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6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整除整除是整数问题中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如果整数a除以自然数b,商是整数且余数为0,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b能整除a,或b整除a,记作b丨a.此时,b是a的一个因数(约数),a是b的倍数.1.整除的性质性质1 如果a和b都能被m整除,那么a+b,a-b也都能被m整除(这里设ab).例如:3丨18,3丨12,那么3丨(18+12),3丨(18-12).性质3 如果a能同时被m、n整除,那么a也一定能被m和n的最小公倍数整除.例如:6丨36,9丨26,6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18,18丨36.性质4 整数a,能分别被b和c整除,如果b与c互质,那么a能被bc整除.例如:72能分别被3和4整除,由3与4互质,72能被3与4的乘积12整除.性质4中,“两数互质”这一条件是必不可少的.72分别能被6和8整除,但不能被乘积48整除,这就是因为6与8不互质,6与8的最大公约数是2.性质4可以说是性质3的特殊情形.因为b与c互质,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bc.事实上,根据性质4,我们常常运用如下解题思路:要使a被bc整除,如果b与c互质,就可以分别考虑,a被b整除与a被c整除.能被2,3,4,5,8,9,11整除的数都是有特征的,我们可以通过下面讲到的一些特征来判断许多数的整除问题.2.数的整除特征(5)能被8(或125)整除的数的特征:如果一个整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那么它必能被8(或125)整除.(6)能被11整除的数的特征:如果一个整数的奇数位数字之和与偶数位数字之和的差(大减小)能被11整除,那么它必能被11整除.是什么数字?解:18=29,并且2与9互质,根据前面的性质4,可以分别考虑被2和9整除.要被2整除,b只能是0,2,4,6,8.再考虑被9整除,四个数字的和就要被9整除,已有7+4=11.如果 b=0,只有 a=7,此数是 7740;如果b=2,只有a=5,此数是7542;如果b4,只有a3,此数是 7344;如果 b6,只有 a1,此数是 7146;如果b8,只有a8,此数是7848.因此其中最小数是7146.根据不同的取值,分情况进行讨论,是解决整数问题常用办法,例1就是一个典型.例2 一本老账本上记着:72只桶,共67.9元,其中处是被虫蛀掉的数字,请把这笔账补上.解:把67.9写成整数679,它应被72整除.7298,9与8又互质.按照前面的性质4,只要分别考虑679被8和被9整除.从被8整除的特征,79要被8整除,因此b2.从6792能被9整除,按照被9整除特征,各位数字之和+24能被9整除,因此a3.这笔帐是367.92元.例3 在1,2,3,4,5,6六个数字中选出尽可能多的不同数字组成一个数(有些数字可以重复出现),使得能被组成它的每一个数字整除,并且组成的数要尽可能小.解:如果选数字5,组成数的最后一位数字就必须是5,这样就不能被偶数2,4,6整除,也就是不能选2,4,6.为了要选的不同数字尽可能多,我们只能不选5,而选其他五个数字1,2,3,4,6.1+2+3+4+616,为了能整除3和6,所用的数字之和要能被3整除,只能再添上一个2,16+218能被3整除.为了尽可能小,又要考虑到最后两位数能被4整除.组成的数是122364.例4 四位数74能被55整除,求出所有这样的四位数.解:55511,5与11互质,可以分别考虑被5与11整除.要被5整除,个位数只能是0或5.再考虑被11整除.(7+4)-(百位数字+0)要能被11整除,百位数字只能是0,所得四位数是7040.(7+4)-(百位数字+5)要能被11整除,百位数字只能是6(零能被所有不等于零的整数整除),所得四位数是7645.满足条件的四位数只有两个:7040,7645.例5 一个七位数的各位数字互不相同,并且它能被11整除,这样的数中,最大的是哪一个?,要使它被11整除,要满足(9+7+5+b)-(8+6+a)=(21+b)-(14+a)能被11整除,也就是7+b-a要能被11整除,但是a与b只能是0,1,2,3,4中的两个数,只有b4,a0,满足条件的最大七位数是9876504.再介绍另一种解法.先用各位数字均不相同的最大的七位数除以11(参见下页除式).要满足题目的条件,这个数是9876543减6,或者再减去11的倍数中的一个数,使最后两位数字是0,1,2,3,4中的两个数字.43-637,37-1126,26-1115,15-114,因此这个数是9876504.思考题:如果要求满足条件的数最小,应如何去求,是哪一个数呢?