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指导】2013高考地理总复习 世界地理 1-2 世界地理分区(一) 五个地区课件 湘教版_第1页
【优化指导】2013高考地理总复习 世界地理 1-2 世界地理分区(一) 五个地区课件 湘教版_第2页
【优化指导】2013高考地理总复习 世界地理 1-2 世界地理分区(一) 五个地区课件 湘教版_第3页
【优化指导】2013高考地理总复习 世界地理 1-2 世界地理分区(一) 五个地区课件 湘教版_第4页
【优化指导】2013高考地理总复习 世界地理 1-2 世界地理分区(一) 五个地区课件 湘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讲世界地理分区(一)五个地区,一、东南亚1地理位置和范围,2自然地理环境特征,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火山、地震,热带雨林,热带季风,丰富,大,石油,锡矿,3.人文地理环境特征(1)人口特征:以为主;人口稠密,分布不均;华侨众多。(2)经济特征以输出为主,黄种人,初级产品,热带经济,河流沿岸,沿海平原,二、中东,1重要的地理位置:三洲(亚洲、非洲)、五海(里海、地中海、阿拉伯海、)之地,重要的海峡有土耳其海峡、曼德海峡。2气候类型:A、B温带大陆性气候、C地中海气候。3河流: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及。4丰富的石油资源(1)石油分布:主要分布在及其沿岸地区。(2)重要石油输出路线:经海峡输往日本;经非洲南端的好望角以及经运河输往西欧和美国。,欧洲,黑海,红海,霍尔木兹海峡,热带沙漠气候,尼罗河,波斯湾,马六甲,苏伊士,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1自然地理特征(1)主要地形区:图中a东非高原、b刚果盆地。(2)主要河流:刚果河、c尼罗河、d尼日尔河、e赞比西河。(3)气候类型:f热带草原气候、g热带沙漠气候,h地中海气候。2经济特征:单一商品为主的经济,四、欧洲西部,(3)水文:河湖众多,主要河流e、f多瑙河;湖泊多分布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和阿尔卑斯山南北两侧。2人文地理环境特征:经济发达地区;以为主的工业;传统的畜牧业;发达的旅游业。,莱茵河,制造业,五、极地地区1冰雪覆盖的地区:南极地区有“”之称。2气候特点:、烈风、干旱。3科学考察的宝地:我国在南极洲建立的第一个科学考察站是站。4北极地区:大部分地区终年冰封,降水量普遍比南极地区。,冰雪高原,酷寒,长城,高,世界上极端最低气温不出现在北冰洋,而是出现在南极大陆的原因:海拔高。南极大陆平均海拔2350多米,比北冰洋高得多。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南极大陆为陆地,其比热比北冰洋小,降温快。南极大陆冰雪覆盖的面积比北冰洋更广,对太阳辐射反射率更高。一年中南极点极昼的天数比北极点极昼的天数更少。,一、东南亚、欧洲西部,(1)纬度位置:欧洲西部大部分位于北纬4060之间,属温带。(2)海陆位置:西临大西洋,海岸线曲折,大陆轮廓破碎,各地距海近,使海洋影响深入内陆。(3)洋流: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流经欧洲西部,对沿岸地区起到增加湿度和提高冬季气温的作用,使欧洲西部成为同纬度冬季气温最高的地方。,(4)大气环流:盛行西风控制该区,多气旋活动,加上从北大西洋暖流上空经过,可带来暖湿的气流,形成降水。这是最主要的原因。(5)地形:欧洲西部、中部为平原区,阿尔卑斯山脉呈东西走向,利于海洋温和湿润的气流深入内陆。因此,欧洲西部成为世界上温带海洋性气候分布最广的地区。,(1)这三个国家南部沿海地区冬季受西风带控制,夏季受_控制,地带性植被是_。,(2)据图10,热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_,风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_。风力发电与火力发电相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_。(3)意大利自然资源比较贫乏,但那不勒斯市的炼油、钢铁、汽车等工业发达。简要分析其工业布局的主要原因。(4)20世纪60年代,法国的人口、产业高度集中于巴黎,巴黎与周边地区发展差异大。对此,法国实施了以均衡化发展为目标的政策,分析其可能采取的措施。解析:(1)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的南部沿海地区都是地中海气候,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炎热干燥。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图中显示,热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意大利,风电比重最大的国家是西班牙。风电与火电相比,风电可再生且不污染环境。(3)读图可知,那不勒斯市位于意大利南部沿海地区,便于通过海洋运输输入原料、燃料等。