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2019年高中语文人教新课标必修五表达交流访谈综合测试试卷【6】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 姓名:_ 分数: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1.下列各项与例句句式类型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不拘于时A蚓无爪牙之利B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C木直中绳,輮以为轮。D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中,例句是被动句(被时俗所拘束);只有B句也是被动句。A句是定语后置句,C句是省略句,D句是判断句。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与例句中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百忧感其心A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B屈贾谊于长沙C客逾庖而宴D谨庠序之教【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B和例句都是使动用法 A为名词作状语,像犬马那样; C为名词作动词,吃饭; D为形作动,认真从事。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3.解释下列加点字:(1)病瘘,隆然伏行()(2)虽曰爱之,其实害之()(3)而卒以祸()(4)吾小人辍飧饔以劳吏()(5)字而幼孩()(6)故病且怠()【答案】(1)患病(2)这(那)实际上(或:它的实际情况)(3)最终(4)停止(5)养育(6)困苦【解析】文言文中重点实词意思的判断方法有:(1)语境分析法(2)联想迁移法(3)结构分析法(5)字形分析法(4)语法分析法(6)成语词语印证法(8)通假代入法(7)邻词推断法等。“病”在(1)句中是名词作动词,“患病、得病”;在(6)句中应是形容词,“困苦”;“其实”是古今异义词,“其”是代词“它”,“实”是“实际上”;“字”,名词作动词,“养育”;“辍”可以联系“不辍”一词考虑。4.下列句式特点不同于其他三句的一项是()A既自以心为形役B遂见用于小邑C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D目吴会于云间【答案】D【解析】D项,介词结构后置句,其他被动句5.下列加横线字的用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吕公因目固留高祖项羽果率诸侯兵西大王起微细公子怪之贵轻重,慎权衡方正之不容也梁以此奇籍棰杀晋鄙A/B/C/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类活用。对于词类活用,平时复习要学分归类。常见的有使动用法,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意动用法等。“奇”是使动用法,“使变得神奇”名词活用为动词,“使眼色”名词活用为动词“向西进军”形容词活用为名词“平民”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奇怪”形容词活用为动词,重视形容词活用为名词“端方正直的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奇” 动词做状语,用锤的方式【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联系上下文分析词语是怎么活用的。一个词是不是活用作另一类词,主要是看它在句中所处的地位,前后有哪些词类的词和它相结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关系,具备了哪些语法特点等等。所谓词类的活用,是说某词本属于某一词类,只是在句中临时具有别一词类的性质,并不是说这个词分属于两个词类,否则就成了词的兼类了。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这个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即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做什么”的意思。使动用法中的谓语动词有的本来就是动词,有的本来属于形容词或名词。由于原来的词类不同,活用作动词时,它们所表示的语法意义也不完全相同。如本题“公始常欲奇此女,与贵人”的“奇”是使动用法,“奇”本来是形容词词性,译为“使变得神奇”。6.下列语句中,加横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养其全锋而待其弊。(苏轼留侯论) 而责二公以死守。(韩愈张中丞传后序)B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欧阳修伶官传序) 忧其且流亡也。(曾巩越州赵公救灾记)C苟慕义强仁者皆爱惜焉。(韩愈送董邵南序) 听其所止而休焉。(苏轼后赤壁赋)D早夜以思,去其不如舜者。 (韩愈原毁)余与四人拥火以入。(王安石游褒禅山记)【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题干要求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项”,答题关键词“意义”“用法”“ 都不相同”。 答案选择D项,A 顺承转折 B祈使语气代词,他们 C代词,你兼词“于之”D都是表修饰关系。