(答:1023495)例6 某个七位数1993能被2,3,4,5,6,7,8,9都整除,那么它的最后三个数字组成的三位数是多少?与上例题一样,有两种解法.解一:从整除特征考虑.这个七位数的最后一位数字显然是0.另外,只要再分别考虑它能被9,8,7整除.199322,要被9整除,十位与百位的数字和是5或14,要被8整除,最后三位组成的三位数要能被8整除,因此只可能是下面三个数:1993500,1993320,1993680,其中只有199320能被7整除,因此所求的三位数是320.解二:直接用除式来考虑.2,3,4,5,6,7,8,9的最小公倍数是2520,这个七位数要被2520整除.现在用1993000被2520来除,具体的除式如下:因为 2520-2200320,所以1993000+320=1993320能被2520整除.例7 下面这个41位数能被7整除,中间方格代表的数字是几?解:因为 11111137111337,所以5555555111111和9999999111111都能被7整除.这样,18个5和18个9分别组成的18位数,也都能被7整除.右边的三个加数中,前、后两个数都能被7整除,那么只要中间的5599能被7整除,原数就能被7整除.把5599拆成两个数的和:55A00B99,其中=A+B.因为7丨55300,7丨399,所以=3+36.注意,记住111111能被7整除是很有用的.例8 甲、乙两人进行下面的游戏.两人先约定一个整数N.然后,由甲开始,轮流把0,1,2,3,4,5,6,7,8,9十个数字之一填入下面任一个方格中每一方格只填一个数字,六个方格都填上数字(数字可重复)后,就形成一个六位数.如果这个六位数能被N整除,就算乙胜;如果这个六位数不能被N整除,就算甲胜.如果N小于15,当N取哪几个数时,乙能取胜?解:N取偶数,甲可以在最右边方格里填一个奇数(六位数的个位),就使六位数不能被N整除,乙不能获胜.N5,甲可以在六位数的个位,填一个不是0或5的数,甲就获胜.上面已经列出乙不能获胜的N的取值.如果N1,很明显乙必获胜.如果N3或9,那么乙在填最后一个数时,总是能把六个数字之和,凑成3的整数倍或9的整数倍.因此,乙必能获胜.考虑N7,11,13是本题最困难的情况.注意到100171113,乙就有一种必胜的办法.我们从左往右数这六个格子,把第一与第四,第二与第五,第三与第六配对,甲在一对格子的一格上填某一个数字后,乙就在这一对格子的另一格上填同样的数字,这就保证所填成的六位数能被1001整除.根据前面讲到的性质2,这个六位数,能被7,11或13整除,乙就能获胜.综合起来,使乙能获胜的N是1,3,7,9,11,13.记住,100171113,在数学竞赛或者做智力测验题时,常常是有用的.二、分解质因数一个整数,它的约数只有1和它本身,就称为质数(也叫素数).例如,2,5,7,101,.一个整数除1和它本身外,还有其他约数,就称为合数.例如,4,12,99,501,.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也可以换一种说法,恰好只有两个约数的整数是质数,至少有3个约数的整数是合数,1只有一个约数,也就是它本身.质数中只有一个偶数,就是2,其他质数都是奇数.但是奇数不一定是质数,例如,15,33,.例9 (+)=209.在、中各填一个质数,使上面算式成立.解:209可以写成两个质数的乘积,即2091119.不论中填11或19,+一定是奇数,那么与是一个奇数一个偶数,偶质数只有2,不妨假定内填2.当填19,要填9,9不是质数,因此填11,而填17.这个算式是 11(172)209,11(217) 209.解例9的首要一步是把209分解成两个质数的乘积.把一个整数分解成若干个整数的乘积,特别是一些质数的乘积,是解决整数问题的一种常用方法,这也是这一节所讲述的主要内容.一个整数的因数中,为质数的因数叫做这个整数的质因数,例如,2,3,7,都是42的质因数,6,14也是42的因数,但不是质因数.任何一个合数,如果不考虑因数的顺序,都可以唯一地表示成质因数乘积的形式,例如360222335.还可以写成36023325.这里23表示3个2相乘,32表示2个3相乘.在23中,3称为2的指数,读作2的3次方,在32中,2称为3的指数,读作3的2次方.例10 有四个学生,他们的年龄恰好是一个比一个大1岁,而他们的年龄的乘积是5040,那么,他们的年龄各是多少?解:我们先把5040分解质因数5040243257.再把这些质因数凑成四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24325778910.所以,这四名学生的年龄分别是7岁、8岁、9岁和10岁.利用合数的质因数分解式,不难求出该数的约数个数(包括1和它本身).为寻求一般方法,先看一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知道24的约数有8个:1,2,3,4,6,8,12,24.对于较大的数,如果一个一个地去找它的约数,将是很麻烦的事.