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挖掘文中情境激发学习兴趣高中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趋于成熟,心理素质逐渐成人化,他们思考问题也开始由感性向理性发展,对待学习,他们有主见与方法,表现出不同的个性、品格。要激发他们语文学习的兴趣,课堂教学必须重视引导他们积极思考问题和科学思维,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穷趣味。那么,怎样引导他们科学思维、激发学习兴趣呢?下面就荷塘月色教学陈述浅见。一、抓文眼,理情调之基荷塘月色以其善于设境造情见称,是成功运用情境设置技法的经典之作。文章第一句开宗明义,“颇不宁静”就为全文定下了情感基调。它如同一支乐曲的主旋律,在全曲中回荡。教学中,我们抓住这一点进行讨论分析,让学生在阅读时仔细品味它的跳跃和变化牵动全篇景物而随之幻化出来的美学内蕴。在文中,作者正是通过极度的宁静来抒写内心的不宁静。要把握这一点,我们引导学生联系文章写作的时代背景:1972年7月,正值蒋介石“412”反革命政变之后,革命形势急转直下,中国处于白色恐怖之中,作者和当时许多正直的知识分子一样,歧路彷徨,苦闷莫名。他既对现实憎恶不满,又不敢起而抗争,所以借赏景来排遣郁闷,躲避现实的溷浊。因此,文中所表现的情感,无论是独对美景暂得片刻宁静的欣悦,还是终于不能忘情而无法挣脱的哀愁,都只是淡淡的,整个景物描写的色彩,作为上述情感的直接体现,也体现出空朦冲淡的影调,如梦如诗,叫人回味。淡淡的情思定下了,作者接着以对比的手法勾划幽僻的小路由于月光改变了本来的面目,并由此引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这世界与其说是真实的自然世界,不如说是作者自身情感世界的外化。正因为在这样的世界里,正是在这样的情绪笼罩下,作者第一次使自己的主观感觉与客观景物之间产生了相互的投照,创造出一种孤寂清冷、物我合一的艺术氛围,把景与情的距离大大拉近了,为下文景物描写的情景交融作了必要的准备和铺垫。课堂教学中,我们善于这样启发诱导学生科学思维、讨论分析问题,他们就会感受到语文学习,蕴味无穷。二、抓主体,明情感之谐文章的46自然段描写何塘月色及其背景,是全文主体部分。教学中,我们善于引导学生抓住这主体,体会情景交融的特点。文章以“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作为感情楔入点,自然过渡,在原先淡淡的哀愁之上平添几分淡淡的喜悦,使景和情又深入了一层。这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给优美的荷塘披上了一袭朦胧的轻纱,在月色映照之下,作者把我们引入到一个晶莹纯洁、白壁无瑕的梦幻世界。荷塘月色的安谧、神秘、淡雅、柔和,又很好地表现了作者此时此刻的心情和感受。这些情中幻景、景中生情的笔法,以致读者分不清哪是具象的景,哪是抽象的情,只能在这种景与情的水乳交融中悄然陶醉。朦胧的景色与淡淡的喜悦、哀愁相互叠印,虚实相生,构成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和谐自然的风景图。课堂教学中,我们注意诱导学生这样去阅读思考,理解文章的情致,学生定会觉得语文课文里充满情味,叫人难忘,从而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三、抓细节,品点睛之妙情景交融借助于精镂细刻的细节描写,没有成功的描写,情感就会失去依托,美景也就被剥去了外衣。荷塘月色之妙,在于那精确细微的描写。作者既极尽铺排张扬之能事,调动对比、映府、比喻、排比、比拟、通感等多种手法来敷彩着色,又独擅点睛之妙,每每在关键处轻轻一落笔,即现盎然生趣,勃勃欲飞。文中写月下荷塘,先以“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描出了大致轮廓;然后以白花“零星地点缀”于其间,略添几分颜色;接着以拟人手法述其状态,“有袅娜地开着的,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并兼之“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一连串比喻似斜风细雨,迎面铺洒而来,给人无限的美感;写到此,作者兴犹未尽,调动通感手法将“缕缕清香”和“渺茫的歌声”嫁接在一起,令人赏心悦目之余,兼及舒鼻娱耳,使画面仙气缭绕,于醇厚的品质中飘逸超拔之美。这是铺排之功用,我们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品味,必能让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之感。那么,点睛之笔呢?最妙的莫过于描摹月色之际,先叙“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然后翻腕信手一点:“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这化遗憾为至境、变腐朽为神奇的笔法在文中还有很多。