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1页
关注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2页
关注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3页
关注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4页
关注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三农”现状二、对新农村建设要有足够的认识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抓好“六新”,张如仙,一、“三农”现状,1、历史的、制度的原因迫使农民赤手空拳进入市场经济环境单兵作战自给自足基础上的“果腹”农业,人均耕地面积和的人口数量所造成的“安全”问题一直左右着农业生产战略的定位。“联产承包”充分释放体制能量的同时也对农业的现代化进程产生了一定的制约。农业投资欠帐及农民家庭生产形式的投资短线,致使农业生产硬件不但没有长足的发展且旧有的生产条件都遭到了严重破坏。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低,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不论在合作领域或合作数量上,都远不能符合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看不见的手”在戏弄着成千上万的农户,在“订单农业”中,利润并不在生产上游体现。,农村发展生产离不开整个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但新农村建设中的生产发展强调的除了农业本身的发展,指的是农业相关工业的发展,应当是农业中的工业、农民的工业、农村的工业。2005年全国乡镇企业从业人员达14180万人,占全国农村劳动力的比重达到26%左右;2005年农民人均从乡镇企业获得劳动报酬达110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4%左右。乡镇企业是县域经济的主体,占经济总量的70%左右。新农村建设过程中的工业化就是进一步促进乡镇企业的发展,在改善投融资体制、清晰产权、集中连片兴建、扩大企业规模、优化治理结构、实现产业升级、规避市场风险、加强污染治理方面必须进行实质性的调整,否则就不符合国情。,2、低水平的工业化不但不符合世界发展的趋势,也不符合我国的特殊国情,、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化就背离了新农村建设的使命和初衷,城镇化不等于城市化,甚至不是城市化的主流。发展小城镇是我国特定条件下城市化战略的一部分而不是全部,发展小城镇是城乡二元体制下被迫作出的选择,而不是最佳的选择。确立这样的一种观点,才能正确认识我国农民进城的方式和条件。目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着急功冒进,一哄而上,遍地开花,在不存在产业支撑的条件下,依靠行政力量推进,加重农民负担,浪费土地现象十分严重,缺少规划或仅是纸上谈兵。粗制滥造土洋掺杂的建筑给人的感觉城不像城、村不像村。,、农民最大的痛苦不是疾病而是医疗体制和农村教育,2005年,农村年均医疗医药费用为1516.8元/户,占农村家庭收入的16.8%大大高于城市9.1%和小城镇9.7%家庭。医疗费用导致农村家庭“因病至贫”也绝非少数,24.7%认为“家里有病人”是致贫的原因之一。第三次国家卫生服务调查结果显示,目前有79.1%的农村人口没有任何医疗保障。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居民占贫困人口的三分之二。医疗资源80%集中在城市和大医院,9亿农民仅80多万乡村医生,一部分还是当年的赤脚医生。医疗卫生资源严重不足,条件差、设备少、水平低,缺医少药的局面还没有根本扭转。,据测算,从小学一年级到初中三年级,平均每年学费约440元,普通高中约1200元,重点高中约2000元。根据2005年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农民和城镇低收入群体的子女义务教育支出,约占家庭纯收入的1/5。大学收费更高。普通大学每年学费动辄5000-6000元,一些名校名系高达10000元。供养一名大学生,约等于4.2个城镇居民每年纯收入,或13.6个农民每年纯收入。,山西省沁水县端氏镇中山岭村小学。,二、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要有足够的认识,1、农民的医疗、教育负担仅靠增加财政投入,不进行国家医疗体制、教育体制改革,面对巨大的利益黑洞,不但解决不了农民的负担问题,反而会更加刺激相关行业的利润追逐,庞大的旧有体制、机制将会稀释农民的“国家补贴”。,2、现行土地政策、农非户口政策虽备受责问,但它们并未失去灵活性,并未影响城市化的有序推进。怎样在更大的程度上弱化相关政策对经济发展的制约成分?怎样更好的发挥土地、户口政策对社会发展的方向控制、顺序控制、进度控制、数量控制的积极作用?,3、几经减编却越来越大的乡镇机构在免除农业税后靠有限的国家转移支付资金将无法生存,村级管理人员也将“无米下锅”,义务教育有国补、教师工资有国补、农村五保有国补,可行政管理成本支付却杯水车薪,靠怎样的体制、机制保证农村政令畅通、政策落实、政体维护运行顺畅?,4、“农村集体经济”概念应归位于“股份化”,由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形成的经济存量,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没有顺势促成农民股份合作组织的形成。但农村现实社会发展水平又要求必须提高农民生产经营活动的组织化程度,而平等、公开、公正的现代组织运行机制不可能在疮痕累累的“旧集体”建制中产生。,5、农村党支部、村委会靠不同的产生机制形成,个发个令、争权推事的“内耗”状况怎样消除?农村民主到底怎样抵制家族意识、金钱引诱、恶人威胁?怎样改变农民表达诉求、主张利益的“上访”“聚众”方式,更多地使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6、新农村建设的破题之举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村村通油路、通电话、通电路的普遍开花到底需要多大的资金支撑?在人员稀少、生活条件恶劣的边远山区继续进行合村并镇、集中迁移是否更加符合长远发展规律。在大城市周边的发达农村是否继续彻底城市化进程。,7、无论富裕的还是贫穷的国家,大多数人都有宗教信仰,苏联解体以后的俄罗斯到现在也有百分之八十以上的人去了教堂。中国,几千年来除了孔孟思想儒家学说没有任何宗教深入人心,但经过新文化运动和“文革”的洗礼也荡然无存。人没了信仰,也就没有了心灵束缚。于是,物欲横流,大部分人疯狂地追求物质利益,而且追求得是那样不择手段。人民特别是农民需要填充信仰真空。应当明确:新农村建设更应在农民的精神世界进行行之有效的系统重建,用法律、舆论手段和全新的鼓励、限制机制将“八荣八耻”共产主义道德规范演化为人们新时期的行为准则。,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抓好“六新”,、培植产业发展新优势是建设新农村的经济基础。建设新农村的物质前提是农村经济的发展。只有发展富民优势新产业,新农村的建设才有产业支撑。,、培育新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根本措施。,要把培育新农民当作一项根本措施来抓,通过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致富能力,为增产增收和改变乡容村貌提供有力的人才保障。,、发育新经济组织是建设新农村的有效途径。,要鼓励发展各种类型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通过组建新经济组织来提升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以城带乡新机制是建设新农村的有力引擎。,进一步调整城乡关系,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市对农村发展的带动机制。这也是保证城镇化健康发展的一个根本性问题。,、资源新配置是建设新农村的关键举措。,必须改变农业和农村经济在资源配置和国民收入分配中所处的不利地位,加大公共财政支农力度,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曾庆红在湖南省长沙县考察时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