因为24233,所以24的约数是23的约数(1,2,22,23)与3的约数(1,3)之间的两两乘积.11,13,21,23,221,223,231,233.这里有428个,即 (31)(11)个,即对于24233中的23,有(31)种选择:1,2,22,23,对于3有(11)种选择.因此共有(31)(11)种选择.这个方法,可以运用到一般情形,例如,1442432.因此144的约数个数是(41)(2+1)15(个).例11 在100至150之间,找出约数个数是8的所有整数.解:有871; 8(31)(11)两种情况.(1)27128,符合要求,37150,所以不再有其他7次方的数符合要求.(2)238,813104, 817136,符合要求.3327;只有275135符合要求.53135,它乘以任何质数都大于150,因此共有4个数合要求:128,104,135,136.利用质因数的分解可以求出若干个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和最小公倍数.先把它们各自进行质因数分解,例如72024325,1682337.那么每个公共质因数的最低指数次方的乘积就是最大公约数,上面两个整数都含有质因数2,较低指数次方是23,类似地都含有3,因此720与168的最大公约数是233 24.在求最小公倍数时,很明显每个质因数的最高指数次方的乘积是最小公倍数.请注意720中有5,而168中无5,可以认为较高指数次方是51=5.720与168的最小公倍数是2432575040.例12 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80,最大公约数是30,已知其中一个数是90,另一个数是多少?解:18022325,30235.对同一质因数来说,最小公倍数是在两数中取次数较高的,而最大公约数是在两数中取次数较低的,从22与2就知道,一数中含22,另一数中含2;从32与3就知道,一数中含32,另一数中含3,从一数是902325.就知道另一数是223560.还有一种解法:另一数一定是最大公约数30的整数倍,也就是在下面这些数中去找30, 60, 90, 120,.这就需要逐一检验,与90的最小公倍数是否是180,最大公约数是否是30.现在碰巧第二个数60就是.逐一去检验,有时会较费力.例13 有一种最简真分数,它们的分子与分母的乘积都是420.如果把所有这样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那么第三个分数是多少?解:把420分解质因数42022357.为了保证分子、分母不能约分(否则约分后,分子与分母的乘积不再是420了),相同质因数(上面分解中的2),要么都在分子,要么都在分母,并且分子应小于分母.分子从小到大排列是1,3,4,5,7,12,15,20.分子再大就要超过分母了,它们相应的分数是两个整数,如果它们的最大公约数是1.就称这两个数是互质的.例13实质上是把420分解成两个互质的整数.利用质因数分解,把一个整数分解成若干个整数的乘积,是非常基本又是很有用的方法,再举三个例题.例14 将8个数6,24,45,65,77,78,105,110分成两组,每组4个数,并且每组4个数的乘积相等,请写出一种分组.解:要想每组4个数的乘积相等,就要让每组的质因数一样,并且相同质因数的个数也一样才行.把8个数分解质因数.623, 24233,45325, 65513,77711, 782313,105357, 1102511.先放指数最高的质因数,把24放在第一组,为了使第二组里也有三个2的因子,必须把6,78,110放在第二组中,为了平衡质因数11和13,必须把77和65放在第一组中.看质因数7,105应放在第二组中,45放在第一组中,得到第一组:24,65,77,45.第二组:6,78,110,105.在讲述下一例题之前,先介绍一个数学名词-完全平方数.一个整数,可以分解成相同的两个整数的乘积,就称为完全平方数.例如:422, 933, 1441212, 6252525.4,9,144,625都是完全平方数.一个完全平方数写出质因数分解后,每一个质因数的次数,一定是偶数.例如:1443242, 1002252,例15 甲数有9个约数,乙数有10个约数,甲、乙两数最小公倍数是2800,那么甲数和乙数分别是多少?解:一个整数被它的约数除后,所得的商也是它的约数,这样的两个约数可以配成一对.只有配成对的两个约数相同时,也就是这个数是完全平方数时,它的约数的个数才会是奇数.因此,甲数是一个完全平方数.280024527.在它含有的约数中是完全平方数,只有1,22,24,52,2252,2452.在这6个数中只有2252100,它的约数是(21)(2+1)9(个).2800是甲、乙两数的最小公倍数,上面已算出甲数是1002252,因此乙数至少要含有24和7,而247112恰好有(4+1)(11)10(个)约数,从而乙数就是112.综合起来,甲数是100,乙数是112.例16 小明买红蓝两种笔各1支共用了17元.两种笔的单价都是整元,并且红笔比蓝笔贵.