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阶段二-中.ppt_第1页
(通史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阶段二-中.ppt_第2页
(通史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阶段二-中.ppt_第3页
(通史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阶段二-中.ppt_第4页
(通史版)2018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第一部分-阶段二-中.ppt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阶段二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秦汉,1.政治:(1)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秦始皇*;皇帝制度的创立及特点;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内容、特点及影响。(2)汉代政治制度的承袭与创新:中外朝制度;刺史制度;察举制。2.经济:(1)秦汉时期的农耕技术。(2)秦汉时期手工业发展与“丝绸之路”。(3)秦汉时期的商业发展。3.思想:(1)秦朝“焚书坑儒”。(2)董仲舒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4.科技文化:(1)汉代造纸术。(2)小篆和隶书。(3)汉赋。,【考纲解读】,课时1秦汉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主干排查考点一秦汉时期的政治(一)从群雄割据到大统一1.群雄割据,天下,2.大统一,(1)经过_后,秦国逐渐强大起来,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等国。(2)公元前221年,秦王_结束了数百年的割据混战局面,建立了空前统一的大帝国。,商鞅变法,嬴政,(二)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1.特征:权力的高度集中。2.内容,(1)皇帝制度:皇权至上;实行“家天下”的皇位继承制。(2)中央官制:中央实行_制度,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3)地方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_。(4)用人制度:制定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5)法律制度:秦帝国制定细密、严苛的法律。,三公九卿,郡县制,3.影响,(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_,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2)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三)汉代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1.加强中央集权,贵族分封制,郡县制,七国之乱,推恩令,2.分割相权,(1)汉武帝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以制衡丞相权力。(2)东汉时期逐渐形成新的权力中枢机构尚书台,并以此取代了三公的权力。,(四)秦汉时期的监察体制与选官制度1.监察制度,(1)目的: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巩固专制集权统治。,2.选官制度,(1)秦至汉初:实行军功爵制度。(2)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五)秦始皇(选修4)1.统一全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完成统一六国的大业。2.制度创设,(1)创建皇帝制度,皇权至高无上。(2)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3)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强干弱枝,避免国家分裂。,3.巩固统一,(1)经济上,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奖励垦荒;统一度量衡、货币。(2)文化上,统一文字,以小篆作为全国通行的文字。(3)军事上,北击匈奴修筑万里长城;平服岭南,设桂林等三郡。(4)法律上,制定严密、严酷的法律。(5)交通上,统一车辆形制,建立以咸阳为中心的水陆交通。,4.评价,(2)消极:“焚书坑儒”;严刑酷法;徭役、兵役负担沉重。,考点二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1.农业,治河,坎儿井,2.手工业,政府,丝国,3.商业发展,巧学妙拨图解历史秦朝的统一,以图证史皇权的象征虎符,归纳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图解历史秦中央集权制度,概念辨析专制主义与中央集权,图解历史西汉中外朝制度,知识拓展监察、选官制度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关系,古代君主设置监察机构便于皇帝对官僚机构的控制,专制制度的存在势必影响监察的效能;选官制度的变化是皇帝要维护皇权专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也促进了君主专制的强化。,微点拓展“汉承秦制”,“汉承秦制”主要说明汉朝的规章制度基本上都是继承并维护了秦始皇开创的中央集权制度。主要表现为承袭了秦朝君主专制制度、郡县制、监察制度、官吏选任制度、法律制度、赋税制度、官吏管理制度等,维护了秦汉“大一统”局面。,易错易误官营手工业生产的产品不投放市场,官营手工业生产不计成本,产品不投放市场,生产的目的主要是满足国家的需要,即使有一些官营手工业产品流入外国,也主要是由统治者作为赠品,赏赐给外国人的。