【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掌握常见的文言虚词是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基础。推断文言虚词用法在各种考试中经常出现,这也说明:推断虚词在具体语境中的用法和意义,是中学生必须具备的一项学习能力。由于在具体的使用中,虚词的用法非常灵活而多变,因此理解起来困难较大,它不仅需要我们朗读并背诵一定的文言文来形成语感,识记其基本用法来形成知识系统,还需要我们具备在具体情况下推断其用法和意义的能力。下面介绍八种常用的推断方法,供同学们学习和考试时参考。1句意分析法。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和意义,在学习和应试中常用。2上下文推断法。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来推断,也是在总体把握文句意义的基础上来确定某个词的用法和意义。3代入筛选法。如果我们知道某个虚词的基本用法和意义,在阅读和解题时,就可将它的每个用法代入句子去理解,挑选其中讲得通的一项,从而获得正确的答案。4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让我们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例如B项中“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中“其”翻译为“一定”,带入下一句中,讲不通,意义和用法就不一样5结构推断法。一是可以根据句子的对称关系来推断。比如D项中,两句中,“以”后词性都是动词,前面是状语。6成语联想法。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固定词组或短句,成语绝大多数都来源于古诗文,故此,其中许多虚词语的含义与用法和文言文中的完全相同。根据这一特点,利用自己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好办法。7标志确认法。有些虚词是构成文言特殊句式的标志词,抓住这些标志,我们就能迅速地确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了。如判断句的标志“者”“也”“乃”等,被动句的标志“见”“于”“为所”等,宾语前置的标志“是”“之”等,其词性和意义是确定的,只要判断出是那种标志,就找到了它的用法和意义了。8句例推断法。作为“常见虚词”,它们在课文中必定多次出现过。如果平时熟读课文,能够记住大量包含“常见虚词”的例句,阅读和考试时就可用课文中结构相同的句子来推断有关虚词的含义了。以上介绍的八种推断方法最好能综合运用,这样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理解,准确性更大,正确率更高。7.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线词语在词类活用上相同的一项是:A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苏轼留侯论)行歌相答,顾而乐之(苏轼后赤壁赋)B函梁君臣之首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C取其一,不责其二(韩愈原毁)夫祸患常积于忽微(欧阳修伶官传序)D盛以锦囊,负而前驱(欧阳修伶官传序)戛然长鸣,掠予舟而西也(苏轼留侯论)【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答案为B 均为名词活用为动词。A“臣妾”像臣妾一样,名词作状语;“乐”以为乐,意动用法。C项,“一” 一个人的优点,数次活用为名词;“忽微”微小的事情,形容词做名词。D项,“前”向前,名词作状语;“西”向西进军,名词作动词。【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在文言文中,名词做状语有以下情况:一、方位名词作状语,一般翻译为“向+方位名词,例如:(1)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赤壁) “南指”“向南指”。题目中的“园日涉以成趣”中的“日”属于这一类。二、称谓名词作状语,译为“当作+称谓名词,例如:(2)不然,令五人者保其首领以老于户牖之下,则尽其天年,人皆得以隶使之,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 “隶使”“当作奴隶使唤”。 题目中的“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中的“宵”属于这一类。三、一般名词作状语,译为“用+一般名词,例如:(3)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沾水则高下不平,兼与药相粘,不可取;不若燔土,用讫再火令药熔,以手拂之,其印自落,殊不沾污。(活板)“火令药熔”,“用火让药熔化”。(4)成仓猝莫知所救,顿足失色。旋见鸡伸颈摆扑,临视,则虫集冠上,力叮不释。(促织)“力叮不释”,“用力叮着不放”。(5)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隧入”“用打洞的办法进入”。 (6)大喜,笼归,举家庆贺,虽连城拱璧不啻也。(促织) “笼归”“用笼子装着拿回家”。 四、人或动物名词作状语,表比喻,译为“像+名词+一样”(7)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 “犬坐于前”,“像狗一样坐在面前”。考生平时要注意总结积累。8.