小强打算用35元来买这两种笔(也允许只买其中一种),可是他无论怎么买都不能把35元恰好用完,问红笔、蓝笔每支各多少元?解:3557.红、蓝的单价不能是5元或7元(否则能把35元恰好用完),也不能是17-512(元)和17-710(元),否则另一种笔1支是5元或7元.记住:对笔价来说,已排除了5,7,10,12这四个数.笔价不能是35-17=18(元)的约数.如果笔价是18的约数,就能把18元恰好都买成笔,再把17元买两种笔各一支,这样就把35元恰好用完了.因此笔价不能是18的约数:1,2,3,6,9.当然也不能是17-116,17-215,17-314,17-611, 17-98.现在笔价又排除了:1,2,3,6,8,9,11,14,15,16.综合两次排除,只有4与13未被排除,而41317,就知道红笔每支 13元,蓝笔每支 4元.三、余数在整数除法运算中,除了前面说过的“能整除”情形外,更多的是不能整除的情形,例如 953, 485.不能整除就产生了余数.通常的表示是:65321 2, 3857 3.上面两个算式中2和3就是余数,写成文字是被除数除数=商余数.上面两个算式可以写成653212, 38573.也就是被除数=除数商+余数.通常把这一算式称为带余除式,它使我们容易从“余数”出发去考虑问题,这正是某些整数问题所需要的.特别要提请注意:在带余除式中,余数总是比除数小,这一事实,解题时常作为依据.例17 5397被一个质数除,所得余数是15.求这个质数.解:这个质数能整除5397-155382,而 53822319971323.因为除数要比余数15大,除数又是质数,所以它只能是23.当被除数较大时,求余数的一个简便方法是从被除数中逐次去掉除数的整数倍,从而得到余数.例18 求645763除以7的余数.解:可以先去掉7的倍数630000余15763,再去掉14000还余下 1763,再去掉1400余下363,再去掉350余13,最后得出余数是6.这个过程可简单地记成645763157631763363136.如果你演算能力强,上面过程可以更简单地写成:6457631500010006.带余除法可以得出下面很有用的结论:如果两个数被同一个除数除余数相同,那么这两个数之差就能被那个除数整除.例19 有一个大于1的整数,它除967,1000,2001得到相同的余数,那么这个整数是多少?解:由上面的结论,所求整数应能整除 967,1000,2001的两两之差,即1000-96733311,2001-1000100171113,2001-967103421147.这个整数是这三个差的公约数11.请注意,我们不必求出三个差,只要求出其中两个就够了.因为另一个差总可以由这两个差得到.例如,求出差1000-967与2001-1000,那么差2001-967(2001-1000)(1000-967)1001331034.从带余除式,还可以得出下面结论:甲、乙两数,如果被同一除数来除,得到两个余数,那么甲、乙两数之和被这个除数除,它的余数就是两个余数之和被这个除数除所得的余数.例如,57被13除余5,152被13除余9,那么57+152=209被13除,余数是5914被13除的余数1.例20 有一串数排成一行,其中第一个数是15,第二个数是40,从第三个数起,每个数恰好是前面两个数的和,问这串数中,第1998个数被3除的余数是多少?解:我们可以按照题目的条件把这串数写出来,再看每一个数被3除的余数有什么规律,但这样做太麻烦.根据上面说到的结论,可以采取下面的做法,从第三个数起,把前两个数被3除所得的余数相加,然后除以3,就得到这个数被3除的余数,这样就很容易算出前十个数被3除的余数,列表如下:从表中可以看出,第九、第十两数被3除的余数与第一、第二两个数被3除的余数相同.因此这一串数被3除的余数,每八个循环一次,因为1998 8249 6,所以,第1998个数被3除的余数,应与第六个数被3除的余数一样,也就是2.一些有规律的数,常常会循环地出现.我们的计算方法,就是循环制.计算钟点是1,2,3,4,5,6,7,8,9,10,11,12.这十二个数构成一个循环.按照七天一轮计算天数是日,一,二,三,四,五,六.这也是一个循环,相当于一些连续自然数被7除的余数0, 1, 2, 3, 4, 5, 6的循环.用循环制计算时间:钟表、星期、月、四季,说明人们很早就发现循环现象.用数来反映循环现象也是很自然的事.循环现象,我们还称作具有“周期性”,12个数的循环,就说周期是12,7个数的循环,就说周期是7.例20中余数的周期是8.研究数的循环,发现周期性和确定周期,是很有趣的事.下面我们再举出两个余数出现循环现象的例子.在讲述例题之前,再讲一个从带余除式得出的结论:甲、乙两数被同一除数来除,得到两个余数.那么甲、乙两数的积被这个除数除,它的余数就是两个余数的积,被这个除数除所得的余数.例如,37被11除余4,27被11除余5,3727999被 11除的余数是 4520被 11除后的余数 9.199772852,就知道19971997被7除的余数是224.例 21 191997被7除余几?解:从上面的结论知道,191997被7除的余数与21997被7除的余数相同.