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区防火应急预案_第1页
林区防火应急预案_第2页
林区防火应急预案_第3页
林区防火应急预案_第4页
林区防火应急预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合川至长寿段 林区防火应急预案 编制: 审核: 审批:重庆中宇工程咨询监理有限责任公司合长高速公路项目JL1总监办年 月目录第一节 工程概况1第二节 编制目的5第三节 基本原则5第四节 编制依据6第五节 适用范围6第六节 组织机构6第七节 日常防火制度7第八节 应急响应7第九节 保障措施9第十节 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10第十一节 火灾调查10第一节 工程概况一、工程简述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合川至长寿段(以下简称“合长公路”)是重庆三环高速公路中重要的一段,连接了合川、北碚、渝北、长寿等大中城市。随着重庆区域战略进入“5大功能区”时代,本项目也连接了都市功能拓展区和城市发展新区。项目起于重庆三环高速公路铜梁至合川段终点沙溪枢纽互通,与渝武高速公路相接,经过合川草街、清平,在清平镇的兴木村设兴木枢纽互通与渝广高速公路(YGK29+946)相接,共用渝广高速的华蓥山隧道路段(YGK29+946YGK17+150,共长12.796公里),至三圣镇德龙村的向阳湾(YGK17+150),设向阳枢纽互通进入合长公路主线,经北碚静观、三圣后与G210改线工程和渝邻高速相交,经渝北的统景、石船、龙兴等场镇,止于渝长高速公路箭沱湾立交附近,新建合长公路主线总长76.06151公里,另外利用渝广高速公路主线12.796公里。本监理合同段为合长JL1总监办,对应施工合同段为hc01,hc02合同段桩号范围K0+000K24+522.617,线路全长24.522.617公里。二、设计标准 1、设计行车速度: 80km/h 双向四车道; 2、路基宽度:路基宽度:24.5m; 3、设计荷载:公路一级设计标准 4、设计洪水频率:特大桥:1/300;其它桥涵及路基:1/100。 5、地震烈度:VI度,按度采取抗震措施。 6、路线交叉:全立交、全封闭。三、自然地理1、地形地貌路线走廊位处重庆市的北部,地貌形态受地质构造的控制,为一系列的北东南西向背斜山系和长条形开阔的向斜槽地组成的平行岭谷,山岭一般海拔标高7001000米,顶部灰岩溶蚀后成为槽谷,但两侧砂岩则为挺拔山脊,组合而成 “一山两岭一槽”的地貌特点;山岭间为红色丘陵地貌,宽缓绵延,标高一般为300500m,相对高差不逾百米。路线区属构造剥蚀平行岭谷区,为构造剥蚀、溶蚀低山槽谷地貌单元、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单元,地形起伏急剧、反差强烈为特色。根据成因、形态及组合特征,将路线走廊区地貌划分成以下几种类型:构造剥蚀方山丘陵地貌单元区、浸蚀河谷地貌单元区、构造剥蚀平行岭(低山)谷(丘陵)地貌单元区、溶蚀槽谷地貌单元区。路线段各段的地形地貌特征如下:构造剥蚀方山丘陵地貌单元区路线段穿越丘脊及丘间谷地;分布的丘山呈不规则的张开的“掌”状,丘陵的山脊延展方向与地质构造线基本一致;丘脊间分布狭窄的山湾,丘山间分布较为宽缓的谷地,地形总体向南侧倾斜,发育的谷地一般呈北东南西向;地形标高为396.90535.70m,相对高差约为138.80m,丘脊地形坡度变化较大,地形坡度一般为1528,局部地段为砂岩形成的陡崖;丘谷中地形较为平缓,地形坡度一般为312;丘脊地段基岩大部出露,为侏罗系地层的泥岩、粉砂质泥岩、砂岩;丘谷中地表为第四系全新统残坡积的粉质黏土覆盖;地形坡向与岩层倾向呈大角度相交;地形坡度变化较大,丘山主要分布旱地,丘谷中多分布水田及渔塘。浸蚀河谷地貌单元区路线穿越嘉陵江河谷。嘉陵江的阶地较发育,-级阶地都有发育,级阶地保存较完好,分布标高212.0-215m(照片3.1-1、2);级阶地不完整,局部可见,分布标高235m左右;级阶地分布标高270-280m左右,级阶地零星残留。阶地物质为松林坡期卵砾石,卵砾石的粒径一般为2200mm,卵石含量阶地有逐步减少的趋势。由该段结构物主要为龙溪嘉陵江特大桥及挖填较小的路基为主。构造剥蚀平行岭(中低山)谷(丘陵)地貌单元区路线穿越的构造剥蚀低山走向延地质构构造线排列,以北东南西向展布,位于沥鼻峡背斜北西翼,山体由侏罗系中统新田沟组中统雷口坡组地层组成,呈单面山构造,地形起伏大,地形顺岩层倾向方向较缓,反向坡较陡,坡度较35-65,局部为陡崖,高程330560m,相对高差50230m。该路段主要以隧道、桥梁及路基的形式通过。