下列各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A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译:到了侍奉圣朝之时,我受到清明的政治教化的熏陶。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译:先是太守逵察举我为孝廉,后来刺史荣举荐我为秀才,我因祖母无人供养,都表示辞谢,没有前往赴命。C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译:陛下特地下达诏书,任命我为郎中,不久又蒙朝廷的恩宠,不让我再给太子洗马。D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译:凭我这样的微贱之人,担当侍奉太子的官职,我即使肝脑涂地,也无法报答皇上的恩宠。【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其中“除臣洗马”翻译错误,“除”,拜官受职,“洗马”,官职名。【考点定位】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技巧点拨】翻译句子可以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本题是以客观题的形式设题,考生应重点关注文言实词和虚词。9.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既自以心为形役役:役使。B知来者之可追追:追赶。C眄庭柯以怡颜 怡:使愉快。D聊乘化以归尽 聊:姑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用法。B项,“追”,补救,挽救。“知来者之可追”指“未来的事(指辞官归隐)还可以挽救”。A项,“既自以心为形役”指“既然自己使心灵受形体的奴役”,所以“役”为“役使”正确;C项,“眄庭柯以怡颜”指“看看院子里的树木,心情很愉快”,所以“怡”为“使愉快”正确;D项,“聊乘化以归尽”指“姑且顺随自然的变化,度到生命的尽头”,“聊”为“姑且”正确。【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理解文言实词的意思,课内主要靠识记,课外可以采取因文定义法:由于任何一个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只可能有一个意义,因此可因文来定义,即根据具体的上下文语境来判断某个实词的具体意项。答题时要把实词放回到原文语境中,结合上下文意思去理解。可采取代入原文法、课内回顾法、成语迁移法。可将词义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对错。结合语境,理解实词含义,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要分析形旁,推求字义。从字音相同推测通假字,通过语法特征推断出词性,用互文见义对照解释前后词。比如本题的ABCD项,都可以联系句子分析其意思。评卷人得分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字有直指的意义,有联想的意义。比如说“烟”,它的直指的意义,凡见过燃烧体冒烟的人都会明白,只是它的联想的意义迷离不易捉摸,它可联想到燃烧弹、鸦片烟榻、庙里焚香、“一川烟草”“杨柳万条烟”“烟光凝而暮山紫”“蓝田日暖玉生烟”种种境界。直指的意义载在字典上,有如月轮,明显而确实;联想的意义是文字在历史过程上所累积的种种关系,有如轮外圆晕,晕外霞光,其浓淡大小随人随时随地而各个不同,变化莫测。科学的文字愈限于直指的意义就愈精确,文学的文字有时却必须顾到联想的意义,尤其是在诗方面。直指的意义易用,联想的意义却难用。因为前者是固定的,后者是游离的;前者偏于类型,后者偏于个性。既是游离的,个别的,它就不易控制,而且它可以使意蕴丰富,也可以使意思含糊甚至于支离。比如说苏东坡的惠山烹小龙团诗里的三、四两句“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天上小团月”是由“小龙团”茶联想起来的,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关联,原文就简直读不通;如果你不了解明月照着泉水和清茶泡在泉水里那一点共同的清沁肺腑的意味,也就失去原文的妙处。这两句诗的妙处就在不即不离、若隐若现之中。它比用“惠山泉水泡小龙团茶”一句话来得较丰富,也来得较含混有蕴藉。难处就在于含混中显得丰富。由“独携小龙团,来试惠山泉”变成“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这是点铁成金。文学之所以为文学,就在这一点生发上面。10.本段文字论述的中心是什么?(不超过15个字。)11.“无论是阅读或是写作,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如何理解“意义的确定和控制”?12.在文中作者举了“烟”和苏轼的惠山烹小龙团两个例子。这两个例子要说明的各是什么?13.对这段文字重要内容的分析和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字有直指的意义和联想的意义,直指的意义容易明确,但联想的意义却不易捉摸。B创作时要咬文嚼字,无论是科学的文字还是文学的文字,要尽量做到直指和联想的意义相结合。C文学创作时要敢于大胆发挥想象和联想,不能满足平淡的表达。D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要善用联想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意蕴丰富。【答案】10.用字的难处在意义的确定与控制。11.