;晚空间能力好;,.,46,脑发育的年龄可塑性,岁前损伤:语言中枢重建,可从左半球转移到右半球,但以牺牲空间能力为代价,且仍可遗留有轻微障碍。如:被动语态:看图可以说“女推男”,如问:“男被女推”是谁推谁,则不知道。8岁后损伤:语言中枢功能难以重建,容易发生完全或不完全性失语,.,47,五、脑与行为的成熟与发展,(一)初期行为与皮质机能发展1.感知觉:感知觉活动三个阶段1)注意、运动和对比2)注意、熟悉有意义的事物3)搜寻新事物听知觉:语音偏好(10天)视知觉(23个月):图象偏好:人脸印刷品靶图红密点黄疏点白盘事物偏好:真人面孔三维面具线条画深度知觉(67个月):视崖,.,48,脑与行为的成熟与发展,动作与联合:眼肌控制视觉追逐头颈控制(条件性吸寻)选择探究基本原理:眼动中枢额叶面孔识别枕叶+颞叶下部躯体运动额叶从一级(投射)皮质二级(投射联络皮质)三(联络)级皮质从第一机能区第二机能区第三机能区意义:多样性与环境选择:生物心理社会,.,49,脑与行为的成熟与发展,1.心理模式:Bluner:把直接经验的世界,转变为认知或心理的世界模式,有三种按顺序发展的基本方式:(1)动作模式:婴幼儿首先发展:世界=直接体验,活动知识储存于动作模式中;(2)形象模式:有关世界的知识以纯感觉的表象形式储存;(3)符号模式:语言方式词、句用作代表事物的符号,是认识发展的里程碑,.,50,对语言的掌握和以符号方式进行抽象思维,摆脱了对当前具体事物的直接感官依赖。运用刺激的属性特征作为行为中介物的能力,与用语词进行思维的能力相对应。语言发展的条件与机制:条件:内部大脑的发育与成熟外部早期环境刺激机制:语音知觉概括性信号语言表达,.,51,发展原因:Nature与Nurture之争,1.早期:哪一方决定:遗传决定论:优生学F.Galton环境决定论:行为主义J.B.Watson2.中期:各起多少作用:成熟-学习论:Gesell,Stern等;3.现代:相互作用论Piaget:成熟+自然经验与社会经验+内部平衡化在人类个体相对较长的发育成熟期中,环境因素的这种“塑型作用”,是人类社会保持个体多样性,从而得以延续和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能单纯从遗传和生物化学层面寻求心理障碍的原因。,.,52,六、小结,1.婴幼儿的行为发育取决于神经功能的成熟程度,神经功能的成熟程度及个体发展的规律又由生物遗传因素与发育的环境塑型因素决定。2.行为发育反映了神经功能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成熟过程。3.一般情况下,个体的各种能力是分层次协调平行发展的,随年龄发展和环境的影响而逐渐分化,表现出差异。,.,53,贝利量表的内容结构与临床应用,(一)BSID研制背景:贝利婴幼儿发展量表(BayleyScaleofInfantDevelopment,简称BSID)是由美国心理学家NancyBayley编制是一套全面评定婴幼儿心理运动行为发展的标准化技术与测量工具根据婴幼儿认知心理与行为发育成熟理论和长期的临床实践,综合了Gesell等量表的优点Bayley于1933年开始BSID研制,1969年才正式成熟出版,经过三十余年的努力,并通过对上千名婴幼儿的检测,具有完整的信度和效度检验资料。,.,54,BSID研制背景,Nancy近年完成了第二次修订。BSID在理论、方法、技术水平上具有独特优势近些年来,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陆续引进、修订了BSID,广泛用于临床诊断、“三优”科研和跨文化研究。根据心理测量年鉴和科研论文的国际联机检索表明,BSID已成为现代国际通用的、权威性的婴幼儿发展量表。,.,55,贝利量表的基本内容结构,BSID用于评定2岁半以内儿童的发育情况。基本内容与量表结构包括:智力量表运动量表行为记录表三个部分互相补充,各个部分对于临床评价都有独特的价值。,.,56,智力量表,用于评价婴幼儿感知觉的敏锐性、辨别力及对外界的反应能力物体衡常性,视运动协调与操作能力,学习、记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声、语言交往能力,以及早期形成的概括、分类能力,这是抽象思维的基础。,.,57,智力量表内容,包括:适应性行为、语言和探索活动,共有163条智力评定结果用智力发展指数(MDI:MentalDevelopmentIndex)表示正常平均值=100,标准差=16,.,58,运动量表,用于评价身体控制与协调平衡能力、大肌肉运动和手指精细操作技巧的能力。内容共计81条,包括:粗大运动(抬头、坐、爬、站、走、跳等)精细运动(对指、抓握等)平衡协调能力,用精神运动发育指数(PDI:PsychomotorDevelopmentIndex)表示正常平均值=100,标准差=16。,.,59,行为记录表(IBR:InfantBehaviorRecord),在上述两项测验完成后,由测试者根据婴幼儿的行为表现,用IBR进行记录、评价,其临床意义是结合智力和精神运动能力的测验,对婴幼儿表现出的全部行为做出总体评价,获得临床的总体印象。,.,60,贝利量表的基本特点,与Gesell、DDST等婴幼儿发展测查工具相比,BSID量表具有的特点:更为完善、细致客观、灵敏操作性强数量化,利于结果分析,科研应用,.,61,特点比较,在内容与操作方面:Gesell量表根据婴幼儿发展程序,分动作能(粗、细)、应物能、言语能、应人能四个方面,进行检查、观察、结合家长报告,内容较为粗略,主观成分多些,BSID的智力与运动检测分为AI九个位置编码,内容较为深入细致,操作性较强,也更客观些。,.,62,特点比较,在评分与指标的数量化方面:Gesell量表通过集中集合的年龄枢纽段,根据项目完成质量,向前、向后推算出相应智龄,与实际龄比较,得出各能区的发育商。其评分较为粗糙,准确性和数量化程度较低,不便于科研和统计分析。BSID在这方面优势明显,评分更为准确、计算简便、直接、迅速,数量化程度高,其结果可用离差标准分数、百分位数及所处等级三种形式表示,与同龄正常值直接分析比较,便于科研统计分析。,.,63,BSID中国修订版的研究背景,19861988年,易受蓉教授赴美国研修儿童心理与行为发展,专门研习了该量表。取得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后,引进了该量表。回国后对长沙800余名婴幼儿进行预试验获得成功。1990年6月卫生部委托我单位举办全国首届贝利量表培训班,成立全国城市常模修订科研协作组。1991年在全国12城市完成2409名正常婴幼儿的采样调查,1992年完成资料处理,1993年总结成文,并进一步开展推广应用和实践检验工作,同时摄制了配套电视录象带和计算机诊断软件。,.,64,工作成果,1995年本项工作成果先后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录象带获中华医学会优秀视听教材奖,.,65,中国BSID修订版的主要内容与特点,修订后的中国BSID量表建立了我国城市030个月龄的婴幼儿智力与运动发展测量评定的技术指标与常模标准,包括智力发展量表(163条目)与运动发展量表(81个条目)两个部分对于测量结果的主要指标智力发展指数(MDI)与心理运动发展指数(PDI)建立了标准离差商数、发展等级(非常优秀发展迟滞7个等级)和百分位常模及换算表,便于评定结果的数量化和作出准确、合理的解释,.,66,中国BSID修订版的主要内容与特点,修订工作对原版美国贝利量表中不适合我国国情的少数项目作了适当改进,并对改进后的工具与方法进行了标准化。修订后的量表按照我国城市正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