溶蚀低山槽谷地貌单元区分布于背斜山的中部,出露地层主要为三叠系下统嘉陵江组的可溶性碳酸盐岩类,槽谷两侧为三叠系上统须家河组中统雷口坡组地层的碎屑岩形成的鱼背状的单面山,路线穿越保合场背斜轴部,出露地层为三叠系中下统碳酸盐岩,主槽谷宽度300500m,槽谷地面高程363.5378.5m,分布有较厚的次生红黏土、鱼塘。该段结构物以桥梁及路基的形式通过。2、气象路线区属亚热带温暖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具冬暖夏热,雨量充沛,湿度大,云雾多的气候特点。全年平均气温18.0,极端最低气温-3.7C(1961年1月17日),极端最高气温为42.6(2006年8月16日),多年平均降水量1141.8mm,多年日最大降水量为400mm(1979年8月)。49月降雨集中,高达816.2mm,占全年降雨量的76%。并且每年6-8月都有1-2次的暴雨或大暴雨,月降雨量达50.9-195.3mm。区内气候适宜全年施工。3、水文路线区主要的地表河流为长江的次级支流嘉陵江,其余为由北向南发育的溪流。区内地表水为树枝状水系。嘉陵江流域洪水主要由暴雨形成,与暴雨分布特性一样,年最大洪峰多发生在7、8、9月。常年洪水位204.17m(合川专用站),20年一遇洪水位为217.88m。历史最大洪水位为224.55m(1870年),次大洪水位为222.15m(1903年)。拟建路线跨越嘉陵江位于嘉陵江与涪江汇合口下游约10.8km,距在建的嘉陵江草街枢纽约14.67km,具有典型的山区河流特征。4、地震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GB183002001图A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GB183002001图B,(见图3.5.2-1、图3.5.2-2)。路段区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值为0.05g,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为少震弱震区,其抗震设计建议按公路工程抗震规范JTG B02-2013的相关条款执行。5、工程地质评价根据勘察结果,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区内断裂构造较发育,但均未发现其近期活动的痕迹,属于非全新活动断裂。沿线未发现严重影响线路走向的大型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等不良地质,路线所在地段区域地质基本稳定。第二节 编制目的 为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森林防火工作方针,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减少生命财产的损失,确保扑火救灾工作高效有序地进行,把森林火灾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结合本项目实际制定本预案。第三节 基本原则 一、以人为本,安全防范。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领导小组负责制,小组组长为第一责任人。发生森林火灾,由领导小组统一指挥、积极组织扑救处理,最大限度地减少森林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并保障应急救援人员的安全。 二、预防为主,健全体系。建立健全森林火灾防范体系、信息报送体系、应急处置体系。 三、分级响应,分级负责。根据森林火灾的严重性、可控性、所需动用的资源广,影响范围大等因素,分级设定和启动应级预案,明确责任人及其指挥权限。 四、快速反应,及时有效。及时收集信息,掌握森林火情状况,建立健全精简、统一、高效的组织领导和指挥体系,强化应急回应的机制,确保森林火灾“打早、打小、打了”。第四节 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以及上级部门对森林保护及防火有关规定制定本预案。第五节 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重庆三环高速公路合川至长寿段 HCJL1总监办所辖范围内森林火灾预警和发生森林火灾后的应急处置工作。第六节 组织机构总监办成立防火应急抢险小组,机构成员为:组 长: 吴金平副组长: 周先锋 王洪继组 员:其他监理人员 应急小组职责: 1、检查监督所辖范围防火工作的落实情况,贯彻执行上级有关森林防火规定和指示。 2、开展爱林护林教育,防火期到来前,组织人员在林区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 3、督促施工单位制定完善防火、用火管理制度,落实人员重点巡视,确保不出现问题。 