意义的确定,侧重于读者一边,取决于理解力和想象力;意义的控制,侧重于作者一边,取决于创造力。12.字有直指的和联想的两种意义。字的联想意义不易控制,它可以使诗文意蕴丰富。13.B【解析】10.分析文章中心除通读全文,分析文章结构之外,还要分析文章的小标题或题目和文章的议论或抒情部分。11.注意相同位置词语意义的对应。12.文章中通过事例来证明中心论点是常用的方法,我们在分析其作用时,实际上是分析其证明什么观点,要么中心论点,要么分论点,要结合分析文章层次结构来理解。13.B项错在“直指和联想的意义相结合”,太过于绝对。评卷人得分三、文言文阅读14.下列各组特殊句式相同一组的是()A洎牧以馋诛日削月割,以趋于亡。B理,非吾业也故不我若也C吾将以为袜方其系燕王父子以组D身死国灭惟兄嫂是依【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 被动句,B 判断句/宾语前置句,C省略句/介宾短语后置句,D无/宾语前置句【考点定位】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核文言句式的题目,不要和现代汉语的句式混淆,文言句式有省略句、被动句、判断句和倒装句,倒装句又有宾语前置句、定语后置句、介宾短语后置句和主谓倒装句。注意结合句子特征分析。其中宾语前置句一般为疑问代词作宾语和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要前置,还有固定结构“唯*是*”结构,判断句注意“者”“也”,被动句注意“为*所*”结构和“见”“于”,定语后置句注意“之”“者”,介宾短语后置句对用“于”“以”引导。评卷人得分四、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西宫春怨王昌龄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斜抱云和深见月,朦胧树色隐昭阳。注:云和:即瑟,一种弦乐器。昭阳:即昭阳宫,汉成帝的居所。这是一首描写失宠妃子的古诗。有人说,第三句中的“深”字,第四句中的“隐”字,既描写又抒情,用得极为巧妙。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这两个字各描写了什么?表现了主人公怎样的思想感情?解析:紧紧扣住“深”字和“隐”字,理清“深”与句中相关的“斜抱云和”和“见月”两者的关系,联系人事,提升认识。接着联系妃子失宠的遭遇进行理性思考,体会主人公心情,把有关的文字整合在一起,即可得出答案。参考答案:“深”字描写了主人公痴痴地凝视冷月的情态,表现了主人公失宠后的哀怨、酸苦和无奈。“隐”字描写了主人公凝望皇帝所住的昭阳宫,想把怨情倾注于昭阳宫,但是所能望见的只是夜色下一片朦胧的树影,加倍表现了主人公孤独、凄凉的心境。16.请在下面的横线上紧接上文再写一个句子。要求:另举一个事例;句式与画横线的一句相同。(6分)古往今来,彪炳史册的杰出人物,都曾做出过非同寻常的努力,因而在事业上创造了辉煌的业绩。试想,如果没有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没有他数十年如一日的搜集整理、笔耕不息,哪里会有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的问世!解析:事例:必须是古今史册上有影响的人物,而且还必须写出他(或她)不同寻常的努力及辉煌的业绩。句式:须有表假设的关联词语,有两个并列的否定句,结尾还必须用一个表感叹(或反问)的句子。参考答案:如果没有陈景润孜孜不倦、甘守清贫,没有他成千上万次的精心演算、分析推证,又哪里会有数学难题“哥德巴赫猜想”的攻克!15.把下面四句话按恰当的顺序填入横线处,使之成为语意连贯的一段话。(4分)在先秦,主要有五种人格理想:墨子的苦行侠人格,_;杨朱的贵我人格,_;孟子的大丈夫人格,_;荀子的君子式人格,_;再一种便是庄子式的人格了,独来独往,不吝去留,若垂天之云,悠悠往来聚散,在一种远离的姿态中显出格外的美丽与洒脱。锋芒毕露,正义在胸 平和公正,循规蹈矩 赴汤蹈火,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 绝对自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按顺序填写应是:_。(只填序号。)16.在下面一段话里删去六个多余的字,使语言简明通畅。(2分)市场管理员说:“目前,个体户收入悬殊很大。他们当中的多数守法;个别人有违法行为,对这些人已经依法给予法律制裁。同时还要加强对他们的教育,绝不能让社会上那种坑害顾客的思想任其泛滥。”应删去:_。【答案】15.16.很大、依法(或法律)、任其【解析】15.根据人物特点来作答。16.“悬殊”的意思是差距很大,再与“很大”连用,赘余。“让社会上”与“任其”连用,赘余。评卷人得分五、语言表达17.某出版社要出版一本中国近代百位历史文化名人,在全国开展“推荐名人”活动,如果你想推荐沈从文,请你在了解他的基础上为其写一段简明的“推介词”。(不少于50字)【答案】沈从文,我国现代小说家、散文家、文物研究家。其文学创作丰富,数量惊人,有小说、散文、文论、自传等七十余种,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中篇小说边城长河是其代表作。边城被誉为“田园诗的杰作”,是现代文学史上“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解析】本题考查拟写推介词的能力。拟写名人推介词,就是向人介绍该名人在某一领域或某些领域取得了哪些杰出的成就,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有何重要地位等,推介时也可在总体介绍的基础上抓住某一点做重点推介。评卷人得分六、默写18.