我们只要考虑一些2的连乘,被7除的余数.先写出一列数2,224,222 8,222216,.然后逐个用7去除,列一张表,看看有什么规律.列表如下:事实上,只要用前一个数被7除的余数,乘以2,再被7除,就可以得到后一个数被7除的余数.(为什么?请想一想.)从表中可以看出,第四个数与第一个数的余数相同,都是2.根据上面对余数的计算,就知道,第五个数与第二个数余数相同,因此,余数是每隔3个数循环一轮.循环的周期是3.1997 3 665 2.就知道21997被7除的余数,与21997 被 7除的余数相同,这个余数是4.再看一个稍复杂的例子.例22 70个数排成一行,除了两头的两个数以外,每个数的三倍都恰好等于它两边两个数的和.这一行最左边的几个数是这样的:0,1,3,8,21,55,.问:最右边一个数(第70个数)被6除余几?解:首先要注意到,从第三个数起,每一个数都恰好等于前一个数的3倍减去再前一个数:313-0,8=33-1,21=83-3,55=213-8,不过,真的要一个一个地算下去,然后逐个被6去除,那就太麻烦了.能否从前面的余数,算出后面的余数呢?能!同算出这一行数的办法一样(为什么?),从第三个数起,余数的计算办法如下:将前一个数的余数乘3,减去再前一个数的余数,然后被6除,所得余数即是.用这个办法,可以逐个算出余数,列表如下:注意,在算第八个数的余数时,要出现03-1这在小学数学范围不允许,因为我们求被6除的余数,所以我们可以 03加6再来减 1.从表中可以看出,第十三、第十四个数的余数,与第一、第二个数的余数对应相同,就知道余数的循环周期是12.70 125+10.因此,第七十个数被6除的余数,与第十个数的余数相同,也就是4.在一千多年前的孙子算经中,有这样一道算术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按照今天的话来说: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这个数.这样的问题,也有人称为“韩信点兵”.它形成了一类问题,也就是初等数论中解同余式.这类问题的有解条件和解的方法被称为“中国剩余定理”,这是由中国人首先提出的.目前许多小学数学的课外读物都喜欢讲这类问题,但是它的一般解法决不是小学生能弄明白的.这里,我们通过两个例题,对较小的数,介绍一种通俗解法.例23 有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4余1,问这个数除以12余几?解:除以3余2的数有:2, 5, 8, 11,14, 17, 20, 23.它们除以12的余数是:2,5,8,11,2,5,8,11,.除以4余1的数有:1, 5, 9, 13, 17, 21, 25, 29,.它们除以12的余数是:1, 5, 9, 1, 5, 9,.一个数除以12的余数是唯一的.上面两行余数中,只有5是共同的,因此这个数除以12的余数是5.上面解法中,我们逐个列出被3除余2的整数,又逐个列出被4除余1的整数,然后逐个考虑被12除的余数,找出两者共同的余数,就是被12除的余数.这样的列举的办法,在考虑的数不大时,是很有用的,也是同学们最容易接受的.如果我们把例23的问题改变一下,不求被12除的余数,而是求这个数.很明显,满足条件的数是很多的,它是5 12整数,整数可以取0,1,2,无穷无尽.事实上,我们首先找出5后,注意到12是3与4的最小公倍数,再加上12的整数倍,就都是满足条件的数.这样就是把“除以3余2,除以4余1”两个条件合并成“除以12余5”一个条件.孙子算经提出的问题有三个条件,我们可以先把两个条件合并成一个.然后再与第三个条件合并,就可找到答案.例24 一个数除以3余2,除以5余3,除以7余2,求符合条件的最小数.解:先列出除以3余2的数:2, 5, 8, 11, 14, 17, 20, 23, 26,再列出除以5余3的数:3, 8, 13, 18, 23, 28,.这两列数中,首先出现的公共数是8.3与5的最小公倍数是15.两个条件合并成一个就是815整数,列出这一串数是8, 23, 38,再列出除以7余2的数2, 9, 16, 23, 30,就得出符合题目条件的最小数是23.事实上,我们已把题目中三个条件合并成一个:被105除余23.最后再看一个例子.例25 在100至200之间,有三个连续的自然数,其中最小的能被3整除,中间的能被5整除,最大的能被7整除,写出这样的三个连续自然数.解:先找出两个连续自然数,第一个能被3整除,第二个能被5整除(又是被3除余1).例如,找出9和10,下一个连续的自然数是11.3和5的最小公倍数是15,考虑11加15的整数倍,使加得的数能被7整除.1115356能被7整除,那么54,55,56这三个连续自然数,依次分别能被3,5,7整除.为了满足“在100至200之间”将54,55,56分别加上3,5,7的最小公倍数105.所求三数是159, 160, 161.注意,本题实际上是:求一个数(100200之间),它被3整除,被5除余4,被7除余5.请考虑,本题解法与例24解法有哪些相同之处?二特殊思路:1.