4、督促施工单位组织落实应急救援队伍,完善应急物资,指挥扑救一般森林火灾。第七节 日常防火制度 1、进入林区必须做到“五不准”。不准在林区内乱扔烟头、火柴梗;不准在林区内燃放爆竹、烟火;不准在林区内烧火驱兽;不准在林区内烧火取暖、烧烤食物;不准在林区内玩火取乐。 2、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严格申请批准手续,并领取野外用火许可证。 3、总监办和项目部、各施工现场和机动车辆必须配备防火器材和设备,如灭火器、防火罩等。 4、一旦发生森林火灾,必须以“打早、打小、打了”的原则,争分夺秒地将林火消灭在初发阶段,同时立即向上级部门报告。 5、总监办负责人与其他监理人员及施工单位负责人与各施工班组要签订安全责任书,定期进行防火检查和考核。第八节 应急响应发生火灾事故后,事故现场安全员或施工班组长、领工员应立即报告项目部及总监办,并及时根据报告内容、事故危险程度和影响范围确定救援措施,开展如下救援工作:(一)事故报告总监办应在接到报告后1小时内向林业、安监部门及上级领导报告。报告事故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1、事故发生地概况;2、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以及事故现场情况;3、事故的简要经过;4、事故已经造或者可能造成的伤亡人数(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数)和初步估计的直接损失;5、已经采取的措施;6、其他应当报告的情况。事故发生后出现新情况的,应当及时补报。(二)事故救援向相关部门上报后,总监办应当立即组织项目部开展抢险排险救援工作,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1、先灭主要地带的火,后集中消灭次要地带的火;先控制火灾蔓延,后消灭余火。 2、集中优势打歼灭战。火势是在不断变化之中的,扑火指挥员要纵观全局,重点部位重点部防,危险地带重点看守,抓住扑火的有利时机,集中优势力量扑火头,一举将火消灭。 3、牺牲局部,保存全局。为了更好地保护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在火势猛烈,人力不足的情况下采取牺牲局部,保护全局的措施是必要的。保护重点和秩序是:先人后物,先重点林区后一般林区;如果火灾危及到林子和历史文物时,应保护文物后保护林子。 4、安全第一。扑火时,特别是在大风天扑火,要随时注意火的变化,避免被火围困和人身伤亡。在火场范围大、扑火时间长的过程中,要从安全第一出发,严格要求,严格纪律,切实做到安全打火。 5、扑火的方法 (1)扑打山火时,两脚要站到火烧迹地内侧边缘内另一脚在边缘外,使用扑火工具要向火烧迹地斜向里打,呈40-60度的角度。 (2)拍打时要一打一拖,切勿直上直下扑打,以免溅起火星,扩大燃烧点。拍打时要做到重打轻抬,快打慢抬,边打边进。 (3)火势弱时可单人扑打,火势较强时,要组织小组几个人同时扑打一点,同时、起同落,打灭火后一同前进。 (4)灭火时,要沿火线逐段扑打,绝不可脱离火线去打内线火,更不能跑到火峰前方进行阻拦或扑打,尤其是扑打草塘火和逆风火时,更要注意安全。 (5)扑打火线中,严禁迎火头扑打;不要在下风口扑打;不要在火线前面扑打;扑打下山火时,要注意风向变化时下山火变为上山火,防止被火卷入烧伤。清理火场时,要注意烧焦倾斜“树挂”、倒木突然落倒伤人,特别是防止掉入“火坑”,发生烧伤。 6、接到林地火灾扑救命令后,所有职工必须在限定时间内赶赴指定地点,进行扑救。对不服从指挥或者延误扑火时机影响扑火救灾的,处罚款或者警告。第九节 保障措施 1、通信与信息保障 应急小组应明确与应急工作相关联的单位和人员通信联系方法,确保应急期间信息畅通。具体工作由组长负责。 2、应急队伍保障 应急预案响应期间,救援小组成员应24小时坚守岗位;不在岗人员应在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往事故地点;小组成员不足以完成抢险排险工作的,应及时向当地政府部门、武警、消防等单位求助,确保抢险排险工作有足够的人力资源。具体工作由副组长负责。 3、应急物资设备保障 总监办和项目部预先准备干粉灭火器、灭火水车、急救药品等应急救援器材及设备,具体工作由组长负责。第十节 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总监办和项目部应定期组织人员、机械、设备进行应急救援预案的演练,评估预案内容的有效性,并根据评估结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