,图解历史古代农业和古代手工业的关系,微点拓展“盐铁官营”政策,“盐铁官营”政策是中国封建社会政府为打击富商大贾、增加财政收入而实行的对盐和铁的垄断经营政策。始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武帝时加强,此后历朝历代不同程度地都加强了盐铁专卖。,主题一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的转变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史料研读史料一华夏国家是依靠封建制而形成的国家形态。但是,随着封建制赖以存在的宗法制日渐败坏的时候,再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就难以实现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必须再一次重新寻找制度建构的道路,重新踏上制度建构的征程,这就是从华夏国家到官僚制国家的嬗变。刘建军编著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史料二“法令出一”“别黑白而定一尊”“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主独制于天下而无所制也”。史记秦始皇本纪史料三(中国政制)达臻“文明”一途,实应归功于西周的创制。西周政治里显然有深厚的贵族色彩,而“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与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泾渭分明。因此古贤多称周秦之间为“天下一大变局”。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史料四秦在中央设立了最高监察机构御史府,其长官是御史大夫。在御史大夫之下设御史中丞、侍御史、监察吏等各级监察官员,而以监察史负责地方各郡的监察事务。汉承秦制,以御史大夫为全国最高长官,全国最高监察机构亦称御史府,又称御史大夫寺,别号“宪台”。汉代在御史大夫之下设有御史中丞和中丞,其具体的职务是内掌图书秘籍,外督十三部刺史,举劾案章,居殿中察举非法。御史中丞之下设御史、侍御史,其具体职责是监察违法、举劾违失、受理中央诸公卿奏事,典法度、掌律令、督察部刺史等。汉代在完善中央御史府机构的基础上,还先后设立了丞相司直和司隶校尉。司直系丞相属官,司隶则直属皇帝。汉代在地方设立监察区,汉武帝时将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称为州部,各州部均设刺史一名,直接听命于皇帝及皇帝属下的中央御史府。从秦到明清监察朝度的变迁,1.史料一为后人的史学评论。解读时注意理解“封建制”“官僚制国家”,史料充分反映了国家形态从“封建制”到“官僚制”的演变。2.史料二为历史文献史料。史料信息“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说明了皇帝制度具有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权专制的基本特点。3.史料三为后世史学评论。史料信息“共主名义下的地方分权体制”“秦以后一统的君主独制格局”说明西周实行分权的分封制、秦在全国推行君主专制下的郡县制,这是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重大变化。,4.史料四为后人对中国政治制度的评述。史料“以监察史负责地方各郡的监察事务,汉承秦制”“直接听命于皇帝及皇帝属下的中央御史府”说明秦汉时期监察制度的传承与创新,反映了秦汉皇权专制下监察制度的演变。,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依靠封建制重建国家的企图,难以实现”的原因,说明后来中国又是如何实现制度的“重新建构”的?,答案(1)原因:诸侯争霸,周王室衰微,宗法制原则遭到破坏。(2)实现:建立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国家;从贵族制(“世卿世禄”制)向官僚制转变。,2.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周秦所创制度的显著差别是什么?反映了怎样的政治发展趋势?,答案(1)差别: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中央下的地方分权体制,秦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2)趋势:反映了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趋势。,3.根据史料四,概括秦汉监察体系的特点。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秦汉监察体系的作用。,答案(1)特点:以皇权为中心;相对独立,垂直体系;层次分明,相对完备。(2)作用:确保皇权的至高无上,加强了中央集权;确保了监察权运作的相对独立性,一定程度上防止了权力的滥用与地方势力的膨胀。,史论归纳1.秦朝皇帝制度的特征、表现及实质,2.贵族政治与官僚政治的区别,主题二“重农抑商”政策下的艰难发展秦汉时期的工商业史料研读史料一故待农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宁有政教发征期会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贱之征贵,贵之征贱,各劝其业,乐其事,若水之趋下,日夜无休时,不召而自来,不求而民出之。岂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验邪?汉兴,海内为一,开关梁,弛山泽之禁,是以富商大贾周流天下,交易之物莫不通,得其所欲,而徙豪杰诸侯强族于京师。(西汉)司马迁史记卷一二九货殖列传,史料二方今齐三服官作工各数千人,一岁费数钜万。三工官官费五千万,东西织室亦然。汉书贡禹传史料三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阡陌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晁错论贵粟疏,1.史料一为历史文献类原始史料。从史料中农工商的地位和作用角度理解材料的内涵。2.史料二为历史文献类记载。史料主要表明汉代官营手工业规模大、从业人员多、耗费大。3.史料三为古人的专题论著。史料主要论述了商业和商人的危害,表明作者主张推行重农抑商政策。