另外,与北部地区相比,该地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廉价。在此处发展炼油、钢铁、汽车等工业,也利于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发展。(4)20世纪60年代前的人口、产业高度集中于巴黎,广大周边地区人口较少,经济水平较低,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周边地区基础设施不完善,特别是交通条件差,城市体系不合理。,因此,要想使人口、产业的均衡化,就要完善周边地区的基础设施,尤其是要首先发展交通;其次还要合理构建城市体系,积极发展中小城市;再就是要考虑通过政策吸引人口和产业向周边转移。答案:(1)副热带高气压带亚热带常绿硬叶林(2)意大利西班牙小(3)主要原因:优良的港口;廉价的海运;较高的技术。(4)措施:实施产业转移;建设卫星城市;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扶持周边地区发展;引导人口外迁。,二、西亚和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区域地理环境是分析区域问题的基础,突出的区域地理特征更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分析区域地理特征时,主要遵循以下分析思路。,1明确区域地理特征的要素构成,2.综合分析区域地理特征分析时主要从自然和人文两方面入手,并寻求二者之间的密切联系,用整体性的观点,理清自然地理特征与人文地理特征之间的因果关系,从而明确区域的整体性特征。,(1)甲、乙两地气温和降水的差异是_。试从气压带、风带的移动规律分析产生上述差异的原因。(2)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_。(3)该地区大多数城镇分布在沿海的原因有_。(4)影响该地区陆路交通布局的主要因素有_。解析:(1)由图中气候资料及甲、乙所在的地点可知,甲地属于地中海气候,乙地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其降水、气温特点差异显著。从成因上看,甲地气候受西风带与副热带高气压带交替控制,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气压、信风控制。(2)依据热带沙漠气候的特点及地理位置分析乙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包括热量、光照、温差、水源等。,(3)根据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地形、气候、交通等)分析该地区城镇分布在沿海的原因。(4)结合图1中的等高线、城镇分布、矿产资源分布等信息分析、判断。答案:(1)降水:甲地降水多,主要在冬半年;乙地全年降水少。气温:乙地全年高于甲地;乙地年较差大于甲地甲地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冬季受湿润的西风带影响;乙地常年受副热带高压、信风控制。(2)热量资源丰富,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灌溉水源(3)地势较为平坦;气候比较适宜;便于利用海洋资源和发展海上航运(4)聚落;矿产资源;地形,三、两极地区,1酷寒的原因:(1)纬度高地处高纬,一年之内地面接受太阳光热最少,造成严寒;(2)地势高南极洲的高原地形和巨厚的冰层,加剧气候的寒冷,形成酷寒;(3)洋流南纬4060持续西风环流,造成一种特殊的“风壁”,它阻碍南极地区与低纬地区的热量交换,也是造成该地区气候酷寒的原因之一;(4)冰雪反射率高,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2烈风的原因:气压高酷寒使南极洲形成了极地高压中心,从大陆中心向边缘地带经常吹逆时针方向(即从陆地吹向海洋)的极地东风,降水稀少而风力极大。3干燥的原因:受极地高气压带的影响,盛行下沉气流,降水少。,材料一2010年8月31日,中国第四次北极科学考察队已圆满完成北冰洋科学考察任务,在本次考察中,“雪龙”号向北最远航行至北纬88度22分海域,随冰漂移到北纬88度26分,再次创造了中国航海史上的纬度新高纪录。而且部分考察队员成功到达北极点实施考察作业,创造了中国北极科考位置的最北端纪录。“雪龙”号在一路北上的过程中,遇到许多大块浮冰中裂开的开阔水道,船员们称之为“清水塘”。“雪龙”号船长沈权说:“在北纬85度的北冰洋还有如此多的清水塘,确实令人感到不可思议。这些天来,雪龙号不是在走冰道,而像是在走水道,从一条水道跨到另一条水道,层层向北迈进。”,材料二图甲为我国第四次科考路线图,图乙为北极附近地区示意图。,(1)说出“雪龙”号科考船在返航时先后遇到的洋流名称。(2)根据“雪龙”号船长的话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并推断该种现象对图乙中阴影区域水循环的影响。(3)图乙中M岛的人口主要分布在哪里?简述其原因。(4)说明近年来图乙所示海域的“西北航道”越来越受关注的主要原因。答案:(1)千岛寒流、日本暖流。(2)全球变暖。蒸发量增加,降水量增大,(地表和地下)径流量增大,水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