有阴影的图形 可能与面积有关,或者阴影在旋转,还有就是黑白相间。第一组,1/2 1/4 1/4 第二组,1,1/2, (1/2 A) 两个阴影,里面逆时针转,外面顺时针转。 2交点个数 一般都表现在相交露头的交点上 或者一条线段穿过多边形交点数为,3,3,3 第二组为3,3,(3)交点数为,1,1,1 第二组为2,2,(2) 但是,露头的交点还有其它情形。此题算S形,露头数,1,3,5,7,9,11,(13 B ),15,17 3. 如果一组图形的每个元素有很多种,则可从以下思路,元素不同种类的个数,或者元素的个数。出现一堆乱七八遭的图形,要考虑此种可能。第一组2,4,6种元素,第二组,1,3,(5)种类,1,2,3,4(5)元素个数为4,4,4 4,4,(4)4.包含的块数 / 分割的块数 出现一些乱七八遭的图形,或者出现明显的空间数,要考虑此种可能。包含的块数,1,2,3,4,5,(6,B)分割的块数为,3,3,3,3,3,(3,A)5.特点是,大部分有两种不同元素,每个图形两种类个数各不相同。圆形相当于两个方框,这样,全都是八个方框,选D6.角个数 只要出现成角度图形都需要注意 3,4,5,6,(7)7.直线/曲线出现时,有可能是,线条数。或者,都含曲线,都含直线,答案都不含直线,都不含曲线。线条数是,3,3,3 4,4,4 8. 当出现英文字母时,有可能是笔划数,有可能是是否直线/曲线问题,又或者是相隔一定数的字母。如, C S U , D B ? A.P B.O C.L D.R 分析:C,S,U都是一笔, D,B,P都是两笔。 分析:B,Q,P都含直线,曲线。A,V,L都只含直线。K,M,O D,F,? A.L B.H C,P D.Z 分析:K,M相距2,O和M距2,D和F距2,F和H距2A,E,I J,N,? A.G B.M C.T D.R 分析:A,E,I是第1,5,9个字母, J,N,R是第10,14,189.明显的重心问题 重心变化,下,中,上 下,中,(上),选C10.图形和汉字同时出现,可能是笔划数 笔划数为,1,2,3,2,(1)出现汉字,可是同包含 爱,仅,叉,圣,?A.天 B.神 C.受 D门 同包含“又”11.图形有对称轴时,有可能是算数量第一组对称轴数有,3,4,无数 都三条以上 第二组,5,4,(3条以上) 12.九宫格的和差关系,可能是考察行与行之间的关系。直线线条数 4,5,7 0, 4, 34, 1, ? 第一行,等于第二行加第三行。 也可能是考察,一行求和后,再考察行与行之间的关系。各行分割空间和 3,2,3 81,3,4 83,4,? 8 13. 5,3,0,1,2,(4) 遇到数量是这种类型的,可能是整体定序后是一个等差数列。慎用。析:观察所给出的左边的图形,出方框范围的线条有3,5,1,2,0,如果再加上4就构成了一个公差为1的等差数列,选项C有4个出方框范围的线条,故选C。14.数字九宫格 这类九宫格一般把中间数化为两数相乘。262*132*(7+82)102*52*(3+64)所求项为2*(9+2-3)=1615.如果有明显的开口时,要考虑开口数。要注意这种题型越来越多。例:第一组是D A N 第二组是L S ? 选项:A.W B.C C.R D.Q析:因为第一组开口数0,1,2 第二组开口数是1,2,3(A)一、关于封闭性有些图形无法从常规来想,比如我们面对阴阳八卦这样的图形时,我们就要尽可能的从封闭性上来考虑了。 我们一起看下面的两道题: 例1: 解析:本题看到阴阳八卦,想到的是封闭性,审视全图,第一行:闭、开、闭;第二行:开、闭、开;第三行:闭、开、?。所以?处应该选封闭的图形,答案为A。 例2: 解析:这道题与例1是类似的,第一行:闭、开、闭;第二行:开、闭、开;第三行:闭、开、?。所以?处应该选封闭的图形,答案为C。二、关于曲直性 对于曲直性的考察,想法就更加的特殊,没有经过训练的话,很难会往那个方向去想。 做题目的时候,曲直性有这样的一个约定:有曲即为曲,全直才为直。 我们做如下的举例: 例1: 解析:按照“有曲即为曲,全直才为直”的原则,本题为“曲、直、直、曲、曲”,三曲两直,故应选“直”,备选选项中,只有B为直,其他全为曲,故答案为B。例2: 解析:同样按照“有曲即为曲,全直才为直”的原则,本题中,第一行:曲、直、曲;第二行:直、曲、直;第三行:曲、直、?(曲)。备选选项中,只有B为曲,其他全为直,故答案为B。 三、关于“有几个组成部分”的题目 有些题目,咋看起来非常的怪异,在辅导的过程中,我经常跟我的学生说, 有汉字出现的时候,要么数笔画,要么找相同的部分,但这仅仅适用于全部图片都是汉字的情形。而在汉字与图形混杂的题目中,我们就要考虑有几个组成部分这样的话题了。我们进行如下分析: 例1: 解析:本题从有几个部分来考虑,那么5个图分别是:一部分、二部分、三部分、四部分、五部分。故应选六部分的图形,答案为B。 例2: 解析:本题同样从有几个部分来考虑,第一行:一、二、三部分;第二行:二、三、四部分;第三行:?、四、五部分。故答案应选包含三部分的图形,答案为D。 只要我们善于总结,图形推理的题目即使出的再新颖、再灵活,也是有章可循的,大家要注意平时的练习,并及时做好归纳。