,1.根据史料一、二、三,概括秦汉手工业、商业发展的特点。,答案商业有一定的发展,富裕大商人很多,但总体发展水平不高;官营手工业占主导定位;统治者实行重农抑商政策;法律上轻视商人。,2.综合上述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说明“秦汉统治者大力推行重农抑商政策,反而没有抑制住商业发展”的主要原因。,答案(1)商业利益比农耕大得多,推动了众多人从事商业;(2)人们社会生活的需要及封建统治者追求享乐奢侈的生活,而离不开工商业;(3)汉代“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促进商业的发展等。,史论归纳1.秦汉时期商业发展的原因,(1)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统一货币、度量衡,修建驰道,有利于商业的发展和国家的统一。(2)汉代“开关梁,弛山泽之禁”,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的发展。(3)秦汉时期大一统局面和农业、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发展。(4)两汉时期开通了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中外贸易发展起来。,2.古代中国“重农抑商”的表现,(1)统治者反复强调农业为本,商业为末,形成轻视商人的价值取向。(2)在土地问题上,采取抑制兼并的政策,防止农民大量破产,稳固农业生产基础。(3)强化户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动。(4)多方面限制商人和商业活动,通过国家立法、征收重税、国家垄断经营等方式打击商人。,高考题组考法1从文明延续角度考查秦汉政治制度的演变【考题1】(2016课标全国,25)东汉王充在论衡中说:“萧何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其意在说明,西汉成功地实现对全国的统治,是因为汉初(),A.实行了崇尚儒家的政策B.继承了秦朝的基本制度C.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D.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解析据题干“入秦,收拾文书(国家档案文献),汉所以能制九州者,文书之力也”可知,汉朝实现对全国统治的原因是继承了秦朝的政治制度,故选择B项。材料中的“文书”为国家档案文献,而非儒家典籍,故A项错误。根据“文书之力也”可知,文书发挥了重要作用,故C项错误。“官吏熟知秦朝典章制度”在材料中并没有提及,故排除D项。答案B,考法2从时代背景角度考查汉代政治统治的特点【考题2】(2015课标全国I,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解析据题干信息可知,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现象,外戚属于母族亲属关系,汉代外戚干政反映出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故选C项。“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故外戚也可能掌握相权,与选项“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信息不符,故A项错误;“家天下”观念强调的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B项错误;刘氏同姓诸侯王反映的是父系血缘关系,与外戚干政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考法3从治国理念角度考查汉代地方吏治的特点及影响【考题3】(2015课标全国,25)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解析从材料可知,汉宣帝强调天子与称职郡守能维护天下稳定,后被历代帝王重申,可知古代重视地方官吏的管理,故选A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的变化,故B项错误;“良二千石(郡太守)”意思是称职的郡守,不是采用汉代的地方行政制度,故C项错误;D项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不符,排除。答案A,考法4从经济和政治的关系角度考查汉代刺史制度与土地兼并问题【考题4】(2012课标全国,24)汉武帝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并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的豪族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这表明当时(),A.政权的政治与经济支柱是豪强大族B.政治权力与经济势力出现严重分离C.抑制豪强是缓解土地兼并的重要措施D.经济手段是巩固专制集权的主要方式,解析解答抓住关键信息:将豪强大族“田宅逾制”作为重要的监察内容。“被迁到长安附近集中居住”的原因是“各地财产达300万钱”“田宅逾制”,这说明汉武帝的做法是要抑制豪强,目的是缓解土地兼并,故选C项。“经济支柱”说法错误,A项排除;B项无从反映;题干反映的是政治手段,D项排除。答案C,模拟题组1.(2016江西名校三次联考)秦朝的郡县制管理链不长,即便是交通不便、信息不畅,上级对下级也可以进行有效管理,不会出现顾此失彼之弊,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郡县政府就具有中央性,是中央机构的延长之手,中央指挥郡县如“身之使臂”,“治天下如运诸掌然”。这表明(),A.各郡县机构仿中央而设置B.郡县制可有效治理国家C.各郡县由下到上层层负责D.郡县制消除了割据隐患,解析材料强调“郡县政府成为中央政府的执行机构”,加强了中央集权,可有效治理国家,故选B项。答案B,2.(2016重庆调研)汉武帝时全国分设13个以“州”为名的监察区。汉书分叙西汉疆域并不按州而按郡国排列,亦不见州之治所;而记叙东汉历史的续汉书则将所有的郡国改为按所隶州排列,并将各州住所一一注处。这表明从西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