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每题1分,共5分):1今吾使建中祭汝,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2予在湖州曝书画,见此竹废卷而哭失声:3与嬴而不助五国也:4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5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答案】1抚慰2废置,搁下3亲附,亲近4持,拿着5真实,确实【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意思和用法。题目中的几个实词都是常考的词语,应结合语境、句中的位置、现代成语中的意思、其他课文中的意思进行推测。第一句中的“吊”在李密的陈情表中出现过,“形影相吊”;第二句中的“废”应联系前面的内容“予在湖州曝书画”进行思考;第三句中的“与”应联系后面相对应位置的词语进行推测,后面说“而不助五国也”;第四局中的“秉”应联系今天的成语“秉烛夜谈”进行思考;第五句中的“信”应联系后一句中的“其梦邪”进行思考。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评卷人得分七、作文19.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为了保护一只美洲虎,秘鲁人让它居住在一个花木葱茏、溪水潺潺的山林里,放入成群的牛、羊、兔、鹿供老虎享用。但谁也没有见过它威风凛凛地冲下山来捕食牛羊的情景,只是躺在装有空调的虎房里吃了睡,睡了吃。一些市民认为,这是老虎没有伴侣,没有爱情,生活无味所致,于是又集资从巴拉圭租来雌虎陪它生活。然而,老虎还是提不起精神,最多陪女友走出虎房,到阳光下站一站。后来,接受了游客的建议,在虎园里放入三只凶猛的美洲豹。从此,美洲虎再没有回过虎房。它不是站在山顶长啸,就是冲下山来,在草地上游荡。它不再睡觉,不再吃管理员送来的肉。没有多久,它还与巴拉圭的那只雌虎产下一只虎崽。由这种现象,你想到了什么呢?英雄没有了对手该是很寂寞的吧?有对手和没有对手的生活各是什么样的状态呢?请你以“对手”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答案】善待对手生物的进化、社会的发展都需要对手。但是,文明的人类不应该简单效仿动物界“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而应善待对手。是对手唤醒了我们的竞争意识,是对手给了我们生机与活力,是对手给了我们清醒的头脑和警惕的眼睛,是对手促进了我们事业的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善待对手乃是我们事业成功、人生辉煌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善待对手才能不断进步,不断发展,不断提高。众所周知,邓亚萍和乔红曾经是世界上两名排名最靠前的乒乓球运动员。乔红“出道”较早,稳居第一,但随着邓亚萍的出现,她就一直屈居第二,直至退役也没有拿到过第一。常常有人替乔红遗憾:“如果没有邓亚萍,这几年的世界冠军不就是你的了?”乔红总是笑着说:“若不是她,我也不会天天感到有压力,拼命提高技术;如果没有她,我的水平会比现在差得多。”我想,如果有人去问邓亚萍,她的回答一定也差不多。正是有了对手,才有了自己的进步。正是善待对手,才有自己的发展和提高。善待对手是大家风度、君子风范。30年前的美国新闻界,华盛顿邮报和华盛顿明星新闻报是竞争激烈的对手。1972年,水门事件被邮报披露。为了表示惩罚和恐吓,总统尼克松表示只接受新闻报独家采访,而把邮报记者赶出了白宫。机会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摆在了新闻报的面前。就在这时,新闻报却发表了一篇出乎白宫意料之外的社论,称它不会作为白宫泄私愤的工具来反对自己的竞争者,并言之凿凿地宣称,假如邮报记者不能进入白宫,他们也将停止采访。在对手受到政府惩罚,处于竞争劣势的时候,给对手以有力的支持。这样的竞争对手,这样的竞争,无论过去多少年,想起来都会让人肃然起敬。也许你可以这样认为,竞争对手愈强大,愈能提高自己,愈能发展自己。在强者的较量中,竞争的双方都会达到更强。奥运会的宗旨是更快、更高、更强,正是因为强手如云,有更强大的对手存在,才有记录的不断刷新,才有更快、更高、更强的对手不断出现。因为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面案等级考试及答案
- 主体剪力墙模板施工方案
- 旅行社运营实务(第二版)习题及答案 项目四 习题
- 2025年国企会计考试题目及答案
- 慢性肾功能衰竭课件
- 慕课课件观看时长建议
- 弱电设备采购规范书六安
- 酒钢公司考试题及答案
- 竞聘店长考试题目及答案
- 软件技能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电气工程师高级专业考试题库
- 2024年山东省节能与双碳促进中心招聘真题
- KTV突发事件安全应急预案
- DB15T 3543-2024 大蒜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 养老机构服务等级评定操作手册
- 中资企业在非洲的安全风险应对策略与启示
- 2025年山东高等学校教师资格考试(综合)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详解(5套)
- 劳动课洗衣服课件
- 2025年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知识竞赛题库含答案
- 工勤人员技师等级考核(公共课程)题库及答案
- 医院固定电话管理办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