附:图形推理解题50项思路1.大小变化2.方向旋转3.笔画增减(数字,线条数)4.图形求同5.相同部份去掉6.图形叠加(简单叠加,合并叠加,去同叠加)7.图形组合变化(如:首尾两个图形中都包含中间图形)8.对应位置阴影变化(两图相同或不同则第三图对应位置变阴影或变空白)9.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10.总笔画成等差数列11.由内向外逐步包含12.相同部件,上下,左右组合13.类似组合(如平行,图形个数一样等)14.横竖线条之比有规律(如横线3条竖线4条,横线4条竖线5条等)15.缺口相似或变化趋势相似(如逐步远离或靠近)16.图形运动变化(同一个图形从各个角度看的不同样子)17.图形拆分(有三个图构成,后两个图为第一个图的构成部件)18.线条交点数有规律19.方向规律(上,下,左,右)20.相隔一个图形分别对称(如:以第三个图为中心,1和5对称,2和4对称)21.含义依据条件而变(如一个错号,可以表划,也可以表示两划)22.图形趋势明显(点或图形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变化等)23.图形的上,中,下部分分别变化(求同,重叠,或去同叠加)24.相似类(包含,平行,覆盖,相交,不同图形组成,含同一图形等)25.上,中,下各部分别翻转变化26.角的度数有规律27.阴影重合变空白28.翻转,叠加,再翻转30.与特定线的交点数相同(如:与折线的交点数有规律,有直线的交点数不用考虑)31.图形有多条对称轴,且有共同交点,轴对称图形(如正三角形,正方形)32.平行,上下移动33.图形翻转对称34.图形边上角的个数增多或减少35.不同图形叠加形成新图36.图形中某条线均为长线或短线(寻找共同部分)37.线段间距离共性.(如:直线上有几个点,分成几条线段,上部覆盖有另一个图形,如圆,三角形等,但是上面的图形占的位置都不大于最外面两点间的距离)38.图形外围,内部分别顺或逆时针旋转(内外部变化相反)39.特殊位置变化有规律(如当水平时,垂直时图形有一规律)40.各图形组成部件属于同一类(如:均为三条曲线相交)41.以第几幅图为中心进行变化(如:旋转,走近,相反等)42.求共同部分再加点变化(如:提出共同部分,然后让共同部分都变黑什么的)43.除去共同部分有规律44.数线段出头数,有规律(成等差数列,或有明显规律)45.图形每行空间数相同46.以中间图形为中心,上下,对角分别成对称47.先递增再递减规律48.整套图形横着看,或竖着看,分别有规律.49.注意考虑图形部分变化(如:分别为上下不变中间变化,然后上中下一起变化,左右分别变化,左右一起变化等)50.顺着次序变化(如:原来在内部的放大变为外部图形,内部图形相应变化.左右组成的图,上一个右边图等于下个左边图,右边再加个新图,如此循环)推理原理解数学题,从已知条件到未知的结论,除了计算外,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推理。通常,我们把主要依靠推理来解的数学题称为推理问题。【例1】有一座四层楼(图25-1),每层楼有3个窗户,每个窗户有4块玻璃,分别是白色和蓝色,每个窗户代表一个数字,从左到右表示一个三位数,四个楼层所表示的三位数分别是791,275,362,612。那么,第二层楼代表哪个三位数?【分析】仔细观察图25-1和组成四个三位数的12个数字,“2”出现3次,两次在个位,一次在百位。容易看出图2(a)代表“2”,再从“6”、“7”都出现两次,并根据它们所在的数位以及与“2”的关系,可推知:图25-2中(b)、(c)分别代表“6”和“7”。【解】第二层楼代表612。【例2】有8个球编号是至,其中有6个球一样重,另外两个球都轻1克。为了找出这两个轻球,用天平称了3次。结果如下:第一次 +比+重第二次 +比+轻第三次 +与+一样重,那么,两个轻球的编号是_和_。【分析】从第一次称的结果看,、两球中有一个轻;从第二次称的结果看,、两球中有一个轻;从第三次称的结果看,、三球中有一个轻,、三个球中也有一个轻。综合上面推出的结果,可找出两个轻球。【解】两个轻球的编号是和。说明:在上面的推理中,我们省去了一步,也就是:排除了、与、中都没有轻球的那种可能。因为容易用反证法导出“、”都是轻球”这一结论与第二次称的结果相矛盾。【例3】如图25-3,每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着16这六个数字,并且任意两个相对的面上所写的两个数字之和都等于7。把这样的五个正方体一个挨着一个连接起来后,紧挨着的两个面上两个数字之和都等于8。图3中打“?”的这个面上所写的数字是_。【分析】根据题意,容易推知拐弯处的那个正方体的右侧面上写的数字可能是“2”,也可能是“5”。但用反证法可把第1种情况排除。怎样排除?(留给读者完成)【解】打“?”的这面上写着“3”。【例4】德国队、意大利队、荷兰队进行一次足球比赛,每队与另两支队各赛一场。