如果在教学中不注意让学生反复阅读理解这些点睛之笔,作者心灵上的寂静、淡淡的哀愁是无法体会得到的,学习语文的趣味也就不能感受得到了。四、抓层次,析造势之美作者在文中描写景物,之所以能多姿多彩又不显得杂乱无章,是因为他的描写善于分层与造势。作者没有从单一、呆板的平面来构图,而是通过缜密的艺术设计,将各个画面分解组合,使之成为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层次丰富的立体挂图。一方面,注意描写角度的变化,描写对象各具风采,可以成为独立的片断;另一方面,它们之间又有着和谐自然的内在联系。这些以作者活动视线的转移为径,以作者的感情变化为纬,将不同层次的描写交织联络起来,使得文章富于造势,层次分明,立体感强。例如,勾勒月下小径,以对比之法逐层调色:白天“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没有月光的晚上“阴森森的”“今晚却很好,虽然月光也不是淡淡的”。描绘月下荷塘,由近而远:荷叶荷花微风的传导荷香波痕。摹写荷塘月色,注意了角度的转换:月光自上而下“泻”,青雾自下而上“浮”,叶子与花则直接描写其“洗”、“笼”;光与影间则描写其“画”、“奏”;写荷塘大背景更是从色、姿、形、光、声等几方面细细描绘,并从方位、距离、高低几个不同角度来渲染,令人目不暇接。文章以远近高低的不同层次去描写,又以色姿形光声来造势,寂静中写出了热闹,热闹中蕴藏寂静,给人一种恬静柔和、冲淡空朦之感。在教学中,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作分析品味,学生才会感受到语文之美,对语文学习才会产生兴趣。五、抓暗示,赏主旨之蕴作者在前面描写的基础上,在文章末尾由荷塘莲花采莲产生自然联想,极写六朝采莲时的嬉游光景,不自禁地倾心想慕,并引出代表六朝民歌最高成就的西洲曲。采莲的“莲”与“恋”谐音,“莲子清如水”意即“爱你清如水的品格”,暗示主人公对爱情幸福、生活美满的无限神往。作者这样引用,就在于借此表达:月色中的安宁静谧,荷叶莲花的万千风姿,实际上都是作者心目中对纯洁、美好、崇高的生活境界的向往追求。作者思接千载,心鹜八极,将古代劳动人民美好热烈、洋溢青春气息的生活场景移植到自己如梦如幻的画面中,一方面使作品内蕴更见丰厚,另一方面进一步拉开和现实生活的距离。妖童媛女的欢歌曼舞,荷塘月色的幻彩流光,本是美不可言的享受,“我”却是可望而不可及了。作者陷入昏乱而不能自拔的那种淡淡哀愁,还是难于忘怀,“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道出终极目的。一个“惦”字,分外沉重。此时,浙江、上海一带正是白色恐怖的中心,江南的美好生活受到严重的威胁。这“惦”字,更是回应了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智能制造在电子制造业的生产优化
- 2025年智能锁的安全性能测试
- 2025年海洋能发电在海岛生态环境保护中的政策建议报告
- 2025年海洋能发电技术产业链协同创新模式研究报告
- 2025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社会招聘(119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一套
- 2025年六安市人民医院公开招聘69人模拟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辽宁兴城市人民医院、中医医院招聘急需紧缺人才37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广东汕尾市陆河县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招募15人(第三批)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必刷)
- 2025年阜阳界首市“政录企用”人才引进8人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黑龙江齐齐哈尔市富裕县信访局招聘公益性岗位人员2人模拟试卷参考答案详解
- 生产主管转正工作总结
- 2025至2030中国高纯铝行业发展趋势与行业发展研究与产业战略规划分析评估报告
- 会务理论考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之《期货法律法规》真题附答案详解【巩固】
- 幼儿园各项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2025年“安全生产年”工作总结(2篇)
- 锦囊工程(修订版)
- 锅炉空预器清洗方案
- SF∕T 0111-2021 法医临床检验规范
- 药敏试验结果的解读
- DB14∕T 1319-2021 公路工程标准工程量清单及计量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