已知:(1)意大利队总进球数是0,并且有一场打了平局;(2)荷兰队总进球数是1,总失球数是2,并且该队恰好胜了一场。按规则:胜一场得2分,平一场得1分,负一场得0分。问德国队得了_分。【分析】由条件(2)知,荷兰队胜了一场,而不进球是不可能胜的,但它的总进球数只有1,说明这场比赛它以10取胜。又因为它总失球数2,所以另一场比赛以02输了。再由条件(1)知:以20赢荷兰队的不可能是意大利队(因为意大利队没有进球),只可能是德国队(记2分)。既然荷兰队输给德国队,那么它胜的一场一定是对意大利队,而且比分为10。德、意两队以00踢平(各记1分)。【解】德国队得了3分。【例5】某楼住着4个女孩和两个男孩,他们的年龄各不相同,最大的10岁,最小的4岁。最大的男孩比最小的女孩大4岁,最大的女孩比最小的男孩也大4岁。最大的男孩多少岁?【分析】最大的孩子(10岁的)不是男孩,就是女孩。如果10岁的孩子是男孩,那么,根据题意,最小的女孩是6岁(6=10-4),从而,最小的男孩是4岁,再根据题意,最大的女孩是8岁(8=44)。这就是说,4个女孩最小的6岁,最大的8岁,其中必有两个女孩同岁,但这与已知条件“他们的年龄各不相同”矛盾。所以10岁的孩子不是男孩,而是女孩。最小(4岁)的孩子也是女孩。【解】最大的男孩是44=8(岁)。在上面的分析中,我们用了这样的性质:如果4个自然数只能取三种不同的值,那么其中必定有两个数相等。【例6】一次象棋比赛共有10名选手参加,他们分别来自甲、乙、丙三个队,每个选手都与其余9名选手各赛1盘,每盘棋的胜者得1分,负者得0分,平局双方各得0.5分。结果,甲队选手平均得4.5分,乙队选手平均得3.6分,丙队选手平均得9分。那么,甲、乙、丙三队参加比赛的选手人数各多少?【分析】这次比赛共需比98721=45(盘)。因为每盘比赛双方得分的和都是1分(10=1或0.52=1),所以10名选手的总得分为145=45(分)。每个队的得分不是整数,就是“a.5”这样的小数。由于乙队选手平均得3.6分,3.6的整数倍不可能是“a.5”这样的小数。所以,乙队的总得分是18或36。但363.6=10,而三个队一共才10名选手(矛盾)。所以,乙队的总分是18分,有选手183.6=5(名)。甲、丙两队共有5名选手。由于丙队的平均分是9分,这个队总分只可能是9分、18分(不可能是27分。因为2718=45,甲队选手总得分为0分),丙队选手人数相应为1名、2名,甲队选手人数相应为4名、3名,经试验,甲队4名选手,丙队1名选手。【例7】将18这8个自然数分成两组,每组四个数,并使两组数之和相等。从A组拿一个数到B组后,B组的数之和将是A组剩下三个数之和的2倍;从B组拿一个数到A组后,B组剩下的三个数之和是A组五个数之【分析】18这8个数之和为36,分成的两组每组4个数之和为362=18。第一次拿数后,A组剩下三数的和为36(12)=12,拿出接下去推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试题一及参考答案详解ab卷
- 2025就业援疆浙江省事业单位招聘阿克苏籍少数民族高校毕业生(7人)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基于2025年的跨境电商进口风险预防与品牌形象维护报告
- 基于2025年的货运代理行业服务质量提升与创新研究报告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高分题库及参考答案详解【b卷】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练习题库带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能力提升试题打印及答案详解(全优)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练习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研优卷】
- 2025年发展对象考试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综合检测题型汇编及答案详解参考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
- 大学预算绩效管理办法(试行)模板
- 西方音乐史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 急诊急救护理教学课件
- 最新医疗安全十八项核心制度课件
- 住宅小区供配电系统设计课件
- 社保费和非税收入课件
- “三高”讲座-课件
- 年产12000吨水合肼(100%)项目环评报告书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GF-2017-0201) 专用条款模板
- 普通冲床设备日常点检标准作业指导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